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听觉损害特征,寻找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对7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并与相同年龄、性别的正常人80例(对照组)比较。 结果:糖尿病组中检出听力减退患者56例,患病率74.6%,而对照组分别为25例和31.3%,两者相差明显(X~2=29.25,P<0.001)。糖尿病组的语言频率[左(19.4±6.3)dB和右(22.5±1.6)dB],4 kHz[左(27.9±11.4)dB和右(28.3±10.7)dB]和8 kHz频率[左(32.6±12.2)dB和右(34.7±14.8)dB]双侧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13~2.436,P均<0.05)。按病程分组后,病程长组(≥5年;34例)的语言频率和高频(4,8 kHz)双侧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病程短组(<5年;37例)(t=2.134~2.374,P均<0.05)。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分组后,有视网膜病变组(43例)的语言频率和高频(4,8 kHz)双侧纯 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32例)(t=2.148~2.472,P均<0.05)。按有无膝反射减弱分组后,膝反射减弱组(51例)的语言频率和高频(4,8 kHz)双侧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无膝反射减弱组(24例)(t=2.109~2.255,P均<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听觉损害,后者程度常与病程长短、有无视网膜和膝反射是否减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治疗前的纯音测听图类型与预后。方法:1993-2001年我科收治31例突发性耳聋病例,其发病时间在3d内,无严重的内科系统疾病和前庭功能损害,经详细询问病史和完整检查,根据《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年4月第2期公布的1996年上海会议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1]确诊,治疗前通过纯音测听确定其纯音测定图类型,经葛根素1疗程和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2疗程后复查纯音测听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前纯音测听图类型为平坦型12例,缓降型8例,陡降型(含谷型1例)11例,经治疗后复查纯音测听示平坦型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2例;缓降型显效1例、有效4例、无效3例;陡降型显效1例、有效3例、无效7例。结论:从治疗前纯音测听图类型分析估计何种发病因素占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病人预后有关键作用,平坦型者应以改善内耳微循环为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听觉损害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卫 《中国临床康复》2004,8(9):1612-161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听觉损害特征,寻找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对7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并与相同年龄、性别的正常人8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中检出听力减退患者56例,患病率74.6%,而对照组分别为25例和31.3%,两者相差明显(χ^2=29.25,P&;lt;0.001)。糖尿病组的语言频率[左(19.4&;#177;6.3)dB和右(22.5&;#177;1.6)dB],4kHz[左(27.9&;#177;11.4)dB和右(28.3&;#177;10.7)dB]和8kHz频率[左(32.6&;#177;12.2)dB和右(34.7&;#177;148)dB]双侧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13—2.436,P均&;lt;0.05)。按病程分组后,病程长组(≥5年;34例)的语言频率和高频(4,8kHz)双侧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病程短组(&;lt;5年;37例)(t=2.134—2374,P均&;lt;0.05)。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分组后,有视网膜病变组(43例)的语言频率和高频(4,8kHz)双侧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32例)(t=2.148-2.472.P均&;lt;0.05)。按有无膝反射减弱分组后,膝反射减弱组(51例)的语言频率和高频(4,8kHz)双侧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无膝反射减弱组(24例)(t=2.109-2.255,P均&;lt;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听觉损害,后者程度常与病程长短、有无视网膜和膝反射是否减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徐静  郑芸 《华西医学》2004,19(2):194-195
目的:探讨如何准确评估外伤后听力下降的方法。方法:对30例外伤后主诉听力下降的受试人进行询问病史,耳镜检查,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声导抗,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言语测听和纯音测听,用客观检测结果来验证纯音测听的准确性。如果两者不一致,要对受试者进行劝说,求得受试者的配合,得到其真实纯音听阈。结果:30例中18例配合所有检查,9例在纯音测听中夸大听力下降的程度,经过耐心劝说,最终获得真实的听阈。3例存在精神创伤,虽经听力师努力,未能配合检查。结论:纯音测听是听力评估的基本方法,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声导抗,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言语识别阈可以验证纯音听阈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纯音测听指标的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纯音测听指标进行对照,分析二者的关系及规律性。方法:选择2002-10/2005-10在沈阳医学院附属沈州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突发聋患者192例,入选病例均在治疗开始前由资深中医师进行辨证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及舌象、临床表现,初步拟设风热侵袭型、肝火上扰型、痰火蕴结型、肾精亏损型、脾胃虚弱型和气滞血瘀型等6个基本证型。并接受了纯音听阈检查,纯音听阈检查使用MedseOB822听力计,采用上升法检查气、骨导纯音听阈。以4级分类法为标准:①轻度聋:纯音听力损失10~30dB;②中度聋:纯音听力损失31~60dB;③重度聋:纯音听力损失61~90dB;④极重度聋:纯音听力损失>90dB。听力损失损失图形按7种图形划分:①高频听力损失型。②低频听力损失型。③中频听力损失型。④碟型、平坦听力损失型。⑤岛状听力损失型。⑥高、低频听力损失型。⑦全频听力损失型。听力学检查时间为治疗前1周内。对不同中医证型突发聋患者纯音测听各项指标作一比较,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突发聋患者192例最终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突发聋患者192例中,风热侵袭型47例,肝火上扰型28例,痰火蕴结型25例,肾精亏损型11例,脾胃虚弱型14例,气滞血瘀型67例。②与总体样本纯音测听指标比较中,痰火蕴结型、肾精亏损型、脾胃虚弱型和气滞血瘀型患者患耳多数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总体样本,而风热侵袭型和肝火上扰型患者多数指标明显低于总体样本(P均<0.05~0.01)。③各组间比较中,痰火蕴结型、肾精亏损型、脾胃虚弱型和气滞血瘀型患者的双侧语音频率、8kHz频率多数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风热侵袭型和肝火上扰型患者,另有脾胃虚弱型双侧和气滞血瘀型患者的左侧4kHz频率明显高于后两者(P均<0.05~0.01)。④各证型突发聋患者听力损失程度比较中,风热侵袭型中轻度聋和中度聋较多见,而肝火上扰型则以中度聋居多数,痰火蕴结型、肾精亏损型、脾胃虚弱型和气滞血瘀型患者均以重度聋、极重度聋听力损失为主。⑤各证型患者听力损伤图形比较中,风热侵袭型和肝火上扰型损伤图形以高频听力损失型和碟型、平坦听力损失型为主,而痰火蕴结型仅以碟型、平坦听力损失型为多,气滞血瘀型以高频听力损失型、碟型平坦听力损失型和中频听力损失型为主要分布,肾精亏损型和脾胃虚弱型患者则以岛状听力损失型和全频听力损失型为主要代表。结论:各种中医证型突发聋患者听力损失程度、纯音听阈指标和听力损伤图形表现不一,痰火蕴结、肾精亏损、脾胃虚弱和气滞血瘀型患者听力损失程度较重,对各证型患者进行辨证施治有可能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与纯音测听对噪声性聋的敏感性,探讨DPOAE在噪声性聋的检测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60例正常人(对照组)和62例纯音测听正常的噪声环境工作者(实验组)进行DPOAE检测和纯音测听,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实验组的DPOAE幅值和引出率在3,4,6 kHz处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POAE对早期监测、评估和诊断职业性听力损失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纯音测听指标进行对照,分析二者的关系及规律性。 方法:选择2002-10/2005-10在沈阳医学院附属沈州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突发聋患者192例,入选病例均在治疗开始前由资深中医师进行辨证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及舌象、临床表现,初步拟设风热侵袭型、肝火上扰型、痰火蕴结型、肾精亏损型、脾胃虚弱型和气滞血瘀型等6个基本证型。并接受了纯音听阈检查,纯音听阈检查使用Medse OB822听力计,采用上升法检查气、骨导纯音听阈。以4级分类法为标准:①轻度聋:纯音听力损失10~30dB;②中度聋:纯音听力损失31-60dB;③重度聋:纯音听力损失61-90dB;④极重度聋:纯音听力损失〉90dB。听力损失损失图形按7种图形划分:①高频听力损失型。②低频听力损失型。③中频听力损失型。④碟型、平坦听力损失型。⑤岛状听力损失型。⑥高、低频听力损失型。⑦全频听力损失型。听力学检查时间为治疗前1周内。对不同中医证型突发聋患者纯音测听各项指标作一比较,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突发聋患者192例最终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突发聋患者192例中,风热侵袭型47例,肝火上扰型28例,痰火蕴结型25例,肾精亏损型11例,脾胃虚弱型14例,气滞血瘀型67例。②与总体样本纯音测听指标比较中,痰火蕴结型、肾精亏损型、脾胃虚弱型和气滞血瘀型患者患耳多数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总体样本,而风热侵袭型和肝火上扰型患者多数指标明显低于总体样本(P均〈0.05~0.01)。③各组间比较中,痰火蕴结型、肾精亏损型、脾胃虚弱型和气滞血瘀型患者的双侧语音频率、8kHz频率多数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风热侵袭型和肝火上扰型患者,另有脾胃虚弱型双侧和气滞血瘀型患者的左侧4kHz频率明显高于后两者(P均〈0.05-0.01)。④各证型突发聋患者听力损失程度比较中,风热侵袭型中轻度聋和中度聋较多见,而肝火上扰型则以中度聋居多数,痰火蕴结型、肾精亏损型、脾胃虚弱型和气滞血瘀型患者均以重度聋、极重度聋听力损失为主。⑤各证型患者听力损伤图形比较中,风热侵袭型和肝火上扰型损伤图形以高频听力损失型和碟型、平坦听力损失型为主,而痰火蕴结型仅以碟型、平坦听力损失型为多,气滞血瘀型以高频听力损失型、碟型平坦听力损失型和中频听力损失型为主要分布,肾精亏损型和脾胃虚弱型患者则以岛状听力损失型和全频听力损失型为主要代表。 结论:各种中医证型突发聋患者听力损失程度、纯音听阈指标和听力损伤图形表现不一,痰火蕴结、肾精亏损、脾胃虚弱和气滞血瘀型患者听力损失程度较重,对各证型患者进行辨证施治有可能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8.
扩展高频测听在噪声作业青年工人耳鸣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噪声强度作用下,噪声作业工人早期即可出现耳呜,常出现在耳聋之前。他们的常规纯音测听其语言频率(0.5~2kHz)平均听阈可在正常范围。近年来许多学者将扩展高频纯音测听用于噪声性听力损伤的监测,可以反映耳蜗的轻微损害和早期病变,能客观、无创地诊断耳蜗病变阻。为了观察语频听阈正常(〈25dBHL)的耳鸣患者是否存在8kHz以上高频听力损害,我们对噪声作业青年工人的耳呜患者进行了扩展高频听阈测定,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聂颖  谷美云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282-2283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纯音测听指标,研究其听觉损害特征,寻找可能的干预方法。方法:对57例RA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RA组检出听力减退患者3l例,患病率54%,而63例对照组仅检出18例,患病率为29%,前者显著高于后者(x^2=8.254,P&;lt;0.01)。RA组的语言频率[左(18.1&;#177;5.6)dB和右(21.9&;#177;8.7)dB],4kHz频率[左(26.3&;#177;9.6)dB和右(274&;#177;8.8)dB]和8kHz频率[左(33.2&;#177;11.5)dB和右(32.7&;#177;12.3)dB]等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965-2.217.P均&;lt;0.05)。按病程分组后,病程长组的各个频率双侧纯音测听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092-2.255,P均&;lt;0.05)。病情分组后,病情重组(22例)的各个频率双侧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病情轻组(35例)(t=2.046-2.273,P均&;lt;0.05)。按Fries功能障碍指数分组后,功能差组(19例)的多数频率纯音测听指标(语言频率右侧和8kHz右侧除外)均明显高于功能佳组(38例)(t=2.036-2272,P均&;lt;0.05)。结论:RA患者有很高的听力减退患病率,其患病率常与病程、病情分期和功能障碍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这一群体应注意监测听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5~10岁儿童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阈值与纯音测听阈值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明确能否应用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评估5~10岁听力障碍患儿的听力水平。方法选择95例5~10岁儿童,包括听力正常组35例和听力异常组60例。所有患儿先行纯音测听检查,然后口服10%水合氯醛镇静睡眠后行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检测。根据纯音测听结果,将听力异常组的患儿分为轻度聋组、中度聋组和重度聋组,并将结果分别与其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阈值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频率处的听力阈值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听力正常组及轻度聋、中度聋患儿纯音测听阈值与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正常儿童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阈值比纯音测听阈值高20~25dBHL,比轻度聋组约高10dBHL,比中度聋组高10~20dBHL;与重度聋组基本一致,且二者呈正相关。结论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阈值与纯音测听阈值之间具有相关性,可以用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评估5~10岁患儿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的纯音测听指标,研究其听觉损害特征,寻找可能的干预方法。方法:对57例RA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RA组检出听力减退患者31例,患病率54%,而63例对照组仅检出18例,患病率为29%,前者显著高于后者(χ2=8.254,P<0.01)。RA组的语言频率犤左(18.1±5.6)dB和右(21.9±8.7)dB犦,4kHz频率犤左(26.3±9.6)dB和右(27.4±8.8)dB犦和8kHz频率犤左(33.2±11.5)dB和右(32.7±12.3)dB犦等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965~2.217,P均<0.05)。按病程分组后,病程长组的各个频率双侧纯音测听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092~2.255,P均<0.05)。病情分组后,病情重组(22例)的各个频率双侧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病情轻组(35例)(t=2.046~2.273,P均<0.05)。按Fries功能障碍指数分组后,功能差组(19例)的多数频率纯音测听指标(语言频率右侧和8kHz右侧除外)均明显高于功能佳组(38例)(t=2.036~2.272,P均<0.05)。结论:RA患者有很高的听力减退患病率,其患病率常与病程、病情分期和功能障碍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这一群体应注意监测听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声导抗与纯音测听检测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实施期间的护理技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耳鼻喉科接收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鼓气耳镜进行检查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声导抗与纯音测听检测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采取声导抗联合纯音测听检查的临床正确诊断率较高,在检查中配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冯晓辉  王晶  钟启宝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052-2055
[目的]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与常频纯音测听观察顺铂耳毒性的早期听力学损害特点及年龄对顺铂耳毒性的影响.[方法]对46例(82耳)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做常频纯音测听与DPOAE测试,于首次使用顺铂前1 d及术中化疗后d10、第1次静脉化疗后d10,分别记录纯音听阈值及DPOAE听力图不同测试频率时的幅值.[结果]顺铂化疗前后常频纯音听阈变化不大,术中化疗前后DPOAE平均幅值变化不大,第1次静脉化疗后10 d的DPOAE平均幅值在3~4 kHz处下降明显.40~49岁组在3~4 kHz处DPOAE幅值下降明显,50~59岁组在3~6 kHz处DPOAE幅值下降明显.[结论]在使用顺铂化疗早期,DPOAE即可发现高频部分幅值的下降,并出现于常频纯音测听改变和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治疗剂量下患者对顺铂听力损害的敏感性可能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双温试验及纯音测听结果临床特点.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6月诊断为原发性BPPV患者54例,于手法复位前行双温试验及纯音听阈测试,分析原发性BPPV患者的双温试验、纯音测听结果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听力学角度评价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对噪声性听损伤早期发现的价值。方法:利用声级计测定某食品包装材料公司生产车间噪声水平,同时利用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对生产车间接触噪声的43名工名进行听力检测并同时进行外耳检查和噪声接触史调查。结果:生产车间9个机器点的噪声水平平均93.7dB(A),超过国家规定标准85dB(A),受检的43名工名接触噪声史1~12个月,平均7个月,平时不适有15名。声导抗检测全部正常,耳声发射检测不合格的有23名,占53%,包含纯音测听不正常的有7名11耳,占16%,其中V形曲线8耳,坡形曲线3耳。16名纯音测听正常而耳声发射不合格,其中单耳不合格7名,双耳不合格9名。23名听力检测异常,其中7名纯音测听呈噪声性聋早期、中期听力损伤改变,16名纯音测听正常而耳声发射不合格。结论:利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检测接触噪声的人群,对早期发现噪声性听力损失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纯音测听指标,并与正常人对照,观察其听觉损害特征,寻找可能的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01-04/2005-04沈阳医学院附属沈州医院及鞍钢铁东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8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5例。听力学检查时间在治疗前1周内,对照组检查时间选择与体检同期进行。受试者坐在标准测听室内,由专业技师检查气、骨导纯音听阈。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组48例和对照组55例全部完成各项检查,进入结果分析。①4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6耳)检出听力减退29例(57耳),患病率为59.4%,对照组检出10例(19耳),患病率为1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6.742,P<0.001)。②强直性脊柱炎组语言频率为4kHz和8kHz的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139~3.254,P均<0.05~0.01)。③按临床表现累及范围分组后,强直性脊柱炎病变范围大组(22例,>3.4种)的语音频率,4kHz频率和8kHz双侧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范围小组(26例,<3.4种)(t=2.255~3.128,P均<0.05~0.01)。④按病情活动性评分分组后,活动明显组(17例,≥5.6分)的各个频率双侧纯音测听多数指标(4kHz频率左侧除外)均显著高于活动不明显组(31例,<5.6分)(t=2.250~3.243,P均<0.05~0.01)。⑤按病情程度分组后,病情重组(美国风湿协会强直性脊柱炎分期3~4期,19例)的各个频率双侧纯音测听指标均明显高于病情轻组(1~2期,29例)(t=2.288~3.290,P均<0.05~0.01)。⑥按Fries功能障碍指数分组后,功能差组(Fries指数≥14.9,17例)的多数频率纯音测听指标(语言和8kHz频率右侧除外)均明显高于功能佳组(Fries指数<14.9;31例)(t=2.176~3.295,P均<0.05~0.0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很高的听力减退患病率,与病变范围、病情活动性、分期和功能障碍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这一群体应注意监测听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听力学角度评价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对噪声性听损伤早期发现的价值。方法:利用声级计测定某食品包装材料公司生产车间噪声水平,同时利用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对生产车间接触噪声的43名工名进行听力检测并同时进行外耳检查和噪声接触史调查。结果:生产车间9个机器点的噪声水平平均93.7dB(A),超过国家规定标准85dB(A),受检的43名工名接触噪声史1~12个月,平均7个月,平时不适有15名。声导抗检测全部正常,耳声发射检测不合格的有23名,占53%,包含纯音测听不正常的有7名11耳,占16%,其中V形曲线8耳,坡形曲线3耳。16名纯音测听正常而耳声发射不合格,其中单耳不合格7名,双耳不合格9名。23名听力检测异常,其中7名纯音测听呈噪声性聋早期、中期听力损伤改变,16名纯音测听正常而耳声发射不合格。结论:利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检测接触噪声的人群,对早期发现噪声性听力损失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听神经病听力学检测特征。方法:对14例(28耳)听神经病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言语识别率检查。结果:纯音测听除1例3岁幼儿未行纯音测试外,13例(26耳)听力图均呈双侧对称性低频损失,听力曲线形态呈上升型20耳(76.9%),覆盆型6耳(23.1%)。28耳鼓室图呈“A”型、同侧及对侧镫骨肌反射消失。28耳DPOAE均正常引出。言语识别率8例双耳为0%.5例为6%~20%,1例为30%。14例(28耳)ABR严重异常。结论:听力学系列检测有助于听神经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0引言婴幼儿早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轻度听觉功能障碍也可能导致小儿心理和行为交往方面的缺陷。因此婴幼儿早期听力测试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听力障碍的诊断,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有听力障碍的婴幼儿今后治疗与康复训练。北京儿童医院测听室2001-01/12期间对各年龄段婴幼儿应用不同听力测试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提高婴幼儿听力测试的准确性要求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有效地去除干扰因素。1选择合理的听力测试方法1.1纯音测听本院2001-01/12共完成纯音测听2243例。受试儿童年龄在4~18岁,最小2例为2.5岁。通过纯音测听,发现传导性低频…  相似文献   

20.
背景: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客观听力检查方法。与以往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具有频率特异性。 目的:了解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在客观听力评价中的准确性。 设计:病例-对照观察。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对象:听力正常组为在校大学学生21人42耳,无任何耳科疾病症状,无噪声暴露史及前庭系统疾病,耳镜检查正常。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均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和住院部求治的病例,均行磁共振检查排除中枢性病变;疾病种类主要为;突发性耳聋6例耳、老年性耳聋8例耳,其他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耳聋20例耳,按纯音测听结果均为平坦型或渐降型听力图,按听力损害程度分3组,轻度聋组13例耳、中度聋组9例耳和中重度聋组12例耳。 方法:④在隔音室内采用纯音测听检查,测试方法按0.125~8000Hz各倍频程的纯音测听,听力正常者的听阈级符合GB-7583-87期望值分布标准。感音神经性聋病例的纯音测听气导听力阈值取0.5,1,2和4kHz4个频率的均值。②在声电磁屏蔽室内进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采用双耳同一刺激强度、相同4个载频音0.5,1,2和4kHz共8个点同步刺激模式。③在声电磁屏蔽室内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采用刺激声为疏波短声,使用插入式耳机,阈值结果判定按取可辨别出Ⅴ波的最小刺激声强度。④以纯音测听结果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为参照对比,将不同听力水平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结果进行方差分析、Bayers准则下分类资料的多类判别分析和q检验。 主要观察指标:纯音测听阈值、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阈值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阈值,Bayers准则下多类判别分析的正确率。 结果:正常听力组42例耳及轻度聋组13例耳、中度聋组9例耳和中重度聋组12例耳均测出各项指标,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听性脑干反应值与实际听力水平相符合,与多频稳态诱发电位1.0~2.0kHz的阈值最为接近;不同频率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的引出率随着听力损害的加重而逐渐降低,听力正常或轻度聋者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的引出率均为100%,而中度、中重度聋组的引出率有所下降(0.5kHz时,分别为77.8%和92.8%;4kHz时,分别为88.9%和85.7%)。不同频率时,中重度聋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5kHz及4kHz时中重度聋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显著高于轻度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kHz时轻度聋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kHz时中度聋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和轻度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②由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和实际纯音测听的组别经交互聚类判别纯音测听结果所犯的判断错误,听力正常组的判别符合正确率为100%;轻度聋组12例中仅有1例错判,正确率为92%;中度聋组9例中1例错判,正确率为89%,中重度聋组判别正确率为83%。 结论:由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结果可推测以纯音测听结果为标准的客观听力状况所犯的判别错误,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在客观听力评价中对轻度聋以上的有较好的准确率,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