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6,(12):43-44
运用实验室二维相似材料模拟试验,通过对煤层模拟开采,得出浅埋深条件下顶板活动规律及覆岩运动特征。分析表明:随着直接顶的断裂和失稳,老顶形成"砌体梁"结构;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平均约10.94 m;上覆岩层移动破坏后形成"三带",垮落带范围为煤层上方4~6.3 m,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为煤层上方19.8 m;弯曲下沉带范围为裂隙带以上直至地表。  相似文献   

2.
大采高综合机械化开采是厚煤层开采的重要趋势。以王庄煤矿8101大采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工作面的推进过程,研究了大采高工作面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和两带分布,揭示了主关键层破断后形成的三铰拱平衡结构,利用电子经纬仪对不同岩层的位移值进行记录,得出了顶板位移场变化规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810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垮落带高度为16 m,裂缝带高度为50~55 m,岩层最大下沉高度为6 m。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25 m,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在10 m左右,实验结果与王庄煤矿现场实践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浅埋深薄基岩煤层工作面上覆岩层的运动规律及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运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神华李家壕煤矿的上覆岩层的运移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进行了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模拟所得的初次来压步距为40m,实测值为36.4m;模拟周期来压步距为20m,与现场实测的周期来压平均为20.5m步距基本一致;关键层来压时表现为动载现象明显,整个上覆岩层全厚度切落,地表出现急剧下沉,工作面覆岩将不存在"三带",基本上为垮落带和裂隙带"两带"。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分析团柏煤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岩层的结构和顺序建立模型,应用F-RFPA~(20)数值模拟软件模拟11-101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破坏演化规律。根据数值计算结果,随着11-101工作面回采,顶板覆岩结构破断呈"压力拱"结构,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约为12m,垮落高度为2m;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约为36m;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8~24m。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开采时重复采动引起的覆岩冲击性破断问题以及再生破碎顶板条件下工作面安全开采问题,以潘二矿11221,1122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对极近距煤层群重复采动覆岩破坏及裂隙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煤工作面覆岩垮落带平均高度22 m,裂隙最大发育高度85 m,“两带”发育高度相当于采高的24.2倍;受3煤、1煤工作面联合采动影响,裂隙带相对向上发育增加15 m,覆岩采动充分垮落角基本对称,顶板破坏范围增大;随着工作面推进,煤层群顶板均经历垮落、裂隙发育、采空区冒矸被压实的演变过程,14 m厚的粗砂岩层作为关键层抑制裂隙向上发育,在回采结束后其下方产生较大离层;3煤顶板覆岩垮落形态近似呈非对称“Π”型,相对于3煤,1煤采完后,工作面呈现出“两大一小”的特征;“两带”高度发育大,垮落带和裂隙带的高度分别增加了46%、21%,顶板下沉量大,顶板垮落步距小,初次垮落步距和周期垮落步距明显减小,来压较为缓和。研究结果可为煤层群开采的围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某矿二号煤层开采为背景,运用RFPA2D数值模拟软件,对10 m厚中细砂岩老顶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表明,工作面直接顶的初次垮落步距为24 m,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为56 m,应力集中系数3.24,老顶的周期来压步距为28 m,应力集中系数2.34,在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下,工作面煤壁塑性区分布范围分别为4.0 m和3.5 m。随上覆岩层与煤层的间距的增大,煤层上方岩层的竖直位移呈显著台阶状减小,竖直位移曲线图趋于平滑。  相似文献   

7.
以南山煤矿小沟分矿B8煤层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现场观测的方法,对大倾角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的覆岩移动与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场基本顶中会形成"厂"形移动拱结构,其随煤层的开采逐渐向上覆岩层扩展,直至地表;周期来压表现出工作面中下部来压周期长、来压步距大,而上部来压周期偏短、来压步距偏小的特征,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约为40.0 m,周期来压步距为8.3~20.7 m;垮落带高度为41.0 m,断裂带高度为69.0 m,弯曲下沉带高度为46.0m。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5,(8):97-99
根据上覆岩层的结构判定老顶及关键层的种类,提出了关键层分为2类4种,提出相对应的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步距计算公式,并通过数值模拟软件RFPA,对来压步距和垮落方式进行模拟。通过对顶板进行支护,选择合适的支架,记录支架的来压情况,对顶板的步距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老顶的初次垮落步距为34 m,周期来压步距为14 m,周期来压步距出现一大一小的情况,具有现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薄基岩厚黏土层煤层开采时具有与普通薄基岩厚松散层工作面不一样的矿压显现规律,基于赵固二矿的具体地质条件通过UDEC4.0模拟研究了当基岩厚度为0m,30m和60m时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支承压力分布和上覆顶板岩层垮落形态等,通过模拟得知,黏土层顶板有较小的来压步距,能缓和工作面煤壁前方的支承压力,并能与薄基岩共同成拱或独立成拱用以承担上覆岩层的重量,且厚黏土层以弯曲下沉为主,对于防止地表水侵入工作面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的确定采深对采空区下工作面的影响,尽可能的避免上、下采空区的贯通,采用了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上覆岩层的离层空间、动压显现特征以及"三带"裂隙高度。结果表明:随着下煤层工作面采深不断增加,在工作面上方顶板岩层中的拉伸破坏单元逐渐的增多,采深的增大加剧了采空区下坚硬顶板的垮落和断裂,同样减小了顶板的断裂步距。随着采深的不断加大,初次来压期间的位移下沉值不断扩大,尤其是向上扩展的高度不断地增大,说明了下煤层工作面采深的增大促进了"上三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安全是生命的屏护,安全是健康的保障,安全是财富的积累,安全是幸福的向往.  相似文献   

12.
13.
郭廷杰 《中国煤炭》1999,25(10):24-25
《中国煤炭》1999年第7期高守尧文“煤炭工业几项政策亟待调整”中提出了煤炭工业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政策建议,笔者深有同感。我国煤炭工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解决了持续多年的短缺问题,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功不可没;去冬以来又施行了关闭非法小矿2.58万个、压产2.5亿t的重大调整措施,估计今后煤炭生产将进一步好转。但应该看到非法开采问题解决后,“高文”中所反映的大小矿难以平等竞争、不同地域的大矿难以平等进入市场和增值税包括运费带来的不平等问题等依然存在,故必…  相似文献   

14.
所谓“三个亮点”,即突出抓好质量标准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并由此促进全厂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2004年以来,枣矿集团一机厂认真贯彻集团公司部署,大力推进“三个亮点”工程,使企业管理、生产经营、职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綦慧萍  金勇 《矿业工程》2011,9(1):37-39
本文从企业实际出发,全面阐述了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意义、基本条件和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6.
"庄家"请客     
  相似文献   

17.
"馋"相     
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童年的记忆也日渐模糊.但总有几朵浪花,不断跳出水面,撞击我尘封的记忆,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18.
19.
打"针"     
过去,在医院打“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最近,安徽淮北石台矿却出了件稀罕事:凡是“三违”人员,一律进宣传部打“安全预防针”。瞧,这又来了几位。“唉!你看,人家又是上茶又是递烟的,搞的咱多不好意思。”“别说了!瞎嘟囔个啥?俺比你更惭愧!”为认真吸取以往事故教训,正确引导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从2月份开始,石台矿党委在东办公楼会议室支起了“安全小灶”,开起了“安全诊所”。定期由矿领导及宣传部、安监处、社区服务中心、妇女协安会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同志轮番“掌勺”“坐诊”,给“三违”人员烩制“安全大餐”,注射安全长效“疫苗…  相似文献   

20.
"A" M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