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认为 ,应明确商号权具有人格权、财产权性质 ,并破除商号登记的级别主义 ,扩大对商号侵权的解释 ,建立起完善的商号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商号一般是指生产经营者的字号,是生产经营者进行民商事活动时用于标识自己并区别于他人的标志,因此商号的专用权,即"商号权"具有名称权和知识产权的双重性质。商号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日益突显,而我国商号立法现状却不容乐观,实践中商号侵权案件大量出现,所以探讨企业商号权的法律保护对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商号因其承载着商业价值,出资是实现其价值利用的一种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商号出资现象逐渐增多.从理论上理清商号出资和企业名称转让之间的关系,界定商号权的性质以及商号出资的方式;在具体实务操作上解决商号变更、主体责任、商号估价等障碍,为商号出资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保障措施,是顺利实现商号出资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商业标识法律保护之商号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号是一种重要的商业标识,本文从商号与商标的冲突入手,阐述了商号的重要性,然后,从外国的对于商号的保护手段对比我国商号保护立法的现状,探讨了怎样实现对我国商号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5.
郝以宏 《行政与法》2009,(7):124-126
商号又称企业名称.由于我国商号立法的滞后,商号在转让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困境:如理论上的矛盾,转让方式不明确.没有规定营业终止时的商号权转让问题等,因此,我国应统一商号的使甩,建立知识产权属性的商号权保护法律制度,建立字号权制度,引入"营业"一词,明确规定营业终止时的字号权实现制度.  相似文献   

6.
试论商号权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丽 《法制与社会》2010,(2):285-285
本文在认定商号概念的基础上,从商号权与人格权的区别、商号权的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现有立法实践,提出应当将商号权纳入知识产权体系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7.
商号权是商事主体对其商号所享有的专用权,是商号所有人依法使用、转让其商号并禁止他人滥用的权利。在我国,商号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很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对商号权的法律保护还很薄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对商号权的法律保护,构筑起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时代,商号已经成为企业信誉度的载体,是产品质量的代名词,也是企业拥有的一笔的无形资产,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然而我国对于商号的保护尚存在法律漏洞。在当今社会,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对知名商号的侵权行为日益严重。社会关于要求用立法对商号进行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对商号的法律保护做详细论述,以期达到我国对于商号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刘斌  徐珍 《行政与法》2010,(11):93-95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商号法律保护制度。在现行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现有法律体系的框架下切实保护商号,不仅要正确认识商号知识产权的性质和保护现状,更重要还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商号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推进,商号权相关纠纷逐年递增,因此,不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愈加重视从法律层面探求对我国商号权的各种救济机制。本文力求以研析商号权相关理论为出发点,探究商号权与企业名称权之真相,进而在论述我国现有的商号权法律救济机制基础上,明晰这个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对我国商号权进行法律救济的完善创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应加强对商标权、商号权的法律保护,加强对驰名商标、商号的特别保护,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号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敏 《知识产权》2007,17(6):54-57
我国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有关商号的法律文件,现行商号登记、管理与保护等制度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完善我国商号法律制度,需要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制定统一商业的标志法,建立老字号、驰名商号的特别保护法律制度,加强商号的地方立法,构建多层次的商号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何志恩 《法制与社会》2010,(12):114-116
商号是商人用于彰现自己的标记,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商号具有财产权的性质,商人可将自己的商号转让给他人而获得经济利益,从而法律应对商号的转让进行具体严格的法律规制,否则将造成商号的混淆,不利于保护市场经济的安全与交易的秩序。本人首先对世界各国商号转让的法律规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认为我国法律对商号的转让应允许其单独转让,亦可同营业一起转让;且受让人应承担一定的竞业禁止的义务;商号转让须履行登记手续,才能生效,始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相似文献   

14.
试论商号的法律保护中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堵辰君 《行政与法》2005,(5):112-114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企业商事活动的日益频繁,有一个“新”名词逐渐为许多企业所论及,那就是———商号。现阶段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将商号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来对待,而另一方面我国目前针对商号又没有统一的专门立法,实践中针对商号的一些具体规定又相对较为笼统、模糊,并且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之中且时有矛盾冲突。本文试从商号的法律性质分析着手,阐明商号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其定义与性质不应简单等同于企业名称与商标。同时,针对目前商号存在的若干主要法律问题如商号的法律定义和定性的不明,直接关系到相关权利如何实现、行使和保护,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以及就商号权与商标权的法律冲突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马幼腾 《知识产权》1996,6(4):23-2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独立人格不断增强,商号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正在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市场竞争手段而被广泛运用。商号权之争也纷至沓来。因此,加强对商号及商号权的研究,于现实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我国现行商号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什么是商号 商号是企业以及其他商主体为表明不同于其他企业及商主体的特征而使用的特定名称,该名称必须由文字组成,故又称字号。商号不  相似文献   

16.
商号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守文 《知识产权》1995,5(2):42-46
一、商号与商号权 (一)对商号的一般认识 商号,或称厂商名称、商业名称,它通常是指厂商为了识别和区别所从事的业务、职业或行业,而使用某人的姓名或其他的词或者两者的组合所确定的自己的称谓,犹如自然人的姓名一样。事实上,厂商作为市场主体,只有具备自己的确定的名称,才能独立地进行市场活动并独立地承担责任。因此,法律要求厂商在进行设立登记时,必须有自己的名称或称商号。  相似文献   

17.
熊进光 《河北法学》2002,20(1):114-116
《德国商法典》以商号的真实性原则为基础 ,对商号的确定、商号的变更与转让、商号的保护等内容作了全面规定。改革后的《德国商法典》以商号自由化为基本目标 ,对商号的选用、商业信函中商号的使用说明、商号登记程序的简化等内容都进行了改革 ,通过改革旨在使德国的企业能更自由地通过商号的使用来提高其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原因主要有商标与商号的构成和功能相似性,行政管理,权利保护的地域性,利益驱动,法律规范尚存不足等。主要解决办法是遵循保护在先权原则、禁止混淆原则、利益均衡原则、诚实信用和维护公平竞争原则;完善法律规范,加大不诚信成本;改革企业名称行政管理模式;建立全国统一商号检索系统和商标与商号交叉检索系统;加强商标与商号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刘金涛  江腾 《法制与社会》2010,(34):145-145
商号,即商业名称,是指商人从事商行为时使用的名称,或者在营业活动中使用的用于表彰自己独特法律地位的称号或标示。本文从分析商号权的价值属性入手,探讨了我国商号权保护的现状,进一步论述了对商号权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于艳  孙佩艳 《法制与社会》2010,(15):111-111
商号权是一种复合性质的权利,既具有人格权的属性,也具有财产权的属性。关于商号权的性质一直众说纷纭,本文试从学界对商号权的几种观点入手,对此问题作一个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