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阿司匹林与P2Y12受体拮抗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与降低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标准疗法,但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取得相同的获益。由于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差异与血栓、出血等不良事件显著相关。血小板功能检测可能成为抗血小板治疗中平衡出血与血栓事件的有效工具。但目前关于血小板功能检测能否带来临床获益仍有争议。本文对血小板功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指导的血小板个体化治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低剂量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再狭窄家猪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健康家猪6头,抽取静脉血测定ADP(Adenosine Diphosphate,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作为基础值,然后开始喂食氯吡格雷(25mg/d)和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开始给药后第4天行介入手术构建冠状动脉过度扩张再狭窄模型并行支架植入术,同时在给药后第4、8﹑14天再次抽血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评价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效果,记录术后压迫止血情况及术中、术后的安全性,14天时处死动物并血管取材评价支架内血栓情况。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家猪平均体重为(23.1±4.4)Kg,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基础值为(43.08±5.06)%。用药后第4天,血小板聚集率值较基础值明显下降[(29.05±9.26)%:(43.08±5.06)%,P=0.008],用药后8天血小板聚集率值进一步下降,用药后14天,血小板聚集率值趋于稳定,达到并维持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术中和术后24小时均未发生冠状动脉事件,14天时血管取材病理切片未见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在冠状动脉再狭窄家猪模型中,低剂量氯吡格雷可以达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同时低剂量氯吡格雷联合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保证冠状动脉再狭窄家猪模型的安全性,并降低实验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30例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房或左心耳是否发生血栓事件将其分为血栓组(39例)与非血栓组(91例),比较两组患者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卒中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房内径、外周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α-颗粒膜蛋白(alpha granule membrane protein,GMP-140)、β-血小板球蛋白(β-thromboglobulin,β-TG)、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 4,PF4)水平,并分析房颤血栓栓塞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栓组患者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及卒中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血栓组(P<0.05)。与非血栓组比较,血栓组患者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加,LVEF明显降低,外周血PAF、GMP-140、β-TG、PF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c≥2分、PAF≥25 ng/ml、左心房内径≥47.5 mm、LVEF<45%为影响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HA2DS2-VASc≥2分、PAF≥25 ng/ml、左心房内径≥47.5 mm、LVEF<45%为房颤血栓形成危险因素,PAF可能参与房颤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两种方式与血小板减少患者妊娠期出血状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6例血小板减少孕妇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和孕妇血小板减少程度、出血量、分娩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状况的关系。结果 86例患者中45例为经阴道分娩,41例为剖宫产,按照血小板浓度将患者分为4组,即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组,两种分娩方式不同组别的患者出血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血小板减少程度的加重,出血量呈上升趋势;经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1例(2.22%),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1例(2.44%),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种分娩方式的新生儿均未见颅内出血以及其他出血。结论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两种方式对于血小板减少孕妇妊娠期出血事件无显著影响,在妊娠期做好护理支持,给予科学的治疗措施,提升患者血小板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分娩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测定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本院行PCI术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中监测组患者在术后3天和术后1周连续2次测定血小板活化功能,并相应地调整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方案。结果监测组患者的严重出血(颅内出血)和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PCI术后连续监测血小板活化功能,并相应地调整抗血小板用药能够显著降低严重出血的风险,降低急性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小板检测参数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2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观察组)154例,有血管并发症组(对照组)46例,两组都给予常规血糖检测与血小板检测参数监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的PLT、MPV、PCT与P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血管并发症,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监控有很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临床复检结果。方法选取35例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用枸橼酸钠抗凝、肝素锂抗凝、末梢血、手工计数法等检测,观察涂片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 33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能用枸橼酸钠纠正,另外2例无法用枸橼酸钠纠正,但可用肝素锂抗凝纠正,与末梢血法、手工计数法结果都较为接近。EDTA血涂片检查血小板聚集,其他检测均不聚集。结论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可用肝素锂抗凝和枸橼酸钠进行纠正,少数无法纠正的应采用手工计数法或末梢血法计数血小板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活血化瘀类中药在预防血栓性病变方面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多项研究证实,多种中药、中药制剂及其有效成分均可对血小板参数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证实。本文就近些年血小板参数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以及活血化瘀类中药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进行综述,通过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来评价中药对血栓类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并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脑梗死之间的临床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发病机制和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日我院收治的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梗死诊断。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各种激素分泌异常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脑缺血缺氧,最终发生脑梗死。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过程中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评价。方法收集100例需要使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进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栓事件发生率为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栓事件发生率(1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过程中,使用血管内超声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治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正>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激活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基础。抗血小板药物可通过不同途径阻断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能够有效地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抗血小板治疗是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非常重要的手段,近年来,冠心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细胞复检规则的重要性及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工作中遇到的1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的病例,根据血细胞分析复检规则,制作血细胞涂片显微镜复检及使用不同的抗凝剂处理检测血小板。结果血涂片镜检发现血小板聚集成堆,EDTA抗凝剂采血管检测血常规血小板异常减低,肝素抗凝管检测血常规血小板正常。结论复检规则在血常规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复检规则能避免单纯依靠仪器造成的误诊和漏诊,采用血涂片复检和更换肝素抗凝剂等方法可发现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纠正由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聚集对大面积脑梗塞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的缺损积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脑梗死和初发性脑梗死患者各30例,其中将初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将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和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比可得,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在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初发性脑梗死患者,在多因素分析对比中,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也是影响复发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对于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不仅仅需要抑制患者血小板的聚集,还需要对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血涂片复检辨明血小板减少的真伪,提高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检出率,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对296例首次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患者血样进行血涂片染色镜检,确认是否有聚集。对血小板有聚集患者,采用末梢指血采集方式,用两种方法验证并确定血小板数;一是迅速采集并混匀,立即用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二是手工计数。结果278例为真血小板减少,血涂片染色镜检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相符;18例为假性血小板减少,血涂片镜检有明显聚集;对18例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用两种方法验证,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涂片镜检相符。结论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应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屡见不鲜,原因很多。对首次检测血常规显示血小板减少的,或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复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与上次检测结果比较,发生了明显减少的,必须按复检规则进行血涂片染色镜检,辨别真伪,及时采取措施复检,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避免假性血小板减少所致的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再灌注、血管再通率、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在邹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23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PA组、UK组,各116例。rPA组给予rPA静脉注射治疗,UK组给予尿激酶(UK)静滴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5~7 d。比较两组心肌再灌注、血管再通率、血小板活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高于治疗前,rPA组CK-MB、cTnI低于UK组,LVEF高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血小板α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均低于治疗前,且rPA组MPA、CD62p、CD63低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应用rPA进行溶栓治疗后可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显著改善心肌再灌注、血小板活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n=59)和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n=62).对比两组血小板功能[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90例,将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3例作为一组,将未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7例作为一组,两组发病前均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至少4周以上。发病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阿司匹林半抵抗(ASR)以及AR+ASR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阿司匹林抵抗,2型糖尿病是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此类患者进行抗血小板疗效可能不理想,临床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目的:血小板的活化与聚集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曾通过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颈动脉MRI研究的数据对血小板糖蛋白Ⅲa(Leu33Pro)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颈动脉斑块形态以及血小板标记物表达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小板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变化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 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2例脓毒症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对象50例为健康组,比较病例组患者入院时与入院后不同时间点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表面TLR4、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根据预后情况将病例组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差异。结果病例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3天和7天血小板计数(PC)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患者入院时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TLR4、PAC-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入院后3天PDW、TLR4、PAC-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入院后7天TLR4、PAC-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患者自治疗至出院,死亡27例(37.5%)。存活组患者入院时、治疗7天后TLR4、PAC-1阳性表达率、降钙素原(PCT)水平、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TLR4预测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16,PAC-1的AUC=0.782,PCT的AUC=0.844,预测能力依次为PCT>TLR4>PAC-1。结论脓毒症患者TLR4表达上调伴随血小板活化,TLR4阳性表达率升高可作为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