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2,(1)
"贫"与"穷"在"缺少财物,贫困"义上,存在着历时替换过程,其变化的动因是"贫"的语素化。演变的大致路径是:先秦由单音词"贫"表示的"缺少财物,贫困"这一概念,中古以后逐渐被双音同义词"贫穷"所取代,宋元时期又被单音词"穷"所替换,是"贫"语素化的结果导致了"穷"对"贫"的替换。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1)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被称为新闻的"眼睛"。俗话说:"看书看皮儿,看报看题儿。"新闻标题是指引读者的"路标"。一个好的标题,能画龙点睛。因此,要格外重视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着力在"平"、"活"、"美"、"跳"、"雅"、"说"、"问"上下功夫,增强标题的吸引力,让新闻的"眼睛"亮起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3):53-56
汉字属于"词符文字"体系,因此,目前较为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把有关"汉字"的章节编排在"语音"之后、"词汇"之前,是很不合理的。可以根据汉字作为"文字"的普遍性质,把相关的章节编排在"语音"、"语法"、"词义"之后或全书之末;也可以根据汉字作为"词符文字"的特性,并综合考虑汉字在汉语研究中的巨大作用,把相关章节编排在"语音"部分之前,并正式称之为"汉字",而不是"文字"。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1)
人世日益演进,"真"却日益稀缺;"真"愈难得,人们慕"真"、求"真"之念愈烈。从思想史看,道家一方面引领人们投入内外修炼而返"真";另一方面也开启了以"醉"达"真"的方便法门。后世追随者进而将"醉"视为"真"的直接前提与简洁路径。在他们的观念中,"醉"既能产生"真",也能呈现"真";既能乐"真"、养"真",也能保障不失"真"。他们甚而断言"惟有醉时真",将"醉"作为"真"的必要前提与呈现场域,以及精神生活的本源。王绩以"醉乡"全面敞开"醉"的精神内涵。"醉乡"平淡自然,独立自得,成为孕育、孵化"真"的基地。王阳明将"醉"作为良知开显的一个机缘,也是基于以"醉"显"真"的逻辑。"醉"非日常之态,由"醉"而"真"既透露出对"真"之难求的深深无奈,却也由此开辟了一条不凡的超越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研究,这类城市在规划编制中的重要难点主要体现在"空降式"的人口增长打破"渐进式"发展模式、"嫁接式"的文化转移打破"本土化"底蕴特色、"区域化"的空间链接打破"破碎化"空间孤立、"新形势"的规划管理打破"传统型"管理模式。为解决上述核心问题并满足生态型城市发展的未来需求,提出以"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布局模式化解"空降式"与"渐进式"的矛盾,以"分而治之、合而一体"的组织模式化解"区域化"与"破碎化"的矛盾,以"本土为底、嫁接为缀"的渲染模式化解"嫁接式"与"本土化"的矛盾,以"要素为器、指标为基"的耦合模式化解"新形势"与"传统型"的矛盾。最后,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6.
它们的名字叫"卡特"、"罗本"、"罗比"、"小贝"、"梅西"、"贝尔"、"卡罗"、"德罗巴"、"卡卡"、"韦德"。哈哈,没错,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的确来自那些世界最高级别的绿茵场与篮球场,但在本文所要展开的篇幅里,"名字们"的主人却和那些拥有着无数"粉丝"的球星们"打不着边"。它们拥有高出人类百万倍的气味辨别能力,高出人类18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114-115
吕惠卿《庄子义》一书以儒学家的视角对庄子思想进行了阐述与发挥。其中关于"心性论"的探讨集中了儒道合一的思想,其以"心"为孟子心性论与庄子心知观的融合,以"性"为庄子"性德反修"的"本性"与儒家"内圣外王"的"天性"融合,最终强调"心性合一"的总体呈现,利用"情"代替"知",溶解掉《庄子》"本性"与"心知"的矛盾,使得儒家学说占据上风,为宋代"以儒解庄"增添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3):148-149
<正>引言:"名"—"家"禅江苏人民出版社为"社科名家"出版文集,要求附一学术自传。"传"者诠释也,地道的"自传"无疑不是自彰自见,而是一次读懂自己的机会,"学术自传"的真义是在学术反思中读懂自己,倾听自己学术生命的旋律。不知何时,我开始萌生并固守一种信念:学术与人生是同一的,学术乃是"人"的一种在场方式,是"人"之"生"的呈现和"人"之"命"的轨迹,是"生"之"学"与"命"之"术",学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5)
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扬"与"弃"当建立在当代中国道德需求之上,当"扬"传统的"修身"之法,需辩证地"扬"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仁"、义利观、"法"的观念及"信"与"忠"等;当"弃"违背人本性的部分,违背平等自由观念的部分,与唯物主义价值观相违背的部分及各种极端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6,(7)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与建筑节能环保的要求矛盾日趋突出,因此,发展"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已成为建筑业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主要分析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相同性与差异性,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并对未来"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