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弹载试验过程中传感器输出方式的不同,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弹载数模混合采集存储系统。系统选用Spartan-II系列的XC2S100作为核心处理器,采用16 bit的高精度A/D转换芯片ADS8365实现模数转换。FPGA控制将传感器输出的数字量和模拟量采集编码后存储到固态存储器FLASH中,最后,为了模拟系统在飞行过程中的状态,将系统放置在三轴位置速率摇摆温控转台上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数模混合采集存储系统正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种256路高精度实时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在大型计算机测量领域中对几十个,上百个节点信号进行高精度的实时采集测量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DSP和AD7767的256路信号采集系统设计方案,解决现存的采集系统通道数不够、精度低、成本高等问题;系统运用TMS320C6747为微处理器,24位高分辨率、高精度的AD7767为数据采集A/D转换器,以ADG706为多路信号采集选择器,通过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实现了高精度256路信号实时采集;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采集精度高、功耗低、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高精度磁力计的数据采集模块,给出三路AD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器件选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接口电路设计、软件设计以及系统性能分析。系统采用高精度∑-△ADC芯片AD7712,实现对磁力计探头信号的高精度采集,并将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到上位机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符合磁力计设计指标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TMS320F2812的高精度数据采集及FFT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高精度同步数据采集,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F2812 DSP芯片与AD转换芯片AD7656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来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采样结果进行了FFT变换。重点介绍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及FFT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高精度、高速度地进行A/D数据采集且FFT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弹载实验过程中采集动态参量的增加,以及炮弹小型化和测试环境恶劣性的增强。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和ADS8568的小型化模拟信号采集存储系统,选用Spartan-II系列的XC2S30作为核心处理器,详细介绍了弹载实时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采集MEMS陀螺仪在三轴位置速率摇摆温控转台上不同速率下的输出信息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弹载实时记录系统正确有效。该设计为多通道模拟信号采集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于君  王博  焦新泉  秦丽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7(12):2410-2412,2416
航天、弹载等环境使用的记录器不但要能够长时间高速采集并保存实验数据,而且要能满足体积小和抗高冲击等要求;在分析抗高过载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抗高过载、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技术平台,详细介绍了平台建设内容以及研制过程中突破的关键技术;所介绍存储测试系统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主要解决星载、弹载黑匣子的共性技术问题,即提高集成度,进而扩大存储容量、提高读写速度、减小体积和质量、降低功耗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弹载特殊环境下的固态数据记录的实用化和标准化、系列化问题等;最后讨论了此系统的优势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基于DSP和AD9244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和处理多路小信号数据。系统采用了高精度高速模数转换器AD9244和DSP芯片,并结合相关的程序和软件,实现了多路数据采集和处理。实验表明,该系统解决了DSP自身模拟转换器精度不高的实际问题。该系统体积小、功耗低,非常适用于对于体积和精度都有很高要求的应用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地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在弹载测试系统中的应用,针对弹载测试的特殊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薄膜线圈式地磁传感器的弹载测试系统,该系统具有误差不随时间积累、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简述了弹载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硬件结构及薄膜线圈式地磁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经过实弹测试验证,该地磁式弹载测试系统能准确测量弹丸的加速度和转速的实际飞行参数。  相似文献   

9.
以某型号导弹飞行试验为研制背景,设计出一款精度高、通用性强的新型弹载计算机。该弹载计算机以高性能DSP和FPGA为系统框架,通过其丰富的外围接口和强大的处理能力,结合AD5764转换模块、MAX3490通信模块、ADUM1401四通道数字隔离器和ULN2801达林顿管驱动器组成的离散量输出等模块,解决了弹载计算机与弹上飞控部件之间复杂的并行数据处理以及多种控制算法实时解算问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实时性好等特点。经过多次飞行试验表明,该弹载计算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10.
基于DSP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一个基于DSP技术实现高速度、宽范围、高精度的温度采集系统方案。系统以DSP为控制核心,通过测温电路采集温度数据,经AD转换后给DSP控制器。重点给出叠代法计算方法,DSP与AD转换接口电路以及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数放大的视频AGC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楠  鲁华祥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35):276-277,307
本文介绍了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2和对数放大器AD8310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利用AD602和AD8310级联实现基于对数放大的视频AGC系统设计的设计实现。系统基于AD8310对数输出特性.较好地实现了对CCD视频信号的自动增益控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AD7366/AD7367的高速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 AD7366/AD7367的主要特点,并搭建了以 AD7366/AD7367和 FPGA 为基础的电磁层析成像高速数据采集模块。以 AD7366为例给出了高速数据采集模块的实现方法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积分型AD转换器存在转换速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高精度快速积分型AD转换器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AD转换的实现过程。该转换器采用单片机产生各种控制信号,保证了测量过程的精确同步,提高了AD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最快转换速度可达500次/s。实际应用表明,该转换器转换速度快,测量精度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气相色谱仪热导检测器精密恒流源的三种设计方案,通过对三种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实验,提出最佳方案。此恒流源由场效应管IRF640、运放AD8662和线性光藕HCNR201构成。测试结果表明,该恒流源的基线噪声达到4μV,60min基线漂移7μV,优于现有热导检测器恒流源的技术指标。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ree design schemes of precision constant-current source using in 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 of gas chromatography.Through the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and experimenting of three kinds of design schemes,the optimum scheme is propo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信号产生技术的现状及在电磁兼容实验室的信号源应用现状,根据实验要求的不同设计出既能单频又能扫频输出的信号源.并详细给出了高性能DDS芯片AD9858的主要特点和在本设计中的配置方法.并以图形方式给出了基于AD9858芯片的倍频器的硬件结构及互连方法,给出了信号源设计的软件流程,得出了结论,并给出进行改进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DDS技术400MHz信号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宗文  张威虎  周美丽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5):161-162,178
文章介绍了DDS技术的工作原理和AD9954的结构,设计出了400MHZ信号源电路图,并给出了部分程序。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具有频率分辨率高,功耗低,输出频率信号相位连续,频率转换时间短等优点。该信号源结构简单,广泛用于通信、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与AD7008的应用于电阻抗成像系统中的多频恒流源,给出了恒流源的系统组成结构、硬件电路设计、程序流程图,并用PSpice软件对椭圆低通滤波器电路和V/I转换(电压转换为电流)电路进行了仿真和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频恒流源满足电阻抗成像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复费率单相电能表的主电路及通信接口电路,给出了其具体电路,采用AD7755作为专用电量测量芯片以保证测量脉冲数的准确性,硬件日历时钟及参数存储采用总线器件以减少电路连线.综合设计使电能表的工作可靠性得到大大提高.同时对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可靠性设计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工业生产中钢带检测的需求,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方便的非对称钢丝间隙传感器.用ANSYS仿真该传感器模型,研究交变磁场中钢丝周围的磁力线分布,给出传感器探头移动过程中获得瞬态电流信号幅值的变化,分析不同钢丝间隙对电流幅值曲线中峰值间隙的影响.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很好地满足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为传感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单片机的多分度号智能温变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单片机的多分度号智能温度变送器是为了满足高档次仪表和全性能备品的需要而研制的.在硬件设计中,关键的小信号采样采用了新型模数转换器AD7715和电位提高技术,并使用了自制的恒流源和简易的热偶冷端补偿方法.软件设计采用MCS-51汇编语言,对于繁琐的分度表采用了方便和有效的转存方法,抗干扰也使用了独特的技术.试制中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推广到所有小信号采样和温度测量的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