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型多发性骨转移瘤极少见,我院曾遇1例,报告如下。1病历介绍患者,女,49岁。以右髋部疼痛,右下肢活动痛伴头晕乏力三月入院。查体:贫血外观.消瘦,右髋部触痛(+).右下肢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5/L,白细胞8.4×109/L,血小板230×109/L。B超检查:腹部各脏器未见占位病变。X线检查:头颅骨质有多发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形骨质缺损,边缘硬化;右髋骨大片状骨质缺损.边缘不规则,无硬化:坐骨、耻骨及骰骨有棉团高密度灶;脊柱椎体、肋骨、右股骨近段有多发性溶骨型低密度区,又伴有成骨型高密度灶.边缘不规则,但…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3岁。因发热、黄疸三周伴消瘦于1995年7月29日收治入院。此前曾在外院按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既往患者身体健康,否认有肝炎病史。入院时体检:神清,精神较软,稍消瘦,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皮肤粘膜无出血点。两肺未闻及罗音,血压12/7kPa,心率88次/分,律齐,全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6cm质硬,移动性浊音(一),两下肢无浮肿。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7~74g/L,白细胞0.7×109~14.5×109/L,中性26%~96%,淋巴3%~72%,单核1%~3%,浆细胞0%~30%,血小板55×109/L,网织…  相似文献   

3.
患者28岁。因反复下腹痛,白带增多3年,加剧3天,于1996年7月3日收入院。患者于1993年曾孕1+月行药物流产,因药流不全再行清宫术,术后至今一直白带增多,有腥臭味,并反复出现下腹胀痛,无发热。入院前3天下腹痛加剧,伴低热。既往史和家族史无特殊病史,未问及有药物过敏史。入院检查:体温37℃,血压12/8kPa,心肺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压痛明显,左侧附件触及一3cm×4cm×4cm包块,质实,边界不清,不活动,压痛明显.化验:白细胞12.4×109/L,中性0.76…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58岁,藏族.因上腹部隐痛1年余,于1991年8月12日入院。人院前几日食韭莱而出现上腹部疼捕并逐渐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内有少量胆汁。查体:是慢性消瘦病害,皮肤及巩膜轻度贸集,肝脾未触及,脐周压痛(),场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12~16X109/L,中性粒细胞0.86,红细胞数在正常值范围内。X线检查:胸部无异常.腹部平片见腰:水平右侧约12×7cm大小的囊袋状阴影,见日1。贷扶影上端有液气手,囊袋边缘有“素描”样改变,且有一粗伪不光滑的环形透亮气体影。PTC造影所见:肝内胆管内见约45×4.5cm大小…  相似文献   

5.
肝后胆囊1例     
患者,女性,42岁。因持续性右腰区疼痛5月余于1997年12月3日入院。5个月来,患者感右腰区持续性纯病,仍有加重,无畏寒,仍住低热,无黄垣、呕血,无血尿,无病经,经抗炎、止病治疗无明显效果。入院查:T37.2℃,P80次/分,R18次/分,BP16/10kPa。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及,未发现其它阳性体征。WBC4.0×109/L,Hb119g/L,肝功正常。入院诊断: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正倒位片正常,CT、MRI均疑诊为椎间盘脱出,但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符,遂邀我科会诊,我科建议行上腹部B超和CT检查。B越提示游离胆囊,…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4岁。因腹胀三年曾在外院就诊,查轻度贫血,肝脾肿大,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未明确诊断。三月后症状复发,且逐渐加重,无鼻血,无骨痛,无抽搐及神经系统症状。入我院查贫血外观。腹部膨隆,肝右锁骨中线肋下8.ocm,剑突下7.止m,质硬,表面光滑无结节,无触痛;脾重度肿大,甲乙线15cm,甲丙线17cm,丁戊线一3cm,质硬,表面光滑。血Hb1.375mmol/L,RBC3.2×1012/L,VBC25.2×109/L,546%,L54%,PLT0.07×1012/L,RET0.008。骨髓象有Gaucher细胞。B超示肝脾大,回声均匀。诊断:高雪氏病,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7.
病者,男,42岁,因右上腹痛、贫血、消瘦、排黑便到某市两间医院按消化性溃疡治疗9个月无效。1994年5月2日来我院,呈消瘦、重度贫血貌,腹部未触及肿块,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无新鲜出血。Hb:54g/L,RBC:1.65×109/L,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治疗好转后行胃大部分切除,切日长7cm,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2.5cm×3cm的溃疡瘢痕。住院16天“治愈”出院。半月后出现有腰及右上腹痛,伴发热、畏寒再次入院,B超示右肝后叶多发性脓肿,行肝脓肿切开引流排出脓液150ml。探查结肠肝曲处有6cm×6cm的肿物,疑为结肠癌但不排除炎性肿物…  相似文献   

8.
男,32岁,自述近2个月始出现午后发热,最高达39℃,凌晨自行退热,常感左上腹胀满不适,并伴有纳差,消瘦,乏力,多汗等症状。院外治疗无效来诊。查体:T38.5℃,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1.5cm,质地中等硬度,有轻触痛。血常规;Hb98g/L,WBC8.6×10^3/l,NO.72,L0.28,血小板200×10^9/L。  相似文献   

9.
以肝、脾肿大为传征的内科某些罕见病临床酷似肝硬化,极易误诊。现将我院近八年来误诊为肝硬化的5例内科少见病例报告如下。例1:男,64岁,左上腹部肿块八年,入院前10天出现发烧,体温37.8℃~38.5℃,纳基,乏力。查体:体温37.8℃,贫血外观,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正常,肝右肋下2cm,剑突下5cm,质中硬,无压痛,脾左肋下10cm,肝掌(+)血红蛋白83克/L,白细胞计数3.6×109/L,中性粒细胞0.80,血小板53×109/L,ALT1215nmol/L,血浆总蛋白65克儿,白蛋白28克儿,球蛋白37克/L,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总胆红素4.2μmol/L…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3岁,以腹部逐渐膨隆伴全身浮肿及发热 6天为主诉。查体:神清,贫血貌,腹部膨隆,肝肋下约 4.5cm,脾肋下约 4.0cm,于中下腹部偏左可触及一大约 7.0cm× 7.0cm× 6.0cm的软组织肿物,边缘不规则、质软硬,压痛 (++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 WBC: 13.6× 109/L、 Hb: 62g/L、分叶:中性 0.6、淋巴 0.4;粪便常规示潜血 (++ )。 B超检查,于中下腹腔内可见一大约 6.0cm× 6.4cm× 5.3cm中等回声肿块,回声较均匀,边缘不清,与周围肠腔分界不清,考虑小肠恶性肿瘤。腹部 CT示,于中下腹腔略偏左…  相似文献   

11.
幼儿胆石症国内少见报道,现将我科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患儿,女,1岁10个月.因阵发性腹痛6天,以腹痛待查手1993年11月11日入院。门诊腹部平片检查未见异常。患儿腹痛发作时,身体蜷缩,表情痛苦,哭闹不安,无大汗淋漓,每天发作4~5次,每次持续约半分钟后自行缓解。腹痛间歇期查体,无发热,发育营养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加及包块,肝脾无肿大,肠鸣直正常.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血红蛋白118g/L,红细胞4.59×1012/L,白细胞6.1×109/L,中性粒细胞0.67,淋巴细胞0.31,嗜酸性粒细胞0.02…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39岁。无诱因渐感肝区胀痛不适发现肝区肿块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营养中等 ,心肺无异常。右上腹明显膨隆 ,肝右肋下 4cm可触及 ,腹软无压痛、无移动性浊音 ,肝区无叩痛。化验甲胎蛋白AFP、CEA未见明显异常 ,HBsAg(- )。CT扫描肝右叶显示一类圆形低密度灶 ,12 .1cm× 14 .9cm× 19cm大小 ,肝门及腹膜后间隙清楚 ,无肿大淋巴结 ,增强扫描示病灶比较均匀性强化 ,病灶边缘与正常肝组织界限清楚 ,门脉及肝左叶受压左移 ,未见门脉瘤栓。CT诊断 :肝右叶巨大占位病变 ,考虑良性肝肿瘤。超声检查 :肝右叶体积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30岁,发现左上腹包块1月余,进行性增大,无腹痛、呕吐、消瘦、黄疸,近感纳差。1988年11月8日入院查体:一股状况尚好,无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肺未见异常,中上腹膨隆,无肠型及腹壁静脉怒张,可扪及10×8cm边界清楚、光滑质中、固定、无压痛的包块,肠鸣正常。化验:血WBC4×10~9/L,N0.58,肝肾功能正常,AFP20ng/ml,硷性磷酸酶7.0单位,乳酸脱氢酶506单位,γ-谷氨酰转肽酶16单位。腹部平片:左上腹见约12×12cm大,边缘清楚、密度增高影。全消化道钡餐:可见胃及上段空肠受压、胃窦部向上推移。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 46岁,右腰部无痛性肿块进行性增大 2a余伴双下肢浮肿五 mo,于 1997年 5月 13日入院。检查:体温 36.8℃、脉搏: 84次/ min、呼吸 21次/ min、血压 90/ 60mmHg,身长 152厘米,体重 64千克,明显消瘦,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肺下界明显上移,尤以左肺为甚,腹部极度膨隆,腹围 116厘米,腹壁静脉怒张,触及一约 89cm× 70cm× 40cm巨大肿块,质中等,无压痛,边界不清,不活动,占据全腹,无血管杂音。肝界上移至右第四肋间。术前血化验:红细胞 2.8× 1012/ L,血色素: 88克/ L。 B超提示:腹部巨大实质性占位病变,肝胆胰脾肾正常。  相似文献   

15.
患儿,女,足月顺产,因生后第4天,面部及全身皮肤黄染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无异常,腹软,未扪及包块,肝脾来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检验血Hb100g/L,RBC360×10^12/L,其他各项检查无异常。腹部超声所见:右肾上腺区3.4cm×3.0cm×2.6cm、左肾上腺区4.5cm×4.5cm×3.7cm椭圆形低回声团块,其内夹杂网格状无回声,边界清晰。CDFI:包块内无血流信号,腹腔无积液。超声提示双肾上腺血肿不除外。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2岁。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伴持续性右腰部隐痛1个月,在当地医院B超检查提示右肾占位,拟肾肿瘤于1994-09-14入院。患者以往有“高血压”病史,眼药后缓解。本次发病后无发热、消瘦、尿频尿急和尿痛史。查体:体温36.4℃,血压21/14kPa,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肾区无叩击痛,两输尿管区未触及肿块。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88g/L,白细胞8.8×109/L,中性0.73,淋巴0.26,嗜酸0.01,血小板276×109/L,尿常现红细胞0~1个/高倍,白细胞4~6个/高倍,3次尿脱落细胞检查癌细胞,病理报…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32岁.以上腹部胀痛伴乏力三月,外院疑肝包虫病收住,住院早396920.曾去过流行区,与牛、羊、狗有密切接触史。查体:胸部心肺术发现阳性体征。腹部:腹平软,右肋下一指处可触到肝脏,边界清楚,表面光温,有压疼,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卡松尼氏试验(抖),放射免疫测定AFPIOpg/L,CFAg·3pg/L。B超所见:肝体增大,右叶见10Xscm中强回声区,边界不规则,其内回声不均质,在边缘及中央有强回声片状钙化灶。提示:肝泡型包虫病;肝癌待排。CT扫描:平扫,两肺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球形灶,密度均匀,边界光整,CT值为…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61岁,汉族,退休工人,因反复发热,打嗝4月余,腹痛伴消瘦1月余人院。病人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呈弛张热,最高体温达39℃,伴打嗝,以进食后明显,但能自行缓解,1个月前出现左上腹痛,呈持续性胀痛,无放射痛,以进食后明显,偶排柏油样黑便,胃纳差,消瘦明显。CT检查示肝左叶占位性病变,肿块约65×5.9cm2,考虑肝癌(巨块型),肝门变形,肝右叶肿块为1.9×2.0cm.2.0×2.5cm,疑为转移灶。既往无外伤史及痢疾病史。入院查体:T38.Z℃,P80次/分,R20次/分BP16/10kpa,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上腹肋缘…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7岁,住院号53,427。1980年12月因发现右上腹包块20余天入院。局部持续性胀痛,于右侧卧位时明显。在他院作超声波检查诊断为“肝脓疡”或“肝囊肿”。检查:体温36.4℃,血压、脉搏正常,体型瘦长,发育、营养中等,头部,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缘在右肋弓下1cm,质软,无压痛。右肾下极可扪及,表面光滑,移动欠佳,右肾区叩击痛阳性。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正常。排泄性尿路造影:右肾向下外方移位,肾功能正常。腹膜后充气造影,右肾上极见10×9cm圆形密度增高阴影,边缘光滑,B型超声检查,右肾上腺区有10×6×10cm囊性肿物,与肾实质有分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37岁,因反复上腹疼痛3年,加重伴排黑便20天,呕吐咖啡物1次入院。患者空腹时腹痛加重,无放射,伴嗳气反酸,黑便每天1~2次,稍烂。自觉心悸头晕。体检:T37.2℃.P80次/分,R18次/分,Bp14/7kPa、神志清,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肺无异常,心率80次/分,律整,心尖区可闻SMII°/6°;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构及,未扪及包块,腹水征(-),肠鸣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5g/L,白细胞11×109/L,血小板270×109/L,大便潜血(+++),小便常规及肝功能无异常,尿素氮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