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广州地区冷却塔选型的全工况不保证小时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统计广州地区湿球温度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冷却塔数学模型,求得空调运行期全工况下的冷却塔入口空气湿球温度偏离额定工况运行的不保证小时数,并编写了相应的软件界面,为设计人员在选择冷却塔时提供了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空调用闭式冷却塔的运行参数对其冷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乃玲  陈伟  邵东岳  刘英杰 《制冷》2007,26(1):74-77
建立了闭式冷却塔热质交换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并结合计算机编程对闭式冷却塔的冷却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系统地研究了喷淋水量、空气湿球温度、空气流量、管内水流量对闭式冷却塔冷却性能的影响趋势,通过分析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闭式冷却塔的研制及优化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殷萍 《制冷》2011,30(2):56-60
借助于冷水机组和冷却塔的选型软件,并通过迭代计算的结果表明:以控制恒定逼近度的逻辑方法,在冷却塔风机上能够实施变频的运行范围因为受到冷量、湿球温度和冷水机组的效率影响而非常小;而且如果将冷水机组与冷却塔的综合能耗一起考虑的话,可能达不到所设计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毛细管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免费冷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闭式冷却塔供冷的工作原理及毛细管空调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不同闭式冷却塔供冷模式,确定了夏季以闭式冷却塔直接为毛细管平面空调系统提供冷源是一种节能的有效模式。随后,根据标准年气象资料,对乌鲁木齐地区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全年有8376h湿球温度不超过16℃,可以利用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直接供冷,且夏季三个月当中有1930h可以实现免费供冷,这对在我国西部地区推广毛细管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祯祥 《制冷》2007,26(B11):81-84
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冷却塔冷却能力的影响,从运行过程中节约风机、水泵等能耗的观点出发,总结了利用冷却塔节能的各种实施方法。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入口水温,及冷却水量的变化都将引起冷却塔冷却能力的变化。为了用户的最大限度节能,冷却塔的生产厂家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应多考虑冷却塔的自控功能,并且提供冷却塔在冬夏两种工况的热工参数。  相似文献   

6.
结合机械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自身特点,基于焓差理论建立了冷却塔热力性能变工况计算模型,研究分析了大气压力、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冷却水量、凝汽器热负荷、冷却面积、通风阻力以及风机风量等参数对冷却塔进、出塔水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气压力和干球温度对出塔水温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湿球温度是影响出塔水温的主要环境因素;冷却水量、凝汽器热负荷、失效冷却面积、通风阻力均与出塔水温成正相关关系,而风机风量增大,出塔水温会降低。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准确预测变工况下冷却塔出塔水温的变化趋势,为冷却塔变工况运行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空调用封闭式冷却塔热工性能的动态仿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作者研制的空调用封闭式冷却塔为研究对象,对冷却塔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封闭式冷却塔的动态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封闭式冷却塔的热工性能进行了动态仿真。建立了封闭式冷却塔的热工性能实验台,系统地研究了喷淋水量、空气流量、入口空气湿球温度等参数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温度频率法分析重庆气候得出可利用冷却塔免费供冷的主要时段集中在12月、1月和2月。根据冷却塔热工特性曲线,研究了出水温度随湿球温度变化规律并拟合了一系列对应水温差下二者变化的二次方程。然后以重庆某大型商业裙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动态能耗模拟。结果表明,20%最大冷负荷可作为免费供冷工况下的典型负荷。由此计算得到免费供冷设计时,水温差为4℃,对应切换湿球温度为11.25℃较为合理。免费供冷系统可节约空调能耗20.1%。  相似文献   

9.
数据中心内空调水冷系统能耗是除IT设备能耗外第一大能耗,在国内数据中心,大多采用风冷或水冷的散热方式进行降温,而液冷散热是比风冷或水冷散热更直接效率更高的散热方式.现常采用的冷却塔与液冷技术相结合,由于冷却塔内发生的是直接蒸发冷却过程出水温度在进口空气湿球温度之上.而间接预冷式蒸发冷却冷水机组通过预冷段对进口空气进行预...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各地湿球温度实际出发,分析它和冷却塔效率、出水温度、制冷机效率和夏季空调冷负荷的关系以及相互间的制约.指出修订标准必须以国情为准,并据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空调用封闭式冷却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永安  尚丰伟 《制冷学报》1997,(1):48-50,1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空调用冷却设备-封闭式冷却塔,及其工作原理和特点,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传热传质的特点,运用微积分理论,建立了冷却塔的数学模型;进而利用该模型探讨了入口空气湿球温度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2.
“亚湿球温度”的概念是在“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指低于湿球温度、高于露点温度的温度。本文对亚湿球温度的含义进行描述,并对实现亚湿球温度的空气处理流程进行分类,重点介绍通过间接蒸发冷却或间接一直接蒸发冷却复合空调技术实现亚湿球温度的空气处理流程,进一步阐述亚湿球温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复杂环境下的冷却塔控制爆破拆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确保邻近发电设施的不中断运转的情况下对发电厂的冷却塔进行爆破拆除,这对爆破拆除技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认真了解周围环境和冷却塔的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精确控制冷却塔的倒塌方向和爆碴的塌散范围,并针对保护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通过工程实践,爆破效果很好,达到了安全拆除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贵阳发电厂内冷却塔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薄壁双曲型圆筒,具有底部直径大,垂直高度高,塔壁外部没有施工条件且周边环境较为复杂的特点,采用预拆除技术,以确保冷却塔爆破拆除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预拆除技术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冷却塔内部支撑、倒塌方向薄壁的减荷槽以及倒塌反向的泄压窗。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出正梯形爆破切口的参数,在人字形柱上同时采用开设减荷槽(13个)的方法,来保证冷却塔筒壁在倒塌过程中的屈服破碎效果,为了进一步减小爆炸冲击波对冷却塔筒壁的破坏作用,在倒塌方向的反方向开出一个2m×4m的矩形泄压窗。根据现场实验结果和冷却塔整体爆破效果,预拆除技术对薄壁双曲型冷却塔爆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达到了冷却塔整体失稳倒塌,精确定向以及整体不下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贵阳发电厂内冷却塔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薄壁双曲型圆筒,具有底部直径大,垂直高度高,塔壁外部没有施工条件且周边环境较为复杂的特点,采用预拆除技术,以确保冷却塔爆破拆除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预拆除技术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冷却塔内部支撑、倒塌方向薄壁的减荷槽以及倒塌反向的泄压窗。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出正梯形爆破切口的参数,在人字形柱上同时采用开设减荷槽(13个)的方法,来保证冷却塔筒壁在倒塌过程中的屈服破碎效果,为了进一步减小爆炸冲击波对冷却塔筒壁的破坏作用,在倒塌方向的反方向开出一个2m×4m的矩形泄压窗。根据现场实验结果和冷却塔整体爆破效果,预拆除技术对薄壁双曲型冷却塔爆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达到了冷却塔整体失稳倒塌,精确定向以及整体不下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气流干燥器加速段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速段是气流干燥质热传递最有效的部份,其长度在总管长中所占的比例,直接影响干燥器的效率。阻力系数,饱和水蒸汽压,湿球温度的计算以及微分方程组的建立是加速段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阻力系数,饱和水蒸汽压计算的经验式,计算湿球温度的高位试差法,建立了气流干燥器加速段质热传递的微分方程组,并利用龙格库法得到了比较精确的值数解。  相似文献   

17.
以湿球温度控制法作为郑州某建筑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控制策略,建立基于TRNSYS的地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系统的模拟平台。在相同钻孔数下模拟不同湿球温度设定值下的系统运行特性,并获取不同钻孔数下维持土壤热平衡的湿球温度设定值。模拟结果表明,钻孔数对湿球温度控制法的湿球温度设定值影响不大,系统的能耗随钻孔数的增加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闭式冷却塔代替开式冷却塔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合经验分别计算了采用开式冷却塔和闭式冷却塔两种系统下的设备费用和运行费用,分析了闭/开式冷却塔的技术性能。通过分析看出,闭式冷却塔经济性,技术性能均优于开式冷却塔。  相似文献   

19.
空调器焓值法测试台中,空气接收混合箱的设计和湿球温度的测量准确度直接影响着测试精度。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在接收箱内加装带有挡流板和导风板的混合器,对气流的均匀扩散、测量精度的提高有明显效果。取样风速为5~7m/s时,所测得湿球温度与空气实际的湿球温度偏差仅0.15%。  相似文献   

20.
某车间冷却水系统采用空调机组、冷却塔换热器和冷冻水换热器这3种冷却方式,介绍其控制原则,并分别讨论这3种冷却方式的控制策略,通过尽量使用高性能指数冷却源、合理分担负荷、设备间协调运行实现精确控制、节能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