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郑群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7):1331-133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 17例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清创后骨折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创面或创腔用VSD材料覆盖,接负压封闭吸引,7~10 d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结果 17例患者创面均愈合;骨折一期临床愈合14例(82.4%)、延迟愈合3例(17.6%),平均愈合时间为(6.5±2.8)个月。无一例针道感染。结论术前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负压封闭引流的管理、外固定器针道感染的预防和护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性观察与护理、营养支持及功能锻炼,是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开放植骨治疗126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或骨缺损患者的护理。术前针对患者治疗时间长、手术次数多、痛苦大等特点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自入院起每日用石蜡油或植物油涂搽皮肤表面并去除污垢,彻底清洁皮肤。术后维持合适的体位,适当抬高患肢;对于使用外固定架和石膏固定的患者,注意做好针道护理,防止石膏污染或变形;仔细观察创面有无渗出和异味,伤肢有无红、肿、痛,以及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密切观察植骨区和受骨区的渗出情况以及有无异味,观察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配合医生做好换药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本组术后获随访8个月至4.5年,有123例术后平均7个月骨折愈合,9个月去除外固定器;3例骨折未愈合。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应用改良开放植骨技术治疗1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术前皮肤准备时注意减少皮肤表面损伤;做好床边隔离措施,强调医务人员手卫生,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发生.术后保证创面有效负压吸引,及时处理漏气和引流管堵塞;加强外固定器的管理,预防针道感染发生;注意取骨区、植皮区的观察与护理,促进切口愈合.本组植皮后骨髓炎得到控制,创面愈合,缺损骨生长,治疗周期为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8个月,无骨不连、再次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7例胫腓骨骨折应用单侧多功能固定器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观察、单侧多功能固定器准备、皮肤护理;术后观察、防止针道感染、固定针护理、观察固定效果、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发生针道感染5例,均通过处理后痊愈。本组患者全部愈合,随访无一例关节僵直、功能受限、愈合畸形,手术及固定无一例血管、神经损伤,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创伤小、复位固定可靠、易推广使用等特点,将其应用于胫腓骨骨折中,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利用骨外固定器进行治疗。在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并协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患者在经过医护人员为期4~10个月的精心治疗护理后,105例患者中有104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愈合率达到99%。通过长期观察可以看出,利用骨外固定器进行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在术前、术后做好护理工作,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以达到促进骨折愈合以及防止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单臂外固定器进行髋关节撑开术治疗儿童特发性髋关节软骨溶解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应用单臂外固定器进行髋关节撑开治疗儿童特发性髋关节软骨溶解症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术后疼痛问题、针道感染以及术后康复训练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6例患儿经过髋部外侧单臂外固定装置实现了髋关节撑开的治疗目标,随访9—24个月(平均15个月),5例关节间隙恢复正常、关节功能明显改善,髋关节屈曲范围大于90°。结论应用单臂外围定装置进行髋关节撑开术治疗儿童特发性髋关节软骨溶解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加强外固定器的针道护理、指导髋关节功能锻炼,对促进患儿关节功能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术后早期康复和并发症防治。方法:应用外固定器治疗高龄患者粗隆间骨折82例,术后进行早期康复,加强针道护理,防治并发症。结果:随访6~36个月,骨愈合时间为3-6.5个月,平均4.5个月。无髋内翻畸形、肢体短缩和骨不连发生。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7-94分,平均85.7分。结论:重视围术期处理和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各种并发症,外固定器治疗高龄患者粗隆间骨折安全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温洁贞 《家庭护士》2009,7(6):499-501
[目的]探讨前臂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更换单臂外固定器固定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3例前臂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人更换单臂外固定器.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心理、疼痛、冲洗管以及外固定器的护理,同时加强患肢功能锻炼指导.[结果]13例病人感染均得到控制,局部切口愈合,术后8个月~18个月拆除外固定器,腕及手功能恢复满意,前臂无畸形及关节僵硬.[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在前臂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控制和手功能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 3 例利用个体化定制的 3D 打印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护理指导和经验依据。 护理要点: ① 与患者充分沟通,明确外固定器的优缺点,消除其恐惧和担忧,更好地配合治疗; ② 针对外固定器的特点,加强疼痛管理,预防针道感染和固定针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 ③ 在骨折治疗的不同时期,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发挥外固定器控制应力环境的优势; ④ 做好出院指导及出院随访工作。 3 例患者平均住院 12d ,外固定器使用时间平均为 22.7 周,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针道感染及固定针松动等并发症,骨折愈合良好。 胫骨骨折; 外固定器; 计算机辅助设计; 护理  相似文献   

10.
用伊利扎诺夫外固定器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畸形3列、肢体不等长2例,奉后随访6个月至3年,疗效满意。护理要点是术前做好心理扩理及各种准备,术后加强骨延长术及加压术后外固定器的护理管理,观察肢体远端血运及神经有无损伤,并要防止骨穿刺部柱感染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报告了68例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田定嚣治疗的术后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保证有效负压吸引和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做好外田定器的管理,预防针道感粢、骨筋膜室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病房管理、营养支持,预防交又感染和机体负氮平衡的发生.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的68例创面均愈合,发生针道感染12倒17针(7.5%),骨筋膜室高压1例(1.%);骨折愈合时间4-20个月,平均6.个月,12例经第2次手术植骨后愈合,无慢性骨感染、骨不连发生.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周围骨折外固定器固定术后功能康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措施.方法应用外固定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48例,术后根据患者自身特点进行早期康复,加强针道护理.结果随访0.5~4年,全部病例在7个月内骨折愈合.按kolmert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9.6%.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外固定器固定疗效满意,术后早期进行有效的功能康复可避免膝关节僵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马军  黄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802-6803
目的探讨骨重建手术患者外固定架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153例骨重建手术患者外固定架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护理经验。结果 153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未有因针道感染导致骨重建手术最终失败的病例。结论术前、术后做好健康宣教、术后积极预防针道感染、督导功能锻炼是外固定架护理的关键,也是保证骨重建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本科下肢大段骨缺损的16例患者的病情及治疗与护理的基本情况,病因包括创伤、骨髓炎、骨不连,均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技术,行截骨,骨搬运治疗,结果 9例骨延长4cm,3例延长5cm,2例延长6cm,2例延长7cm。本组带外固定器90~160d,术后随访0.5~1年,无一例发生感染,邻近髋、膝或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认为对于这类骨搬运患者,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后早期配合医生做搬运示教,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配合肢体的功能锻炼,术后长期做好针道的管理和护理,可良好地保障骨搬运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胫骨开放骨折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胫骨开放骨折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方法2004年6月-2006年6月共计52例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平均年龄42.6岁,其中左小腿33例,右小腿19例;男31例,女21例。全部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对52例患者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制定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4.7个月),其中2例保肢成功后因严重开放伤术后感染最终截肢,2例出现外固定架针道后期感染,5例发生骨不连,其他患者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32周,平均18.5周。结论外固定架是一种有效的、适宜于高能量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配合有效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胫骨开放骨折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2004年6月-2006年6月共计52例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平均年龄42.6岁,其中左小腿33例,右小腿19例;男31例,女21例.全部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对52例患者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制定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和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4.7个月),其中2例保肢成功后因严重开放伤术后感染最终截肢,2例出现外固定架针道后期感染,5例发生骨不连,其他患者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32周,平均18.5周.结论 外固定架是一种有效的、适宜于高能量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配合有效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总结 16 例骨盆骨折患者应用O型臂导航技术进行骨盆骨折微创手术治疗的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积极处理,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访。1 6 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随访 8.7个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清创后骨折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创面用VSD材料覆盖,接负压封闭吸引,术前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负压封闭引流的管理、外固定器针道感染的预防和护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性观察与护理、功能锻炼,是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成功的重要保证,采用SBAR交接模式进行血透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陈诚  陈红霞 《全科护理》2011,(29):2651-2652
[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的护理,即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感染及进行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9例病人平均肿瘤刮除植骨处临床愈合时间为3个月~6个月,无一例发生感染、松动、骨吸收溶解、手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是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晓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6):1257-1257,1259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71例胫腓骨骨折进行小切口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式骨外固定器固定,术后3 d早期功能锻炼,1周后扶拐不负重活动,3个月后静力改动力,并对治疗效果平均进行6~36个月随访。结果 71例胫腓骨骨折中,解剖复位68例,近解剖复位3例。术后8周有少量骨痂生长,10~12周有较多骨痂生长,5~7个月已达临床骨愈合。结论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式骨外固定器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