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真君  陈民  陈永涛  邹渝江  曾晖 《四川医学》2003,24(11):1116-1116
患者 ,女 ,38岁。因四肢近端骨骼肌疼痛 ,面部、颈部红斑 1月于 2 0 0 3年 3月 2 1日入院。查体 :双眼睑紫肿性红斑 ,胸背部片状红斑伴毛细管扩张 ,四肢近端肌肉压痛 ,肌力V级 ,可见甲周红斑及近端指间关节、肘部伸侧的红色丘疹 ,心肺无异常 ,肝脾未触及。肌电图、肌酶正常。皮肤肌肉活检 :表皮、真皮附件及动脉血管旁少量炎细胞浸润 ,淋巴细胞为主 ,肌肉组织正常。免疫 :IgG、IgA升高 ,ANA 1∶10 0弥漫性 ,抗ENA抗体谱、抗dsDNA、抗Sm、抗Jo- 1、抗Rib、AKA均为阴性 ,CD3、CD4 、CD8数量明显下降。入院时血常规PLT2 3× 10 9/L…  相似文献   

2.
李航  李学旺 《中国医刊》2001,36(10):47-48
患者 ,女 ,44岁。因面部红斑、光过敏 1 5年 ,少尿、无尿 5天 ,于 1998年 6月 11日急诊入院。一年半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对称性红斑 ,不高出皮面 ,无痛痒 ,伴针尖大小脱屑。无明显口干、眼涩、无关节痛、口腔溃疡、雷诺征、浮肿等。外院曾查 :抗SSA抗体 1∶2 0 ,怀疑“SLE” ,予氯喹 0 12 5g ,每日 1次× 15日治疗 ,皮疹无缓解。起病半年后就诊于本院查 :ANA 1∶640 S,抗dsDNA抗体Farr法 5 0 % ,RF 1∶3 2 ,抗SSA抗体 1∶64 ,抗SSB抗体 1:64 ,补体水平正常。血Cr 5 3 0 4μmol/L ,BUN3 5…  相似文献   

3.
闻秀珍  刘毅   《四川医学》2023,44(10):1118-1120
<正>1 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因“反复发热、面部红斑3年余,抽搐3次”于2022年8月4日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反复发热、面部红斑在外院就诊,检查抗核抗体(ANA)1∶640+,ENA: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抗dsDNA抗体1∶160+,24 h尿蛋白>0.5 g, 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给予甲泼尼龙40 mg/d(渐减量)、羟氯喹0.2 g 2次/d、吗替麦考酚酯胶囊0.5 g 2次/d治疗。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35岁 ,因右下肢起红斑 2年 ,于 2 0 0 2年 4月就诊。患者 2年前不明原因的于右下肢髋部发现大小不等的片状红斑。皮损逐渐向周围扩延。近 1年来 ,右腿腓侧也出现同样斑疹。皮疹迁延不愈 ,夏季加重。早期红色皮疹消退后形成浅褐色斑 ,不痛 ,患处逐渐感觉麻木 ,触觉、痛觉较发病前反应迟钝。曾在本地及市内多家医院诊断为 :多形红斑、环状红斑 ,并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维生素C ,外用炉甘石洗剂等治疗 ,效果不佳。遂往临沂市皮肤病医院就诊。患者无明显麻风接触史 ,丈夫及一子一女皆健康。检查 :体温 37.2 0 ,五官正常 ,右…  相似文献   

5.
病例 1 ,患者女性 ,2 2岁。因反复发热 1个月 ,伴全身皮疹 2 0余天 ,于 1 998年 7月收入院。查体 :T 3 9 8℃ ,P1 0 2次 /min ,Bp 1 6/ 9kPa。双侧颧部有蝶形红斑 ,颈、前胸、背部及双上肢有盘状红斑 ,表面有少许脱屑。口腔粘膜可见数个米粒大小的溃疡。双侧巴彬斯基征 (-) ,双侧克匿格征、布鲁金斯基征 (-)。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 (-) ,血沉 :90mm/h ;血象、血谷丙转氨酶正常 ,谷草转氨酶69 7IU/L ,乳酸脱氢酶 2 91IU/L ,抗Sm抗体 (+) ,抗ds DNA抗体 (+) ,抗核抗体 (anti nuclearantibodies,ANA)(+)。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  相似文献   

6.
李航  李学旺 《中国医刊》2001,36(10):47-48
患者,女,44岁.因面部红斑、光过敏1.5年,少尿、无尿5天,于1998年6月11日急诊入院.一年半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对称性红斑,不高出皮面,无痛痒,伴针尖大小脱屑.无明显口干、眼涩、无关节痛、口腔溃疡、雷诺征、浮肿等.外院曾查:抗SSA抗体1:20,怀疑“SLE”,予氯喹0.125g,每日1次×15日治疗,皮疹无缓解.起病半年后就诊于本院查:ANA 1:640+S,抗dsDNA抗体Farr法5.0%,RF 1:32+,抗SSA抗体1:64+,抗SSB抗体1:64+,补体水平正常.血Cr 53.04μmol/L,BUN3.57mmol/L.  相似文献   

7.
本院自1974年至1981年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75例,其中4例(5.3%)合并缺血性坏死(INB)。特报道于下。病例介绍例1 住院号104639,女,19岁。于1978年6月因不规则发热、脸部红斑、血狼疮细胞阳性,抗核因子1:160确诊为红斑性狼疮(SLE)后用强的松每日60mg,2个月后以每日20~30mg 维持。1979年6月有双髋、双膝疼痛,1980年3月痛加重,不能久站,行走时加剧,5月左下肢  相似文献   

8.
新癀片治疗酒渣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斌  张高东 《重庆医学》2002,31(4):279-279,295
酒渣鼻是发生于颜面中部的慢性炎症皮肤病。临床一般分为三期 ,既红斑期、丘疹脓疱期、鼻赘期。我们于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8月用新癀片内服外敷治疗处于红斑期和丘疹脓疱期的酒渣鼻患者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门诊病人 ,共 71例。诊断符合以下标准 :红斑期 :鼻部、两颊、前额等颜面中部红斑持久不退 ,鼻尖及鼻翼处毛细血管扩张 ;丘疹脓疱期 :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痤疮样丘疹 ,针头大小脓疱 ,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加重。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0例 ,其中男 18例 ,女 2 2例 ,年龄 32~ 5 7岁 ,…  相似文献   

9.
女,24岁,因面部红斑2年,发热、全身浮肿、尿少10天,于1989年8月31日入院。入院后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狼疮细胞阳性,抗核抗体和抗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确诊狼疮肾炎。并给予强地松、环磷酰胺、雷公藤多甙治疗。15日后出现腹痛腹泻。治疗后17日突发急剧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7岁,因左侧肩背部红斑水疱3天就诊,入院后1天出现右侧胸背部、腋窝红斑伴米粒大小水疱。实验室检查异常指标仅有抗核抗体(+),胞浆颗粒型:1:1000,我院诊断为:双侧带状疱疹,予以相关治疗2周后皮损结痂好转,神经痛减轻。  相似文献   

11.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病程中出现脑部病变时 ,临床上往往首先考虑SLE脑病 ,故SLE伴发其他脑部病变容易被误诊。我科于 1998年及 1995年遇到误诊为SLE脑病的病例 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1:患者男 ,11岁 ,学生。因患SLE 3年 ,头痛 1天 ,呕吐半天于 1998年 2月 10日再次入院。 3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面部红斑、光敏感、关节痛 ,在当地治疗 ,疗效不佳。 2年前因面部红斑、光敏感、关节痛、肾损、抗核抗体阳性住我科确诊为SLE(据 1982年ARA标准 ) ,经强的松 30mg/d等治疗 ,SLE渐痊愈 ,强的松减至 12 …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 2 0 0 2年 9月收治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并发巨大性多发性尖锐湿疣患者 ,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病历简介患者 ,女 ,3 9岁。因面部红斑、外阴巨块肿物 6个月入院 ,入院前 1年开始出现面部潮红 ,曾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就诊 ,诊断为SLE并治疗 (药物不祥 )。半年后发现阴部有小颗粒状增生物 ,无自觉症状。近半年来肿物不断增多增大 ,充满整个外阴部 ,直至严重影响性生活、行走不便而就医。入院后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 ,外阴部、会阴部有密集大小不一的菜花样增生物 ,有恶臭。血常规检查示轻度贫血 ,肝肾心功能正常 ,抗核抗…  相似文献   

13.
周春丽  叶庆佾 《重庆医学》2002,31(4):276-276
在皮肤科临床工作中 ,偶遇以皮损为首发症状的内脏恶性肿瘤 2例 ,现报告如下。例 1:患者 ,女 ,2 1岁 ,学生。因双小腿起红斑、结节伴疼痛1月余于 1998年 12月 16日以“结节性红斑 ?硬红斑 ?”收入我科。患者于入院前 1月余发现左小腿伸侧约 1cm× 2cm红斑 ,触摸有一蚕豆大小硬结 ,轻微痒痛 ,在校医室口服“乙酰螺旋霉素”治疗无效 ,右小腿亦出现红斑 ,且两侧红斑范围扩大 ,融合成片 ,水肿压痛明显 ,来我院普外科诊为“蜂窝组织炎” ,给予抗感染治疗 ,红斑颜色变暗 ,自觉胸闷、乏力、畏寒发热 ,活动后气促而来我科就诊。入院查体 :T38 6…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介绍患者 2 5岁 ,因怀孕 30周 ,双膝关节疼痛 ,皮肤紫癜 3d,于2 0 0 3年 8月 8日入院。既往无类似疾病史。查体 :皮肤粘膜广泛细小出血点 ,以双下肢为甚 ,双面颊蝶形红斑。辅助检查 :血小板 2 1× 10 9/L。初步诊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转内科治疗。进一步检查 :血清抗双链 DNA抗体 (+) ,抗 Sm抗体(+) ,抗 ANA抗体 (+) ,抗血小板糖蛋白 GP- 3抗体 (+)。血小板 17× 10 9/L。尿蛋白 (++) ,尿红细胞 (+)。骨髓检查示粒红系正常 ,巨核细胞明显增多 ,以幼稚型为主 ,皮肤狼疮试验(+) ,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15.
例1,男,65岁,退休工人.因全身泛发红斑丘疹伴瘙痒2周加重10d,于2007年8月20日以多形性红斑型药疹收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服用别嘌醇,和多种降压药(后者多年使用)入院前2周患者感全身皮肤瘙痒胸部散在红色丘疹,未治疗,数天后皮疹增多融合成大片,院外诊断皮肤过敏,服用抗组胺药无效,头面四肢肿胀,红斑加重.过去有高血压5年,高血糖,痛风史,否认药敏史,系统检查无特殊,体温正常.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患者,女,9岁。全身红斑、脓疱1周,于2013年10月6日来我院门诊就诊。其爷爷代诉患儿于1周前因"感冒"至当地诊所予头孢类药物静滴治疗。1h后,面部、躯干即开始出现红斑,伴瘙痒。皮损迅速增多蔓延至全身,并于红斑上出现密集针尖大小的脓疱,出现发热(体温不详),无明显咳嗽、咳痰、呕吐及腹泻。于当地县医院诊断"药疹"予克林霉素、地塞米松(5mg)静滴及抗阻胺药内服,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16岁,病历号:129379。面部红斑、关节痛1年于1994年8月30日入院,患者于住院前一年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蝶形红斑、双腕关节、双手近指关节、双踝关节肿痛、伴有晨僵、脱发、口腔粘膜溃疡,于当地医院检查血沉增快,LE细胞( ),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予以强的松,15mg,1日3次,口服,病情趋于好转,但在入院前2个月逐渐出现腰骶部及双髋关节痛,活动明显受限,晨僵加重,间断性发热,故来我院求诊。 经查:T37.8℃,颜面蝶形红斑,口腔粘膜可见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65岁。因左踝部皮肤破溃半月余,1989年10月24日入院。患者于1986年1月起出现发热,关节痛及两手指尖瘀斑抗核抗体阳性,曾在本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经倍他米松,硫唑嘌呤等治疗,症状缓解。出院后倍他米松维持应用2年余,剂量1mg/日,后自行停药。不久患者双下肢反复出现红斑、结节、破溃等症状。检查:BP18/12kPa,双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 ,2 3岁。因全身丘疹、斑块上覆鳞屑 1年 ,面部红斑半年于 2 0 0 0年 3月 2 5日入院。患者自述 1999年 2月无明显诱因在前额、发际出现粟粒大红色丘疹、红斑 ,自觉皮疹处痒及头屑增多。继之肩背部先后出现黄豆大红色丘疹、斑块 ,表面覆有银白色厚鳞屑 ,同时四肢伸侧亦见相同皮疹。在当地诊为“寻常型银屑病”。用迪银片、叶酸片等药物治疗。1999年 9月面部出现对称性红斑 ,呈蝶形分布 ,日晒后红斑加重。近 1个月来面部皮疹颜色加深 ,伴双侧肘、膝关节疼痛 ,发热、咳嗽咯痰。体检 :T 38.5 o C,P 132次 / m in,R 2 2次 / m in,BP16 /…  相似文献   

20.
点状红斑(Erythema Punctatum)最初为樋口氏于1943年所报道,以后又有陆续报道,我们连续见到3例,报告如下: 病例 患者3例,2例男性(21岁及37岁)1例女性(35岁),发病时期:2例为7月下旬,1例为8月上旬。3例均于初诊前2~5天于四肢发生无自觉症状,无浸润、压迫退色之直径2~3mm的散在播种状红斑,孤立不融合,周围均各绕以6~10mm直径的白色晕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