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本刊是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综合性、理论性期刊,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声望卓著的学刊",  相似文献   

2.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本刊是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综合性、理论性期刊,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声望卓著的学刊",  相似文献   

3.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本刊是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综合性、理论性期刊,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声望卓著的学刊",1979-1985年所刊发文章曾被《波士顿科学哲学文库》选编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与哲学研究》一辑。  相似文献   

4.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  相似文献   

5.
<正>格调高洁特立独行雅俗共赏惠及域中《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1月10日。该刊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6):F0004-F0004
《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1月10日。  相似文献   

8.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于1978年经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立,为此在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了《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首任社长为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首任主编由著名哲学家于光远担任。1979年1月,《自然辩证法通讯》正式出版第一期"创刊号",当年为季刊;1980年,经过一年的成功运行之后,《自然辩证法通讯》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继于光远之后,先后担任主编的有李宝恒、范岱年、李醒民和胡新和,现任主编为胡志强。《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一、二、三届编委会由范岱年担任主任委  相似文献   

9.
《自然辩证法通讯》作为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将近三十年以来她对于促进自然辩证法(又称科技哲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历程就是为自然辩证法立言、立德、立功的光荣历史:她以弘扬科学精神、播撒人文情怀为旨趣,“三十而立”的她在经历了三十年的洗礼与磨砺,早已成为学人心目中的灯塔——以星星之火点亮了前行的路途,更以燎原的热情鼓舞着每个奋斗的心灵;同时她肩负推动思想解放的历史使命,继往开来迈步走在新的征程匕。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通讯》(以下简称《通讯》)一直是我喜爱和敬重的杂志之一。但《通讯》也和其它自然辩证法类杂志一样,处在“大口袋”的困惑之中。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杂志的副标题上,例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有副标题:“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副标题为:“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通讯》的副标题则是:“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2012年7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科学文化哲学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与高校联合举办的第四次小规模的专题学术研讨会。会  相似文献   

12.
科学文化哲学是当今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生长点。为推进科学文化哲学的发展,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和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将于2012年7月中旬在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科学文化哲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诚邀您参加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3.
本刊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刊、CSSCI哲学类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目录自然科学总论期刊,科技哲学学科的专业性、理论性刊物,是探讨科学、技术、哲学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术杂志。本刊坚持以引领自然辩证法界的学术发展为己任,鼓励学科交叉研究,热诚欢迎海内外学人和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丛书主编、波士顿大学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中心主席、马克思主义者R.S.科恩教授应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邀请,到北京作系列讲演。他讲演的主题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报告的内容主要是介绍马克思对科学及其社会功能的理解,介绍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哲学思潮以及本世纪后期对科学的历史的理解之间的关系。报告于9月17、18、20、21、22日上午举行。听讲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名学者或学生。  相似文献   

15.
由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中心、复旦大学哲学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中山大学哲学系共同发起的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初定于1988年10月中旬在江苏省无锡市委党校召开。这次会议将主要研讨以下三个主题:1.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2.价值在科学中的作用;3.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科学的合理性。拟参加会议的同志请于1989年6月底以前将论文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走过的三十年,正是中国元科学研究迅猛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来,《自然辩证法通讯》对于中国元科学研究的发展不仅起着见证和记载的作用,更是起着引领和推动的作用。如果说,《自然辩证法通讯》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性杂志”的定位,以及“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技术史”栏目的设立,极大地推动了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历史学在中国发展的话,那么,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月14-17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陕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发起,陕西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承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西北大学数学史研究中心协办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汇流与整合"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三十周年大会在古都西安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18.
<正>李宝恒(1931.6.13—2001.12.3),汉族,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45年9月考入上海工业专科学校,195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在上海纺织工学院毕业留校参加工作。1960年5月至1966年7月,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理论处副处长兼中共华东局内刊编辑部主编、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写作组自然辩证法组组长。1978年至2000年,李宝恒一直担任中国科学院主办的《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副主编、主编。该杂志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国内关于科学技术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三份权威学术期刊2004—2013年的文章类型、作者群进行详细而全面地统计研究分析,梳理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三大期刊十年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探讨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讨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推动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与普及,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1986年7月29日至8月11日,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与华北人才技术开发公司,在河北省承德市联合举办了“科学与社会”讲习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五十余名自然辩证法、哲学、科技工作者,听取了国内18位学者的专题报告,并进行了有益的交流。这次会议的报告人以中青年学者为主,报告内容是他们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其中心议题为“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