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然而,传统教育教学把知识当成一系列抽象的符号和孤立的结论“传授”给亟待开发与体现生命价值的学生,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误区.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解题,轻应用;重模式,轻思想;重训练,轻意识;重演绎,轻发现;重传授,轻感悟;重抽象,轻实验;重智商,轻情商”.为适应时代发展,笔者近年来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颇有见地的文献,感悟出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数学学科加强过程教学…  相似文献   

2.
让素质教育走进数学课堂北京12中罗洁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这一转变既是实践的理论又是理论的实践。“应试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体,重书面文化,以拔尖升学为归宿,由于“应试教育”目标的局限产生许多弊端,这在教育教学上表现为“十重十轻”,即重微观轻宏观...  相似文献   

3.
高考改革应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发展,教育部为此推出了“3+X”高考改革方案。高中物理教学要适应“3+X”高考的要求,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素质教育与高考的关系高考“3+X”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要突出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些教师仍把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创造能力的培养,重积累轻运用,考什么教什么,这种做法有违“3+X”改革的初衷。事实上,素质教育与高考并不矛盾。一个应试能力强的人,不一定素质高,而一个素质高的人,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4.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素质包括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基本素质中首先是创新素质,因而基础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己任,必须把培养创新素质作为教育与教学的核心任务。本文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述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个性.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且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变革中的主旋律。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教学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的重压下,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究,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现象和弊端依然普遍存在,这在实际上违背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变革中的主旋律.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教学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的重压下,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究,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现象和弊端依然普遍存在,这在实际上违背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公选陶艺课程在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重技法轻素养,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的问题,提出了在教学内容上,精简理论教学、突出审美教育、改革实践教学、突出素质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创建"迭代法"教学新模式的改革措施。实践证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创作热情,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知识轻素质、重专业轻人文、重书本轻实践的严重弊端,片面强调了继承性教育,培养“工具型”人才,忽视了素质教育对人的思想、人格塑造的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加强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备现代素质的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思维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思维素质主要是靠后天的教育训练获得的,包括个人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必然与他的知识结构、社会实践相关。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同样重要。思维教育是以提高人的思维力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训练,使学生从具体  相似文献   

9.
论创新素质教育的意蕴及其研究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科学地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清楚创新素质教育的意蕴,把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建立在化与心理过程、价值引导和自我建构的教育的新涵义上;必须认真研究创新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即必须研究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使教师做创新型教师、培养创新型学生、合理设计创新教学的方案和优化创新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现代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四重四轻四割裂”。“四重四轻”:重教学设计,轻课堂驾御;重少数思维活跃学生,轻全体学生;重认知性课堂目标实现,轻思维训练和思维品质培养;重应试能力培养。轻全面素质培养。“四割裂”:割裂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割裂主体与主导的;割裂教师情感与学生情感的统一关系;割裂传统教学合理因素与现代化课堂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浅谈高校实验教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校实验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必须转变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观念,以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不断加快,中考改革在不断地深入,这种改革改变了初中物理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单向、轻多维:重积累、轻探索的倾向。研讨中考改革的动向和热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吃透课程改革精神,掌握新课程标准,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物理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命题原则是:体现素质教育对物理教学的要求;体现初中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13.
让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在高职教育中有机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变教育观念,确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我国教育存在一些误区:一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过程中又重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二是片面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仅仅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三是“为应用而教,为应试而学”。这种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级各类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上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转变,就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体说,实施素质教育要树立四种观念:一是树立既重视知识优化又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树立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二…  相似文献   

14.
电子技术应用的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角度来审视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而轻技能与素质的培养,重理论训练而轻实践环节的训练,重共性教育而轻个性的发展,重对传统的继承而轻对现实的突破和创新等现象,必须进行改革。下面以电子技术应用实践教学为例,介绍我院教改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卢剑辉 《时代教育》2007,(9Z):83-83
物理新课程与老教材相比,更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这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即在实验教学上。过去,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解、轻实验”,“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的错误倾向。很多教师只注意了“教”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未能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就是出现大量学生“手脑倒置”,“高分低能”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但是,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在我国教育中还有很多欠缺。我国传统的教育固然使学生具有基础扎实、刻苦勤奋的优良素质,但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动手能力培养.重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轻实践活动.以升学率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等“应试教育”倾向严重。这种“继承性”、“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因而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刘广茫 《山东教育》2002,(16):29-29
当前,创新教育已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创新教育下的小学教师要做到“四要”。一要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的观念。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重传授轻启发”的传统教学观,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  相似文献   

18.
钟耀君 《新疆教育》2012,(4):110-110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要克服这些不良倾向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深奥且脱离实际,老师在教学时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为改变这种现状,打破原有的封闭、机械的教学模式,让政治课活起来、动起来,我们必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以趣激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变“一潭死水”为“满潭活水”。就此问题,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关键是课堂教学。综观目前课堂教学,还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不能和谐发展。为此,我们抓住教学这一主要环节,改革课堂教学,探索出“导思式课堂教学模式”即“三主”、“四导”、“五突出”。目的是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乐学会学,提高课堂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