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毒品犯罪的司法适用中,应当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地位。为了严格限制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首先需要从观念上树立起保障人权的理念,不将毒品数量作为决定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唯一标准,而要综合考虑毒品犯罪案件的具体情节。对毒品犯罪适用财产刑,有助于消除毒品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经济基础,能够抑制行为人实施毒品犯罪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刑事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2.
宽严相济,是我国基本的刑事政策。本文主要对宽严相济作了基本的解读,并以此政策分析组织卖淫罪和相关联罪名的刑罚轻重问题。笔者认为组织卖淫罪和相关联犯罪是成熟男女之间自愿发生性关系的行为,案件中无被害人,与赌博犯罪和毒品犯罪相比引发的关联性犯罪少,是应该作为轻罪以轻刑处罚。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对于金融诈骗犯罪的立法经历了不适用死刑、有选择地适用死刑和保留但严格限制死刑三个阶段。在我国死刑的存在目前还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但应逐渐限制并在将来废除死刑,这是刑法学者的共识。在金融诈骗罪的死刑问题上有废除论和保留论两种观点。对金融诈骗罪适用死刑,既不利于刑罚的报应功能的实现,也不能预防、减少金融诈骗犯罪的发生,因此,我国刑法应当取消金融诈骗罪的死刑规定。  相似文献   

4.
犯罪前科消灭制度切合人权保障、谦抑、宽容的刑法理念,体现了公正报应和功利预防的刑罚目的,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犯罪前科消灭制度已成为世界刑事立法的潮流和趋势,顺应此种潮流和趋势,有利于我国刑事立法走向国际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甚至成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国现有的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处遇机制并不是十分先进和完善。因此,本文试图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引下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处遇问题,力求在刑罚和刑罚之外寻求适合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的处遇方式。  相似文献   

6.
死刑是剥夺人的生命的刑罚,它的适用必须受到严格地限制.限制死刑的路径多种多样,立法论者主张通过修改刑事立法来限制死刑,司法论者主张通过司法程序来限制死刑.在我国,限制死刑的最佳路径应数解释论,即通过司法解释来明确什么是罪行极其严重,什么是必须立即执行.  相似文献   

7.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收于特殊预防,失于一般预防。"严打"刑事政策长于一般预防,疏于特殊预防。"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有机统一。我们应当以综合预防的刑罚目的论为指导,准确理解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8.
死刑是剥夺人的生命的刑罚,它的适用必须受到严格地限制。限制死刑的路径多种多样,立法论者主张通过修改刑事立法来限制死刑,司法论者主张通过司法程序来限制死刑。在我国,限制死刑的最佳路径应数解释论,即通过司法解释来明确什么是罪行极其严重,什么是必须立即执行。  相似文献   

9.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确立的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应当坚持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确立,将对我国的刑事立法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对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就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规范化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规范化建设,确保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正确适用的措施: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依法行使不捕权和不诉权;编制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标准,确保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正确适用;加强对有关人员进行规范化建设方面的培训,提高干警规范办案能力;进一步加强内控和外监,全面推广不捕说理制度,创建合理评判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死刑问题尤其是死刑存废问题,已成为中国刑事领域的热门话题,并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但我国应从完善死刑制度着手,以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真正做到“少杀、慎杀”,从而顺应国际死刑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刑罚结构可以做到罪责刑相一致,不存在“生刑过轻,死刑过重”的结构缺陷。刑罚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服刑人员获得了不正当减刑、假释、监外执行,造成了“生刑过轻”的假象。设终身监禁刑,不仅违背人是可以改造的基本理念,而且会使监狱服刑人员老龄化,加重国家的负担。仅对重大贪污犯罪适用终身监禁,也有违罪责刑相一致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刑罚的轻缓化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表现。纵览世界刑罚制度发展历史,从古到今,无论在何种类型的国家,刑罚都呈现了由重到轻,由残酷到轻缓的演进规律。刑罚的轻缓化趋势首先体现在启蒙思想家、刑事古典学派、刑事近代学派和二战后新社会防卫运动学者们的理论构建方面。刑罚的谦抑性、人道性、有限性是刑罚轻缓化的理论基础。刑事法学者和国际间组织的积极倡导和推动,启动了刑罚轻缓化的制度设计;通过世界多数国家的刑事立法,在死刑的废止与限制、自由刑行刑的社会化、非监禁刑的适用方面,推动了刑罚的轻缓化实现。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阐述刑事政策与死刑政策的关系,指出我国的死刑政策应是“保留死刑,慎用死刑,但绝不滥用死刑”,并提出了为贯彻死刑政策而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具有恢复性司法性质的刑事和解已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展开,刑事和解除了可以适用于自诉案件、轻伤害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外,还可适用于何种案件,应该依据何种标准去判断。从刑事和解的司法实践,刑事和解的价值目标和社会效果看,一个案件是否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大致可以遵循以下判定标准:案件是否有具体明确的被害人标准、犯罪主体标准、犯罪主体主观恶性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法治水平已经有了重大突破。但同时,各种犯罪现象依然出现。从总体上来看,当前社会发展稳定,刑事案件的发生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社会治安刑事较为乐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民众对于死刑的看法也不断趋于理性,对司法机关正确适用死刑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成为推动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社会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张贺 《商品与质量》2011,(S5):43-44
《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再次掀起了我国对贪贿犯罪是否适用死刑的热议。针对这一问题,在展望废除死刑国际化大趋势的同时,还必须考量我国刑事立法的沿革和现实的诸种因素,以期作出符合需要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刑事和解,是一种以协商形式恢复原有秩序的案件解决方式,目前,在我国司法的实践中,已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积极效果。宽严相济正是刑事和解措施构建的刑事政策基础,对于轻微犯罪案件在正式的刑事诉讼程序之外以刑事和解方式结案,体现了对轻微犯罪的宽缓处理,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然而,刑事和解也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  相似文献   

19.
死刑问题尤其是死刑存废问题,已成为中国刑事领域的热门话题,并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但我国应从完善死刑制度着手,以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真正做到"少杀、慎杀",从而顺应国际死刑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20.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刑事法治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目标的回应,是人类理性在刑事领域的产物。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合理的界定,以培育宽严相济的刑事理念,实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