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晔  马亮 《湖南地质》2010,(7):92-92
《左传》还为我们提供了这一事件更多的细节:多年后,郑国一位有名的贵族大臣子产,在回忆起先祖郑桓公创业的经过时谈到,借来城池后,郑桓公马上选派了一批商人进人虢国和郐国,他们并不仅仅从事一般的商业贸易活动,留居在当地后,他们大规模开垦荒地、囤田种植,想尽千方百计经营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等到时机成熟后,就开始逐渐控制当地的土地资源,为最后的“赖账”行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維吾尔自治区的北部,跨东經82—92°北緯44—48°,总面积約1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西北干旱区較大的內陆盆地之一,也是西北极为重要的粮棉基地。据統計,盆地南部宜于农牧业开垦的荒地总計有5882万亩,由于水量不足尚未开垦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石梁一等水文站全体干部测工很重視测站的业余劳动,他們利用了工作以外的休息时間,开垦了测站周圍的荒地,种植了很多的蔬菜,有西紅柿、豆夾、南瓜、西葫蘆、紅薯、玉米、  相似文献   

4.
疏勒河昌马灌区地处极度干旱的西北内陆。正在实施的“疏勒河流域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 (1996~ 2 0 0 5年 ) ,在昌马灌区开垦荒地 3 13× 10 4hm2 ,盐渍土占 6 5 5 %。因此 ,盐渍土的改良问题直接关系工程目标的实现。在分析昌马灌区盐渍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盐渍土的类型及分布特点 ,并提出具体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永积 《广西地质》2009,(11):46-46
编辑同志:前几年,我在自家果园栽种了300棵高产苹果树,现在都已经到了盛果期。与我家果园相邻的土地原先种植的都是旱作物,但是现在的承包人准备改种水稻,这样会导致我的果园全部受浸,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挖一条排水沟。我请乡村领导出面协助我与相邻地块的承包人协商解决这个问题,可是他们都相互推诿不管。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焉耆盆地位于南天山的中段,地处新疆腹地,扼南北疆交通之要冲,历来是重要的粮食基地。但盆地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西部水多,北部水土可以平衡、东部和南部水系缺乏,水源不足。今后扩大耕地,开垦荒地,必须搞清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在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对盆地地下水天然资源作了估算,并利用普查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对有农业开发远景的地区,进行了开采资源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应用“3S”技术与土壤化学方法,对毛乌素沙地榆林市境内区域的沙质荒漠化土地进行了近45年来变化研究与生态修复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的沙质荒漠化强度以轻度、中度为主,治理方式以人工修复为主;1975—2019年沙质荒漠化的分布面积与强度呈现先快速发展而后逆转的变化特征。其中,1975—2007年沙质荒漠化的发展与过度放牧、荒地开垦及矿产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及强度密切相关。2007—2019年的逆转与生态调控政策及治理工程的实施密切相关。人工修复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优于自然修复地区,在同等背景的自然修复条件下,不同成因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区别。采用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以人工修复促进植被自然修复能力,是研究区有效的生态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不同类型水分的运移转化规律,在2018-2019年典型时期对系统内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分析了不同时期内不同水体的δ18O变化特征,并利用二端元混合模型和土壤水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类型水分转化贡献率。结果发现:①在灌溉期,82%的灌溉水储存于1 m土体中,18%的灌溉水通过渗漏补给了耕地地下水,渠系灌溉水通过地下侧向径流给耕地地下水贡献了76%。②灌溉水和降雨对耕地地下水平均贡献率为94%和6%;耕地地下水和降雨对荒地地下水的平均贡献率为71%和29%;荒地地下水和降雨对海子的平均贡献率为43%和57%。③渠系灌溉水通过侧向径流贡献给耕地地下水的水量基本全部迁移给了荒地地下水,地下水迁移转化是由渠系水侧向径流触发的。④灌后5 d,耕荒地交界土层0~40 cm存在饱和-非饱和侧向补给;灌后15 d和30 d,耕地和耕荒地交界处的地下水向根区40~60 cm、土层80 cm以及100 cm补给水分;灌后30 d,耕地中的灌溉水水分消失。⑤在非灌溉期,荒地地下水和海子耗水较多,应给海子补给水分。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不同类型水分的运移转化规律,在2018-2019年典型时期对系统内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分析了不同时期内不同水体的δ18O变化特征,并利用二端元混合模型和土壤水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类型水分转化贡献率。结果发现:①在灌溉期,82%的灌溉水储存于1 m土体中,18%的灌溉水通过渗漏补给了耕地地下水,渠系灌溉水通过地下侧向径流给耕地地下水贡献了76%。②灌溉水和降雨对耕地地下水平均贡献率为94%和6%;耕地地下水和降雨对荒地地下水的平均贡献率为71%和29%;荒地地下水和降雨对海子的平均贡献率为43%和57%。③渠系灌溉水通过侧向径流贡献给耕地地下水的水量基本全部迁移给了荒地地下水,地下水迁移转化是由渠系水侧向径流触发的。④灌后5 d,耕荒地交界土层0~40 cm存在饱和-非饱和侧向补给;灌后15 d和30 d,耕地和耕荒地交界处的地下水向根区40~60 cm、土层80 cm以及100 cm补给水分;灌后30 d,耕地中的灌溉水水分消失。⑤在非灌溉期,荒地地下水和海子耗水较多,应给海子补给水分。  相似文献   

10.
西北干旱区人工扰动植被类型花粉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对现代植被的影响已经成为解释过去人类活动及其环境效应的关键问题。对西北干旱区40个农田和荒地表土样品花粉组合的研究表明:农田花粉平均浓度(7227粒/g)明显低于荒地(32704粒/g);农田中农作物花粉含量高于荒地,但并不占绝对优势,农田花粉组合不仅反映农田本身的植被组成,而且还反映地方或区域植被组成状况;农田中灌木花粉含量低于荒地,杂草花粉类型比荒地丰富;藜科、蒿属、麻黄花粉都占有较高比例,普遍呈超代表性;不同的农作物花粉百分比指示该样品所在地或周围不同的农作物类型。聚类分析进一步表明了农田/荒地花粉组合特征的一致性:葡萄花粉在葡萄地的含量均相当高,而在其他植被类型中很少出现,花粉组合特征一致性较好;棉田棉花花粉含量低,其他植物花粉含量高,花粉组合特征与荒地相似,很难与荒地区分开来;如果农田和荒地比较接近,农田农作物花粉含量又比较低,则两种植被类型花粉组合特征就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1.
概况根据初步的估计,塔里木河中游沿岸地区有几百万亩可以开垦的生荒地,在第二及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内将在这里建立国营农场群。数年之后,这里将成为新疆主要的植棉基地之一。为了给垦荒工作提供科学论据,近两年来,新疆水利厅阿克苏河流域规划勘测队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队,正逐步地对冲积层中的表层潜水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2.
利用江苏和山东地区70个农田和非农田表土样品研究不同土地类型的花粉特征,为使用孢粉作为研究手段分析古代农业提供重要参考资料。结果表明所有植被类型的花粉谱均以草本花粉为主,但是含量明显不同,表现为农田>荒地>林地。其中禾本科谷物类型含量的变化最大,农田最高达41%,荒地高于11%,林地低于8%。谷物类禾本科花粉传播距离很短,其百分含量在10~20m内急剧衰减至27.6%,500m以外降低至20%以下;十字花科花粉也有相似的变化规律。藜科花粉对农田和荒地具有同等指示意义,可能与人类活动强度与方式有关。中华卷柏含量增加表明人类活动加强。油菜、水稻、小麦和玉米等谷物类花粉产量或者在土壤中保存存在差异:十字花科>玉米型禾本科>水稻型禾本科>小麦型禾本科。降趋势对应分析(DCA)结果表明,通过花粉相对百分含量,可以较好地区分水田、麦田和非农田,但油稻田与麦稻田、荒地与林地难以区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荒漠区荒地、绿洲区耕地及摞荒地厚层包气带剖面土壤水的含水率、易溶盐离子及稳定同位素(δD、δ18O)的测定和分析,对厚层包气带区土壤水的补给来源及地下水的垂向补给量进行了厘定。结果表明:荒漠区荒地、绿洲区耕地与摞荒地土壤含水率、易溶盐中氯离子与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在垂向上均呈现旋回变化,每个旋回经历了一次新水入渗补给的过程。绿洲区土壤水与荒漠区土壤补给水中的δD值为-124.10‰~-94.44‰,土壤补给水来源于冬季大气降水或降雪的入渗补给。绿洲内耕地区、摞荒地区及荒漠区地下水垂向入渗补给量分别为1.29~5.53 mm/a、0.52~1.85 mm/a及0.03~0.08 mm/a。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萌发相结合的方法,对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刈割、开垦和火烧3种不同人为干扰方式下草丛群落的土壤种子库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① 3种不同干扰方式草丛群落土壤种子库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其种子密度大小为: 刈割群落> 开垦群落> 火烧群落;②刈割、开垦、火烧干扰草丛种子主要分布在0~ 2cm ( 67% )、2~ 5cm ( 55% )、5~ 10cm ( 37% )的土层中;③刈割群落土壤种子库中乔、灌、草生活型的物种比例大于开垦和火烧干扰群落;④ 3种不同干扰方式草丛群落土壤种子库的丰富度指数、Sha nno n-Wie ner 指数和Simpson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 刈割群落> 开垦群落> 火烧群落,同群落物种数变化趋势一致,与生态优势度呈相反趋势;均匀度指数大小顺序为: 刈割群落> 火烧群落> 开垦群落。⑤从土壤种子库与地面植被物种组成相似性系数来看,刈割群落和开垦群落相似性系数较大,而火烧群落地上与地下物种组成有较大区别,相似性系数为0.296。研究结果表明,刈割干扰相对开垦和火烧更有利于喀斯特地区草丛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维持与保护。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求进行大规模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测。在苏共中央委员会1953年9月、1954年2月—3月和7月全会的各次决议中,拟定了许多保证农业迅速增长的必要的、迫切的措施。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保证农业,特别是在重新开垦的生荒地、熟荒地和牧场上的国营农庄、集体农庄和农业机器站的水源。但是,对于解决摆在地质部门面前的这些巨大任务来说,特别是由于农业的发展,地质保矿部各机构所完成的水文地质工作的水平和工作量仍然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区地下水开采,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但在60年代以前,主要在市区开采。65年以后为了控制市区地面沉降,地下水的开采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和压缩。但是随着郊区工业城镇的建立和扩展,以及沿江沿海地带农牧场的开垦,使郊区地下水开采量迅速增加。为了更好地指导上海地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和利用,探讨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规律已显得日益迫切。本文仅根据对上海地区一些水文地质资料的整理分析,对上海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17.
曾问渠 《第四纪研究》2007,27(5):668-668
记得1964年4月的一天,我从京郊野外来到第2期地质力学进修班报到.我们这一期学员有七十多人,分别来自不同部门的教学、科研、生产岗位,他们当中有的已经是工作多年的技术骨干,而我只是个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技术人员,对于地质力学的了解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8.
湖北恩施渔塘坝自然硒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硒在渔塘坝富硒碳质岩层及其附近的土壤、废弃“石煤”堆中广泛发育。渔塘坝自然硒的空间分布与富硒碳质岩层密切相关,其纵向分布整体与富硒碳质岩层的走向一致,局部地段呈片状或环带状;横向上沿着富硒碳质岩层的倾向方向,从二叠纪茅口组的碳质硅质岩层到吴家坪组的碳质页岩层,自然硒的发现由易到难。渔塘坝当前的地质环境有利于自然硒的形成和保存,且一旦在表生环境形成后将会在特殊的地段发生次生富集。但是,自然硒形成的地质环境一旦被人类活动打破,暴露于地表的自然硒也能够发生迅速的氧化而再次迁移,进入河流和当地居民的食物链系统。因此,渔塘坝及恩施地区广泛分布的富硒碳质岩层为硒中毒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当荒地开垦或开挖“石煤”等人类活动为自然硒的氧化和迁移提供充分条件时,硒中毒的发生仍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9.
我组在研究稀土矿床物质成分的工作中,单矿物分离和矿物定量是两个关键问题。工作已经进行了半年多,矿物定量的方法,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是搞光谱分析的,按分工,矿物定量是属于重砂鑑定的工作,光谱分析与此无关。但是当我想到国家需要我们提供地质资料时,做为完成这项任务的集体中的一员,也感到责任重大,于是我想能不能用光谱分析(它在各种分析方法中速度快成本低)协助他们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究竟怎样才  相似文献   

20.
徐冬 《河南地质》2009,(4):25-25
日前,我接到了白杨镇三区村民杜朝进的一个电话,没想到我们仅仅几分钟的通话,竟然平息了他和东邻老魏长达二十多年的土地之争。他们两家的这事,说起来话长。1986年时,两家就因为20厘米宅基地的归属问题发生了争执,中间人调解过,村委会和乡人民政府也处理过,还上过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