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自从2003年8月ELSA联合ATI在北京发布ELSA FireGL以来ELSA和ATI就一直致力于在图形工作站市场中的推广。与此同时在游戏卡市场上ATI也是捷报频传凭借优良的硬件芯片架构,在游戏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节节提升(根据Mercury Research最新第三季的调查报告ATI在非整合性DX9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68%)。与游戏芯片采用类似硬件芯片架构的专业FireGL芯片理论上性能应该超越对手很多。  相似文献   

2.
继《HDTV显卡选购综述(NVIDIA篇)》之后,这次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下ATI显卡在HDTV播放方面的表现,以及该如何选购。 针对HDTV应用选择显卡,不能再以3D性能的高低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许多曾经典、3D性能不错的ATI Radeon系列显卡,在如今的HDTV应用中,即使搭配最新够达到理想的效果。HDTV播放与显卡自身的某些特性具有紧密的联系,比如ATI独特的VideoShader HD和ATI AVIVO视频处理技术,能够使支持这种技术的ATI Radeon显卡在HDTV视频应用中获得令人满意的图像画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微型计算机》2004,(24):45-45
彩ATI Radeon 9550(简称R9550)芯片的显卡在2004年中曾一度占据销售量的榜首,将对手NVIDIA的GeForce FX5700系列打得喘不过气来。不过由于ATI产品线过于稀少,而且除了R9550以外其余芯片一直受缺货困扰,使得ATI显卡厂商不得不以推出变形版本的R9550的方式来填补产品线的空缺。  相似文献   

4.
《微型计算机》2005,(22):41-49
2005年lO月5日,在R520系列让划曝光一年多之后,ATI终于正式发布了罪新的R520图形核心,并正式命名为Radcon X1800,标志着新—轮显卡的王者之争又拉开了序幕。作为NVIDIA GeForce 70系列的主要竞争对手。最新的ATI Radeon X1000系列采用了90nm工艺、仝新的UItra Threading Dispatch Pro-cessor(超线程分派处理器)和512bit Ring Bus Memtory Controller(512bit环形显存总线)架构,支持Sharder Model 3.0、HDR、  相似文献   

5.
昂达神戈4830显卡采用RV770显示核心,基于55nm制造工艺,它拥有和高端主力ATI HD4850一样的800个流处理器,性能几近相同,并支持最新的DX10.1和SM4.1技术。  相似文献   

6.
afa 《微型计算机》2008,(9):139-143
我们知道.ATI的AVlVO视频锯码.加速功能只能在Radeon X100系列以上的显卡上使用。不过,有人却偏偏不墨守成规,硬是想要在ATI All In Wonder 9800这样的老显卡上使用AVIVO,他能成功吗?  相似文献   

7.
胡川 《大众硬件》2005,(4):120-122
玩显卡BIOS的老鸟们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X-BIOS Editor,它功能强大、可调节参数多,最重要的是支持简体中文,容易上手。不过这款软件只支持NVID.IA显卡。那么有没有修改ATI显卡BIOS的软件呢?各位看官莫急,随我来。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ATI BiosEdit  相似文献   

8.
雷军 《微型计算机》2005,(20):15-15
虽然之前ATI针对千元级市场发布了X800GT,但由于NVIDIA在这个市场占有强势地位,而且随着GeForce 7800 GTX的发布。GeForce 6800的价格下滑,使得X800GT面临着GeForce 6600和GeForce 6800上下夹击的形势。于是2005年9月15日,ATI发布了X800 GTO,在定位上它介于X800GT和X800 XL之间,目标瞄准了NVIDA的GeForce 6800。  相似文献   

9.
目前显卡市场主要分为ATI和NVIDIA二大阵营,NVIDIA在速度、驱动程序的完善和兼容性上颇具优势,而ATI显卡的画面质量显得更为细腻精致。从现阶段情况看,两家公司相同定位的显卡性能可以说是难分高下,差距甚微。为了抢占市场,二者推出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不同市场定位的显卡。  相似文献   

10.
台风 《微型计算机》2004,(13):15-16
众所周知,笔记本电脑的显卡性能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ATI与NVIDIA双方都在加速移动图形芯片产品的开发,在短短两年间发布了数代移动图形芯片,竞争十分激烈。不过,无论是采用ATI或是NVIDIA移动图形芯片的显卡,都是各个笔记本电脑制造厂商根据每款笔记本电脑产品的不同而单独设计的。这是因为:为了能置于笔记本电脑的机身中,需要根据每款产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电脑自做》2004,(8):118-120
上一期中我们介绍了ATI的显卡和电视连接的方法和相关设置,本期我们把重点放在nVIDIA显卡和电视的互连方法和设置上。中高端的GF系列显卡往往也搭配了s端子视频输出接口,在使用和设定方面与ATI显卡也大同小异,同样分为复制和扩展两种模式,但在某些方面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目前显卡市场上除了N卡(nVIDIA的GeForce系列显示的“俗称”,下文通称N卡)外,最多的就是A卡(ATI的Radeon系列显卡的“通称”,下文简称A卡)了,然而这些显卡的驱动程序多台牛毛,我们又该如何去设置呢?  相似文献   

13.
《电脑》2004,(5):75-78
去年10月份,ATI推出了Radeon 9800XT显示核心,取代了Radeon 9800Pro位置,成为ATI旗下的高层领导者。虽然9800XT只是由前辈9800Pro改进而来,但较后者仍然获得10%左右的性能提升,使它在与nVIDIA的GeForce FX 5950UItra的性能宝座竞争中,暂时夺得了性能之王的宝座。  相似文献   

14.
《微型计算机》2005,(15):74-89
从Radeon 9550推出至今一年多了,虽然在低端入门级出赁量仍然非常大,不过随着平台的转换,以及像《DOOM 3》、Half Life 2和BattleField 2等游戏的推出,在规格和性能上已逐渐显得力不从心。整个低端市场迫切需要一块既在性能上能够胜任当前主流游戏,同时在价格上又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产品。为此,NVIDIA和ATI都在暗自角力。为了延续Radeon 9550的辉煌,ATI推出了针对低端PCI-E平台的X550,  相似文献   

15.
《微型计算机》2004,(19):47-59
和高端GeForce 5800和ATI X800强强对决相比,占有整个显卡市场70%以上市场份额的主流市场呈现出的是一场白热化的短兵相接的局面。在500元~900元这个价格区间内,就囊括了GeForce FX5200/5500/5700 LE/5700,Radeon9200/9250/9500/9550/9600SE/9600在内的NVIDIA和ATI的大多数中低端产品,其密度之高,在其它硬件产品中都是不多见的。激烈的竞争也让NVIDIA和ATI都不敢掉以轻心,一块新产品的发布,牵动的是所有厂商、经销商甚至用户的心。  相似文献   

16.
马恕 《电脑自做》2001,(2):41-45
在阅读本文前,请接受我的提议:默哀三分钟,为3dfx——上世纪杰出的3D技术的先驱和勇士3dfx、带给我们Voodoo显卡的3dfx、带给我们美好回忆的3dfx。Ok,现在转入正题。本文基于实际应用的角度对四款中档显卡进行测试,尤其注重它们在2D处理、DVD回放效果等实际应用的表现,毕竟我们使用显卡并不是只为拥有它的速度。这也算是对《次世代显卡制霸赛》的补充吧。由于ATI没有推出中等价位以Radeon核心为基础的多功能显卡,所以我们只能选择ATI上一代产品ALL-IN-WONDER 128 Pro,这样就决定了它在这次测试中速度项目尤其是3D处理上落后,但这并不代表这款产品处于落后位置,欲知详情,请看正文。  相似文献   

17.
《微型计算机》2007,(3Z):29-29
HDMI显卡一直都是昂贵的代名词,尽管采用相同的图形处理芯片,但多了一个HDMI接口就要比普通显卡贵好几百元。而双敏刚推出的带HDMI接口的整合主板U690GM-HDMI Pro却只报599元,要用上HDMI显卡并不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双敏U690GM—HDMI Pro主板支持AMD Socket AM2全系NCPU,它采用的AMD 690G芯片组整合ATI Radeon X1250显示核心和HDMI,并且支持ATI Avivo技术,  相似文献   

18.
飞雪 《电脑》2004,(5):88-90,87
随着NVIDIA拳头产品NV40的推出和ATI的R420临近,显示卡市场梯度即将再次出现改变,根据以往的经验,凡是高端显示卡产品的推出必定令整个市场的新老产品交替开始,这次也不例外,其实早在今年年初,NVIDIA和ATI已经相继在低端市场投入新元素,而主流和低端市场一直以来都是显示卡产品的利润所在地,高端市场只作为标志性的产品存在。相对于最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高端市场来说,厂商在低端市场上的较量往往是悄然的,但这一个层次的产品将影响相当大部分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9.
ROWAN 《大众硬件》2004,(3):125-126
NVIDIA的板卡一般都采用公版设计,因此各品牌之间的板卡在元件使用以及布线等方面都极为相似。市面上销售的ATI显卡在相比之下,各品牌之间的板卡用料与设计方面就有不小的差别。当然这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很多ATI显卡有着更为广阔的改造空间。本文就是给大家介绍一下笔者在改造ATI显卡方面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0.
梦幻笑容 《电脑》2005,(5):90-90
对于两大主流显卡的驱动程序来说。ATI的CATALYST(催化剂)相对于nVIDIA的Forceware(雷管)驱动来说一直是处于下风。特别是“超频”功能和“软改”功能。不可否认ATI官方的CATALYST驱动程序始终是最为成熟的驱动程序,然而对于追求性能ATI显卡玩家们,第三方的驱动程序则能激发ATI的潜能。能够更有个性的定制和发挥显卡本身的巨大潜力。我们来看看ATI第三方驱动都有哪些神通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