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模拟物2-TeCD对H2O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2O2作用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确定其半数致死浓度(IC50).检测2-TeCD对H2O2损伤细胞的细胞生存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MDA)和DNA裂解率.结果:H2O2对SH-SY5Y细胞的IC50为0.208 mmol/L;0.2 mmol/L的H2O2处理后SH-SY5Y细胞生存率为对照组的52.67%,TeCD保护H2O2损伤SH-SY5Y细胞的有效浓度为10 μmol/L; 10和20 μmol/L的2-TeCD可降低SH-SY5Y细胞中MDA含量,并降低DNA裂解率.结论:2-TeCD对H2O2损伤的SH-SY5Y细胞具有较好保护效果,可成为潜在的抗氧化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转移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情况及米非司酮对HO-8910PM细胞水解基质蛋白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0-8910PM卵巢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情况;采用水解空斑法检测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对HO-8910PM细胞的体外水解人血浆基质蛋白空斑的变化.结果HO-8910PM细胞MMP-10及MMP-9表达较高,MMP-2表达较低;10 μmol/L、20μmol/L米非司酮培养48小时可显著降低具有蛋白水解作用的HO-8910PM细胞的百分比(P<0.01),而5 μmol/L米非司酮组无明显变化(P>0.05);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5 μmol/L、10 μmol/L、20μmol/L)明显缩小HO-8910PM细胞的平均水解空斑面积.结论HO-8910PM细胞可表达MMP-10、MMP-9、MMP-2;米非司酮可抑制HO-8910PM细胞体外水解基质蛋白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夏冰  杨太成  冼江 《肿瘤》2003,23(5):387-389
目的观察Genistein(GEN)对人尿道鳞癌细胞系HUS-98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碘化丙啶(PI)和Annexin V-FITC双染色的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检测凋亡,台盼蓝拒染法测定淋巴细胞活力,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雌激素受体(ER)蛋白的表达.结果低浓度(1×10-111~1×10-8mol/L)GEN促进HUS-98细胞的生长,处理3 d时,1×10-8mol/L组的细胞数比对照组的增加9%(P<0.01);高浓度(1×10-7mol/L~5×10-4mol/L)GEN则浓度依赖性地引起HUS-98细胞数目逐日减少,但是除5×10-4mol/L外的其余浓度对正常淋巴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1×10-6mol/L GEN作用于HUS-98细胞24~48 h,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比率均增加,且有时间依赖性.HUS-98细胞表达ER蛋白.结论高浓度GEN具有抑制ER阳性的人尿道鳞癌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凋亡及坏死的作用,为今后用于尿道鳞癌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对ECa109中TIG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分别使用10、20、50、100μmol/L的5-aza-CdR处理ECa109细胞,对照组用不添加5-aza-CdR培养基培养;采用MTT法检测两组细胞生存率的变化;MSP检测TIG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法检测TIG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5-aza-CdR可以显著抑制ECa109的生长,实验组细胞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同种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延长,生存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作用时间,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生存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ECa109细胞TIG1基因处于高甲基化状态,经过10μmol/L及20μmol/L的5-aza-CdR处理细胞株120h后,TIG1基因的甲基化部分解除.对照组ECa109细胞中无TIG1 mRNA表达,采用10μmol/L及20μmol/L浓度药物处理72、120、168h后细胞株中TIG1 mRNA恢复表达,且20μmol/L处理组细胞较10μmol/L组TIG1 mRNA表达增强.结论:5-aza-CdR可以抑制ECa109细胞生长,且具有剂量及时间依赖性;ECa109中TIG1基因甲基化阳性,其mRNA的表达缺失;经5-aza-CdR干预后可使TIG1基因发生去甲基化修饰,恢复表达,去甲基化修饰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Viili多糖对肿瘤特异性抗原基因MAGEA10表达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MT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Viili多糖刺激A549细胞24 h、48 h、72 h后对其存活率的影响,qRT-PCR法检测Viili多糖浓度为10 mg/L、25 mg/L、50 mg/L时与正常生长A549细胞相比较MAGEA10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检测Viili多糖10 mg/L、25 mg/L、50 mg/L刺激A549细胞后MA-GEA10表达抗原肽的情况。通过MAGEA10 mRNA表达量与抗原肽表达量分析探讨Viili多糖对MAGEA10表达的影响及其表达过程中的可能机制。结果 (1)Viili多糖作用A549细胞后,存活率下降,在0mg/L~50 mg/L范围内其浓度与细胞存活率呈负相关,且作用48 h效果最显著。(2)与未用Viili多糖刺激的空白组相比,Viili多糖浓度为50 mg/L时MAGEA10 mRNA相对表达量上升。(3)与空白组相比,Viili多糖浓度为50 mg/L时MAGEA10蛋白表达量上升。结论 Viili多糖对A549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上调A549细胞中MAGEA10的转录和翻译水平,两者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但可能是相互独立的。本研究通过提高癌症的非特异性免疫来提高特异性免疫概率,为癌症辅助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丹参酮Ⅱ A增强HSV-tk/GCV旁观者效应及其与Cx43 mRNA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 ,Tan)对HSV tk/GCV旁观者效应的增强作用及其与间隙连接蛋白Cx4 3转录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polybrene转染、荧光定量RT PCR等技术 ,观察Tan对宫颈癌细胞ME180 (ME)、ME/TK转化细胞旁观者效应及诱导Cx4 3mRNA表达的作用。结果 在HSV tk/GCV系统中 ,Tan显著地提高了ME/TK细胞对GCV的敏感性。在 2 μg/mlGCV作用下 ,以1.3× 10 9mol/LTan与不加Tan的作用相比较 ,在ME与ME/TK不同比例混合细胞的各组中 ,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并观察到Tan对GCV旁观者效应的增强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为 1.3× 10 -8mol/L和 1.3× 10 -9mol/L。RT PCR结果表明 ,经 1.3× 10 -8mol/L和 1.3× 10 -9mol/LTan处理的ME细胞 ,其Cx4 3mRNA的相对拷贝数比值增高约 8.83倍及 8.4 7倍。结论 在宫颈癌ME180细胞中 ,Tan在 1.3× 10 -8mol/L和 1.3× 10 -9mol/L范围内具有明显增强HSV tk/GCV旁观者效应的作用。Tan在转录水平诱导Cx4 3mRNA表达上调 ,与旁观者效应的增强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髓侵犯 ( BMl)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 NHL )骨髓涂片与活检标本中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骨髓涂片瑞氏 -吉姆萨染色、活检组织塑料包埋行苏木素 -吉姆萨 -伊红染色后分别进行瘤细胞形态学观察和描述。结果  T- NHL 4 0例 ,B- NHL 10 0例。骨髓中淋巴瘤细胞 2 0 .0 %~ 90 .0 % ,L BMI轻度 30例 ( 2 1.0 % ) ,中度 32例 ( 2 3.0 % ) ,重度 78例 ( 5 6 .0 % ) ;瘤细胞分布呈间质型 4 6例 ( 32 .8% ) ,混合型 36例 ( 2 5 .8% ) ,结节型 14例 ( 10 .0 % ) ,弥漫型 4 4例 ( 31.4 % )。中度浸润组患者脾肿大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浸润组和重度浸润组 ( P<0 .0 1) ,L BMI越重越易合并 L S/ L。结论  L BMI程度和方式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骨髓细胞学分析结合活检病理检查对L BMI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甘草酸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人乳腺癌细胞 (MCF 7)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 浓度( [Ca2 ]i)变化的关系。方法  2 .5~ 12 .5mmol/L甘草酸处理MCF 7细胞 2 4h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 5 .0mmol/L、7.5mmol/L和 10 .0mmol/L甘草酸处理MCF 7细胞 2 4h ,用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介导dUTP末端标记法和AnnexinV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凋亡细胞。 7.5mmol/L甘草酸处理MCF 7细胞 2 4h ,采用Fura 2荧光负载方法测定 [Ca2 ]i的变化。结果 甘草酸从 5 .0mmol/L浓度起对MCF 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 (P <0 .0 1) ,呈剂量依赖性 ;半增殖抑制浓度 (IC50 )为 15 .8mmol/L。 7.5mmol/L和 10 .0mmol/L甘草酸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 (P <0 .0 5和P <0 .0 1)。甘草酸处理组的 [Ca2 ]i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甘草酸具有抑制MCF 7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内Ca2 水平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互隔交链孢霉素(ahenuene,ALT)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cAMP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NIH/3T3为研究对象,观察以0、2.5、5、10、15和20 μmol/L ALT作用30 min,并设0.4 mmol/L烷化剂甲璜酸甲酯(methyl methane.sulfonate,MMS)为阳性参照物,使用超声法破碎细胞,以125I标记的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细胞内cAMP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10、15和20 μmol/L ALT 能升高细胞内cAMP水平(P<0.05);而以0.4 mmol/L MMS处理细胞.cAMP水平同样升高.结论 ALT对细胞具有明显的影响,可能与经由第二信使cAMP所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紫杉醇对浆液性卵巢癌细胞HO-891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体外培养的浆液性卵巢癌细胞HO-891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卵巢癌细胞HO-8910,用浓度1×10-9 mol/L、1×10-8 mol/L、1×10-7 mol/L和1×10-6 mol/L的紫杉醇作用细胞12 h,24 h,48 h后,提取细胞DNA片段进行2.0 mg/L 琼脂糖凝胶电泳;消化HO-8910细胞并经碘化丙锭(IP)染色后,流式细胞仪(FCM)对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电子显微镜对紫杉醇作用后的HO-8910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体外培养的卵巢癌HO-8910细胞经不同浓度的紫杉醇处理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于1×10-7 mol/L 紫杉醇作用48 h后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特异的DNA梯状电泳;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细胞凋亡率达19.7 %;且电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早期形态学改变。结论:卵巢癌HO-8910细胞对紫杉醇具有药物敏感性,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脂质体对小鼠白血病L12 10 细胞和人白血病K562 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逆相蒸发法制备出PAL脂质体 ,应用MTT还原法分别检测PAL脂质体和游离的PAL对L12 10 和K562 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在酶活性相同条件下 ,PAL脂质体比游离PAL有较强的抑制细胞增殖作用 ,对K562 细胞作用 4 8h ,IC50 分别为 0 .90 5U/ml和 1.14 0U/ml,对L12 10 细胞作用 4 8h ,IC50 分别为 0 .95 8U/ml和 1.5 13U/ml。结论 PAL脂质体能抑制L12 10 和K562 白血病细胞增殖 ,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 (P <0 .0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GEM)是否对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并对GEM的放射增敏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用克隆形成分析法观察GEM对p53基因突变的人肺腺癌细胞系(973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流式细胞术观察照射前后973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分析其与p53基因突变是否为放射增敏机制.结果 10 nmol/L GEM照前、照后给药均具有极轻微放射增敏作用;100 nmol/L GEM照前、照后给药时均具有明显放射增敏作用,且照前给药组的增敏作用明显强于照后给药组.p53基因突变影响细胞周期再分布及细胞凋亡,但与GEM的放射增敏作用无关.结论 100 nmol/L GEM具有明显放射增敏作用,p53基因突变、细胞周期再分布及细胞凋亡不是GEM放射增敏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及顺铂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小白菊内酯和顺铂分别处理SW620细胞,MTr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小白菊内酯和顺铂对SW620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分别作用48h后,小白菊内酯和顺铂对SW62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5 μmol/L顺铂联合10μmol/L小白菊内酯作用SW620细胞时,对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小白菊内酯和顺铂可以诱导SW620细胞凋亡.[结论]小白菊内酯和顺铂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抑制SW620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倍半萜烯内酯(sesquiterpene lactones,SLs)类化合物对不同环氧合酶-2 (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水平的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中癌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转归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鼻咽癌高分化CNE1L和低分化CNE2L细胞株中COX-2 mRNA和蛋白本底表达水平.给予不同剂量SLs活性成分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N)处理2种细胞株后,再分别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qRT-PCR检测细胞中干性相关基因COX-2、ABCG2、BMI1、OCT4 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干性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的相对含量;平板克隆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干性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增殖能力.结果:CNE1L和CNE2L细胞中COX-2mRNA和蛋白本底水平显著不同,在CNE1L细胞中明显高于CNE2L细胞(P<0.05);与对照组比较,PN处理后,细胞增殖抑制率随PN浓度(10~100μmol/L)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增高(P<0.05),细胞中COX-2 mRNA在CNE1L中升高、在CNE2L中降低,干性相关基因ABCG2、BMI1 mRNA在CNE1L细胞中升高、而OCT4 mRNA在两株细胞中均降低(P均<0.05);SP细胞抑制率亦随PN浓度(2.5~40μmol/L作用24 h)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增高(P<0.05);而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随PN浓度(0.25~1.5μmol/L作用72 h)增加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在CNE1L和CNE2L细胞株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NE1L细胞中变化作用更强.结论:PN对不同NPC细胞株中的干性细胞功能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明显差别,可能与不同细胞间COX-2表达的差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Lai YD  Ma XD  Huang YQ  Xu XN  Wang XZ  Chiao DJ  Liu D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11):804-807
目的 研究异硫氰酸苯己酯(PHI)对肝癌SMMC-7721细胞组蛋白乙酰化调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台盼蓝拒染直接计数法观察PHI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PHI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HI对SMMC-7721细胞组蛋白乙酰化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PHI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与0 μmol/L作用组比较,5、10、20、40和80 μmol/L的PHI对SMMC-7721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PHI可诱导SMMC-7721细胞产生凋亡,PHI作用于SMMC-7721细胞7 h后,10、20和40 μmol/LPHI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9%±2.4%、17.5%±4.2%和54.5%±5.4%,明显高于0 μmol/L PHI组(4.5%±2.3%,P<0.05).PHI作用于SMMC-7721细胞3 h时,与0 μmol/L PHI组比较,10、20和40 μmol/L PHI组中Bcl-2、Procaspse-9和Procaspse-3的表达下降,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上升,而Procaspase-8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作用7 h时,这种变化趋势更加明显.PHI作用于SMMC-7721细胞3 h时,与0 μmol/L PHI组比较,10、20和40 μmol/L PHI组中组蛋白H3的乙酰化分别增加了1.87倍、2.43倍和3.67倍,组蛋白H4的乙酰化分别增加了1.29倍、1.45倍和2.25倍;作用7 h时,这种变化趋势更加明显.结论 PHI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调控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影响其表观遗传学,并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TNF-α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α(rhTNF- α)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EGb761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细胞凋亡实验分5组,即空白对照组,rhTNF -α对照组(10 0 μg/L ) ,EGb761低浓度组[rhTNF- α(10 0 μg/L) +EGb761(10mg/L) ] ,EGb761中浓度组[rhTNF -α(10 0 μg/L ) +EGb761(2 0mg/L ) ] ,EGb761高浓度组[rhTNF -α(10 0 μg/L) +EGb761(4 0mg/L) ]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 3 2 5 8荧光染色检测凋亡。结果 EGb761在5 .0~80 .0mg/L终浓度范围内对HeLa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亚倍体细胞峰积分百分率(% )为:空白对照组(5 .3 5±2 .2 ) ,rhTNF- α对照组(3 7.8±6.1) ,EGb761低浓度组(19.2±3 .4) ,EGb761中浓度组(16.5±5 .7)和EGb761高浓度组(11.3±3 .9) ;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凋亡百分率(% ) :对照组(4 .2 3±2 .0 )、rhTNF α对照组(2 7.8±4.3 )、EGb761低浓度组(14 .9±3 .4)、EGb761中浓度组(12 .1±3 .7)和EGb761高浓度组(9.61±2 .3 ) ;结果显示,EGb761在10~40mg/L终浓度范围内对rhTNF α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 <0 .0 1)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EGb761能有效抑制rhTNF- α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V)对鼻咽癌细胞CNE-1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用药组(10、20和50 μmol/L RV)、单纯照射组(1、2、3、4、5和7 Gy)以及实验组(药物+照射).利用多靶单击模型拟合放射剂量-细胞生存曲线,检测RV对鼻咽癌细胞CNE-1的放射增敏效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RV对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RV作用48 h后,10、20、50 μmol/L RV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07、1.32和1.66,呈药物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RV和照射均可使G2/M期细胞阻滞,凋亡值(AI)增加,单纯用药组(10、20和50 μmol/L RV)、单纯照射组(1、2、3、4、5和7 Gy)和实验组(药物+照射)的G2/M及AI值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值均<0.01.形态学检测可见凋亡小体,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结论:RV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具有放射增敏效应,其机制可能与RV抑制细胞修复、导致G2/M期细胞阻滞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Src激酶抑制剂PP2对人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虹  怀娜  马秀梅 《肿瘤》2010,30(10)
目的:探讨Src激酶抑制剂PP2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迁移、侵袭和诱导血管形成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PP2作用对SGC-7901细胞中Src激酶活化的影响;分别采用MTT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法和体外诱导血管形成分析实验观察PP2对SGC-7901细胞生长、迁移、基质侵袭和诱导血管形成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提示,15 μmol/L PP2作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12 h时能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5和10 μmol/L PP2均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诱导血管的形成,且其抑制能力随PP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结论:Src激酶抑制剂PP2具有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迁移、侵袭和诱导血管形成的能力,可能对胃癌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己烯雌酚(DES)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OVCAR3中HOXA10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OVCAR3,分别加入5×10-6、5×10-7和5×10-8 mol/L的DES培养5d(120 h)后收集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记技术检测HOXA10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OXA10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随着DES浓度的升高,OVCAR3细胞中HOXA10基因的表达存在升高的趋势,且各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OXA10基因mRNA表达(5×10-8 mol/L DES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2;5×10-7 mol/L DES组与5×10-8 mol/L DES组比较,P=0.028;5×10-6 mol/L DES组与5×10-7 mol/L DES组比较,P=0.000 2)、HOXA10基因蛋白表达(5×10-8 mol/L DES组与对照组比较,P=0.032;5×10-7 mol/L DES组与5×10-8 mol/L DES组比较,P=0.049;5×10-6 mol/L DES组与5×10-7mol/LDES组比较,P=0.009);且DES可诱导HOXA10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发生去甲基化改变.结论:DES可以上调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OVCAR3细胞中HOXA10基因的表达,这与DES对HOXA1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及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凋亡的作用.方法:WST-1法观察加入硼替佐米后,NK细胞对KM-3细胞杀伤作用的变化;Annexin-V、PI及CD45三重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V+/PI凋亡细胞及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结果:效靶比为5:1、10:1和20:1的NK细胞联合5 nmol/L硼替佐米处理后12、24和48 h,均显著杀伤KM-3细胞(P=0.003),杀伤率的升高呈时间依赖性(P=0.002),且显著高于NK细胞单独处理,P<0.01.效靶比为5:1、10:1和20:1的NK细胞联合5 nmol/L硼替佐米处理,Annexin-V+/PI-细胞比例均增加(P=0.003),呈时间依赖性(P=0.002),且高于NK细胞单独处理,P<0.01.效靶比为5:1、10:1和20:1的NK细胞联合5 nmol/L硼替佐米处理后6、12和24 h,KM-3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降低(P=0.025),呈时间依赖性(P=0.022),且低于NK细胞单独处理,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NK细胞具有更显著地杀伤并诱导KM-3细胞凋亡的作用,提示硼替佐米与NK细胞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