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松江区2005-2007年儿童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分析2005-2007年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7年上海市松江区报告的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染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7年该区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累计报告传染病病例为2 769 例和1 201例;发病数前5位病种依次为水痘、手足口病、流腮、猩红热、感染性腹泻;病例主要分布于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相对集中的城区街道;可自主活动幼托儿童和小学生为主要发病群体;男、女性别比为1.39∶ 1;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5-6月、11-12月.结论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应以防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经接触传播传染病为重点,让更多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接受自费疫苗接种;同时加强对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传染病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学校及幼托机构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蓬莱市2009-2013年各类学校及幼托机构传染病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传染病年均发病率54.55/10万,其中乙丙类占同期全市所有法定报告传染病的16.99%;水痘占学校和幼托机构传染病的12.97%;幼托儿童和学生疾病谱不同,男女发病比1.67:1;幼托儿童发病最多,全年均有发病。结论蓬莱市幼托儿童和学生传染病种类较多,做好疫情监测、开展健康教育、疫苗接种是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龙建  刘英  曹殿起  和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107-1108,1111
目的分析2007-2009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染病疫情,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分别为827例和501例;发病数居前5位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菌痢、甲型H1N1流感和猩红热;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5月、9月和10月。结论中小学校应以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幼托机构以经接触传播传染病为防控重点;加强传染病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检查,做好疫苗的免疫预防接种工作,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2 - 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幼托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趋势。方法 根据2012 - 2016年松江区幼托儿童传染病疫情资料,对传染病的发病顺位、主要传染病的三间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 - 2016年全区幼托儿童共报告传染病11种10 714例,年均发病率55.11‰,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死亡病例,发病占同时期全人群发病的20.36%。5年间传染病主要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6.98%;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23.00%;其他传播途径传染病占0.02%。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为发病率前3位的传染病,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5.64%、9.66%、4.90%;发病病例月份分布以5、6 月(32.42%) 和11、12、1月( 27.09%) 为高峰,呈季节性双峰分布;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较多的九亭镇、新桥镇、泗泾镇。结论 2012 - 2016年松江区幼托儿童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现阶段应根据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的不同流行特征采取监测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楚雄市幼托儿童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幼托儿童传染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楚雄市幼托儿童共报告传染病12种1 193例,总发病率1 885.0/10万;以消化道传染病(65.2%)和呼吸道传染病(34.6%)为主。发病数居前5位是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和风疹(98.2%)。4~7月是发病高峰期(71.7%),手足口病和水痘是影响发病高峰的主要病种。城区幼托儿童发病率(2 369.5/10万)高于农村幼托儿童(591.5/10万)。3岁组发病数最多(31.4%)。结论肠道、呼吸道传染病仍然是幼托儿童传染病的主要病种,手足口病及水痘是防控重点。强化晨检、隔离消毒及健康教育,加强疫苗接种,构建免疫屏障,是控制传染病在托幼机构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是儿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中小学生及幼托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对 1993~1998年攀钢社区中小学生及幼托儿童的传染病病例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本文分析的传染病病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 35种法定传染病 ,传染病发病数来源于攀钢防疫站两年来的传染病报告卡及疫情报表 ,学生数及幼托儿童数分别来自攀钢防疫站《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及《计免工作年报表》。2 结果2 1 疫情  1993~ 1998年 ,攀钢社区中小学生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兰州市城关区中小学生、托幼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的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城关区共计报告传染病43 401例,中小学生、幼托儿童传染病报告病种22种,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8.69%.发病居前5位的分别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痢疾和风疹,分别占学生发病的23.75%、21.98%、17.44%、12.61%和7.83%.托幼儿童发病高于小学生,小学生发病高于中学生.结论 学生传染病发病以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部分发生在中小学校、托幼机构,说明学校是传染病疫情暴发的主要场所.因此,要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首先降低中小学生、托幼儿童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涪陵区中小学生、托幼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的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涪陵区共计报告传染病22 689例,中小学生、幼托儿童传染病报告病种24种3 507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5.43%。发病居前5位的分别为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分别占学生发病的36.64%、18.42%、6.67%、6.22%和6.02%。中学生发病高于小学生,小学生发病高于幼托儿童。结论学生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为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部分发生在中小学校,说明学校是传染病疫情暴发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应以防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采取相应综合性预防和控制措施,防止学校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002-2008年浦东新区户籍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传染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 a间浦东新区户籍儿童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 02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88.80/10万;乙类传染病的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由肠道传染病发病为主转变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集中在4-6月,肠道传染病主要集中在8-10月;丙类传染病报告7 757例,发病以2~6岁阶段幼托儿童为主。结论加强幼托机构及中小学校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的防控已成为浦东新区户籍儿童传染病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科学城辖区传染病发病情况,为本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相关资料,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针对相关传染病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科学城辖区2011年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分析科学城辖区传染病发病情况.结果 科学城辖区2011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715.57/10万,高于全国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学生是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人群.结论 肠道、呼吸道传染病仍是今后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应加强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了解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特征和趋势,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3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厦门市共报告幼托儿童传染病19种10 840例,年均发病率为1 436.15/10万.报告1例死亡病例,死因为手足口病.乙类、丙类、非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3.68/10万、1 119.37/10万、183.10/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722.84/10万)、流行性腮腺炎(236.09/10万)、水痘(182.17/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123.48/10万)、猩红热(60.15/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95.07/10万、530.74/10万、9.94/10万、0.40/10万,构成比分别为62.32%,36.96%,0.69%,0.03%.月份分布以5月(21.97%)和12月(8.63%)为高峰点,呈季节性双峰分布.报告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分别为28和2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厦门市幼托儿童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为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猩红热居发病率前5位.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南京市浦口区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染病疫情,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传染病报告卡相关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中小学生累计报告传染病1 19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3.27/10万,报告发病数位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流腮、水痘、肺结核、梅毒,男女性别比为1.65∶1,疫情主要发生在5—7月。2009—2013年幼托儿童累计报告传染病3 16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 830.23/10万,报告发病数位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流腮、水痘、细菌性痢疾、猩红热,男女性别比为1.55∶1,疫情有2个高峰,分别发生在5—6月和11—12月。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报告数,均占总数的90%以上。结论当前浦口区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主要传染病是呼吸道传染病,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005-2014年济南市托幼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幼托儿童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济南市2005-2014年共报告幼托儿童传染病23种39 217例,年平均发病率1 957.73/105,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占69.15%(27 119/39 217),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和细菌性痢疾,占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95%。各年累计发病高峰为5~7月份。结论 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托幼机构应以肠道传染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加强托幼机构传染病流行高发季节的监测报告和预防控制工作;有针对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做好晨、午检工作,减少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8—2019年石河子垦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石河子垦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结果 2008—2019年石河子垦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 091例,其中重症18例,死亡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6.60/10万。年发病率总体上呈“低-高-低-高”波动趋势。患者集中于5岁以下年龄组(87.97%),男性多于女性,幼托儿童略高于散居儿童。城区发病数高于团场。结论 幼托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危人群,提示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对幼托机构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方法 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四川省184个县(区、市)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国家甲乙丙法定管理传染病32种,报告发病总数301 975例(居全国第7位),报告死亡总数1 209人;年报告发病率368.94/10万(居全国第26位),死亡率1.48/10万,病死率0.40%.结论 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发病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为主;丙类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是近年影响法定传染病总体疫情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对丙类传染病的重视程度,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发病以儿童为主,幼儿园、托儿所容易发生病例聚集现象,所以幼托机构是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治单位。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流行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危害,2009年6月我们对本社区内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治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哈密地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降低其发生频度和流行强度、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哈密地区1995-2007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1995-2007年共报告7687例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121.26/10万,位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列。发病者年龄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职业以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农民和工人为主;发病时间集中于7-9月,8月为发病的最高峰。结论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整体发病情况来看,菌痢的发病率居该地区传染病的前列,菌痢仍为应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要继续抓紧抓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海市中小学生、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海市2005~2011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生、幼托儿童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累计报告学龄人群传染病21种、14 451例,年均发病率为680.12/10万,死亡4例。发病率(/10万),各年分别为359.67、491.15、552.07、1 024.58、466.12、1 303.91、542.47;男性为800.65,女性为534.46(P〈0.01);0~4岁为1 894.44,5~9岁为1 331.29,10~14岁为761.04,≥15岁为217.28;海城区为1 155.72、银海区为1 944.82、铁山港区为782.12、合浦县为266.58(P〈0.01);前5位发病依次为手足口病为186.19、流行性腮腺炎161.19、水痘为74.74、病毒性肝炎为63.96、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6.15。[结论]2005~2011年北海市学生、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岗区传染病呼吸道流行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资料。结果2005—2013 年龙岗区共报告呼吸道传染病27436 例,年均发病率为104.41 /10 万,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8.836,P<0.01) 。报告发病数较多的是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麻疹、猩红热,占呼吸道传染病总数的97.47%。2009年出现新发甲型H1N1流感,2013年较为活跃。麻疹疫情出现反弹趋势。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工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占总发病数的77. 46%。3—8 月发病较为集中,占发病总数的66.06%。结论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麻疹及猩红热是呼吸道传染病防制工作的重点,学生、工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是重点人群。新发传染病H1N1和H7N9的防控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1-2016年云阳县学校传染病疫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导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1-2016年云阳县学校传染病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6年云阳县累计报告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染病18种6 440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6月和10-12月;城区学校和乡镇学校传染病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学校各人群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顺位居前五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水痘2 151例、手足口病1 596例、流行性腮腺炎1 309例、肺结核564例、乙肝277例,手足口病位居幼托儿童发病首位,水痘位居中小学生发病首位;呼吸道传染病为主(66.43%),肠道传染病次之(28.65%);70.51%的学校传染病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结论不同学校类别在传染病流行季节针对高发传染病采取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