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水悬浮种衣剂的配方筛选与工艺参数,确定种衣剂优化配方为克百威8%,福美双12%,硅酸镁铝1%,分散剂0201B 4%,黄原胶0.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成膜剂4号7%,乙二醇4%,苯甲酸钠0.02%,微肥以及生产调节剂适量,水补至100%.性能检测表明,所制的20%克·福悬浮种衣剂的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2.
新型增稠剂在20%克·福悬浮种衣剂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黏度、离心稳定性、倾倒性和热贮稳定性等指标测定方法研究评价了不同增稠剂在20%克·福悬浮种衣剂中的增稠作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自制混合增稠剂A效果最佳,沙蒿胶和阿拉伯胶也有较好的综合增稠效果.研究还得出一些用于食品、医药等产品中的天然增稠剂在农药悬浮种衣剂中作为增稠剂使用也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方法]采用经口半致死毒性测定方法研究18.6%拌·福·乙酰甲悬浮种衣剂对鹌鹑、家蚕、蜜蜂、斑马鱼4种生物的急性毒性,并对其进行环境安全性评价.[结果]18.6%拌·福·乙酰甲悬浮种衣剂对鹌鹑7d的LD50值为314(雄性)、278 mg/kg(雌性),对家蚕96 h的LD50值为40.2 mg/L,对蜜蜂48 h的LD50值为4.74 mg/L,对斑马鱼96 h的LD50值为0.783 mg/L.[结论]18.6%拌·福·乙酰甲悬浮种衣剂对鹌鹑和家蚕为中毒级.对蜜蜂为高毒级,但该药剂主要用于种子包衣,且包衣种子播种至开花期相隔时间较长,因此对蜜蜂的风险极小.对斑马鱼为高毒级,应严格避免药液流入水域对鱼类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4.
10%甲霜灵悬浮种衣剂的配方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丑靖宇  谭利  遇璐 《农药》2014,(4):251-254
[目的]制备10%甲霜灵悬浮种衣剂(FSC),确定最优配方,用于大豆种子包衣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方法]通过湿法研磨的加工工艺对10%甲霜灵悬浮种衣剂配方中各个组分进行筛选和优化。通过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考察该产品的药效和安全性。[结果]较优配方为甲霜灵10.0%,乙二醇5.0%,有机膨润土1.0%,Span-80 2.0%,Tween-80 2.0%,NNO 4.0%,黄原胶0.3%,SYFMA001 8.0%,RED571 2.0%,苯甲酸钠0.5%,水补足至100.0%。[结论]该制剂各项指标符合悬浮种衣剂的相关标准。室内生测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对大豆种子安全,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湿法研磨工艺,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成膜剂等进行筛选和优化,得到18%噻呋·噻虫胺悬浮种衣剂的优化配方,并确定其对花生种子发芽的影响以及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该悬浮种衣剂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悬浮种衣剂标准要求,悬浮率高,热贮稳定性好。18%噻呋·噻虫胺悬浮种衣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效为90.59%,虫口减退率为93.66%。  相似文献   

6.
28%吡虫·多悬浮种衣剂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红英  段先志  彭小英 《农药》2008,47(3):171-173
介绍了28%吡虫·多悬浮种衣剂加工工艺,并对助剂进行了配方筛选,采用正交设计法,确定配方组成为15%吡虫啉、13%多菌灵、3.0% TX-6、2.0%明胶、0.5%海藻酸钠、5%乙二醇、1.0%农乳600#、3.0%高岭土、水补至100%,通过技术指标测定,各项指标均符合悬浮种衣剂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筛选相关药剂,选取3种不同剂量的黄腐酸与悬浮种衣剂进行配比试验(1%黄腐酸配比悬浮种衣剂、3%黄腐酸配比悬浮种衣剂、4%黄腐酸配比悬浮种衣剂),以延长防治棉花立枯病,蓟马、地老虎等病菌,以及地下害虫等伤害。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索使用黄腐酸悬浮种衣剂混配药剂拌种,达到延长药效的最佳途径。通过黄腐酸在棉花苗期缓慢释放有效成分,延长药剂持效期并有效地控制棉花病虫的危害。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3种黄腐酸配比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87%~98%之间,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棉花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加入黄腐酸的悬浮种衣剂对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对悬浮种衣剂中杀菌、杀虫类药物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达到悬浮种衣剂的持效期延长的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剂量,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8.
29%吡·戊悬浮种衣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湿式超微粉碎法加工工艺对29%吡·戊悬浮种衣剂进行了研究。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成膜剂、防冻剂进行筛选实验,确定了优化配方。制剂经低温和热贮稳定性实验,外观无明显分层,水中分散性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悬浮种衣剂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水悬浮种衣剂的配方筛选与工艺参数,确定种衣剂优化配方为克百威8%,福美双12%,硅酸镁铝1%,分散剂0201B4%,黄原胶0.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成膜剂4号7%,乙二醇4%,苯甲酸钠0.02%,微肥以及生产调节剂适量,水补至100%。性能检测表明,所制的20%克·福悬浮种衣剂的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0.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原理,通过对7.6%丁硫克百威·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的检测试验,制定出相应的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1.
采用湿法超微粉碎法,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成膜剂等的筛选,获得5.5%戊唑·氟虫腈悬浮种衣剂优化配方,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该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病虫害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5%戊唑·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病虫害表现出较好的防效。采用药种质量比1∶200~1∶100进行小麦种子包衣,对小麦全蚀病防效为74.25%~83.93%,对小麦蛴螬防效为82.77%~86.11%,对蚜虫防效为83.91%~90.23%,小麦增产率为16.63%~18.32%。  相似文献   

12.
采用3种杀菌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5%五氯硝基苯悬浮种衣剂、11.2%甲基硫菌灵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腥黑穗病,通过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处理,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推广。结果表明,施药后3种杀菌剂对小麦腥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在73.81%~92.07%之间,试验剂量范围内对小麦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药剂拌种是预防和控制小麦腥黑穗病蔓延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悬浮种衣剂悬浮稳定性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采用机械物理和有效助剂筛选加入两种途径的有机结合,来解决悬浮稳定性的问题,通过生产实践和筛选对比试验,指出两种途径相结合,可以使悬浮种衣剂达到分散均匀、不分层的理想悬浮效果,提高药效的利用率和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崔勇  周惠中  杜微  董广新 《农药》2012,51(7):501-503,508
[目的]进行丁硫克百威和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的研究,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和地下害虫。[方法]利用湿法研磨的加工工艺对7%丁硫克百威·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的配方中各个组分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结果]丁硫克百威6%,戊唑醇1%,0201B 6%,EL-80 5%,NNO 3%,白炭黑2%,硅酸镁铝0.1%,乙二醇5%,警戒色3%,复配成膜剂10%,去离子水补齐至100%。[结论]对该制剂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评价,结果显示该制剂的各控制项目指标符合悬浮种衣剂的相关标准。发芽率100%,使用安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10%顺式氯氰菊酯·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的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湿法研磨的加工工艺对10%顺式氯氰菊酯·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的配方中各个组分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实验结果为:顺式氯氰菊酯7.5%,戊唑醇2.5%,白炭黑2%,EL-80 5%,10%PVA-1799 15%,NNO 2%,乙二醇5%,硅酸镁铝0.1%,警戒色3%,自来水补足至100%.并对该制剂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评价,结果显示该制剂的各控制项目指标符合悬浮种衣剂的相关标准.并且通过田间药效验证,该制剂对玉米地下害虫和丝黑穗病防效突出.  相似文献   

16.
28%苯甲·嘧菌酯悬浮种衣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湘仁  李敏  马超  冯建国  严寒  吴学民 《农药》2012,51(4):264-266,272
[方法]采用湿式超微粉碎法制备了28%苯甲·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成膜剂、防冻剂进行了筛选,确定了优惠配方.[结果]28%苯甲·嘧菌酯悬浮种衣剂的优惠配方为:苯醚甲环唑8.0%,嘧菌酯20.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ERSPERSE 4896)4.0%,羟基聚环氧乙烷丁醚(Ethylan NS 500LQ)2.0%,硅酸镁铝0.3%,黄原胶0.3%,成膜剂0.35%,乙二醇5.0%,色浆3.0%,荧光增白剂0.2%,水56.85%.[结论]该制剂经低温[(0±2)℃,7d]和热贮[(54±2)℃,14d]稳定性实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悬浮种衣剂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7.
聚萘磺酸盐体系对种衣剂悬浮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谢红璐  王家骅 《农药》2003,42(3):21-23
研究了聚萘磺桎卤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对种衣剂的悬浮性。结果表明,其质量分数3:1复配体系能产生协同效应,悬浮效果最好,对种衣剂的悬浮率达到90%以上,高于单一组分及其它阴离子体系,加入适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将改善聚萘磺酸盐体系的高温悬浮稳定性,并减小其粘度变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湿式超微粉碎法对15%克百威·戊唑醇悬浮种衣剂进行了研究,对润湿分散剂、成膜剂、增稠剂、防冻剂进行了筛选,确定了优惠配方:克百威14.0%,戊唑醇1.0%.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0%,苯乙烯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3.0%,黄原胶0.2%,成膜剂0.2%,乙二醇5%,玫瑰精0.5%,正辛醇0.5%,水74.6%.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悬浮率90%以上、热贮[(54±2)℃,14 d]分解率小于5%、种子包衣质量比1:1 50、包衣均匀等特点,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种衣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30%嘧·咪·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以及对花生根茎腐病、蚜虫和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30%嘧·咪·噻虫嗪悬浮种衣剂能提高花生出苗率(9.89%~12.38%),对根茎腐病防效为75.89%~80.85%,对蚜虫防效为62.24%~72.45%,对地下害虫防效为70.59%~79.41%。此外,其对花生有增产作用,增产率最高达到40.13%。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吡虫啉·多菌灵·烯肟菌胺悬浮种衣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甲醇-水-氨水为流动相,使用ODS-C18反相柱,在270 nm的检测波长下,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吡虫啉、多菌灵和烯肟菌胺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4、0.07、0.03,变异系数分别为0.27%、0.70%、0.7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6%、99.43%、99.79%,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9、0.999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线性关系好,是吡虫啉·多菌灵·烯肟菌胺悬浮种衣剂合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