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筛选灵敏、特异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国家流感中心推荐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核酸引物和1对自行设计的引物,同时选择市售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分别对不同浓度的流感病毒进行RT-PCR或荧光定量PCR扩增,比较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H1N1病毒核酸的灵敏度为10-5(病毒稀释度),高于普通RT-PCR的灵敏度10-3~10-4;RT-PCR扩增甲型流感病毒(H1N1)核酸时,自行设计引物的灵敏度为10-4,高于中国CDC推荐引物的灵敏度10-3。2种引物的特异性一致。结论对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疑似样品的检测,荧光定量PCR是较灵敏的方法,但从成本和灵敏度两方面考虑,自行设计的引物更适合基层疾控机构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禽流感病毒H1、H3、H5亚型的HA基因和N2型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出四对RT-PCR引物,建立一步法多重RT-PCR对禽流感H1、H3、H5、N2四亚型进行快速检测。方法利用所设计的四对引物,通过对该方法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快速检测禽流感病毒H1、H3、H5、N2四亚型的一步法多重RT-PCR。利用禽流感H1、H3、H5、N2四亚型毒株和其它相关标准毒株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与结论所建立的一步法多重RT-PCR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禽流感其它亚型和NDV、IBV、ARV?IBDV的核酸均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检测现场样品395份(4省20多个地区),结果与经典检测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半巢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能够更加准确、敏感的检测出猪附红细胞体(Mycoplasma suis,M.suis),本试验建立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hemi-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hemi-nested PCR)。方法利用Oligo 6.0和Primer 5.0软件设计筛选出合适的PCR引物,经酶切分析和半巢式PCR进一步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同时与普通PCR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测得的猪附红细胞体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基因序列(AJ504999)同源性为100%。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实验设计的PCR引物不能从弓形虫、链球菌、大肠杆菌、猪肺炎支原体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条带。通过敏感性试验,半巢式PCR诊断方法最低能够检测出0.12fg的标准模板DNA。通过与普通PCR比较,证明本试验建立的半巢式PCR更具敏感性和实用性。结论本试验建立的半巢式PCR诊断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实用等特点,为猪附红细胞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应用real-time RT-PCR和病毒序列测定等方法对福建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开展实验室诊断。方法 采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呼吸道标本并提取RNA,分别采用甲乙型流感通用引物和探针、季节性流感(包括H3N2、H1N1、H1N1pdm)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及H7N9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进行荧光PCR检测。利用自行设计的引物扩增病毒基因组节段,测定并分析病毒基因组序列。结果 real-time RT-PCR结果表明,应用甲型通用引物扩增结果阳性,乙型及季节性流感(包括H3N2、H1N1以及H1N1pdm)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H7N9亚型流感病毒扩增结果阳性。序列测定获得的病毒4个节段的序列与已公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序列高度一致。结论 病例呼吸道标本中存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毒的基因与近期国内流行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类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能够更加准确、敏感的检测绵羊肺腺瘤病(sheep pulmonary adenomatosis SPA)。方法本试验通过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的囊膜基因env的TM区和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U3区分别设计特异性的内外侧引物,运用巢式RT-PCR的方法进行检测,同时与普通RT—PCR进行比较。结果测得的绵羊肺腺瘤病毒的env基因和U3区序列与Gen—Bank中发表的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基因序列(AF105220)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8%。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设计的env基因和LTR的U3区的内外侧引物不能从健康绵羊、小鼠、家兔的肺组织以及感染了SPA羊的肾、肝、脾的RNA中扩增出条带。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env基因和LTR的U3区的巢式RT—PCR诊断方法最低能检测出的标准模板RNA量分别为48fg和48pg,而普通的RT—PCR,env基因及LTR的U3区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0.48ng和4.8ng,得出巢式RT—PCR的敏感性高于普通RT—PCR,同时env基因的敏感性高于LTR的U3区的敏感性。结论以上试验说明巢式RT—PCR技术对于检测绵羊肺腺瘤病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肠道病毒的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肠道病毒5′UTR序列,应用生物软件在保守区设计与筛选特异引物和TaqMan探针,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与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并通过对急性临床样本的检测,评价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该方法对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及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等的检测有高度特异性,甲肝病毒、乙脑病毒、登革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诺如病毒等均呈阴性。该方法的检测下限达10-1TCID50/100μl。12份急性结膜炎病例结膜拭子标本中7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普通RT-PCR方法5份阳性。结论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快速、敏感、特异,适于肠道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早期快速检测甲型(H1N1)(2009)流感流行病毒株的方法。方法将2009年分离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毒株基因与以前的流感病毒株进行序列比对,找出其特异的基因序列,设计针对甲型(H1N1)(2009)流行株的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核蛋白(NP)基因的三对特异引物,采用RT-PCR同时扩增三条目的片段,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结果此方法对临床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71%。结论采用三重PCR同时扩增甲型(H1N1)(2009)流感流行病毒的三段特异序列既缩短检测时间又提高了检测特异性,无交叉反应,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快速检测甲型(H1N1)(2009)流感流行病毒株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进行更快速、更灵敏检测。方法根据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基因和血凝素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在结合红细胞富集AIV病毒的基础上进行多重RT-PCR检测方法。结果该方法在1个反应体系中不仅能够鉴定A型流感病毒,而且可以同时确定是否为H5和H7亚型AIV;该方法的检测下限可达2.5pg的病毒RNA;对于参考毒株都可以扩增出预期大小的基因片段,而对新城疫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平行对照结果均呈阴性。结合AIV能够吸附鸡红细胞并在一定条件下解离的特点,利用鸡红细胞对48份已确诊样品进行病毒富集,然后用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检测富集产物结果显示48个样品中,30个为H5亚型AIV阳性,与病毒分离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由以上结果初步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快速,特异,在禽流感临床筛检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PKV)株的3D蛋白序列基因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Ⅰ检测PK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检测PKV 3D蛋白在6.42×102 ~ 6.42×108拷贝/反应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其扩增相关系数为0.999,扩增效率为100%,扩增产物的融解曲线分析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融解温度为(84.94±0.24)℃,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均检测不到荧光信号,特异性强。所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组内变异系数为0.26%~1.14%,组间变异系数0.63%~1.79%,重复性好。本方法的建立为PKV的早期诊断及定量分析PKV感染程度和靶器官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能对汉坦病毒群进行快速检测的CODEHOP引物RT-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不同汉坦病毒L基因组氨基酸序列,利用CODEHOP方法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快速检测汉坦病毒群所有病毒的方法,并通过对标准毒株的检测评价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对汉坦病毒进行特异性扩增,目的片段大小和序列与预期结果相符,对汉坦病毒核酸的最小检出量为10pg。结论建立的CODEHOP RT-PCR方法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汉坦病毒群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我国狂犬病均由基因1型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本研究针对RV N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套简并引物和Taqman探针,在优化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RV核酸的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qRT-PCR)检测方法。方法与结果该方法能特异检测基因1型,不能检测基因2-7型和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病毒(CAV)、水泡性口炎病毒(VS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等5种非狂犬病病原体,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68个TCID50的病毒含量。用该方法对29份新鲜和5份腐败的临床犬脑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国际金标准确诊方法狂犬病荧光抗体染色法(FAT)和乳鼠脑内接种试验(MIT)及本实验室建立的套式RT-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qRT-PCR与套式RT-PCR的符合率为100%,二者均检测出12份阳性的新鲜样品和5份阳性的腐败样品,而FAT只检测出12份阳性的新鲜样品和1份阳性的腐败样品,MIT只检测出12份阳性,未检测出阳性腐败样品。检测中FAT和MIT确诊的所有阳性样品在qRT-PCR检测均是阳性,而在FAT检测为阴性的4份腐败样品在qRT-PCR为阳性,说明所建立的qRT-PCR方法准确性达到了FAT和MIT的水平,而且灵敏度更高,更适合于腐败样品的检测。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qRT-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污染率低、操作简单,在我国动物狂犬病临床诊断上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检测鼠类携带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方法根据LCMV核蛋白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对和TaqMan荧光探针,经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LCM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然后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并对79份宁波口岸捕获的鼠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鼠肺总RNA检测的灵敏度为20pg,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试验的重复性良好,CV值为0.85%;试验的特异性为100%。用该方法检测79份鼠样品有3份LCMV阳性,与常规RT-PCR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鼠LCM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对于监测和防控鼠传LCM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Taq Man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甲3型流感病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检测甲3型流感病毒核酸。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流感毒株序列,应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在甲3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并进行筛选。对荧光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疑似流感含漱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对甲3型流感病毒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对甲1型、乙型、禽流感病毒H5、SARS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达0.01TCID50,可从疑似流感患者含漱液中直接检测流感病毒核酸,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h左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是一种快速检测甲3型流感病毒特异、敏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黄病毒属病毒的CODEHOPRT—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发丧的不同黄病毒多聚蛋白氯基酸序列,利用CODEHOP方法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建立能快速检测黄病毒属所有病毒的CODE~HOPRT—PCR方法,并用3种不同病毒株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结果建立的CODEHOPRTPCR能埘黄病毒RNA进行特导性扩增,目的片段的大小(400-500bp)和序列与预期结果相符。该方法对黄病毒恢酸的最小检出量为8Pg。结论建立的CODEHOPRT—PCR方法特异强、灵敏高,可用于黄病毒的榆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鼠类感染沙粒病毒的CODEHOPRT—PCR检测方法。方法依据沙粒病毒N蛋白氨基酸序列设计1对CODEHOP引物,建立沙粒病毒一步RT—PCR检测方法,分析该引物在对不同种沙粒病毒基因序列上的结合位点及所能获得的产物序列大小;通过检测分离自鼠类的沙粒病毒属淋巴细胞脑膜炎病毒(LCMV)株MS111013,评价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对MS111013扩增产物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结果从GenBank获得的22种沙粒病毒均存在CODEHOP引物结合位点,扩增产物大小在406~429bp之间。建立的CODEHOPRT—PCR方法可特异性扩增LCMV病毒核酸,目的片段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核酸的最小检出量为11.8Pg。经Blast比对,MS111013与LCMV病毒株Douglas strain(4707)同源性较高,为86%。结论建立的沙粒病毒CODEHOPRT—PCR检测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鼠类沙粒病毒感染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RNA恒温扩增联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RIARD-MCA)鉴定胞内分枝杆菌的方法,评估其应用效果。方法以胞内分枝杆菌的16S rRNA的特异序列为检测靶标设计RNA探针和带有T7启动子的逆转录扩增引物,42℃恒温扩增实时检测后进行熔解曲线分析,对21种分枝杆菌标准株、5种非分枝杆菌和229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别检测;同时以16S rRNA及hsp65基因PCR测序结果为金标准对照。结果RIARD-MCA在21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及5种非分枝杆菌检测中只有胞内分枝杆菌阳性,其他阴性,与测序结果一致;在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检测中,鉴定胞内分枝杆菌63株,其余为非胞内分枝杆菌,PCR测序为胞内分枝杆菌63株,其余166株为非胞内分枝杆菌,其灵敏度为100%(63/63),特异度为100%(166/166)。结论RIARD-MCA鉴定胞内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且检测快速,有望作为一种新的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狂犬病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狂犬病病毒快速检测法。方法根据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两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构建pMD-N重组质粒,建立荧光定量RT-PCR绝对定量标准品,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利用10倍稀释法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并与普通RT-PCR法进行比较;作重复性和特异性检验后进行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构建了绝对定量的参照质粒,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8。狂犬病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反应的灵敏度为10个TCID_(50);5种非狂犬病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建立的狂犬病病毒的荧光定量RT- PCR检测方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应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Hepatitis C virus (HCV) is the major cause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HCV is a single stranded positive sense RNA of approximately 9.6 Kb. Because of high conservativeness of 5΄untranslated region of HCV genome, it is widely used for virus genotyping. Different methods are used for the virus genotyping, but all involve some difficulties.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velop an in-house reverse hybridization method as a line probe assay, for HCV genotyp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Sixty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with newly diagnosis of HCV infection. Genotyping process had already been performed for the samples using RT-PCR RFLP method. After total RNA extraction from the samples and cDNA synthesis, nested PCR method was applied for amplification of the target sequence on the 5΄UTR. In the nested PCR, biotinylated oligonucleotides were used as inner primers. Optimized concentrations of the biotinylated inner primers (as positive control), two universal and seven specific probes were spotted onto nylon membrane stripes in a defined pattern. Hybridization process was conducted between the probes and the denaturized biotin labeled PCR products. Finally, the stripes were developed by using streptavidin conjugated alkaline phosphate as a signal generating agent. To determine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home made LiPA, a panel containing 60 confirmed sera with positive results for HCV (and PCR-RFLP genotyped) was subjected to evaluate.

Results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of the nested PCR products using the outer and inner primers showed 305 and 234 bp fragments respectively. After performing hybridization and detection processes on the prepared strips, the colored bands were formed for the positive control, universal prob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genotypes. HCV genotype results were found to be in 100% concordance through studying 60 sera that were successfully typed by the two methods. P-value of 0.045 conveys that the two methods were the same an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s

The most common genotyping method in Iran is RT-PCR RFLP. Given the results and advantages of this homemade technique, such as high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ability for detection of most genotypes, it provides possibility of evaluating much of the isolates without needing electrophoresis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