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李悦悦 《新中医》2021,53(21):206-209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防治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 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比较2 组治疗前后内瘘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小板功能,记录2 组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 组内瘘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内瘘血流量、透析中血流量、内瘘内径较治疗前降低,动脉端压力、静脉端压力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内瘘血流量、透析中血流量、内瘘内径高于对照组,动脉端压力、静脉端压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小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保护内瘘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维持血液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向心和离心方向交替穿刺腕部动静脉内瘘的方法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我科维持性血透使用腕部动静脉内瘘的68例患者,根据动脉前次穿刺方向、穿刺点针眼愈合情况及血管充盈走行采取向心和离心交替穿刺腕部动静脉内瘘的方式进行血液透析,观察其穿刺点皮肤瘢痕形成、假性动脉瘤皮下血肿及、及内瘘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腕部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皮肤瘢痕形成、假性动脉瘤皮下血肿及、及内瘘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腕部动静脉内瘘应用向心和离心方向交替穿刺动脉端血管进行血液透析,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并且减轻了血液透析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郑欢欢  朱苏美  陈军 《新中医》2022,54(24):180-183
目的:观察三黄软膏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 法:回顾性分析2017 年10 月—2020 年10 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90 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 时间顺序,将2017 年10 月—2018 年12 月治疗的41 例患者设定为常规干预组,将2019 年1 月—2020 年10 月 治疗的49 例患者设定为联合干预组。常规干预组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进行内瘘维护,联合干预组给予三黄 软膏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进行内瘘维护。比较2 组内瘘血流量、血管内径、内瘘穿刺点感染率、并发症发生 率及内瘘畅通率。结果:联合干预组内瘘血流量、血管内径均大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首次透析、透析1 个月、透析3 个月,2 组内瘘穿刺部位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8.16%,低于常规干预组24.39% (P<0.05)。联合干预组内瘘畅通率 91.84%,高于常规干预组75.61%(P<0.05)。结论:三黄软膏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的血流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内瘘畅通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中西医护理疗效。方法:对53例血液透析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情志护理、饮食护理、中药熏洗、湿热敷、对症护理等。结果:50例新做内瘘的患者,有效保护了血管,防止了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另3例院外带内瘘已成假性动脉瘤的患者,也避免动脉瘤进一步长大。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实施中医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保护了血管,提高了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血液透析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行动静脉内瘘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有78例动静脉内瘘功能良好,开放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良好患者数57例,开放率为6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透析期间出现内瘘闭塞9例(占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39例(占4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进行针对性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动静脉内瘘的开放率,预防动静脉内瘘因感染、动脉瘤等导致的阻塞,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液透析(血透)是目前抢救和治疗尿毒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动一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治疗的生命线,其完好无损和充分充盈直接关系到血透时的血流量,进而影响血透质量。建立和维持一条有功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临近静脉在皮下吻合,术后该静脉逐渐扩张、肥厚(静脉动脉化),可以穿刺,得到足够的血流量,成为永久性的血液通路。我院2001-2006年共收治73例在我院建立了动一静脉内瘘的尿毒症血透患者。通过对此类患者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腕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切除并Ⅰ期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例尿毒症并腕部医源性假性动脉形成患者行假性动脉瘤手术切除同时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结果:术后定期随访1年,复查上肢血管彩超,20例患者前臂假性动脉瘤均已治愈,其动静脉内瘘通畅,可顺利完成血液透析。结论:腕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切除并Ⅰ期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操作得当可以同时解决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及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时血管穿刺困难问题,减少多次手术损伤及减轻患者手术费用负担,让尿毒症患者均可顺利实现血液透析,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彭伟  陈乐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49-150
目的:总结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2005年7月~2008年7月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患者105例,血液透析时间1.3年,每周血液透析1~3次,血流量200ml~250ml,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105例中动静脉内瘘1~3年通畅率分别为98.41%、95.5%、92.76%,105例使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假性动脉瘤14例(5%),血栓形成4例(3.8%),血流量不足4例(3.8%),出血和血肿3例(2.8%),感染1例(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股静脉穿刺行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的先决条件,如何保证及时有效的透析效果,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血液透析时病人的血管通路一般选择动静脉内瘘,直接动静脉穿刺或深静脉插管。动静脉内瘘需行动静脉内瘘术后4—8周才能使用,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用股静脉直接穿刺代替以往的动脉穿刺或深静脉插管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ing aneurysm,ADA)是指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剥离,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急、病情危重,1周内病死率高达70%,3个月内达90%。传统的手术治疗是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多功能艾灸仪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2016年1月-2016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随机法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运用多功能艾灸仪行温和灸。开瘘后治疗组继续给予在非透析日进行多功能艾灸仪温和灸治疗至术后1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首次开瘘、第13个月检测患者于透析中内瘘内径、内瘘血流量、透析中血流量和动静脉端压力,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管腔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内瘘成熟后第一次穿刺时局部血肿、皮下淤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P0.05)。两组患者首次开瘘时内瘘直径、内瘘血流量、透析中血流量、动脉端压力及静脉端压力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治疗组患者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官腔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P0.05),且超声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多动能艾灸仪温和灸治疗能减少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内瘘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动静脉内瘘远期功能具有改善作用,有益于维护内瘘通畅、改善内瘘血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情况及护理特点.方法: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例人造血管内瘘的应用情况及护理特点,包括首次使用时机,穿刺点选择,穿刺方法,透析过程血流量,拔针要点及止血要点等.结果:患者使用人造血管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约200例次,人造血管内瘘情况良好.结论: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护理方法,可有效保护人造血管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良好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治疗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前提,血管通路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血液透析的质量。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相邻的皮下静脉吻合,使该静脉动脉化而得到足够的血流量,成为永久性血管通路。由于内瘘安全、有效、感染机会少、使用期长、血栓发生率低等优点,使得动静脉内瘘成为长期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导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内瘘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术前常规应用血管彩超及Allen试验证明尺桡动脉通畅良好,有健全的手掌动脉弓存在,收集我院192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行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术。结果:术区瘘口处均可扪及震颤或闻及血管吹风样杂音,动静脉内瘘术后4周开始使用,首次穿刺透析血流量大于200毫升/分,血液透析效果满意,随诊6个月-5年,无肢端缺血并发症。结论: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内瘘术,血液透析临床应用满意,是前臂血管内瘘术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30例,随机法分为艾灸组(n=10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基础治疗,艾灸组在此基础上行温和灸。开瘘后将艾灸组分为早期艾灸组及长期艾灸组各50例,长期艾灸组继续给予在非透析日进行艾灸治疗至术后1年。比较艾灸组与对照组首次开瘘、第13个月检测患者于透析中血流量和动、静脉端压力、内瘘血流量、内瘘内径,随访观察并记录不同干预措施组的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官腔闭塞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艾灸组内瘘成熟时首次穿刺时皮下淤血、局部血肿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13.00%(P0.05)。2组患者首次开瘘时内瘘血流量、内瘘直径、透析中血流量、动脉端压力及静脉端压力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长期艾灸组和短期艾灸组患者术后1年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官腔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14.00%,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长期艾灸组的超声指标优于短期艾灸组,但统计学上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早期运用艾灸疗法能减少内瘘早期并发症的发生,长期艾灸疗法可维护内瘘通畅、改善内痿血流,对动静脉内瘘远期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朱六英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148-149
目的:了解高位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穿刺技巧。方法:对21例高位动静脉内瘘透析病人,根据内瘘的特点采用相应的穿刺方法及护理。结果:21例高位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无一例因穿刺及护理不当造成内瘘堵塞,皮下血肿,血流量满足透析的需求。结论:良好的穿刺技巧,正确的内瘘护理可减少感染机会,充分保证透析,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1例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选择任意一条非瘘静脉作为静脉回路;从血管正面以30~40°角直接刺入。对照组术后8周内不使用动-静脉内瘘,而是选择非动-静脉内瘘肢体行常规动脉、静脉直接穿刺。结果实验组在穿刺效果、血流量达到治疗要求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动脉端皮下血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可在术后3~7 d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青鹏软膏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喜辽妥组(40例)和青鹏软膏组(40例),对照组为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常规处理组,喜辽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辽妥软膏外敷,青鹏软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青鹏软膏外敷。观察3组患者在开始透析12个月内发生内瘘狭窄、栓塞、假性动脉瘤、血管硬化、静脉炎、湿疹等并发症情况。结果:青鹏软膏组患者内瘘闭塞、内瘘狭窄、静脉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5);青鹏软膏组患者内瘘狭窄、静脉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与喜辽妥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5),湿疹的发生率低于喜辽妥软膏组(P<05)。结论:青鹏软膏对动静脉内瘘有较强的保护功能,可明显减少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HD)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生命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内瘘穿刺建立体外循环是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步骤,穿刺及拔针技术操作直接影响透析的成功率和临床效果。内瘘血管的保护关系到患者生命延续的暂久,而瘘管穿刺造成的损伤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尽量减轻拔针时患者的痛苦和减少渗、出血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采用缓出拔针法明显减轻了患者疼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2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患者制定正确的护理计划,透析时加强内瘘穿刺的规范操作与护理,透析结束时正确按压并做好健康教育,在透析间期指导患者严格控制体重,同时在内瘘血管两旁实施艾灸治疗,然后在下次透析时评价治疗效果。经过2个月的观察评价,2位患者在透析时的血流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