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开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进一步发展、普及、完善、提高。方法:市残联、区残联及社区要以专科医院业务技术指导为依托开展社区“精防”康复工作,认真落实社区精防康复工作三级网络系统运行。结果:通过加强重视,多层面协调配合,努力改善社区精神病患者的生活环境与空间。结论:在社区康复站利用资源共享,给患者营造氛围,打造平台,使他们在生活质量方面有所提高,对早日摆脱疾病困扰有一定帮助,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病社区防治康复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 2 0 0 0年我院开展的精神病防治康复情况及相关因素作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 :政府及基层单位的支持协调力度、家属的重视程度、医务人员能否定时出诊等直接影响精防工作的开展。 结论 :开展精神病社区防治康复 ,必须政府、社会、家庭和医务工作者齐抓共管 ,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1开展农村社区粮棉病防治、康顾复的方法步骤1.1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领导小组:我市成立了由政府领导任组长,有卫生、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参加的市、乡、村精神病防治康复领导小组,负责精神病防治、康复的领导和协调工作。1.2培训社区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市由精防站为中心,负责对各乡(镇)精防医生的业务培训,采取学习班形式,以后每年复训1次。乡(镇)精神科医生负责乡村医生的培训每年1次。做到每个乡(镇)医院及每个行政村都有1名精神科医生。形成一支能独立担负起精神病门诊、治疗、护理和康复管理的骨干队伍。1.3建立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汕头市精神病社区"精防日"康复模式对社区精神病患者的远期效果,为社区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积累资料.方法 以1996-06~2010-05间,在社区接受"精防日"康复服务的精神病患者 4 181例为对象,调查康复资料,分析康复年限与康复效果的关系.结果 接受社区"精防日"服务时间越长,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  相似文献   

5.
周有才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1):505-505,507
目的:了解增城市农村精神病防治工作的现状。方法:随机选取增城市一个镇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家庭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精神病患者的婚姻状况差,仅41%的患者有完整婚姻;73.7%的农村患者无固定职业;约76.7%的患者为中低收入家庭;只有33.8%的患者接受较系统的治疗;农村精防医生对社区患者的随访率很低,80%以上患者无定期随访,且绝大多数(63%以上)患者家属缺乏基本的精神病防治知识。结论:农村精神病患者生活及精神病防治工作现状较差,精防工作面临种种困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精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韩江蓉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1):1800-1800
精神病患者进入社区卫生管理,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了新的课题。作者总结了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精神病患者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勉。1提高认识,加强精神病防治(1)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上。重视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努力开展精神病患者的救治救助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2)卫生服务中心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调配合街道、社区委员会,提高精神病的治疗与康复水平。(3)大力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工…  相似文献   

7.
1.问题之提出
  在我国,庞大的精神病患者群体与现有的精神卫生机构的资源和服务能力不成正比,能力极为有限。而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散在分布于各社区。因此社区"精防"康复工作在今后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些年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现,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张雪静、骆焕荣(2008)指出:精神病人是弱势群体,除急性期住院治疗外,多数时间仍生活在社区中,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良好的社区康复环境将有助于病人的全面康复及减少疾病的复发。因此,如何开展精神病人院外(社区)治疗工作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实际住院的精神病人仅占精神病人的极少数(<10%),精神分裂症住院者不超过30%。况且像精神分裂症之类的较为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一旦急性期病情控制或缓解后,至少70~80%的时间回到社区中长期生活。而精神分裂症病人被传统的医院封闭式治疗和管理后,往往副作用较大,病人社会功能丧失严重,残疾率高。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是国家"九五"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试点地区,从1999年开始开展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以来,精神病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均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免费提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增城市农村精神病防治工作的现状.方法随机选取增城市一个镇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家庭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精神病患者的婚姻状况差,仅41%的患者有完整婚姻;73.7%的农村患者无固定职业;约76.7%的患者为中低收入家庭;只有33.8%的患者接受较系统的治疗;农村精防医生对社区患者的随访率很低,80%以上患者无定期随访,且绝大多数(63%以上)患者家属缺乏基本的精神病防治知识.结论农村精神病患者生活及精神病防治工作现状较差,精防工作面临种种困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精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研和分析社区贫困精神病患者一般情况、康复情况、家庭影响以及监护情况.通过哈尔滨市精神卫生防治办公室(精防办)技术组的药物治疗、康复护理和健康宣传教育指导,降低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的发生率,有效的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方法 通过精防办技术组进设区入户观察调研、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和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精神卫生项目的 统一表卡的内容进行汇总整理统计及总结分析.结果 社区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不容忽视.结论 对监护人和社区工作人员等不同人群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精神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贫困精神病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的比率,减少病人、家庭的痛苦,减轻社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武进市为县级市 ,位于江苏省南部 ,总面积 15 81km2 ,辖5 6个乡镇 ,75 0个行政村 ,人口 12 1 2万。 1996年被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确定为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 (以下简称“精防”)工作试点市。 5年来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精神病防治康复“九五”实施方案》 ,努力探索社区精  相似文献   

12.
精神病社区防治康复工作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天津市红桥区近10年来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把精神病的防治康复工作列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既定任务。充分发挥政论职能,完善社区精神病防治服务网络,组建防治康复队伍,培训全科医生,成立康复中心和社区监管小组,实行分片包干、专群结合、部门协调齐抓共管责任制,把精神病患者监护、查、防、管、治、康与社区卫生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促使精神病的社区防治康复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促进医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顺铨 《中国医院》2006,10(9):68-69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是1956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医院的生存发展、服务模式面临机遇和挑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以下简称社区精防工作)是否影响医院的发展,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在大家的心头,束缚  相似文献   

14.
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社区精神卫生,不少国家通过立法形式来推动对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服务。近10多年来,我国遵循尽可能使患者在社区接受治疗康复的原则,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同情,创造性地推行了“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与精神障碍者社区康复工作,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展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策略的应用及成效。方法:对石河子市社区开展以精神病专科医院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疾病防治康复策略,并进行成效分析。结果:精神疾病患者监护率、显好率、社会功能等显著提高;精神疾病患者肇事率、复发再住院次数显著下降。结论:石河子市开展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当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疾病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突发性等特点,因此精神疾病社区综合防治康复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完善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的应急体系,探索精神疾病社区综合干预新模式,上海徐汇试行建立了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的预警模式,依托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三级网络体系,从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区(县)级精防机构三个层面,分别由社区信息员、社区医生和精防专业人员进行预警报告、分析和处置等综合干预。在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可分四类进行预警报告和处置,主要包括疑似预警、复发先兆预警、复发报告和危险行为预警,旨在早发现、早报告、早识别和早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有效方式。方法:对我院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4月~2012年10月开展重性精神疾病诊疗,双向转诊、社区/乡镇管理和康复工作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686”是按照公共卫生思路运行的精神疾病临床治疗与社区管理康复项目,是政府主导、全员参与、科学支撑、社区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连续防治模式,只要管理到位,培训到位,服务到位,对保护社会稳定和提高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结论:“686”项目是具有中国特色治疗重性精神疾病的连续防治模式,提高了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率,降低了危险性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马继红  张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2016-2017,2019
目的:掌握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培训频率、形式、内容等需求,为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精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乌鲁木齐市4个区,抽取12个街道的128名社区街道专兼职精防工作人员,用自行设计的"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培训需求调查表"对从事精防工作时间、培训频率、形式、内容及效果提高方式和培训范围等进行调查。结果:96.88%社区精防工作人员认为具有培训的必要性,要求年度培训次数≥2次占到78.91%,参观和讲课结合及讲课与演练互动的培训形式更为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喜欢,占到66.40%,培训内容疾病预防知识、服药知识和照顾知识的比例均较高。对于专兼职岗位、学历、从事精防工作时间等对培训需求的影响进行分析,见不同学历者对培训形式要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培训每年度以分层次、分班次,多形式对不同的精防知识进行培训,并通过讲义、笔记结合效果测试和工作抽查提高培训效果,重点面向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并动员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参加培训,将会推动社区精防工作。  相似文献   

19.
于长林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49-2249
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结果表明,社区精神卫生咨询工作的开展方便了群众咨询、就诊,有效防止各种精神障碍的发生与发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精神卫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武汉市将要完成精神卫生立法工作。为了解决社区精神病患者就医问题,提供患者康复治疗途径,减轻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地位,减少肇事肇祸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提高社区精神文明水平,开展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