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苹  刘海洋 《中州建设》2009,(23):70-71
一座城市因为有了水而显得灵动,也因为有了河而变得生动。 金水河是郑州最古老的河流。2500年来,金水河像一条飘带,由西向东,流淌在郑州市民身边,和郑州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童年的乐园     
《Planning》2015,(6)
<正>童年里,耸立着一座座谷垛的打谷场是我的乐园。每年秋收后,打谷场上的谷垛一个连着一个地坐落在那里,既像一座座蒙古包,又像一座座金字塔,远远望去,非常壮观。每逢周末,我常常约上几个玩伴一头钻进打谷场里,在里面玩耍嬉戏。在打谷场里,我们常玩的游戏是爬谷垛比赛。我约上小栓、小秋和弟弟小福等几个玩伴,像快乐的小鸟一样飞进打谷场里,仔细地寻找着我们要爬的"山"——高大的谷垛。当我们找准了目标,爬谷垛  相似文献   

3.
小城大爱     
《Planning》2014,(12)
<正>有时你会觉得瑞安简直小得不像座城。车多、路窄,似乎永远都不可能像北京、上海那样高贵。人们会时刻无视红绿灯而横穿马路,老一辈人也许只会讲于你而言艰涩无比的瑞安话。你一定不会忘记它名字前被冠上"县级市"这种老土又难听的名头。这座僻处海隅的城太让你失望了啊,终有一天你会这样想。孙诒让先生不也说吗,瑞安位置偏僻,对天下局势无足轻重。就是这样一座城,是我与你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若说故乡,我总认为像父母亲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
<正>我的意识中,母亲像一棵树,父亲像一座山。他们教育我很多朴素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令我终身受益。我觉得,对于每一个人,父母早期的家教都具有初级的朴素的人文元素。我作品中的平民化倾  相似文献   

5.
偶遇李白     
《Planning》2015,(32)
<正>今天中午,我正在读李白写的诗,读着读着,就睡着了。忽然,我发现我来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太阳高挂在天空,像一个红红的火球;树木青翠欲滴,每一片叶子都像玉石那样透亮;溪水清澈见底,仿佛一面镜子……我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看到一座座木头房子和青砖瓦房,其中一栋房前还插着一面彩旗,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酒"字。我一抬头便看到了不远处的迎客松,松下坐  相似文献   

6.
<正>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纵横交错的运河水道和桥梁遍布整座城市,演绎着欧式的小桥流水人家。阿姆斯特丹共有桥梁1600余座,大大小小的运河河道约有160多条,大运河宽敞而舒展,小河道狭小而逶迤,它们纵横交错、井然有序。像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内的道路交通,其河流面积远超威尼斯,数量远超过我国江南的任何一座城市。我曾在此地游览,一路走来,领略了这座城市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  相似文献   

7.
柳湖公园     
《Planning》2020,(11)
<正>我家附近有一座小公园。公园中有一片小的不能再小的"湖",一座石拱桥,一条木栈道连通小"湖"南北。虽然这个地方我来玩过无数次,但每一次来,我都恋恋不舍!春天,公园里,紫藤长廊上盛开了一朵朵牵牛花。从下往上看,像极了一串串漂亮的花环,美丽而不妖娆。夏天,烈日当空,酷暑难耐。我们便躲在石拱桥旁边的蘑菇伞下面歇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我认为,除了教堂、音乐厅等特殊的建筑,大多数建筑不需要强调个体。在城市中,普通的房子一座紧挨着一座,就像大街上的人。尽管有些人会与众不同,比如戴一顶特殊的帽子,或者把脸涂成彩色,或者穿着睡衣在街上跑,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特殊的。但是这是极少数的。街道和街道上的房子就像一个社会。在一个社会中我们并不关心这些人中有10个博士或者有5个教授或是一个百万富翁。我们关心的是每一个人,所有人。因此,我认为是否能从一座房子看出他的建筑师并不重要。年代也是如此。一座新建的房子现在炫耀着"我代表着如今的  相似文献   

9.
难忘父爱     
《Planning》2017,(5)
<正>父爱是一杯美酒,让我念念不忘。父爱是一个温暖的火炉,在寒冷的冬天温暖我。父爱像一座大山,深沉而厚重,默默地给我安全感。那天,是个乍暖还寒的日子,爸爸带我们一家去海边玩。面对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我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向海边跑去。海风呼啸,一阵阵的凉意。在玩水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赵珊珊 《建筑细部》2007,5(4):519-521
在“9·11事件”之后,要设计一座新的英国大使馆就意味着要努力达到两个完全不同的目标首先.这座建筑要满足最为严格的安全要求,与此同时,它还要显得十分有魅力,充分表现出对当地社会环境以及东道国的尊敬。正如委托人所说“一座理想的大使馆.一方面应该是一座极为安全的地下掩体.另一方面它也应该像一个带有‘欢迎光临.请喝茶’的巨大标语的大帐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现代装饰》2009,(10):138-138
据悉,Willametteisk河上的新轻轨大桥将是美国第一座不走私人轿车的大桥,只允许轻轨车辆、公交车和行人通过。这座桥像波浪一般以其独特的钢梁跨越河流,反射出结构弯矩和力量的传动。桥梁207米的跨度显得优雅动人。  相似文献   

12.
天安门传     
我的笔下有一个情绪化的北京.很长时间了,它像风中的烛焰一样与我共呼吸.它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种生活、一种感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1,(44)
<正>周日,天空中的红日衬了几朵洁白无瑕的云,显得十分精神。我们一行人准备出发到30公里以外的尚卿乡——国心绿谷。公路蜿蜒曲折,似一条盘旋的巨龙,又像拼接起来的图案"几"。走了许久,终于到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国心绿谷"四个大字。登上几百级台阶,我们来到了一座宾馆门口,我向下眺望:一碧千里,花草相牵,树木相连……美丽极了!  相似文献   

14.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而中国的城市建筑在金钱主宰的设计体制下,不少成了一座座凝固的遗憾.近日有消息称,在北京建设的31个奥运场馆中,中国人自己的设计仅有两个中标.原因是我们的设计没有个性,缺乏想象力.这样的结果应该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吧.虽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像庄稼拔节,一年就长出一片城市的森林,但建筑设计真的缺少了个性.若说如今的一座城市没有一座标志性的建筑,那不准确,可是若说当今的一座城市没有几个标志性的建筑,这绝不是夸大.  相似文献   

15.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而中国的城市建筑在金钱主宰的设计体制下,不少成了一座座凝固的遗憾。近日有消息称,在北京建设的31个奥运场馆中,中国人自己的设计仅有两个中标。原因是我们的设计没有个性,缺乏想象力。这样的结果应该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吧。虽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像庄稼拔节,一年就长出一片城市的森林,但建筑设计真的缺少了个性。若说如今的一座城市没有一座标志性的建筑,那不准确,可是若说当今的一座城市没有几个标志性的建筑,这绝不是夸大。  相似文献   

16.
小三峡走笔     
闻名遐迩的长江小三峡 ,曾令我魂牵梦萦 ,如今又使我心旷神怡。记得 5年前的冬季是从重庆坐豪华客轮顺江而下 ,我是走马观花快镜头地观赏 ,小三峡拓印在心灵的感光片上的是一首含蓄而浪漫的诗 ,总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朦胧感。今年初夏是从宜昌坐旅游船溯江而上 ,我是流连忘返慢节奏地领略 ,小三峡铭刻在记忆的信息库里的是一幅漫长而秀丽的画 ,总有一种藏龙卧虎的神秘感。瞧 !一不留神 ,游船便投入龙门峡温柔多情的怀抱 ,游客恍然感觉像在大宁河的血脉里穿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飞架着的一座大桥 ,从导游口里知道 ,这是我国建成的第一座无平衡重…  相似文献   

17.
人物访谈     
正1.您能向我们的读者分享一下建筑学习方面的经验吗?其中又有什么事情让您印象深刻深刻呢?学习建筑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整体性、功能性的角度思考如何让建筑融入城市。Jom Hutson的"悉尼歌剧院"工程让我印象尤深。当时的我刚满20岁,刚学习建筑学不久,就踏上了环游世界之旅。悉尼与法国相隔甚远,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我发现了"悉尼歌剧院",这座建筑结构严谨、面朝大海,当时让我尤为震撼,那一刻确实心潮澎湃,那种感觉就像站在一件艺术品前一样,激动而惊喜,也想建造一座集外形功能性于一体的建筑,能给人们带来同样的感觉,而这就是我在建筑学习中上的第一堂课。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7)
<正>一分神,我又听见铜板从管道里滚落的声音——咕咚。在我的印象里,爷爷的游戏机吞咽的不只是一枚枚滚圆的铜板,连同我笑泪交织的童年,也被它一并咽进了"胃"里。那"胃"是一只缺盖儿的木匣,四壁毛糙,怪扎手的。每天游戏厅关门后,爷爷拿钥匙开箱,总能捧出满满一匣子铜板,搬到五瓦的灯泡底下去拣,十个一摞,码进抽屉,码好的铜板像一座座微型兵马俑,守卫着薄薄的账簿。那一枚枚铜板拿时光为线,像风铃般串在我的  相似文献   

19.
我变小了     
《Planning》2019,(27)
<正>只听韩泰雅惊慌失措地吹道:早上,我一睁眼,便感觉屋顶似乎比平常高出很多。我慌忙左右看了看,惊叫道:"啊——这是我的床吗?怎么宽敞得像学校的足球场!"我刚想从被窝里钻出来,可平常柔软、温暖的被子此刻却像一座五指山,压得我动弹不得。我挣扎了好久才钻了出来,又爬了半天才来到床边。我像往常那样把腿搁在床沿,可此刻我的双腿像是悬在山崖上似的,我吓出一身冷汗,赶紧将腿缩了回来。  相似文献   

20.
梁井宇 《建筑创作》2006,(3):98-105
城市在迅速膨胀,像摊大饼一样向四周蔓延。道路在加宽、加密和不断地延长。漂亮而又冷酷的建筑越来越像一座座漂浮在城市里的孤岛,被密织如网的马路隔离开来。人们也因为越来越依赖于汽车代步而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拉开,有时近在眼前却如同远在天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