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采用青草沙水库周边2014—2019年实测水下地形数据,定量分析了各堤段滩地形态调整特征,基于MIKE21数值模型对护滩措施的效果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2014年后青草沙水库外侧滩地基本未出现明显的淤积外延发展,且局部沙体逐渐萎缩,其中北堤中段外侧滩地头部大幅度冲退,最大距离近900 m(-5 m及-10 m等深线),沙体形态呈扁平化调整,须适时进行保护;新桥通道进、出口落潮主流略有偏转,向水库大堤侧靠近,影响滩地的冲淤过程;在青草沙外侧滩地头部沙体实施潜堤护滩措施后,北堤中段外沙体滩面流速整体明显减小,且对周边区域的水动力过程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杨兴菊 《治淮》2007,(10):28-30
切滩是扩大淮河中游河道行洪能力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按其作用可分为两种:普遍切滩,以增大滩地水深;局部切滩,开除卡口以改善流态。切滩工程的效果能否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泥沙回淤的速度。淮河虽是少沙河流,但一场洪水后,滩地淤高仍可达10cm左右;而回流产生的局部淤积,速度则要大得多。已经有数处局部切滩工程实施后,发生严重回淤,重复切滩前的河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滩地埋管是南水北调穿黄河工程主要建筑物,位于黄河南岸子路堤至解山之间的黄河滩地下,全长3 943 m,该埋管为有压埋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采用内圆外城门洞型,结构尺寸较大,直径达到7.5 m,结构安全要求高,设计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完成大型复杂埋管的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河道滩地横比降较大,大洪水时漫滩行洪,滩槽水沙交换剧烈,考虑滩地横比降的影响既符合实际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漫滩水流流速是研究河流横断面形态调整的重要水力参数,目前对其二维解析解的研究均未考虑滩地横比降的影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推导出考虑滩地横比降影响的漫滩水流运动方程,拟合无因次横向涡黏性系数计算公式,求解滩地垂线平均流速横向分布的解析解,并利用实测资料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解析解可以用来计算滩地垂线平均流速横向分布。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6,(1):31-33
通过分析黄河下游11场典型漫滩洪水的资料,探讨了发生漫滩洪水时滩槽水沙的交换模式及淤滩刷槽的机理。结果表明:1花园口—利津河段滩地淤积量随着花园口站来沙量的增大而增大,滩地淤积量越大,相应河段主河槽的冲刷量越大;211场典型漫滩洪水过程中,除1953年第二次大洪水槽滩均发生淤积,1988年、1996年主河槽冲刷量占滩地淤积量的比例较低外,花园口—利津河段主河槽冲刷量基本上为滩地淤积量的65%~99%;3漫滩洪水全断面冲淤量随含沙量的变化趋势与不漫滩洪水主槽冲淤量随含沙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堤前滩地冲刷对海堤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上海化学工业区围海造田工程为背景,首先计算了海堤在高潮位和潮位降落过程中堤身的渗流场,在此基础上结合堤前滩地各种不同冲刷程度,对海堤稳定性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得到了该海堤工程在潮位降落过程中堤前滩地冲刷程度与海堤稳定性之间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滩地合理保护宽度应该为9 m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山东黄河是黄河下游防汛抗洪的重要河段。影响该河段水情及时测报的突出问题是高村、孙口等宽滩断面滩地的过洪测报。高村断面是山东黄河的门户,全断面宽4992m,其中滩地  相似文献   

8.
漫滩水流水沙运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吉祖稳  胡春宏 《水利学报》1998,29(9):0001-0007
本文根据漫滩水流的运动特点,将漫滩水流的复式断面分为主槽平衡区、滩槽交互区、滩地平衡区及边壁区等4个区,并给出了各区宽度的经验公式.根据滩槽交互区垂线流速分布的变化特点,提出了附加尾流函数的对数流速分布公式.在简化水流运动方程和泥沙扩散方程的基础上,对滩槽交互区内垂线平均流速及含沙量沿横向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反映滩槽水流动量交换强度的横向涡量粘性系数及横向扩散系数的表达式,得到了漫滩水流垂线平均流速及含沙量沿横向分布的解析解,并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有植被的河道水流紊动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有植被的河道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式断面河道滩地种植柔性植被后,滩地糙率增大,水流紊动更为剧烈,河道水流紊动强度峰值由原先的滩槽交界区转移到滩地区.滩地的水流紊动强度沿程递减;滩槽交界区的水流紊动强度沿程不断增大;主槽的水流紊动强度主要与床面糙率有关,滩地植被影响了滩地水流的归槽时间,使主槽水流流速沿程增大.  相似文献   

10.
主槽河槽议     
以河道演变最为剧烈的黄河下游为例,分析了河槽、主槽、滩地的涵义及相互联系。平原河道横断面为复式断面,一般可分为枯水槽、一级滩地、二级滩地、三级滩地几部分;主槽是一次大洪水主流所通过的河床部分,包括枯水槽和嫩滩,是水沙的主要通道;河槽是指洪水期流速较大和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主槽变化所涵盖的部分,包括主槽、二滩或部分二滩,是较大洪水所通过的河床部分;嫩滩是主槽的组成部分;河槽和滩地可互相转换。  相似文献   

11.
小浪底大坝以下至山东阳谷县陶城铺之间的黄河河段,是黄河下游从逐步形成到具有明显特征的“二级悬河”河段,其中长约163km的东坝头-龙湾河段已全线形成“二级悬河”。“二级悬河”的基本形态是主槽平均高程高于滩地平均高程,具体可分为突变和渐变两种形态,突变形态的水道两侧滩唇部位明显高于滩地,渐变形态的水道两侧滩唇部位较高、向背河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滩地植物对波浪变形及消浪效果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珠江三角洲河岸滩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合理的概化物理模型,采用不规则造波机产生的规则波模拟河道中的波浪,用刚性树干和带有柔性枝叶的模型树模拟堤外滩地防浪林,系统分析了波浪在有植物的滩地上传播变形规律,以及植物的枝叶、树干和滩地宽度、滩地上水深、来波要素等对波浪传播变形的影响,分析了滩地上植物的消浪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挤密砂桩、振冲碎石桩、袋装砂井+土工格栅、袋装砂井+强夯共4种处理方法对液化、软土地基进行了综合试验研究,根据4种方法对液化砂土地基及软土地基的综合处理效果,振冲碎石桩法处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4.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广泛采用软体排护滩,简称护滩带,当护滩带边缘压载结构不同时,边缘外的局部冲刷会发生变化。采用水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压载体护滩带边缘的局部冲刷规律。研究发现,护滩带边缘冲刷深度随水流流速与泥沙起动流速之比的增加而增大;当排体外不铺设压载体时,排体上压载体透水率越大,局部冲刷深度也越大;当排体外铺设压载体时,局部冲刷深度随压载体铺设宽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变化不大的特点;当排体上压载体结构和排体外压载宽度相同时,排体外压载体透水率越大,局部冲刷深度也越大。依据试验资料,选取反映水流、河床及压载结构条件的因子,建立了具有一定精度的计算排体护滩带边缘局部冲刷深度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5.
借鉴上海奉贤南门港和滨海六合庄采用透空式管桩顺坝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管桩生产条件,采用外径D=50cm的管桩抛石顺坝方案,桩的透空间距为35cm,透空率41%,经模型试验和实际工程验证,具有明显的消浪保滩效果,减小了作用在陡墙式主海堤的波高,并明显减弱了堤后波浪刷滩的动力,有效地保护顺坝坝后与主海堤之间的滩地。  相似文献   

16.
以厦门市同安汀溪造水溪生态水系整治工程为例,探讨了生态堤岸整治工程设计中的总体布局,堤型选择及滩地保护与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7.
堤防工程在我国的防洪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保证堤防安全运行,基本条件是要保证堤脚岸滩不被冲刷。本文选取了一种新型的岸滩保护措施——模袋排帘,用Flow3D建立数值模型的方法来研究其周围流场变化,以此分析泥沙的冲淤情况,再进一步分析模袋排帘在堤防工程中可以产生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模袋排帘周围的水动力变化有利于泥沙沉降,对岸滩的保护作用较为明显,适合用于堤防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18.
柳河是多泥沙河流之一,具有小黄河之称。河流含沙量大冲下游淤积严重,河道游荡,河宽1350m至2000多m.形成大面积河湾滩地。由于中下游河床不稳定,滩地开发利用面积很小。为了利用柳河河湾滩地,阜新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和闹德海水库管理局于1987年联合在柳河河湾滩地建立了综合开发试验区,开展固滩护岸及滩地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护岸形式决策中多偏重经验,综合性和全面性较差的特点,结合豫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实例分析,提出以工程安全性、工程经济性、生态性和施工简单性为一级指标的护岸形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和完整地描述了护岸特征,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河道滩地护岸形式优选,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合理,效果明显,可为河道护岸形式优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废黄河流域苏北段滩地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废黄河流域的概况,并分析了该流域滩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探讨了滩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即按功能分区开发利用:水域水产开发区、农业耕作开发区、经济园林开发区、生态保护开发区。最终共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