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线脱冰跳跃将导致导线之间的空气间隙减小,进而导致相间闪络和结构损坏.针对输电线路导线脱冰引起的导线振动问题,以立体视觉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导线成像几何关系,并应用双目视觉原理建立了导线三维坐标测量的数学模型.经标准长度的双目视觉系统标定方法求解导线测量数学模型,恢复了导线三维几何信息.在试验检测中,建立了双目视觉测量系统,完成了导线脱冰振动的位移测量.测量结果证明了采用双目视觉原理检测输电导线脱冰位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全站仪可以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融为一体——三维控制测量.针对全站仪三维导线的作业方法,讨论了它的精度匹配问题,得出等级平面导线与对应的等级高程导线相匹配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长隧道地下导线测量中,采用测角量边,单一支导线测量精度较低.通过对陀螺定向的研究,讨论了通过横向贯通误差确定陀螺定向边的个数,分析了直伸型导线测量中加测陀螺方位角的数量及其增益.结果意味着较低精度的陀螺测量与较高精度的角度观测产生同样的点位误差.研究说明陀螺经纬仪的使用,可以减少地下导线测量的误差传播.  相似文献   

4.
单极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场强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进Sarma计算方法和引入分裂导线的作用,运用解析法计算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场强度,并分析了线路几何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强度随距导线距离的增加而急剧衰减,地面最大电场强度位于导线垂直投影处.次导线半径和导线对地高度对电场强度的影响较明显,次导线半径越大,导线越高,电场强度则越小.次导线布置形式和导线分裂间距对电场强度的影响很小.在不同次导线半径下,最大电场强度与运行电压呈近似线性关系.在不同导线对地高度下,最大电场强度与运行电压呈发散状的非线性关系.将解析法计算结果和有限元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接触导线高度不平顺特性,基于相干分析,研究了接触导线高度不平顺不利波长区间.将国内高铁线路实测接触导线高度不平顺数据作为激扰引入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中,经仿真计算得到不同速度等级下弓网间接触力的统计量.对弓网间接触力与接触导线不平顺作相干分析,研究不同速度等级下影响弓网耦合接触的不平顺不利波长区间和最不利波长.结合分析接触线导高不平顺谱,探讨了不利波长的产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接触导线高度不平顺最不利波长一般为跨距或者2倍吊弦间距长.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二维电气几何模型将导线、避雷线高度等效为平均高度,所计算出的绕击跳闸率不能反应出档距上任意位置的绕击情况,考虑到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准确性和工程实用性,文中建立了三维电气几何模型,综合考虑了各截面导线悬挂高度、不等高悬挂、导线工作电压及相位、雷电入射角、地面倾角、高空风速、保护角及导线高度等因素.运用该模型分析某...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风载荷对导线爆破除冰的响应特性,进行了输电线路爆破除冰试验,并建立了试验线路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获得了作用于覆冰导线的风载荷和爆炸冲击载荷,用ABAQUS对试验工况进行了模拟验证.进一步对重冰区覆冰导线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爆破除冰动力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输电线路在风载荷和爆炸冲击载荷共同作用下导线跳跃高度与风速之间的关系,以及风速、爆破量对导线动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风载荷作用下的爆破除冰试验中,对导爆索延时爆破能够降低导线跳跃高度;在一定风速下,对覆冰20 mm的导线进行爆破除冰时,爆破量存在一个临界值,当爆破量小于临界值时,导线跳跃高度基本不变;当风速过大时,导线动张力峰值会大于导线最大许用运行张力,并不适合进行爆破除冰,而在无风和低风速条件下可以选择合适爆破量进行爆破除冰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温度、湿度对直流导线电晕电流的影响,建立了导线电晕电流测量系统,在人工气候室内,测量了不同温度、湿度下,电晕笼中导线的电晕电流,获得了温度、湿度对导线电晕电流的影响规律,为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工程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顶管技术无需开挖的施工特点,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某顶管贯通工程的具体实例,提出了RTK测量应用于短距离顶管贯通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导线测量、三角网测量、RTK测量3种方法在顶管贯通过程中的测量精度水平,用导线法和权函数法来计算贯通误差.计算结果表明:RTK测量技术完全满足该顶管贯通工程的精度要求,在短距离顶管贯通工程中可以代替导线测量和三角网测量建立顶管贯通测量控制网,并且其具有速度快、受地形条件影响小的特点,在短距离顶管贯通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特高压输电导线对X波段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信号的电磁散射特性,首先分析了特高压输电导线的几何结构特征和材质,并基于悬链线方程建立导线的物理模型. 然后分析了特高压输电导线的X波段电磁散射特性,其中通过求解圆柱坐标系下的Helmholtz方程获得特高压输电导线的二维绕射系数,并利用增量长度绕射系数方法获得输电导线的三维绕射系数和三维雷达横截面积. 最后针对不同极化模式和不同导线直径,将特高压输电导线雷达横截面积(RCS)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微波暗室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垂直-垂直和水平-水平极化模式下,不同直径特高压输电导线RCS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之间的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为8.1%,初步验证了所提出的特高压输电导线X波段电磁散射特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