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表现。结果:5例肾上腺血肿,3例位于右侧肾上腺,2例位于左侧肾上腺,1例伴脾脏破裂及胰腺假性囊肿,1例伴有后腹膜血肿、胃结肠韧带挫伤,4例并发骨折。结论:螺旋CT对肾上腺外伤性血肿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 T影像特点,评价C T检查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 T随访及手术证实的1 5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 T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 T常规扫描,其中6例行C T增强扫描,8例随访观察,2例经手术证实。结果 15例患者中,1例为双侧肾上腺血肿,其余均为右侧肾上腺血肿,其中3例肾上腺周围脂肪间隙出现线条状出血影,合并其它脏器损伤者13例。结论 C T能够准确显示外伤性肾上腺血肿不同时期的影像表现,对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资料.结果 8例肾上腺血肿均位于右侧;呈椭圆形5例、圆形2例,不规则形1例;境界清楚5例,3例周围脂肪间隙伴有条片状影;7例行增强扫描后,血肿本身无强化.7例伴有其他脏器损伤.结论 CT能够很好地揭示肾上腺血肿的病理改变,是诊断肾上腺血肿的有效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资料。结果8例肾上腺血肿均位于右侧;呈椭圆形5例、圆形2例,不规则形1例;境界清楚5例,3例周围脂肪间隙伴有条片状影;7例行增强扫描后,血肿本身无强化。7例伴有其他脏器损伤。结论CT能够很好地揭示肾上腺血肿的病理改变,是诊断肾上腺血肿的有效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上腺钝性损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随访证实的肾上腺损伤27例的CT检查资料,其中男25例,女2例,均行CT常规扫描,其中8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全部为单侧肾上腺损伤,分为挫伤型(9例)及血肿型(18例),挫伤型CT主要表现为肾上腺肢的肿胀、增粗;血肿型表现为肾上腺区类圆形或卵圆形血肿.两种类型伴有或不伴有肾上腺周围脂肪内出血.均合并胸腹部其他组织、脏器损伤,无单纯肾上腺损伤.定期复查肾上腺血肿密度逐渐降低,肿胀减轻,肾上腺形态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CT检查能直观反映肾上腺损伤的类型及程度,能够反映肾上腺损伤的病理改变,对肾上腺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形成机制、CT诊断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 追踪分析24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患者,分别于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随访CT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血肿急性期,CT平扫呈均匀圆形或卵圆形稍高或高密度影;亚急性期,血肿有不同程度缩小,周边脂肪间隙内见条索状稍高密度影,同侧膈肌脚外缘模糊,增强扫描后血肿周边出现弧形强化;慢性期,血肿囊变、机化、缩小、消失.结论 外伤性肾上腺血肿CT诊断有特征性,有别于其他肾上腺占位病变,可避免不必要的腹部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上腺血肿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CT随访证实的32例患者的CT资料,采用MSCT机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32例患者中,单纯右侧肾上腺血肿21例(65.6%),单纯左侧8例(25.0%),双侧3例(9.4%);外伤23例(71.9%),非外伤9例(28.1%);肾上腺圆形、类圆形高密度血肿24例(75.0%),肾上腺弥漫性出血5例(15.6%),肾上腺肿胀密度增高3例(9.4%)。动态增强三期扫描均未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能准确显示肾上腺血肿的大小、形态及密度,对肾上腺血肿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形成机制、CT诊断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追踪分析24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患者,分别于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随访CT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肿急性期,CT平扫呈均匀圆形或卵圆形稍高或高密度影;亚急性期,血肿有不同程度缩小,周边脂肪间隙内见条索状稍高密度影,同侧膈肌脚外缘模糊,增强扫描后血肿周边出现弧形强化;慢性期,血肿囊变、机化、缩小、消失。结论外伤性肾上腺血肿CT诊断有特征性,有别于其他肾上腺占位病变,可避免不必要的腹部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伤性出血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胸腹部外伤后肾上腺出血病人分别于外伤后48小时内及8天至2个月内行CT扫描。结果:急性期9例平扫呈均匀高密度灶,其中2例增强扫描示病灶无强化。8天至2个月随访示2例血肿消失,2例血肿明显缩小,5例血肿密度明显减低。结论:肾上腺外伤性出血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急性期CT扫描和CT随访可对其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肾上腺囊肿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随访2个月至3年无一例复发,术后病理:6例为脉管源性囊肿,3例单纯性囊肿,2例肾上腺出血伴血肿形成,2例为内皮细胞性囊肿,1例为上皮性囊肿.结论 影像学是诊断肾上腺囊肿的重要手段,手术是肾上腺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磁共振检查表现。方法选取20例皮质醇增多症患者,将磁共振检查方法与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肾上腺皮质增生病变信号与正常肾上腺基本相同,故MRI诊断主要看形态。肾上腺腺癌形态学表现与CT相似,但信号改变有特点。结论 MRI为成肾上腺高质量的影像,多作为CT的补充检查。特别是MRI可获得冠状切面成像,有利于分辨肾上腺与肾上极的病变;病变的MR信号特征可助于某些病变(如血肿)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腹部B超能迅速、准确地检查出肝、胆囊、胆管、脾、胰、肾、肾上腺、膀胱、前列腺等脏器的大小、形状变化是否处于正常位置、有否受到周围肿瘤或脏器的压迫;能确切地判定腹腔内肿物的部位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能准确地辨别出肿物是实质性的还是含液体性囊肿、血肿及哝肿等,也能鉴别出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CT图像表现以及各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经临床随访或者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结果肾上腺肿瘤主要位于一侧(共76例),少数累及双侧,包括肾上腺腺瘤35例(1例为肾上腺腺癌),肾上腺转移瘤31例,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7例,淋巴瘤7例,肾上腺囊肿6例。结论 CT对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较高,对肿瘤的定性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继锋 《现代养生》2013,(20):23-23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CT图像表现以及各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经临床随访或者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结果肾上腺肿瘤主要位于一侧(共76例),少数累及双侧,包括肾上腺腺瘤35例(1例为肾上腺腺癌),肾上腺转移瘤31例,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7例,淋巴瘤7例,肾上腺囊肿6例。结论CT对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较高,对肿瘤的定性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腺的功能往往不正常,因此会产生肾上腺分泌雄激素过多,仅有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来自卵巢的高睾酮引起肾上腺功能异常。为了解卵巢类固醇是否影响肾上腺功能,本文观察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肾上腺分泌雄激素增多的患者基本的和应激的肾上腺雄激素的产生,以及抑制卵巢类固醇是否改变肾上腺雄激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肾上腺激素可分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质激素。虽然肾上腺皮质分泌有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孕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五大类 ,但肾上腺皮质激素通常指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 ,前者以皮质醇为代表 ,后者以醛固酮为代表。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统称为儿茶酚胺。虽然肾上腺能神经元和肾上腺外嗜铬体亦合成、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 ,但通常亦以测定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以判定肾上腺髓质的功能。1 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的机能受下丘脑—垂体系统的调节 ,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保守治疗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24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包括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肾上腺占位病变中,肾上腺增生7例,腺瘤6例,髓样脂肪瘤2例,肾上腺囊肿3例,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转移癌5例。肾上腺良性病变直径多小于3 cm,边界清晰。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细微结构并能比较准确地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质量好,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综合判断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娟萍  吴磊  赵晓军 《现代保健》2010,(29):170-171
目的分析肾上腺囊性病变的CT特征,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1~2008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肾上腺囊性病变的病例的CT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3例经手术证实的肾上腺囊性病变中,上皮样囊肿6例,嗜铬细胞瘤囊变2例,陈旧性出血形成假囊肿2例,原发性肾上腺癌囊变2例,肾上腺转移瘤囊变1例。结论根据肾上腺囊性病变的CT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肾上腺囊肿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肿的病因,提高对肾上腺囊肿的认识。方法 复习13例肾上腺囊肿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囊壁FⅧ-RA、CD3 4 和PAN -Cytokera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AN -Cytokeratin呈强阳性表达;1例FⅧ-RA、CD3 4 呈强阳性表达;5例假性囊肿FⅧ-RA或CD3 4 呈灶性表达,其中1例囊壁周围肾上腺组织HE染色确诊为肾上腺血管瘤,1例为血管畸形。结论 部分肾上腺囊肿来源于肾上腺脉管畸形或血管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2月~2004年6月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疾病100例,其中单纯肿瘤切除24例,肾上腺部分切除43例,肾上腺全切除31例,肾上腺囊肿切除2例。结果本组100例均取得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00min,术后平均住院6d。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康复快,除肿瘤>6cm、功能性嗜铬细胞瘤、肥胖体形的皮质醇症外,均为肾上腺良性肿瘤手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