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蔡振胜 《广西电力》2006,29(5):45-47
通过对湛江电厂一期锅炉高温再热器管壁温度偏差、超温问题的分析研究,认为炉膛出口局部烟气流速过高和三次风的燃烧问题是引起高温再热器壁温偏差、超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采用顶二次风反切技术减少炉膛出口烟气流速偏差,以及采用三次风浓淡燃烧技术以降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可有效降低高温再热器的壁温。  相似文献   

2.
再热器结构布置对超温爆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再热器超温爆管是影响大容量锅炉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并联管屏间的流量偏差是造成超温爆管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再热器流量分布的计算,分析了再热器结构布置对超温爆管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流量偏差的关键在于调整再热器出口集箱的静压分布及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3.
锅炉再热器管壁超温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湛江发电厂第一期锅炉高温再热器管壁超温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炉膛出口局部烟气流速不均匀、流速过高和三次风的燃烧问题是引起高温再热器管壁超温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采用顶二次风反切技术来减少炉膛出口烟气流速偏差问题;采用三次风浓淡分离燃烧技术降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从而降低高温再热器的壁温和减温水用量。  相似文献   

4.
在对某600MW超临界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汽温及烟温偏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及再热器出口烟温偏差形成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对策。认为炉膛出口气流的残余旋转是造成水平烟道区域烟温和气流速度偏差的根本原因。在采取有效措施后,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和再热器出口烟温偏差得以减弱。  相似文献   

5.
王波勇 《电力建设》2001,22(12):20-0
湛江发电厂锅炉长期存在高温再热器局部超温、再热器出口两侧汽温偏差大等问题。原因分析:锅炉炉膛出口存在残余旋转,使水平烟道右下部气流形成高温、高速区;中、高温再热器之间无混合联箱,无交叉,使中温再热器的偏差叠加于高温再热器,导致高温再热器右侧的温度更高。据此,提出锅炉运行优化和设备改造双管齐下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运行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高温管屏运行中防止超温爆管的几个关键问题,如管内产生氧化皮、突发性扰动、燃烧调整、屏宽方向吸热偏差和同屏热偏差、炉膛出口两侧的烟温偏差、过热器末级喷水量、炉外壁温测点的保温等。建议采用炉内壁温在线监测装置,以降低热偏差屏的炉内壁温水平,减少管内氧化皮的生成,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7.
对漳泽发电厂4台原苏制锅炉调节受热面、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超温变形、爆管、泄漏等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炉内燃烧组织不佳、燃烧中心上移、沿炉膛宽度和高度存在较大的热偏差、炉膛出口折焰角太小、高温受热面积灰严重、制粉系统三次风连接管路不合理等是造成高温受热面超温爆管主要原因。通过燃烧优化调整试验,严格控制炉膛出口烟温,减小沿炉膛出口宽度方向的热偏差,并对系统进行适当改进后,有效地解决了受热面超温泄漏的发生,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漳泽发电厂4台原苏制锅炉调节受热面、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超温变形、爆管、泄漏等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炉内燃烧组织不佳、燃烧中心上移、沿炉膛宽度和高度存在较大的热偏差、炉膛出口折焰角太小、高温受热面积灰严重、制粉系统三次风连接管路不合理等是造成高温受热面超温爆管主要原因.通过燃烧优化调整试验,严格控制炉膛出口烟温,减小沿炉膛出口宽度方向的热偏差,并对系统进行适当改进后,有效地解决了受热面超温泄漏的发生,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刘尧平  娄春 《热力发电》2003,32(10):38-40,55
通过试验得到屏式再热器的壁温分布,分析试验结果找出超温的再热器管。结合锅炉炉膛出口水平烟道的烟温分布,认为超温主要为水平烟道烟温偏差所致,对此提出了更换材质、加大三次风的反切角度、增加FF层二次风的反切等改进和运行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0.
某电厂330 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屏式高温再热器发生泄漏故障,通过对泄漏爆口进行宏观形貌、微观组织等检测试验,结合再热器结构布置、流量偏差、温度偏差及膨胀因素等进行分析,认为管屏热偏差是造成再热器超温泄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热力偏差管敷设耐磨耐火材料增加热阻、合理调整运行参数等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锅炉四角切圆炉膛出口存在的残余旋转,会形成水平烟道烟气流量的不均现象,使锅炉再热器产生较大的热偏差。结合湛江发电厂300MW机组锅炉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再热器热偏差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高温再热器入口处右侧的平均烟速比左侧高2m/s左右,右侧下排烟温高于上排100℃左右,再热器右侧出口汽温和壁温均大于左侧,造成再热器右侧超温。通过运行优化调整和设备改造,缓解了再热器两侧热偏差,减少了再热器超温。  相似文献   

12.
某电厂2号机组锅炉左右两侧再热汽温存在偏差,为防止再热器热段受热面管壁超温,运行人员需以高温侧为准,降低再热器蒸汽平均温度运行.这样保证了机组受热面的安全性,但降低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文中分析了汽温偏差的形成原因,通过试验方法解决了再热汽温偏差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46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再热器系统的流量分配、热偏差和吸热量的计算分析,发现原设计中屏式再热器系统进汽方式不合理引起的严重流量偏差是导致该型锅炉屏式再热器超温的主要原因,再热器整体吸热量偏大造成的汽温偏高和焓增过大进一步加剧了超温。经改进屏式再热器连接方式并减少受热面后。消除了屏式再热器超温,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2290t/h锅炉受热面超温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力 《中国电力》2003,36(1):82-85
分析珠海电厂700MW机组锅炉存在的过热器、再热器热偏差造成的超温爆管问题,介绍为减小热偏差而采取的改造措施,对解决大机组锅炉高温受热面热偏关芨超温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数值计算软件对某台1025 t/h四角切圆锅炉进行了OFA与三次风联合反切以降低炉膛出口热偏差的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反切层以上炉内流场旋转逐渐减弱、相对切圆直径减小,但对炉内主气流的空气动力结构影响不大;反切削弱了水平烟道入口处的扭转残余,使烟气在水平烟道内分布更加均匀,水平烟道入口左右侧温差减小。采用OFA与三次风联合反切可以有效地降低水平烟道内的热偏差,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465t/h流化床锅炉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6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过热器系统的流量分配、热偏差和吸热量的详细计算分析,发现蒸汽侧同屏管间流量偏差和烟气侧吸热偏差是导致该型锅炉屏式过热器超温的主要原因,屏式过热器整体吸热量偏大和减温水使用不当进一步加剧了超温现象。根据超温原因,在运行和结构改造方面提出了防止屏式过热器超温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1 175t/h锅炉因过热器受热面不足造成过热汽温偏低,燃烧器向上摆动时造成炉膛出口烟气残余旋转增大,烟气流量、烟温和汽温偏差增大,再热器金属温度过高,并加大了再热器减温水量,提出屏式过热器向下加长1m和低温过热器加一圈立式管等措施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机械性能测试、金相分析等方法对锅炉水冷壁爆管原因进行分析,各项检验结果表明,在焊接过热形成的粗糙内壁处发生高温蒸汽腐蚀及氢损伤是导致该水冷壁管爆管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高温蒸汽腐蚀及氢损伤产生机理,提出避免水冷壁爆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一台清河电厂新建的1 900 t/h超临界压力锅炉热力性能进行预估,对其进行了校核计算,并对增设燃尽风后对炉膛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计算.经过分析表明,原设计锅炉再热汽温偏高,提出减少低温再热器受热面,同时在预热器前加设低压省煤器,既解决了再热蒸汽超温问题,又能显著提高发电机组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