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碘摄入水平的哺乳期母鼠及其仔鼠的碘代谢、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的变化,探讨高碘摄入的亲代对其子代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碘酸钾,喂养3个月后交配,观察母鼠乳汁碘及其与生后14日龄仔鼠的尿碘、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组织学变化等指标。结果(1)低碘组母鼠和仔鼠尿碘、血清T4水平均明显降低;母鼠甲状腺显著肿大,仔鼠甲状腺肿大虽不明显,但有明显的滤泡增生。(2)各高碘组母鼠尿碘水平随碘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平行关系,而乳汁含碘量仅表现为轻度升高,与碘摄入量不呈平行关系;各高碘组仔鼠的尿碘水平与母鼠乳汁含碘量呈平行关系。(3)各高碘组母鼠的血清T4随碘摄入量增加而降低,但未见甲状腺肿大,组织学表现为胶质蓄积性大滤泡增多和小滤泡增生同时存在,在50倍和100倍高碘组滤泡增生更明显;各高碘组仔鼠血清T4随碘摄入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未出现母鼠发生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现象,甲状腺仅在100倍高碘组表现出轻度的滤泡增生。结论无论亲代和子代大鼠摄入的过量碘大部分从尿中排出;高碘摄入的亲代可能通过乳腺的调节作用减少了哺乳期子代对碘的摄入量;长期摄入过量碘的母鼠发生了甲状腺功能低下,但哺乳期仔鼠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结果提示高碘摄入的亲代对其子代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碘低蛋白大鼠模型,观察高碘低蛋白对大鼠生产代谢的影响及大鼠甲状腺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选用96只断乳1个月的封闭群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共分为6组,依次为:正常饲料+自来水(NI组);正常饲料+10倍碘组(10HI组);正常饲料+50倍碘组(50HI组);低蛋白饲料+自来水(LC组);低蛋白饲料+10倍碘组(L10HI组);低蛋白饲料+50倍碘组(L50HI组);每组16只。实验周期6个月,每周记录大鼠体质量、饮水机饲料消耗情况;分别于实验第60、120、180天收集大鼠尿液,检测大鼠尿碘水平;实验末端取大鼠甲状腺组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甲状腺病理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甲状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自第4周起,低蛋白高碘2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其他4组大鼠(P0.05);高碘组大鼠尿碘水平呈上升趋势,在碘浓度相同条件下,低蛋白饲料各组大鼠尿碘值均明显高于正常饲料各组(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高碘低蛋白组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核扁平状,细胞内胶质小泡明显增多;低蛋白高碘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碘低蛋白可导致大鼠发育迟滞、碘代谢异常,损伤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加速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大鼠高碘低蛋白动物模型,观察高碘低蛋白对大鼠生长代谢的影响及甲状腺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 192只断乳1个月Wistar大鼠,雌雄各半,按体质量[(110±10)g]及性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①对照组(NI):正常饲料+自来水;②正常饲料+ 10倍碘组(10HI);③正常饲料+50倍碘组(50HI);④正常饲料+ 100倍碘组(100HI);⑤低蛋白对照组(LC):低蛋白饲料+自来水;;⑥低蛋白饲料+10倍碘组(L10HI);⑦低蛋白饲料+ 50倍碘组(L50HI);⑧低蛋白饲料+100倍碘组(L100HI).每组24只大鼠.NI、LC组大鼠每日摄碘量为4.65 μg/d,10倍、50倍、100倍碘组大鼠每日摄碘量分别为46.50、232.50、465.00μg/d.实验期为6个月,每周称大鼠体质量、记录饮水及饲料消耗情况;分别于实验第60、120、180天,每组取8只大鼠,收集尿液,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并取血清,氯酸法检测血清碘.实验终末,取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HE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情况;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甲状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实验第4、8、16、18、22、24周时,各组大鼠体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4.26、3.75、4.98、4.09、3.28、3.95,P均<0.05).实验第60、120、180天时,各组大鼠尿碘、血清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5.37、6.03,P均<0.05).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随着碘含量的增加甲状腺滤泡增大、上皮细胞呈扁平状、滤泡腔内充满丰富浓染胶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随着碘含量的增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胶质小泡增多、内质网线粒体出现空泡样变、染色质浓缩、核膜不完整、核碎裂.各组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9,P<0.01),其中L50HI、L100HI组[(21.50±5.20)‰、(26.70±6.40)‰]分别高于50HI、100HI组[(11.20±4.30)‰、(19.40±4.80)‰,P< 0.01或< 0.05].结论 高碘低蛋白可导致大鼠体格发育迟滞,碘代谢异常,并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4.
碘缺乏和碘过量大鼠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其碘代谢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目的以适碘动物为对照(NI),复制碘缺乏(LI)与碘过量(HI)大鼠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碘代谢的变化。方法给予Wistar大鼠低碘饮食和不同剂量的高碘(KI)饮食(分别是正常碘摄入量的5、10、50、100倍),分别于实验3、6和12个月后处死,观察其碘代谢变化。结果LI组表现为以体格发育迟滞、尿碘及甲状腺碘显著降低为主要特征的碘缺乏状态;碘过量的各组(5、10、50、100HI组)尿碘排泄量则明显增加,增加的幅度分别与碘摄入水平相一致,但甲状腺含碘虽然均比NI组增高,但增高的幅度远不及尿碘水平,而且不与碘摄入水平相一致,仅为NI组甲状腺含碘量的2倍左右。结论碘缺乏和碘过量大鼠动物的模型是成功的,大鼠对长期高碘摄入比碘缺乏具有更强的耐受性,甲状腺对高碘环境存在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碘对大鼠甲状腺TPO、TgmRNA表达及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7,他引:9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的碘摄入对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病机理.方法断乳1月龄的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即低碘组(LI)、正常碘组(NI)、5倍碘组(5HI)、10倍碘组(10HI)、50倍碘组(50HI)和100倍碘组(100HI),分别饮用含碘量不同的水,饲养6个月后处死,摘取甲状腺,采用RT-PCR及放射免疫方法,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甲状腺球蛋白(Tg)mRNA的表达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LI组、100HI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NI组(P<0.01);NI、5HI、10HI、50HI组的血清TT4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HI组TT4、FT4、rT3仍高于LI组(P<0.01).从LI到10HI组大鼠甲状腺TPO mRNA表达水平随碘摄入量增加而呈逐渐减少趋势,而50HI、100HI组呈现回升趋势,经统计学分析,LI组高于NI组(P<0.05),10HI组低于NI组(P<0.05),50HI和100HI组与N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Tg mRNA表达水平显示,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与碘缺乏的后果相近,但甲低的程度不如碘缺乏性甲低严重;大鼠对高碘的摄入有很强的耐受性,在长期摄入高剂量的碘后,较严重碘过量时才发生明显的甲低;无论是碘缺乏还是碘过量所造成的甲低,都会引起代偿性的TPO mRNA的高表达,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拮抗碘致性甲低.  相似文献   

6.
观察碘对大鼠甲状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低碘组尿碘、组织碘、血清甲状腺激素、组织激素低于适碘组(P<0.01).碘过量组尿碘、组织碘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血清甲状腺激素、组织T3含量呈依次下降趋势(P<0.05).光镜下观察,低碘组甲状腺呈现小滤泡增生.5倍高碘和10倍高碘组呈多型性变化.50倍高碘组和100倍高碘组滤泡增生显著.提示碘缺乏与碘过量均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7.
碘对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及bax、bcl-2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碘对甲状腺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为6组,即低碘组(LI)、正常碘组(NI)、5倍碘组(5HI)、10倍碘组(10HI)、50倍碘组(50HI)、100倍碘组(100HI),用含不同碘的自来水喂养,6个月后取甲状腺。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甲状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LI组细胞凋亡明显,而NI组与其他组均未见凋亡细胞。baxmRNA表达水平以bax/β-actin光密度比表示,LI组为1.096±0.089,NI组为0.647±0.062,5HI组为0.638±0.191,10HI组为0.676±0.081,50HI组为0.644±0.092,100HI组为0.751±0.152;同样方法表示,bcl-2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273±0.185、0.172±0.115、0.236±0.107、0.235±0.071、0.267±0.065、0.313±0.062。结果表明,在LI组大鼠甲状腺bax、bcl-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在其他组,bcl-2mRNA表达水平随给碘量增加而增加,而bax无明显变化。但bax/bcl-2比值随摄入碘量增加而呈降低趋势。结论碘缺乏易诱发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而碘过量不易引起细胞凋亡,甲状腺细胞对碘过量有一定耐受能力。bcl-2家族参与甲状腺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8.
低碘和高碘对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高碘对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细胞凋亡在低、高碘甲状腺肿大(甲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断乳1个月,体重为80~100 g Wistar大鼠,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碘组,高碘组.3组动物均食用由重度缺碘地区的粮食配制的饲料.低碘组动物饮用去离子水,对照组及高碘组动物分别饮用含碘化钾(KI)为0 3和30 mg/L的去离子水.大鼠在喂养20周时,20%乌拉坦腹腔麻醉后分离出甲状腺.光、电镜下观察大鼠甲状腺形态结构的改变.TUNEL法检测甲状腺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光镜下对照组甲状腺滤泡呈中等大小,上皮细胞多呈立方形,滤泡腔内含丰富的胶质;低碘组甲状腺滤泡明显变小,数量增多,上皮细胞增生肥大,多呈柱状,滤泡内胶质明显减少;高碘组甲状腺滤泡多明显增大,上皮细胞扁平状,滤泡腔内充满丰富浓染的胶质.电镜下低碘和高碘组甲状腺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凋亡细胞体积缩小,与邻近细胞脱离;胞浆浓缩,内质网、线粒体肿胀,甚至呈空泡样变;核变小,变圆,染色质浓缩、边集,核碎裂改变.TUNEL法检测结果表明,低碘组和高碘组甲状腺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但低碘组增高更为明显.结论光、电镜结果证实功物模型已复制成功.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及TUNEL法对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低碘和高碘均促进甲状腺细胞凋亡,且低碘的作用更为明显.以往已知低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释放减少,反馈性引起垂体释放TSH增多,TSH可刺激甲状腺细胞增殖肥大,导致甲状腺肿大.本实验结果提示在低碘甲肿形成过程中,通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共同作用调节甲状腺细胞数,由于细胞增殖数量超过细胞凋亡数量,所以在形态学上低碘甲肿表现为增殖性甲肿.低碘时细胞凋亡指数增高,可起到减少甲状腺细胞数量,维持正常甲状腺形态的作用,但长期严重缺碘产生的过度凋亡势必金造成甲状腺组织损伤,成为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碘甲肿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过量碘摄入使离子碘的活化产物I2生成增多,后者通过过氧化作用促进细胞凋亡,也可能是由于早期甲状腺功能增强,使具有抑制甲状腺细胞凋亡作用的TSH分泌减少,从而导致了甲状腺细胞凋亡增多.以上关于凋亡的调节机制尚需要我们进一步验证.综上所述,无论低碘、高碘都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凋亡途径损伤甲状腺细胞,进而影响甲状腺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碘对大鼠体内及体外甲状腺钠碘转运体mRNA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碘过量对体内、体外甲状腺钠碘转运体(NI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碘组(U)、适碘组(NI)、5倍高碘组(5HI)、10倍高碘组(10HI)、50倍高碘组(50HI)、100倍高碘组(100HI).检测尿碘、甲状腺NISmRNA表达水平。FRTL细胞分别在含有10^-6-10^-3mol/L碘化钾的培养基中培养24、48h,检测NIS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U组尿碘显著低于NI组,而甲状腺NIS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I组(P〈0.01);各高碘组尿碘与NI组比较呈成倍升高.NISmRNA水平与NI组相比逐渐下降。FRTL细胞在分别含有10^-6—10^-3 mol/L碘化钾的培养基中培养24、48h.NIS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对体内、体外甲状腺NIS mRNA表达的影响存在不同的机制,长期、慢性处于高碘摄入的大鼠主要通过转录水平影响甲状腺NIS mRNA的表达,而体外急性实验表明,高碘则可能通过转录后水平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碘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元素,适量碘的摄入不仅可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可以纠正碘缺乏.本实验是在成功复制缺碘性甲状腺肿大鼠模型的基础上,给予不同剂量的碘酸钾和碘油治疗后,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学改变,并进行了形态计量学研究,以进一步了解不同剂量碘的摄入和碘油对甲状腺的形态与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0只离乳1个月,体重80~100 g的Wistar大鼠,饲以低碘饲料(碘含量在40μg/kg左右)和去离子水3个月,出现明显的甲状腺肿大后,将其随机分为5组,各组均继续饲以低碘饲料,但在饮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碘酸钾.其中低碘组(LI)继续饮用去离子水;适碘组(NI)、中碘组(M1)、高碘组(HI)的饮水中分别含有碘酸钾为400,1 200,3 000μg/L.碘油组(OI)1次口服10 μl(32%)碘油后饮用适碘组的饮水(即含400μg/L碘酸钾的水).在补碘实验开始后的1周时分别测量各组动物甲状腺湿重、甲状腺细胞滤泡面积、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形状因子、滤泡和胶质占视场面积比.结果①各补碘组甲状腺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均较LI组有明显下降(P<0.05),但各补碘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②无论是滤泡的截面积,还是最大、最小直径,LI组与各治疗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别;③细胞和胶质所占视场面积比显示,LI组甲状腺细胞大量增生,新生小滤泡较多,滤泡腔内胶质缺如;不同碘摄入的4个治疗组均使甲状腺滤泡有所恢复,大部分滤泡腔内充满胶质;④LI组与各治疗组间形状因子均未见改变,说明甲状腺滤泡始终较规则,且接近于圆形;⑤从小、中、大滤泡所占比例的分布可见,NI和MI组主要集中在中等滤泡的范围,说明NI和MI组大鼠甲状腺肿恢复较好;HI组出现小滤泡最多、大滤泡也较多的情况,是由于在低碘形成甲状腺肿后立刻给予大剂量碘的摄入,使机体处于高碘营养状态造成的;而OI组小滤泡最少,大滤泡最多,因为口服碘油后3 d,大量碘基本由尿液排出,在正常碘营养状态下其恢复好于HI组.结论适量补碘可以较好的纠正碘缺乏所造成的甲状腺肿,应避免补碘过量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提倡科学补碘.此外,形态计量学指标可以定量的分析和反映甲状腺组织在给予不同剂量碘和口服碘油后的结构变化,比单纯形态学观察更加客观、准确,其研究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碘缺乏和碘过量小鼠甲状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水平及在甲状腺形态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Balb/c小鼠48只,体质量约16 g,雌雄各半.按体质量、性别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碘缺乏组(LI,饲料中含碘量为50μg/kg,饮去离子水);适碘组(对照,NI,饲料中含碘量为300μg/kg,饮去离子水)、碘过量组(HI,饲料中含碘量为300μg/kg,饮水中含碘量14 700μg/kg);每组16只.喂养12周后处死,取小鼠甲状腺,测量甲状腺的绝对及相对质量,HE染色,光镜下观察小鼠甲状腺的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IGF-Ⅰ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甲状腺IGF-Ⅰ蛋白质表达.结果 小鼠甲状腺的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15.881、405.921,P均<0.01);其中LI组[(10.71±4.03)mg,(44.98±15.39)mg/100 g体质量]和HI组[(3.42±1.17)mg,(13.50±3.89)mg/100 g体质量]高于NI组[(2.11±0.53)mg,(8.35±1.98)mg/100 g体质量,P均<0.01].光镜下,LI组小鼠滤泡体积变小,数量增多,上皮细胞呈柱状或高柱状,增生呈复层,滤泡腔内胶质减少或缺如;而HI组小鼠发生了胶质蓄积,滤泡增大,未见滤泡增生.甲状腺IGF-Ⅰ mRNA表达,LI组(1.03±0.32)明显高于NI组(0.65±0.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18,P<0.01),HI组与NI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IGF-Ⅰ蛋白质表达,LI组小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棕黄色颗粒明显多于NI组和HI组,而HI组却少于NI组.结论 碘缺乏和碘过量小鼠发生甲状腺肿,甲状腺IGF-Ⅰ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碘缺乏和碘过量导致甲状腺形态改变的过程,甲状腺白分泌的IGF-Ⅰ在缺碘性和高碘性甲状腺肿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碘摄入水平对大鼠甲状腺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碘摄入水平对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低碘(LI)组、正常碘(NI)组、5倍、10倍、50倍、100倍高碘(5HI、10HI、50HI、100HI)组,在喂养3、6、12个月后处死,分别检测血清总T4(TT4)、总T3(TT3)、游离T3(FT3)、游离T4(FT4)、反T3(rT3)水平,以及甲状腺组织中T4、T3、rT3水平。结果3个月时血清TT4、FT4、TT3、FT3、rT3以及甲状腺组织中T4、T3、rT3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4.07、67.80、15.51、27.71、19.73、61.51、40.67、53.86,P<0.01);6个月时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8.80、58.75、19.64、17.22、47.21、46.01、47.22、126.87,P<0.01);12个月时甲状腺组织中T4、T3、rT3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44、17.69、29.23,P<0.01)。与NI组相比较,LI组血清和甲状腺组织内各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而高碘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摄入碘量的增加,血清各激素和甲状腺组织内T3水平出现逐渐降低趋势。结论碘缺乏和碘过量均可导致大鼠甲状腺功能低下,而碘缺乏的作用更明显;大鼠对长期高碘摄入比碘缺乏具有更强的耐受性,只有在长期补充过量碘(>50倍正常需要量)才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A对高碘小鼠甲状腺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维生素A(VA)对高碘小鼠甲状腺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NI)组、高碘(HI)组、高碘+VA1(HI+VA1)组和高碘+VA2(HI+VA2)组。90d后,测定小鼠体质量和甲状腺质量,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甲状腺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HI组小鼠体质量明显高于NI组(q=2.93,P〈0.05),甲状腺质量明显增加(q=4.72,P〈0.01),HI+VA1、HI+VA2组与NI组比较,甲状腺质量也明显增加(q=3.21、2.89,P〈0.05),与HI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组光镜下出现胶质潴留性甲状腺肿(甲肿)现象,而随着补充VA的增高,高碘甲肿率有减少趋势;电镜下HI组甲状腺滤泡细胞呈现损伤表现.HI+VA1、HI+VA2组与HI组相似,未见明显改善作用。结论高碘可以引起小鼠甲状腺胶质潴留性肿大.并造成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损伤,而补充VA可能具有部分拈抗高碘性甲状腺肿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碘水平对仔鼠大脑皮质发育的形态学影响。方法断乳后1个月大鼠饮用不同浓度的碘水,饲养3个月后雌雄合笼,取第2代60日龄仔鼠,测量血清甲状激素值,测量全脑重量,观察大脑皮质内锥体细胞层锥体细胞的形态学改变(HE染色和镀银染色)。结果各碘过量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呈下降趋势,100HI组呈明显甲低状态;各高碘组仔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排列分层及细胞形态与NI组相比,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大鼠对碘摄入量的增高有较强的耐受性,本实验各碘过量组中均未见仔鼠大脑皮质锥体细胞产生明显的形态改变。但过高碘摄入时(100HI组)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是否会引起仔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功能改变,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膳食碘对高脂血症小鼠甲状腺功能及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碘摄入量对高脂血症小鼠甲状腺功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50只随机分为重度低碘组(SID)、轻度低碘组(MID)、适碘组(NI)、10倍碘过量组(10HI)、50倍碘过量组(50HI),每组10只.均用高脂、高胆固醇、低碘(碘含量为20~40 μg/kg)饲料喂养.SID组饮用...  相似文献   

16.
Acute and excessive iodine supplementation leads to iodine-induced thyroid cytotoxicity. Excessive oxidative stress has been suggested to be one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yroid cytotoxici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vitamin E (VE), an important antioxidant, could ameliorate iodine-induced thyroid cytotoxicity. A goiter was induced in rats by feeding a low-iodine (LI) diet for 12 weeks. Involution of hyperplasia was obtained by administering a twofold physiological dose of iodine in feeding water with/without the supplementation of 25-, 50-, or 100-fold physiological dose of VE in the LI diet for 4 weeks. In iodine-supplemented rats, thyroid epithelial cell ultrastructure injuries remained and were more severe. Relative weights of iodine-induced involuting gland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goiter, but still higher than control. Immunohistochemistry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4-hydroxynonenal, 8-hydroxyguanine, peroxiredoxin 5, and CD68 in thyroid increased (P<0.01), whereas thioredoxin reductase 1 decreased (P<0.01). VE supplementation attenuated thyroid cytotoxicity induced by iodine. A 50-fold VE dose was optimal in attenuating twofold iodine-induced thyroid cytotoxicity. However, VE supplementation did not reduce the weight or relative weight of the iodine-induced involuting gland.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excess iodine leads to thyroid damage and VE supplementation can partly ameliorate iodine-induced thyroid cytotoxicity.  相似文献   

17.
碘过量对仔鼠小脑浦肯野细胞发育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碘过量对Wistar大鼠仔鼠小脑浦肯野(Purkinje)细胞的形态学影响。方法将断乳后1个月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I、5HI、10HI、50HI、100HI),饮用含不同质量浓度的碘水,饲养3个月后雌雄合笼,取第2代1、20、60日龄仔鼠,测量血清甲状腺激素,动态观察仔鼠的小脑发育。结果在60日龄时,各碘过量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呈下降趋势,100HI组呈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状态;在1日龄仔鼠,与NI组相比,各碘过量组仔鼠Purkinje细胞树突覆盖面积、分支密度、总长度、棘突密度、总棘突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在20日和60日龄仔鼠,各碘过量组与NI组相比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脑发育落后,其中以100HI组最为明显(P〈0.05或〈0.01)。结论碘过量会影响大鼠子代的小脑发育,其机理可能与高碘所致甲状腺功能低下有关,但大鼠对高碘有极强的耐受力,当碘摄入量小于正常摄入量的50倍时,不会影响仔鼠小脑Purkinje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同碘摄入量时大鼠甲状腺形态的变化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体质量约80-100gWistar大鼠180只(雌性150只,雄鼠3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低碘1组(LI1)和低碘2组(LI2)大鼠食用病区粮食配方饲料,分别饮用含碘0、5μg/L去离子水;对照组(NI)、高碘1组(HI1)、高碘2组(HI2)大鼠食用市售普通粮食配方饲料,分别饮用含碘50、3 000、10 000μg/L去离子水。饲养3个月,雌鼠与雄鼠合笼交配,于孕早期(5±2)d、孕中期(12±2)d、孕晚期(17±2)d处死母鼠,记录妊娠结局,光镜下观察母鼠甲状腺病理学改变。结果 (1)LI1组和LI2组甲状腺绝对质量[(121.66±54.12)、(32.60±12.09)mg]和相对质量[(41.55±17.95)、(11.23±3.58)mg/100g]与NI组[(20.45±5.02)mg、(5.88±1.44)mg/100g]比较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光镜下观察,与对照组比较,LI组甲状腺呈典型的小滤泡增生性;HI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单层呈扁平状,核呈梭型,滤泡腔变大。(3)孕鼠孕中期,LI1组和LI2组的死胎率(39.88%,22.22%)显著高于NI组(5.52%,P〈0.01);孕晚期,LI组和HI组(42.96%,32.05%,16.13%,13.04%)孕鼠的死胎率显著高于NI组(4.29%,P〈0.01或P〈0.05)。结论机体长期摄入碘过量对胚胎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