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合纤加工技术是以强化织物的舒适性及功能性为目的,有别于合纤时代的织物外观变化。新合纤产品涵盖的技术层面有:改善合纤的吸湿性与透气性,创造凉爽;创造丰厚毛感;超细纤维新品种及改变观感的合纤加工技术;并以熔融纺丝为主;促进织杨的舒适性和功能性。在改善合纤的吸温性与透气性创造凉爽感的技术方面,是以一般聚酯纤维为原料加工仿麻材料,利用假捻加工产生解捻效果的纱线或利用生产胖瘦纱再经假捻纱产生未解捻效果的纱线,除了有麻调外又具有双色效果。低溶点聚醋纤维加工,很易产生麻感素材,并广生双色调。合纤创造半厚毛感…  相似文献   

2.
新合纤用仿丝绸碱减量加工机王维昂(九江第三棉织印染厂)一、前言从高科技角度看,1990年是世界微纤维大发展的一年,许多异型纤维和众多新品种微纤维相继问世。同时还发展精细纺纱工艺新技术,如东洋纺开发成功复合纺纱技术;村田开发成功假捻伸长机,生产高复合纱...  相似文献   

3.
利用异形仿麻涤纶与普通涤纶混纺,结合喷气纱特有的手感风格开发生产了异形涤仿麻喷气纱,针对纤维的性能特点,探讨了纺纱各工序工艺和关键技术,指出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对不同混纺比的喷气及环锭纱以及它们的织物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喷气纱与环锭纱相比,具有更加逼真的仿麻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栋梁 《印染》1993,19(9):29-34
(三)染色中有关问题的讨论 1.染料的选择 根据待染织物的纤维原料品种和产品最终用途的要求,结合染色工艺中诸因素(如匀染性、提升率、污染性等),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染料。一般而言,对超细旦涤纶织物的染料选择较为简单;而新合纤织物由异形异收缩混纤、复合不等旦混纤和多重复合结构混纤纱组成,使问题复杂化,目前各厂都凭试验选定染料。  相似文献   

5.
国外动态     
国外动态日本出口新合纤的发展趋势目前,日本出口的新合纤主要是轻绒型织物,其表面有柔软的微细线圈,光泽柔和华贵,手感柔软。虽然一些轻纺型织物的销售受流行趋势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时有起落,但仍是新合纤的主要品种。此外,新合纤还有仿真丝、仿绢丝、仿人造丝、访毛...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柔软剂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金兴 《丝绸技术》1996,4(3):34-37
有机硅柔软剂在纺织品软加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对于合纤织物的柔软整理。本文就其品种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屠仁溥 《染整技术》1995,17(3):7-12,17
简述了我国染整工业的现状与差距,从3个方面论述了今后的发展设想,(1)以服装面料,装饰用布,产业用及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为重点,开发染整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2)注重抓好对高新染整技术的开发应用,如纤维素织物的生物酶,新合纤织物的染整加工,微胶囊技术,功能性后整理,涂层整理及电脑分色技术等;(3)极促进染整设备现代化,应以发展加工纯棉,合纤等高档印染的设备为重点,具体表现为普及使用电脑,对  相似文献   

8.
如今,具有特殊性能的纤维和纱线纷纷出现,诸如高强度合成纤维、聚酯纤维、聚酸胺纤维、聚烯烃纤维、聚炳烯纤维、聚乙烯纤维和玻璃纤维纱以及新的高性能纤维,如芳族聚酞肢和碳素纤维等等。为此,各种具有特色的织物(如各种用途的工业技术织物和土工布、农用布等)也应运而生,这给片梭、剑杆和喷气织机的开发和生产带来了宽广的前景,观介绍如下。工业纺织品它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起着重要作用。如:精密工程织物的集成电路的涂复衬底;印刷工业用的筛网和滤布;覆盖林固和绝缘用的玻璃纤维织物。用高强度涂复合成纤维制造的传送带和…  相似文献   

9.
吸湿排汗涤纶精梳棉混纺产品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进 《棉纺织技术》2008,36(1):47-48
为了掌握吸湿排汗异形涤纶纤维混纺产品的导湿性能,采用吸湿排汗异形涤纶纤维与精梳棉纤维纺制不同细度的混纺纱,织制不同组织的织物,并对其导湿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对吸湿排汗性能影响较大,成纱细度对织物的导湿性能也有影响,成纱细度细,织物吸水性较差,快干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潘文 《棉纺织技术》1996,24(4):62-63
短纤维包芯纱生产新技术美国南部研究中心研制推出了一种特殊的包芯纱纺纱技术。其中纱芯为纯高强合纤,外包全棉纤维。纱芯和外包纤维紧密相附,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剥离或滑移。由高强合纤组成的坚牢纱芯为织物提供了优良的物理机械特性,如强度高、耐穿性优良、...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阐明不同的纤维横截面形状对织物机械性能和手感的影响,我们用KES-FB织物风格化对不同横截面的聚酯纤维“新合纤”织物进行研究,并与典型的女士轻薄服装面料进行比较及讨论,获得如下结论:随着纤维横截面内空间与聚合物的比率(以下简称空隙率)增加,聚酸织物变得柔软和易变形,但回复弹性差,较高空隙率的聚酯织物的丰满度或丰柔度和柔曲度较高,但挺括度和硬挺度降低了,如果所有其他条件如密度、纱支和整理条件相同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的注重,要求家用纺织用品具有广泛卫生保健作用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家纺产品的防螨虫整理应和了这一需求.防螨虫整理剂MITE(郝特国际集团生产)可与纤维上的羟基、胺基形成共价键,被固定于纤维上,故具有可靠的防螨效果.也可以通过交链剂在织物表面形成防虫药膜,对螨虫有高效、快速的驱避作用.防螨虫整理可广泛用于整理床上用纺织品、窗帘等装饰用布及军用纺织品.  相似文献   

13.
纱线染色     
纺织品的染色一般都是织成了织物才染色。而有些场合则不然,在织物染色虽有匀染效果而牢度达不到时,以及生产混纺织物、交织织物和花式纱时,往往采用纱线染色。1968年的调查资料表明:英国染色纺织物的总产量中,15%是纱线染色,15%是纤维染色,余下的都是织物染色。纱线染色的应用与纤维原料有关,这也许是棉纱线染色用得少,而毛纱用得较多的原因。有些产品,如合纤弹力丝传统上就是采用纱线染色的。  相似文献   

14.
十年以前,有关专家曾经预计过到1997年合成纤维技术的发展水平,然而他们还是过低估计了实际上发生的合纤技术的戏剧性的发展。可以预料,今后十年,在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将会出现更为令人吃惊的变化。促进化学纤维技术进步有三个主要因素:今后十年合纤消耗的增长率仍然很高,尤其是远东地区;纤维市场上激烈的价格竞争;纤维生产厂商比较分散,而且一些较大的纤维厂商还试图控制从原料到聚合物、纤维,甚至到更为下游的纺织品生产这条完整的生产链。各竞争对手的生产成本优势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吨纤维的投资、原材料转化为优质纤维的百分…  相似文献   

15.
唐人成  顾其法 《丝绸》1992,(10):36-38
简介了新合纤聚酯微纤维织物的性能,论述了聚酯微纤维的退浆、定形、仿桃皮、染色和化学整理等加工的方法和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三、前处理 由于新合纤纱与普通合纤纱的结构形态有很大区别,为了适应纺织高速生产的需要,在其织造前的准备工序——经纱上浆浆液的组分上就有明显的差异。普通合纤纱,如系加捻纱者,一般不上浆,在整经时直接施加少量油剂,或仅上轻浆而已;而无捻纱则用浆料和蜡质组成的浆液上浆。新合纤纱是非常精细的纱,经纱上浆的浆液中除浆料外,还需添加矿物油和酯化油,有时还必须加入对纤维亲和性很强,且平滑性能也高的聚多元醇和有机硅,才能防止在织造时产生毛丝和防止静电的产生。 加捻纱上浆,若上浆后烘干温度高,就会影响在精练和松弛加工中织物的起绉效果和收缩率。浆料和油蜡同时施加时,由于油蜡含量高,烘干温度低,则需较长的烘干时间。特别在高速织造高密织物时,一定要上厚浆,烘干条件就要妥善解决。为此,不少工厂在生产高密织物时,改用薄糊状油蜡质作为上浆剂。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我国染整工业的现状与差距,从以下3个方面具体论述了今后的发展设想:①以服装面料、装饰用布、产业用及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为重点,开发染整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②注重抓好对高新染整技术的开发应用,如纤维素织物的生物酶、新合纤织物的染整加工、微胶囊技术、功能性后整理、涂层整理及电脑分色技术等;③为积极促进染整设备现代化,应以发展加工纯棉、合纤等高档印染布的设备为重点,具体表现为普及使用电脑,对工艺过程和技术参数进行有效地控制。最后还提出了几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纺织品要达到吸湿排汗功能的方法可采用①纤维截面异形化:Y字形、十字形、W形和骨头形等.增加表面积.纤维表面有更多的凹槽,可提高传递水气效果。②中空或多孔纤维:利用毛细管作用和增加表面积原理将汗液迅速扩散出去。③纤维表面化学改性增加纤维表面亲水性基团(接技或交联方法).达到迅速吸湿的目的,④亲水剂整理直接用亲水性助剂在印染后处理过程中赋予织物或纤维纱线亲水性。⑤采用多层织物结构:利用亲水性纤维作内层织物,将人体产生之汗液快速吸收.再经外层织物空隙传导散发至外部.达到舒适凉爽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到目前为止,世界合成纤维仍以聚酯、聚酰胺与聚丙烯腈三大纶为主,其中尤以聚酯纤维发展最快。但三大合纤在衣着用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缺点。 目前,国内外对各种异形纤维的服用性能尚缺乏系统研究,只是笼统提到异形纤维能改善目前常规合纤织物的某些服用性能,如蚕丝般光泽、抗起球、透气性、保暖性和蓬松性等,但对织物手感、如刚柔、滑糙、弹性以及穿着牢度的影响,实验数据与分析甚少,但恰恰这些方面的实物质量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一般认为异形纤维织物的手感粗糙、板结,织物曲磨有明显下降,因此,本文拟从织物手感与磨损方面作一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20.
合纤起绒织物花型产生法国外使合纤织物产生凹凸表面的方法有:用加热的凹凸辊在织物上加压,但难以产生轮廓鲜明的花纹,特别不适用薄织物。日本有人新推出方法:使起绒合纤织物的起绒面部份吸附石墨乃至碳黑,对起绒表面照射近红外线(波长720~1500’un),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