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长江入海口咸淡水交融区分布着多种蟹类,每年初夏(5~6月间)随着潮汛的到来可以发现成群的蟹类幼体,据王云龙等(1997)于1995年和1996年的4~6月,在江苏如东县和东台市沿海所作的沿海蟹类种类组成调查报道,在河蟹苗汛同期出现的蟹苗有天津厚蟹、日本大眼蟹、红螯相手蟹。其中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大眼幼体与相手蟹(Sesarmasp.俗称螃蜞)的大眼幼体在形态上比较接近,若有疏忽容易误辨,以致使有些采购天然蟹苗者上当,造成经济损失。那么如何来正确区别天然河蟹苗与螃蜞苗?对此作者进行了初步研究,现介绍如下供参考。在低倍显微…  相似文献   

2.
怎样提高蟹苗孵化率我从事河蟹育苗多年,现谈点提高蟹苗产量的体会,供同行参考:一、选好亲蟹我们用过个体超过100克的大蟹,也用过不到50克的小蟹,虽然都能抱卵孵化,并最终育出蟹苗,但产量却并不相同。除了水质、饵料等原因外,我认为亲蟹个体大小对育苗产量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幼蟹(俗称扣蟹)资源锐减。为了发展河蟹养殖,人工培育蟹种已成为蟹种主要来源。由于一些养殖单位不太了解大眼幼体生物学特性,盲目购之养殖,有的没运到养殖地就全军覆没,造成很大损失。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谈谈采购蟹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参考。一、亲本问题在河蟹养殖生产中,人们发现取自长江原种作亲本繁殖的蟹苗具有生长迅速、个体大、保持长江原种属性等特点,很受养殖者欢迎。于是各地在人繁时纷纷选择长江原种作亲本。一些人繁场认为:在长江水域长大的河蟹就是长江蟹,纷纷购之作亲本。虽其他水…  相似文献   

4.
孙书静 《齐鲁渔业》2004,21(11):18-18
近年来,由于河蟹资源大量减少,蟹价不断提高,极大地刺激了养蟹业的发展。冬春之际,正是农户购买蟹苗种的关键时机,应注意下列7种蟹苗种不宜买。  相似文献   

5.
蟹苗(大眼幼体)暂养是培养蟹种和当年养成食用蟹的必经过程,也是两者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因此。河蟹养殖必须重视蟹苗暂养工作。笔者在参加河蟹养殖技术研究课题过程中、对蟹苗暂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供参考。l放苗时水温差不宜超过4t刚运回的蟹苗不能立即放人暂养池中,应将装苗容器先放在池边水中、待容器内外水温差小干4C(一般约需20分钟)时一才可放苗。若温差越过4C放苗,则容易造成蟹苗死亡,即使不马上死亡,也会因忍受较大温差而降低免疫力、在养殖过程中逐渐患病死亡、给生产造成损失。2暂养池内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95年6月1日至15日江苏省如东县东凌河口船挑网采集的海水蟹苗大眼幼体作了连续观察,发现海水蟹苗主要为中华绒螯蟹、天津厚蟹和一小型蟹类三种,其平均体长分别为480mm、385mm、165mm。比较了三种大眼幼体头胸甲、尾部、胸足等部位的形态特征差异。中华绒螯蟹蟹苗出现的时间为6月8日至13日,历时6天,以6月11日比例最高,达61%。同时,对海水蟹苗进行了淡水驯化试验,蟹苗变态率约为50%,中华绒螯蟹蟹苗的存活率约为80%,淡水驯化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一周。  相似文献   

7.
蟹苗养成商品蟹,按一般的养殖方式,需两年,第一年培育蟹种,第二年才能养成商品蟹上市,这样养殖周期长,见效慢,资金周转慢。人工早繁蟹苗当年养成商品蟹,需要加大成本,增加保温、升温设备,这样资金投人大、风险大、稍不注意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且该技术向一般农户推广受到极大限制。1996年,本人承包了武进市村前乡新该村30亩普通鱼池,进行了常规蟹苗(4月底的人工苗)当年养成商品蟹的试验,初步取得了成功。商品蟹大都规格可达100克,少数甚至达125克以上。这种养殖方式具有资金投人少、周转快、效益高、风险小、易于推广等优…  相似文献   

8.
提高蟹苗培育的成活率,必须从苗种选购、运输、培育地的准备、饲养管理及有关注意事项入手,把好每一道环节。1把好选购蟹苗关1.1购苗时注意了解和观察,尽量选购长江亲蟹培育的蟹苗。1.2了解蟹苗培育时间和淡化时间(培育时间20天,淡化时间在5天以上者为好),培育时的最高盐度和出池时的最低盐度。1·3检查蟹苗质量一是直接观察苗的活动情况,看有无杂质、死苗,沥干水后能较快均匀分市于蟹苗箱中的为好;二是抓一把蟹苗轻握成团,松手即能很快散开的为好;三查数量,每0.5干克苗7.5万只左右即为符合标准。2把好蟹苗运输关2.1蟹苗…  相似文献   

9.
一、蟹种池开挖 1.开挖时间在12月或翌年元月到2月,开挖时用推土机将稻田推成平锅形,深1.8米,略向出水口倾斜,坡比为1:(3~4),整个池底平坦,不留像成蟹养殖的“闷水埂”。在做池坡时最好覆盖一层薄膜,然后在上面加10~20厘米的土夯实。单个塘口面积以1~1.5亩为宜。  相似文献   

10.
蟹苗强化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蟹苗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蟹苗的成活率,是养蟹生产中急待解决的一大技术课题。本试验探讨了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及用水泥池强化培育蟹苗的技术。试验表明,采用池塘设置网箱的方式,以水溞、配合饲料为主要饵料,经17天强化培育,蟹苗至Ⅱ、Ⅲ期幼蟹的成活率达75.47~90.45%,出箱幼蟹平均规格为2.4~3.0万只/千克,群体增重3~5倍。  相似文献   

11.
东方扁虾胚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冬发 《水产学报》2000,24(6):494-490
东方扁虾的胚胎发育包括以下九个阶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卵内无节幼体期、五对附肢期、胸部附肢发生期、复眼色素形成期、近孵化期和孵化期。东方扁虾胚胎复眼的色素斑随胚胎发育的进程而增大。与日本龙虾和中国龙虾不同的是,东方扁虾整个胚胎发育未能观察到第一颚足。  相似文献   

12.
长江刀鲚寄生的异钩铗虫分子鉴定及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获知长江刀鲚寄生的异钩铗虫的分类学地位,采用光学、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分子遗传扩增28S rRNA基因5’端部分序列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刀鲚寄生的异钩铗虫进行种属鉴定和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后吸器与体前区分不明显,含有四对不对称的吸铗,其中一侧的前2个开放几丁质吸铗明显大于其余6个封闭的吸铗,虫体尾部带有二对端钩,卵两端具有较长的极丝。序列分析显示,林氏异钩铗虫与六棘异钩铗虫相似度为100%,邻接法构建分子进化树中处在同一分支。经形态及分子综合分析鉴定,此寄生虫为林氏异钩铗虫。  相似文献   

13.
舟山渔场衢山岛海域春夏季鱼类数量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2008年3月和6月衢山岛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衢山岛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分析主要优势种密度对鱼类总密度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两个航次拖网调查,共鉴定鱼类30种,其中暖温种15种,暖水种13种。3月的鮸和刀鲚,6月的六丝矛尾虾虎鱼分别是本海域较重要的优势种。3月和6月鱼类重量密度分别为125.05 kg/km2和95.01 kg/km2,尾数密度为8.41×103ind/km2和37.74×103ind/km2。鱼类重量密度与尾数密度分布趋势一致,呈现调查水域南部高于北部的分布趋势。依据贡献β值,衢山岛海域鱼类数量的变化与主要优势种数量变化有关。鱼类的种类组成与水团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17年3月19日,在长江口近海采集到1 ind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全长133.0 cm、体质量13.8 kg,对其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食性分析结果显示,春季中华鲟在长江口近海摄食较好,摄食强度为4级,饵料生物共有6种,其中鱼类有黄鲫(Setipinna taty)、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和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3种,甲壳类有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和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2种,头足类仅四盘耳乌贼(Euprymna morsei)1种。结合历史资料分析认为,中下层和底层鱼类是近海中华鲟最主要的饵料生物。  相似文献   

15.
2009年9月和2010年5月在湑水河流域对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捕获鱼类4目、10科、29种;湑水河上游太白段以山区溪流冷水型鱼类为主,种类较少;下游城固段海拔低,鱼类种类相对上游河段丰富.不同河段在不同季节的鱼类组成和质量密度有显著差异.与相邻山区的河流相比,湑水河鱼类资源较为丰富,但目前外部因素已经开始影响鱼类的生存与繁衍,河流污染和其他人为干扰可能对该流域鱼类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韭山列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在韭山列岛附近海域四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结合2006年定置刺网调查资料和张网与灯光围网监测资料,对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作业方式共捕获水生动物119种,其中,鱼类72种,虾蟹类29种,头足类6种,其他类(包括腹足纲、双壳纲及甲壳纲中的虾蛄科)12种,隶属于3门,6纲,22目,66科。其中,拖网调查共捕获水生动物77种,其中鱼类41种,虾蟹类21种,头足类3种,其他类12种,隶属于3门,6纲,18目,45科。拖网调查渔获的水生动物中鲈形目的数量达22种,明显高于其他目的鱼类数量。拖网各航次各类群的资源尾数密度指数与资源重量密度指数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5月份和10月份。拖网渔获水生动物的优势种:4月份为日本鼓虾、日本蟳与鮸鱼;5月份为六丝钝尾鰕虎鱼,日本鼓虾与日本蟳;10月份为龙头鱼、口虾蛄、日本蟳、棘头梅童鱼与中华管鞭虾;11月份为棘头梅童鱼、日本鼓虾、口虾蛄与海鳗。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采用Ⅰ型浮游生物网和小型拖网分别对九龙江口湾区的9个站位和碎波带的5个站位进行仔稚鱼采样,并对2号站位水深8 m的水域进行中层拖网。河口区表层水域获得30种仔稚鱼(965 ind),2号站位的中层水域有12种仔稚鱼(631 ind),碎波带42种(1 006 ind),河口表层水域和碎波带的仔稚鱼共有种为11种,其中5种也出现于中层水域。调查表明碎波带仔稚鱼的Shannom-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物种丰度指数均最高,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相差不大。根据个体发育阶段和体长分布的差异,推测在九龙江口仔稚鱼优势种的漂流模式:后弯曲期仔鱼和稚鱼选择碎波带进行生栖,而早期仔鱼则随潮流在河口漂流。  相似文献   

18.
吕泗渔场沿岸海域春夏季虾类群落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捷  陈佳杰  徐兆礼 《水产学报》2014,38(8):1097-1105
为研究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群落结构特征,利用2010年春季(5月)和夏季(9月)在吕泗渔场沿岸海域开展渔业资源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了虾类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空间分布及群落结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吕泗渔场沿海海域春夏两季共出现虾类18种,其中春季11种,夏季15种;春季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日本鼓虾和鲜明鼓虾,夏季优势种为哈氏仿对虾和中华管鞭虾。研究表明: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春季以暖温性生态类群为主,夏季以暖水性生态类群为主。吕泗渔场沿岸虾类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的站位主要集中在调查海域的外侧。运用聚类和多维标度对群落结构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合水深等环境因子对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的群聚类型进行了讨论,吕泗渔场沿岸虾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明显、空间差异显著,水团变化、地形、水深是导致吕泗渔场沿岸海域春夏季虾类群落结构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杭州湾增殖放流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新强  袁骐 《海洋渔业》2011,33(3):251-257
根据2007~ 2009年每年8~10月在杭州湾海域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后的跟踪调查资料,采用群落结构测度公式、群落的季节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探讨杭州湾增殖放流海域游泳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湾增殖放流海域共出现游泳动物54种,其中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脊尾白虾(Exopalala...  相似文献   

20.
彭水水库蓄水初期乌江下游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7月和10月,在乌江下游彭水水库库区、坝下江段和库尾以上江段设16个采样断面对浮游甲壳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检出浮游甲壳动物29属、49种;其中,枝角类13属、21种,桡足类16属、28种;枝角类年均密度1.89个/L,生物量37.70μg/L,桡足类年平均密度0.78个/L,生物量5.49μg/L。浮游甲壳动物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种类数以春季最多,秋季最少;水平分布呈现库区种类数相对较多,库尾及以上江段种类数相对较少,坝下江段受水库下泄水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