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3G与4G网络的推广与应用,后4G时代的通信技术被命名为5G。5G通信技术作为概念性的技术最先由2001年日本的NTT公司提出,而我国的5G概念则是于中国在2012年8月的国际通信大会上被提出。前不久,报道称韩国三星公司已研发出5G通信技术,该技术被命名为Nomadic Local Area Wireless Access(简称NoLA),手机在运用该技术后无线下载速度可以达到3.6G/s。本文简要概述5G通信技术的概念,并结合目前通信领域先进的技术(如云计算等)及概念性产品(如光场机、比特币等)来阐述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4G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对于5G技术的可能形态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从功能上来讲应具有规模化的频谱利用率和超低的功耗。本文将简要阐述5G通信技术的概念,并结合通信领域先进的技术(如云计算),以期5G在更真实的虚拟体验中有所突破,使移动通信技术系统优化与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陈协辉 《数字通信世界》2020,(3):134-134,113
近年来,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但是由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受限,也使得物联网的发展较为缓慢,5G通信技术的应用,对于物联网的发展意义重大。而良好的物联网体系也可以确保5G技术得到更好的运用,充分发挥出5G通信技术的优势。本文首先阐述了物联网和5G通信技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在当前物联网形式下发展5G通信技术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物联网形式下5G通信技术的几点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5G通信技术是在4G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数据传输技术,相较于4G传输技术而言,5G传输技术在传输性能、传输速度、资源利用率和适用范围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改变,因此5G通信技术正在逐渐全面取代4G技术,成为信息时代的又一里程碑。目前我国5G通信技术仍然处于试行阶段。文章主要通过对当前5G通信技术的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和试行情况做了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并详细阐述了5G通信技术的主要应用实践,以期能够有效推动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3G信息技术目前正在如火如茶的进行着,它已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变化;4G通信技术也早已提到日程了,同时也成为社会新的关注点。4G通信技术拥有更强大通信优势和传输速度。本文简单概述了4G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并阐述4G通信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5G技术是4G后的下一代通信技术,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根据国内外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对5G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分析,阐述其关键技术,同时介绍国内最新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孙嘉耀 《通信技术》2020,(3):689-694
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与之前的3G/4G网络中以人类为中心的通信方式不同,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物联网”概念的引入,任何人和任何事物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和分享信息的愿景将慢慢实现,而机器类通信的快速发展尤为重要。因此,阐述机器类通信的基本概念,介绍相应的机器类通信的用例和机器类通信所需技术要素,最后对面向5G的机器类通信的应用与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2017,(1):142-145
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因此,各个国家也开始着眼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研究与开发。我国目前在5G技术方面的研究重点就是如何将现行的技术和未来潜在的新技术实现融合与发展。解释并介绍了5G目前的概念以及性能,研究了5G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大规模MIMO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以及D2D通信技术等。同时,也对国内外有关于5G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索,最后分析了5G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今后5G通信网络的正式推出做好相应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智能手机开始大范围普及,第四代移动通信(4G)系统也随之被催生.随着科技的不断更迭,用户对于4G通信系统的要求愈来愈高,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4G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让我们不得不对其重视起来.本文首先对全球4G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做了简要介绍,然后简述了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此后对OFDM技术在4G通信系统中应用的优缺点做了详细阐述,最后分条介绍了OFDM技术在4G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5G通信技术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目前,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万物互联"也逐渐成熟。本文主要介绍5G通信技术在物联网的情况下,阐述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并详细分析了5G通信技术带来的改变日常生活的情况下物联网,以便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通信网络技术的逐渐发展,由3G通信网络技术发展到4G,目前4G通信网络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能够满足人们的通信网络需求。目前,5G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被研发部门提上了日程,据了解5G通信网络技术将是具有颠覆性的通讯技术,能够加快通讯网络的发展,在技术上进行了全面化的创新,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璐鹏 《移动信息》2023,45(11):22-2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远海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通信网络存在诸多限制,如带宽、延迟、安全等,5G技术的出现为远海通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文中介绍了5G技术的概念和优势,探讨了5G技术在远海通信中的应用场景、优势和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基于5G 技术的远海通信网络建设方案,包括网络架构、设备选型、安全设计、组网设计和安全保障。最后,详细探讨了基于5G技术的远海通信网络建设与优化,以期为推进远海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安康 《电视技术》2022,46(2):155-157
作为基于4G通信发展起来的全新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本身具有大容量、高速度的特点,同时其通信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满足现代通信的实际需要.对此,在阐述5G通信内涵及网络架构的基础上,探究基于5G框架进行数据传输的价值,并在5G覆盖增强技术、频效提升技术、频谱扩展技术、毫米波技术应用的同时,指出提升5G通信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4.
5G移动通信技术是目前通信技术中的前沿科技,在2020年后能够得到应用和普及,也是现在通信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角度展开剖析,探讨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趋势,结合大数据以及NB-IoT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在各项科学技术中名列前茅。现在,4G移动电话已经全面上市,走入寻常大众的生活,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4G通信技术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取代了3G通信技术,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将在未来被5G通信技术所取代。本文将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做个简单介绍,并且展望5G移动通信的发展前景,最后介绍几种5G移动通信中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6.
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 fifth-generation,5G)是继4G之后,为了满足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正在研发的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是面向2020年以后人类信息社会需求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首先介绍了5G的概念、应用展望及性能特征;然后重点阐述了5G的关键技术,包括高频段传输技术、新型多天线传输技术、设备间直接通信技术以及密集网络技术技术等;最后分析了发展5G技术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5G移动通信系统是面向2020年之后推出的一款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从目前的形势看,我国通信技术正在4G大发展大建设阶段,国际上最新最热的5G在国内仍处于初级探究阶段.综合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对5G移动通信发展的技术特点、基本需求与发展途径进行拓展.并应用展望、性能特征、5G的概念进行简单介绍,描述了5G关键的技术,包括新型天线传输技术、高频段传输技术、密集网络技术、设备间直接通信技术等,然后对发展5G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实际,对5G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研究。首先阐述5G网络通信技术的内涵,其次在分析5G网络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的同时,对该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前景进行了探讨。希望论述后,可以给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9.
孙磊 《通讯世界》2017,(14):103-104
目前由4G到5G的发展主要面临几个技术上的难题:eMBB(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增强型移动宽带)和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在4G领域,通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了进一步促成5G网络的发展,通讯领域提出了M-ICT战略,M-ICT战略让5G的发展有了依托,也让企业在战略中不断调整定位,找到核心优势.本文就是在M-ICT的背景下,来谈5G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以及技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5G-V2X(5G车联网)在3GPP标准中的发展情况、性能指标、技术功能、应用场景,并研究分析核心技术Sidelink(侧链通信),描述如车辆编队、高级驾驶等应用场景。文章着重分析未来B5G(后5G)时代车联网可能被广泛运用的多种增强技术如UE(用户设备)增强、定位增强、车载中继和机器学习,最后总结展望未来车联网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