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闻海  洪鹰 《广东医学》1999,20(5):373-374
目的探讨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及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病例采用补液输血、加强制酸、置胃管注入止血药物、加强创面处理及抗感染治疗。结果43例非手术治疗中除1例因合并败血症死亡之外,均获得痊愈。结论对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果措施得力,既能控制出血,又可避免因手术造成大面积烧伤治疗的难度,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营养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11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被随机分成早期胃肠营养组(58例)与制酸药物组(54例)。早期胃肠营养组在烧伤后48h内用能全力进行胃肠营养,不用制酸药和静脉营养,48h后可加少量静脉营养。制酸药物组在烧伤后48h内仅用制酸药:雷尼替丁0.2g,每12h1次。观察并比较二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早期胃肠营养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10.34%(6/58),制酸药物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25.93%(14/54),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胃肠营养预防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优于制酸药物;早期胃肠营养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胃肠道粘膜有保护作用,对应激性溃疡出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作者在两所医院12年间治疗大面积烧伤(n=1093)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n=1093)大面积烧伤病例并发应激性溃疡35例(发生率为3.2%),对照组(文献报道n=1023),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70例(发生率6.8%),两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严重烧伤病人采取积极液体复苏,尽早进食,积极防治感染和创面处理,常规应用抗酸剂,止痛,吸氧等综合性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措施.方法:总结分析临床收治的70例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结果:5例死亡,5例行手术治疗后,复合伤9例,其余51例均康复.结论:抗休克治疗,药物预防,肠内营养是防治应激性溃疡的主要措施,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4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烧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诱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1985-2001年收治烧伤病人中并发消化道溃疡出血的49例进行分析。结果:治愈37例,死亡12例,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4例,感染3例,呼吸道吸入性损伤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再次出血1例,术后感染1例。结论:烧伤后快速扩溶,防治休克,控制感染,早期进食,应用H2受体阻断剂,是防治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烧伤后围手术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致病原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 对8例电烧伤后围手术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治疗的93例电烧伤患者中,围手术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8例(8.60%)。结论:降低应激反应强度、早期胃肠内营养、保护胃肠粘膜、积极处理电烧伤创面及合并伤的救治、防止创面严重感染、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等,是预防电烧伤后围手术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的救治体会,提高其救治成功率。方法:总结近8年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病例,分析其烧伤、治疗特点及内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8例烧伤总面积16~98%,其中Ⅲ度10~52%;4例合并严重吸入性损伤并行气管切开,治愈26例,死亡1例;中毒性心肌炎、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脏并发症。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病情危重凶险,早期治疗是关键,创面处理是核心,营养支持疗法、感染及内脏并发症防治是基础。以整形观念治疗烧伤,可以提高烧伤病人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烧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诱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5~2001年收治烧伤病人中并发消化道溃疡出血的49例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37例,死亡12例,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4例,感染3例,呼吸道吸入性损伤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再次出血1例,术后感染1例。结论 烧伤后快速扩溶,防治休克,控制感染,早期进食,应用H_2受体阻断剂,是防治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谭璐 《吉林医学》2011,(2):403-403
为探讨小儿大面积烧(烫)伤后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护理和防治方法对我科2009年1年收治的小儿大面积烧(烫)伤后出现应激性溃疡的5例患儿的治疗和护理观察。总结5例患儿经治疗均临床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63例应激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注射液,对照组选用泮托拉唑注射液;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胃酸、胃泌素及生长抑素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达87.0%,对照组为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前,两组胃酸(pH值)、胃泌素分泌及生长抑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种药物均能降低胃酸(pH值)、减少胃泌素分泌及促进生长抑素分泌(均P< 0.05),且治疗组程度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较泮托拉唑更能改善应激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抑制应激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胃酸、胃泌素的过度分泌和提高生长抑素分泌,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eidosis,DKA)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诊治的20例DKA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0例DKA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均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通过实验室检查及胃镜诊断明确。尽快纠正低血容量和酮症酸中毒,止血、降糖治疗后,除1例79岁老年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外,其余19例均治愈出院。结论DKA易合并应激性溃疡,应首先解除应激因素,积极处理DKA,抗感染,纠正酮症及酸碱代谢失调,抗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对63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出血原因及防治途径。结果 63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新生儿自然出血症10例(15.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1.6%),应激性溃疡52例(82.5%)。应激性溃疡的原因主要有胎儿宫内窘迫及出生时窒息、早产、重症感染、硬肿、休克。新生儿自然出血症预后好,治愈率100%,应激性溃疡病死率5.8%。治疗除对症输血外,应禁食。应用维生素K1、甲氰咪呱、凝血酶、立止血有效。结论 应激性溃疡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且为新生儿危重病症的合并症,加强围产期保健可减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烧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院 1 2 6例应激性溃疡出血诱因和常见死亡原因的分析。结果 :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休克 ,感染等应激因素有关。结论 :烧伤后积极消除休克、感染诱发因素 ,早期应用H2 受体阻断剂等方法是减少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探讨了34例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诊治经过。结果临床治愈29例,其中经内科综合治疗26例,有效止血23例(885%);手术治疗8例,有效止血6例(75%);死亡共5例,死亡率(14.7%)。结论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首先行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应行紧急胃镜检查,内科治疗无效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并确诊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例58例,根据病情轻重,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 58例患者中,48例(82.8%)治愈,10例(17.2%)患者因原发病较重死亡.结论 我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韩振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8):919-919,951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87例合并应激性溃疡的重型颅脑伤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35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合荆;B组29例,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C组23例,应用H2受体拮抗剂。结果:应激性溃疡3—7d内控制:A组为30例(85.7%),B组为22例(75.9%),c组为12例(52.2%)。A组的控制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P〈O.01)。结论:H2受体拮抗荆单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效果不佳,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理想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止血合剂联合用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王金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1):1306-1306
<正> 应激性溃疡是大面积烧伤中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设备的不断发展,应激性溃疡的抢救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但电击伤所致的应激性溃疡出血乃至全消化道出血确实属罕见。我科于2001年8月曾收治1例电击伤致全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通过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1病例介绍 患者,男,24岁。不慎触及3 kV高电压,致头、面、颈、躯干、四肢烧伤40%Ⅱ°~Ⅲ°,伤后3 h转入我院,入院后即行清创、包扎、补液、抗休克及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处理。患者入院后  相似文献   

18.
开胸术后应激性溃疡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继前  陆芹 《中原医刊》2001,28(5):14-15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方法:病例回顾分析。结果:238例开胸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8例,其中3例为严重创伤,术后并发严重感染3例,脏器功能衰竭3例,休克1例。5例积极内科治疗治愈,3例死亡。结论:减少术后并发症,对高危患者及早应用抑酸剂及积极内科治疗可防治开胸术后应激性溃疡。  相似文献   

19.
王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4):198-198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对63例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者,采用积极的内科治疗及心理、饮食护理、服药指导等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内科治愈56例(88.89%),7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1.11%)。结论:积极的内科治疗加适当护理,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火焰所致大面积体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诊疗措施与转归,探讨其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烧伤整形外科2003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32例大面积火焰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收治病例主要来源从事煤矿、电焊工业、水泥生产、商场人口密集高温场所作业等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人群.32例患者中治愈23例,治愈率为71.9%;死亡9例,病死率为28.1%;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并发严重全身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休克、内脏并发症、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是影响大面积火焰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治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全部病例均行气管切开、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结论:大面积火焰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病势严重,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伤后及时采取早期综合治疗措施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