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的碱耗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例,引起碱耗的主要因素是大部分含硅矿物在溶出过程中生成钠硅渣。根据赤泥的钠硅比(N/S)可以判断碱耗的高低。石灰对铝土矿溶出赤泥N/S有着重大影响。本文试图改变石灰添加点来降低溶出赤泥N/S。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溶出温度下添加石灰乳舛降低碱耗效果比较明显。在预热温度区添加石灰乳对降低碱耗有效果,但降低幅度不大,在闪蒸温度区添加石灰乳对降低碱耗没效果。甚至增加碱耗。  相似文献   

2.
米珍珍 《轻金属》2007,(11):13-16
混联法生产系统中,烧结法粗液深度脱硅过程生成主要由钙水化石榴石组成的钙硅渣。将烧结法钙硅渣做为拜耳法溶出过程的添加剂,可替代部分石灰,还可使钙硅渣中钙水化石榴石中SiO2的饱和系数x从0.1提高到0.9~1.0,避免了拜耳法溶出脱硅产物带走大量的氧化铝,提高溶出过程的氧化铝回收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拜耳法高压溶出过程钙添加量中钙硅渣添加比例的增大,溶出液αk逐渐降低、溶出赤泥的N/S升高,矿石的相对回收率升高,对提高拜耳法循环效率和生产砂状氧化铝都会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添加铁酸钙条件下铝硅比(A/S)为5.96的铝土矿的溶出规律对溶出赤泥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随铁酸钙添加量增多,溶出赤泥铝硅比和钠硅比均下降;随配矿量减少,溶出温度升高,溶出时间延长,溶出赤泥铝硅比降低;在温度为250 ℃,时间为60 min,使用铁酸钙添加剂,得到的赤泥铝硅比为0.69,钠硅比(N/S)为0.21;赤泥中硅矿物以铁取代铝的水化石榴石为主,Fe2O3的饱和系数为0.73,Al2O3的饱和系数为0.22,SiO2饱和系数接近1,硅矿物组成改变是赤泥铝硅比和钠硅比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拜耳法预脱硅工艺,目的在于降低赤泥化学结合碱。在预脱硅段使用低碱、高ak溶液(沉铝液)对铝土矿进行脱硅,然后补进浓缩的循环母液溶出铝土矿,使铝土矿中的含硅矿物更多地转化为水化石榴石形态,达到降低赤泥化学结合碱的目的。实验研究发现,当预脱硅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120min,沉铝液碱含量为15%,ak为30.8,配矿C/S比为1.3,溶出温度为260℃,反应时间为60min时,采用本方法溶出河南某地铝土矿产生的赤泥N/S从常规溶出赤泥N/S的0.42降为0.23。  相似文献   

5.
钠硅渣中的氧化铝回收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水化石榴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了碳酸钠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球磨对水化石榴石中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钠硅渣脱碱后形成的水化石榴石能被碳酸钠分解,且在分解过程中易于生成6CaO·6SiO2·H2O和2CaO·SiO2·0.5H2O;碳酸钠浓度的增大、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温度的提高都有利于提高氧化铝的回收率;同时球磨处理水化石榴石也可以提高其回收率.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碳碱浓度大于180 g/L,反应温度180℃左右,液固比5,反应时间1 h.  相似文献   

6.
SiO2以γ-2CaO·SiO2的形式存在于铝酸钙炉渣中,γ-2CaO·SiO2比β-2CaO·SiO2稳定,但是在氧化铝溶出过程中它仍然可以被碳酸钠溶液分解,并引起二次反应。利用XRD研究铝酸钙炉渣二次反应的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γ-2CaO·SiO2的分解率随着浸出时间和碳酸钠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主要二次反应产物为水化石榴石和钠硅渣的混合物。溶液中SiO2的浓度随着溶出温度的上升先增加而后降低。XRD分析表明,低温下二次反应的产物是水化石榴石,而高温下水化石榴石则会转变为钠硅渣。  相似文献   

7.
拜耳法生产为降低碱耗需要添加一定石灰,本文针对石灰添加量对溶出赤泥N/S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适合山西分公司中品位矿石的拜耳法溶出条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水化石榴石被含碳酸钠溶液分解的热力学规律,实验结果也表明,升高反应温度,提高液固比,增大溶液中碳酸钠的浓度都有利于水化石榴石的分解,水化石榴石中二氧化碳饱和系数的增大不利于氧化铝的溶出;在一定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对水化石榴石的分解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接触角、X射线衍射谱和元素含量,研究预热套管结疤组成和表面性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预热温度升高,结疤相中碱(Na_2O)、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磷含量随之升高,氧化镁、二氧化钛、灼减量逐渐减少,氧化钙含量变化不明显;钛酸钙量减少,钠硅渣、水化石榴石量增多,且水化石榴石中二氧化硅系数增大,结疤的硬度增强;由于钠硅渣、水化石榴石、赤铁矿比钛酸钙的亲水性强,随着温度的升高,套管结疤的亲水性增强,疏水性减弱,因而,高温下更有利于生成更致密、难清理的结疤。加入有机添加剂,可以改变渣相的表面性质,为防止结疤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低温低钙烧结法处理赤泥产生的钠钙硅渣为原料,通过常压反应制备了硅酸钙粉体。利用XRD、XRF、PSD、SEM-EDS等检测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钠钙硅渣脱碱性能、物相转变和制备硅酸钙粉体的影响规律及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钠钙硅渣脱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7℃、反应时间4 h、液固比10、苛碱质量浓度60 g/L,此时钠钙硅渣的脱碱率为94.67%,硅酸钙粉体的含水率和堆积密度分别为55.1%和0.31 g/cm^(3)。具有锡箔片状结构的C-S-H(I)型水化硅酸钙凝胶为硅酸钙粉体的主要物相。钠钙硅渣脱碱反应由内扩散控制,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1.22 kJ/mol。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It skeytoseparatealuminafromsilicainaluminaproductionbyBayerorsinteringprocess .Whethersilicachangestosodiumaluminosilicatehydrateorhydro garnet(bothtitleddesilicationproduct,DSP) ,bothcontainso daoralumina .IfDSPisdischargedoutdirectly ,alargeamountofsodaandaluminawillbewasted ,meanwhiledischargedDSPwillresultinheavyenvironmentalpollu tion .InpresentitcostsalottorecoveraluminaandsodafromDSPbysinteringprocess[1] .Soitisurgenttodevel opnewhydro processtechnologytorecove…  相似文献   

12.
碳酸钠浓度对X7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塔菲尔极化曲线法、阳极动电位扫描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X70钢在不同浓度Na_2CO_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Na_2CO_3浓度的增加,腐蚀速率先减小后增大,自腐蚀电位先正移后负移。当Na_2CO_3浓度较低时,交流阻抗谱表现为一个容抗弧和一个感抗弧。而当Na_2CO_3浓度增大到0.1mo1/L时,X70钢开始钝化,交流阻抗谱表现为一个容抗弧。当浓度继续增大时,钝化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ZnO为基础的水基涂料,加入1.5%的硼酸(H_3BO_3)、1.1%的烷基磺酸钠、2.0%的Na_2SiO_3,作为铸造镁合金(MB15)金属型用涂料.在浇注过程中,H_3BO_3和烷基磺酸钠在高温作用下分解产生的CO_2能够起到保护金属液体在型腔内不会氧化燃烧的作用.分析了H_3BO_3、烷基磺酸钠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The stability of calcium oxalate is critical for the removal of sodium oxalate from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behavior of calcium oxalate in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containing sodium carbonate. Results show that calcium oxalate can be converted to tricalcium aluminate hydrate (TCA) and calcium carbonate in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and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 respectively. Elevating temperature, extending residence time, or increasing caustic soda concentration enhances the conversion ratio of calcium oxalate in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as a consequence, anti-causticisation occurs. Stability of calcium-containing compounds in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containing sodium carbonate differs from that in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or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 Na2CO3 in aluminate solution accelera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lcium oxalate; thus, alumina is lost because of 4CaO·Al2O3·CO2·11H2O and TCA formation. Calcium carbonate, 4CaO·Al2O3·CO2·11H2O and calcium oxalate can change into TCA in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Calcium oxalate remains relatively stable in dilute aluminate solution within a short residence time at low temperature. Thus, a novel process for removal of sodium oxalate by lime causticisation was presented and employed in an alumina refinery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镁合金化学镀及其添加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海鹏  张学敏 《表面技术》2004,33(5):35-36,39
针对镁合金化学镀中常存问题,根据经验精选了镁合金化学镀的前处理工艺和镀镍液配方,根据该工艺得到的镀层试验检测表明具有耐腐蚀性强、硬度高、结构致密、光泽性好且有一定延展性;同时通过实验比较了四种添加剂对镁合金化学镀镀速及镀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钇和铕对镀液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氟化铵和碳酸钠对镀速的影响较为显著,尤其是添加的Y3 浓度为0.02g/L时,镀液的稳定性提高最多,而碳酸钠在19g/L左右时加速作用最为明显.并分析了它们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6.
种分氢氧化铝中碱含量变化规律关系到氢氧化铝的质量和碱耗,通过测定溶液浓度和电导率、氢氧化铝中碱含量和粒度分布以及分析粒子形貌,研究种分氢氧化铝中碱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溶液组分浓度高、球磨晶种循环、种分温度低、初始分解速率快或产品比表面积大都会导致氢氧化铝中碱含量升高;在低硅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中,粒子的附聚得到抑制,超细氢氧化铝中碱主要以晶格碱形式存在,以钠硅渣形式存在的碱含量极低;同时,升高初始分解温度,晶种老化,降低分解速率,延长种分时间,都有利于产品中碱含量的降低。结果还表明:种分过程中,Na+Al(OH)4离子可能对产品中碱含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石灰苛化法回收一水碳酸钠的化学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Na_2CO_3不能完全转化为NaOH,存在着转化率(即苛化率)问题.实际工业生产中,苛化率主要受苛化原液浓度、石灰乳流量及反应温度的影响,我们从这三方面采取适当的控制操作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指出只有当氢氧化铝洗液中全碱浓度小于或等于赤泥洗液中全碱浓度时,才有利于赤泥洗涤;利用2000年上半年实际生产数据,计算出氢氧化铝洗液最大允许全碱质量浓度为61.56g/L。分析比较了处理高浓度氢氧化铝洗液的3种方案,结果表明:将全碱浓度为95.06g/L的据氧化铝洗液直接送到稀释槽,可使赤泥一洗槽溢流浓度降低约6g/L,每吨氧化铝赤泥附碱损失减小0.25kg氧化钠,每年可节省碱耗费约54.9万元;而且还能将氧化铝洗液中的浮液物反溶解进入稀释液,有利于精液Rp(氧化铝与苛性氧化钠的质量比)的提高,同时避免了其进入赤泥而被损失,每年可减少氧化铝损失费约35.3万元。并提出了简单可行的氢氧化铝洗液流程改造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不同金属硫化物从钨酸盐溶液中除钼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钨冶炼过程中钨钼分离这一关键问题,研究了利用CuS,CoS,NiS,PbS,FeS,ZnS和HgS等金属硫化物从钨酸盐溶液中除钼的效果.对含钼的Na2WO4或(NH4)2WO4溶液用Na2S或(NH4)2S 进行硫化处理,使其中的MoO2-4转化为MoS2-4,然后加入上述金属硫化物进行除钼.结果表明,CuS,CoS和NiS在Na2WO4或(NH4)2WO4溶液中均具有良好的除钼效果,综合考虑经济、环保等因素,认为CuS是最经济合理的钨钼分离新试剂.考察了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溶液pH值对除钼效果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佳除钼工艺条件,即在CuS试剂用量为理论量的3~4倍、室温下搅拌反应1h的条件下,可使溶液中的Mo从0.6~0.77g/L降至0.007~0.02g/L,除钼率达96.0%~98.5%,整个除钼过程中钨的回收率达99.75%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电解质对锌在薄层液膜下腐蚀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套适合于研究金属材料在薄层液膜下腐蚀的三电极电化学测量电池。Cl^-浓度的增大,促进了Zn在大量溶液中的阳极反应,降低了传递电阻和自腐蚀电位,从而导致腐蚀速率增大。在0.01mol/L的NaCl溶液中,随着液膜厚度的减小,传递电阻增大,腐蚀速度降低。在同浓度、不同电解质的大量溶液中,Na2SO4溶液对Zn的腐蚀最严重,其次是NaN03,腐蚀最轻的是NaCl;而在薄层液膜下,对Zn的腐蚀作用最明显的是NaCl;其次是Na2SO4;再次是NaN03,最轻的是Na2C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