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衰竭并发MODS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急性肾衰竭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病人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选择及疗效。②方法 应用间歇式血液透析(IHD)治疗急性肾衰竭并MODS病人22例,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急性肾衰竭并MODS病人30例,比较其疗效。③结果 IHD组7例存活,15例死亡;CRRT组16例存活,14例死亡。两组病人治疗前的尿素氮(BUN)、肌酐(Cr)、HCO3^-、K^+、pH值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5~1.83,P〉0.05)。CRRT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BUN、Cr、HCO3^-、K^+与pH水平均低于I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13.80,P〈0.05)。CRRT组严重低血压、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低于I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8.32,P〈0.05)。④结论 对于急性肾衰竭并MODS病人更宜行CRRT治疗。  相似文献   

2.
CRRT在抢救MODS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危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患者分为CRRT组(A组)和普通透析组(B组)。A组7l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进行175台次CRRT,B组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普通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抽血检测尿素氮(BUN)、肌酐(Scr)、血钾、血钠、血氯、二氧化碳结合力(CO2 CP)、pH,HCO3^-,PCO2和PO2等指标,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情况得到改善。组内比较显示,患者治疗后BUN,Scr,血钾(均P〈0.01)、血钠均下降(A组P〈0.05,B组P〈0.01),C02CP升高(A组P〈0.01,B组P〈0.05)。组间比较显示,BUN,Scr,血钾(均P〈0.01)、血氯、CO2CP(均P〈0.05)有明显的差异,表明A组的疗效比B组更佳。另外,A组30例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经过CRRT后pH,PO2和HCO3^-明显上升(P〈0.01),PCO2明显下降(P〈0.05),CRRT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9例中毒患者使用CRRT加血液灌流,有7例完全缓解,2例死亡。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术前48h的患者使用肝素浸泡血液滤器法后,没有发生出血或出血加重的情况。结论:CRRT与普通透析相比,在清除毒素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方面疗效更佳,对提高患者PO2、减轻CO2潴留,改善脑水肿和肺功能效果明显,MODS患者的死亡率很高,早期使用CRRT治疗对抢救MODS等危重症和改善患者预后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对我院36例经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顽固性心衰患者行CRRT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B型尿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36例患者经过3~8天治疗后,12例疗效显著,20例治疗有效,4例治疗无效或者病情恶化及中途退出治疗,总有效率88.9%。CRRT治疗后患者血清CA125(P〈0.05)、血浆BNP(P〈0.01)明显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P〈0.05)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CRRT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大黄栓剂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并控制在较理想水平,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尿毒清冲剂治疗,治疗组予以复方大黄栓刺治疗,疗程为2个月。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并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大黄栓剂通过降低血中的Set、BUN,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该药对于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扶正蠲毒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主要以降糖、降压等对症处理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拟扶正蠲毒汤口服,日一剂,2组均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测量2组治疗前后血肌肝( Scr )、尿素氮( BUN)、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24 h尿蛋白定量( TP/24 h)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后BUN、Scr、CCr 、TP/24 h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蠲毒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人院时间将其先后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和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每日4次,每次1袋(5.0g),疗程为2个月。观察和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UN、Scr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BUN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Scr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BUN、Scr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费用低且服用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应用CRRT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秋平  郑华  刘心刚  关英慧 《吉林医学》2009,30(17):1916-1917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52例,全部给予CRRT治疗,并检测CRRT前后的肾功能、电解质及动脉血气,利用美国BioZD无创心脏动力学系统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治疗前患者肾功能BUN、Scr和血清钾、血糖高,CRRT治疗后BUN、Scr和血清钾明显降低,血糖趋于稳定,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钠、血清钙趋于稳定。CRRT治疗过程中,患者pH值渐趋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aO2/FiO2低,CRRT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CI、SVR、TFC、CVP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CRRT治疗MODS患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调节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在糖尿病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糖尿病肾衰竭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透析治疗,治疗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透析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治疗组的尿素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肌酐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肾功能指标,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连续性轿透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连续性血液透析(CHD)组63例与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组38例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CHD组63例,存活54例(85.7%),死亡9例(14.3%);IHD组38例,存活26例,(68.4%),死亡12例(31.6%),两组有差别(P<0.05),CHD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氮质血症控制更佳,APF持续时间较充盈。结论;CHD治疗ARF的疗效优于IHD,提高血透质量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114例急性肾衰竭血液净化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卓岩 《安徽医学》2011,32(1):56-58
目的探讨及总结如何提高急性肾衰竭(ARF)患者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1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ARF病例进行总结,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VVH)、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对ARF的疗效。需要血液净化的ARF患者114例,21例给予CVVH或者联合HDF/HP治疗,93例给予IHD治疗。结果治愈24.56%,好转率48.25%,未愈19.30%,病死率4.39%。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明显降低。但治疗后SCr、BUN水平2组无显著差异。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次数CVVH组明显低于IHD组(P〈0.05);心力衰竭发生次数CVVH组明显低于IHD组(P〈0.05);中毒可采用HDF或HP。结论 CVVH治疗伴有ARF危重症的疗效优于IHD,能明显改善ARF的预后,但价格昂贵,使用受局限。不同病因、并发症及不同的透析模式,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伴ARF的MODS患者27例,接受CRRT治疗16例,接受IHD治疗11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心、肺功能参数及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27例MODS患者经治疗后,存活20例(74.1%)。与治疗前比较,CRRT治疗后氧合指数(PO2/FiO2)、心率(HR)、CVP及压力调整心率(Pressure-adjusted Heartrate,PAHR)、平均动脉压(MAP)等心、肺功能参数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或P〈0.01);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O.01)。结论CRRT疗法治疗合并ARF的MODS患者临床疗效优于IHD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 HD)联合血液灌流( HP)治疗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HD组、HD+HP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Scr、BUN 、P、iPTH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HD组相比较,HD+HP组患者血Scr、BUN、P、iPTH改善更明显,两者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升高血Ca 2+方面,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HD组相比,HD+H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慢性肾衰竭伴高磷血症的患者来说,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方式,能将尿毒症的毒素进行有效的清除,显著减低iPTH,使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持续低效血液透析(SLED)抢救治疗肾功能不全并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患者均为常规间歇性透析(IHD)无法耐受者或IHD无法控制心衰者,而应用SLED治疗,采用Fresencics 4008s和Nuc-12型血液透析机,透析液为常规碳酸盐;透析液流量为300m1/min。F6或CA-HP130高通透析器,血流量为150~200m1/min,治疗时间为8~10小时,观察其血透疗效、临床症状、血BUN、Scr、HCO3一、K+、EF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SLED与IHD相比,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心功能明显改善。BUN、Scr治疗前后有显著的下降,EF值治疗后明显上升。结论:SLED与IHD相比具有相对缓慢及连续的特点,能有效地改善心、肾功能,可作为在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设备和技术条件下治疗肾功能不全并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的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透析依赖的尿毒症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行杂合式肾脏替代治疗(HRRT)的临床效果。方法:透析依赖的尿毒症合并ACS患者62例,在PCI术后随机分为HRRT组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组各31例。HRRT组患者在PCI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渡到HRRT再进行IHD治疗;IHD组患者在PCI术后行CRRT直接过渡为IH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肾功能和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治疗前HRRT组MAP、LVEF、LVEDD和CI分别为85.34±9.21 mmHg,(40.12±1.82)%,58.36±3.26 mm和3.39±0.81 L/min·m2;IHD组分别为83.82±8.41 mmHg,(45.21±1.23)%,54.13±4.34 mm和3.46±0.77 L/min·m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RRT组MAP、LVEF、LVEDD和CI分别为52.21±1.23 mmHg,(55.15±2.34)%,42.12±1.52 mm和4.81±1.02 L/min·m2;IHD组分别为55.01±0.23 mmHg,(54.13±1.3)%,43.15±2.37 mm和4.83±0.98 L/min·m2,治疗后两组患者MAP较治疗前降低,LVEDD较治疗前缩小,LVEF和CI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AP、LVEF、LVEDD和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K+较治疗前下降,Ccr和CHE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各项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RRT组低血压、心房纤颤和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及肌钙蛋白水平分别为(6.45±1.21)%,(3.23±0.42)%,(16.13±1.23)%和182±0.26 μg/L,低于IHD组的(9.68±0.98)%,(6.45±0.56)%,(19.35±1.21)%和220±0.45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依赖的尿毒症合并ACS患者行PCI术后采用CRRT过渡到HRRT再进行IHD,其改善心肾功能的效果与CRRT直接改为IHD相同,但可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CRRT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lnent therapy,CRRT)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我科(SICU)收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94例分为两组,A组52例采取CRRT治疗,B组42例采取普通血液透析及内科保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气生化各项指标及转归。结果组间比较显示,BUN,Scr,血钾(均P〈0.01)、C02CP(P〈0.05)均有明显的差异,CRRT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A组52例中,病情好转34例,死亡18例。B组42例中,病情好转13例,死亡29例。结论CRRT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血液透析治疗。MODS患者的死亡率很高,早期使用CRRT治疗对抢救MODS等危重症和改善患者预后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高位结肠透析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为慢性肾衰竭患者采取基础疗法的同时应用JS308结肠透析机为其进行高位结肠清洗、结肠透析及中药保留灌肠,比较治疗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Scr、BUN、UA、Hb值的变化。结果:在进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其Scr、BUN、UA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b值明显上升,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高位结肠透析和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其肾衰进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洪涛 《医学争鸣》2007,28(3):F0003-F0003
引言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多种疾病的危重并发症,伴有急性肾衰竭患者的预后更差.虽然有间断性血液透析(IHD)、腹膜透析(PD)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等多种治疗技术和方式,但大多数病例是在出现急性肾衰(ARF)后才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故重症的MODS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同时伴有ARF的患者.我们回顾性总结了本院24例MODS和ARF患者行CRRT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胡宇华 《吉林医学》2008,29(7):552-553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尿内皮素(ET)以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常规治疗加注射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尿ET-1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改变,并与常规治疗组、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治疗组治疗前血浆、尿内皮素ET-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治疗组治疗前血浆、尿内皮素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治疗后,其血浆、尿ET-1及Scr、BUN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其血浆、尿内皮素(ET)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能够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尿ET水平,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CRRT治疗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CRRT进行治疗。并对两种方法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气参数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体温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体温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气参数(pO2、HCO,及血pH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C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参数(pO2、HCO3及血pH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CO: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化指标(Scr、BUN、K+、Na+、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化指标(Scr、BUN、K+、Na+、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中,血液灌流联合CRRT具有稳定血流,使得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胱抑素C(CysC)在急性脑出血早期肾损害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病例组52例的血清CysC、肌酐(Scr)、尿素氮(BUN),并选择同期我院神经内科收住院眩晕患者5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病例组血清CysC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BUN、Scr与治疗前、治疗3d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BUN、Scr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病例组中CysC阳性率为65.38%(34/52),显著高于Scr阳性率23.08%(12/52),BUN 阳性率19.23%(1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现血清CysC在病后3d开始升高,而Scr、BUN在病后5d开始升高。结论:CysC可作为急性脑出血早期肾损害最敏感的指标,CysC在病后比Scr、BUN更早发现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