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冻疮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引起血管痉挛、血循环障碍而造成的局部损伤.下面介绍一些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治疗冻疮的单验方.  相似文献   

2.
冻疮又称"水浸足"、"冻烂疮"等,是人体遭寒邪侵袭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损伤。临床上以暴露部位的局部性冻疮为常见,以局部肿胀发凉、瘙痒、疼痛,皮肤紫斑或起水疱、溃疡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胡献国 《中医杂志》2003,44(2):154-154
答:冻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遭受低温侵袭引起的组织损伤,多发生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颜面等处,由于寒冷侵袭,导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氧而形成。笔者习用中成药外用防治冻疮,疗效甚佳,介绍如下。 1 云南白药:对早期红斑型冻疮,可取云南白药酊,用药棉蘸少许外搽患处,每天3~4次,连续1~2周;对未破溃的冻疮,  相似文献   

4.
复方乌头酊治疗冻疮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乌头酊治疗冻疮20例刘新民兰州冷冻厂卫生所(730020)主题词冻疮/中医药疗法,复方(中药)/治疗应用,@乌头酊/治疗应用冻疮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手、足、耳、鼻、面颊等部位出现的水肿、炎症、紫斑,甚则溃疡等反应(均属一度冻伤)。目前临床治...  相似文献   

5.
<正>冻疮是人体遭受寒邪侵袭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损伤,多发生在秋末冬初气温变冷而未及时添加衣物鞋帽等进行防冻保护时,表现为局部皮肤呈紫红色水肿性不规则红斑、硬结、肿胀、灼热、痒痛,局部温暖后尤甚,重者出现水疱、溃疡。冻疮具有"一年发病,年年复发"的特点,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于2005年~2009年间,我院皮肤科对反复发作的  相似文献   

6.
冻疮是人体遭受寒邪侵袭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损伤,多发生在秋末冬初气温变冷而未及时添加衣物鞋帽等进行防冻保护时,表现为局部皮肤呈紫红色水肿性不规则红斑、硬结、肿胀、灼热、痒痛,局部温暖后尤甚,重者出现水疱、溃疡。临床治疗冻疮的药物较多,多以局部外治为主。近年来,笔者应用民间沿用的茄杆洗浴与鲜姜洗浴方法治疗冻疮210例,并对两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是冬季的常见病,表现为局部红肿、溃烂,遇热痒痛难忍,冻疮一旦发生,常较难快速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我科于2008年3月~2009年3月间,应用中药外用制剂椒红酊治疗冻疮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胡献国 《中医杂志》2003,44(1):73-73
答:冻疮多发生在身体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颜面等处,由于寒冷侵袭,导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氧而形成。笔者习用中成药外治冻疮,疗效甚佳,介绍如下。云南白药:对早期红斑型冻疮,可取云南白药酊,用药棉蘸少许外搽患处,每天3~4次,连续1~2周;对未破溃的冻疮,  相似文献   

9.
冻疮多见于幼儿、青少年 ,中老年人亦有发病 ,冻疮较轻者可自愈 ,重者缠绵不愈 ,单纯给予抗生素治疗见效甚微。自1992年以来 ,我们采用自制冻疮膏治疗 5 0 0例冻疮患者 ,疗效满意 ,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2年 12月~ 1999年 12月共治疗冻疮患者 5 98例。年龄 2 5岁~ 62岁  相似文献   

10.
冻疮是人体受寒冷、潮湿侵袭 ,引起局部血脉凝滞 ,皮肤肌肉损伤所致的疾病 ,多见于儿童及妇女 ,或周围血液循环不良者。轻者仅皮肤脉络气血凝滞 ,患部失去温煦濡养而受损。病变局部出现皮肤红肿疼痛 ,重者可致肌肉脉络气血凝涩不通 ,致发生坏死、溃烂 ,甚至可损及筋骨。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冻疮 2 9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95例中男性 1 34例 ,女性 1 61例 ;年龄 6~ 57岁 ;病程2~ 2 3年。其中 度冻疮者 1 63例 , 度者 1 1 0例 , 度者2 2例。治疗方法丁香 50 g、肉桂 50 g、细辛 1 5g、五倍子 50 g、冰片 2 5g,…  相似文献   

11.
Ⅰ号冻疮酊治疗冻疮202例临床观察江苏省淮阳市二院(223002)黄毓庆主题词:冻疮/外治法酊剂/治疗应用临床研究冻疮是常见病,笔者自1994年年底至1996年初对202例Ⅰ度冻疮以Ⅰ号冻疮酊治疗的临床观察,其消肿、止痒和防冻效果明显,总有效率为10...  相似文献   

12.
中药泡洗治疗冻疮2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冻疮泡洗方治疗冻疮患者2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共收集冻疮病例236例,其中男119例,女117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8岁,平均37岁;病程最短10d,最长15ɑ。其中冻疮初起局...  相似文献   

13.
<正>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临床自拟乌桂辛红酊治疗冻疮33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3例来自2006年~2013年收治病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5岁。  相似文献   

14.
1 中医对冻疮发病机制的认识 中医理论认为,冻疮乃皮肤肌肉受严寒侵袭,气血运行不畅致气血凝滞而成;平素气血衰弱或疲劳过度,暴热着冻,暴冻着热也会使本病生成.故中医临床治疗以化瘀消肿,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为主.冻疮古称之为"涿",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当时已记载有外洗,外敷,按摩等多种外治方法.隋<诸病源候论>始称其为"冻疮","烂冻疮",并阐明其病因病机:"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壅涩,因即涿冻,焮赤疼痛,便成冻疮.  相似文献   

15.
杨萍  王吉松 《山西中医》1997,13(6):26-26
中西医结合治疗冻疮75例山东省临沂市胸科医院(276400)杨萍王吉松高奎声关键词冻疮中西医结合疗法冻愈汤阿潘膏笔者自1994年12月至1995年4月采用自拟冻愈汤内服,配合阿潘膏外用,治疗冻疮75例,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16.
冻疮外治方     
冻疮系临床外科常见冻裂伤病。治疗殊难速效往往有待来年天和日暖方可向愈。从1981年起,余用自拟冻疮1号方、冻疮2号方辨证投治,经验证300余例,观察结果效果良好。方药:冻疮1号方:用于红肿痒痛未破者。紫苏叶50g、川桂枝50g、香白芷30g。冻疮2号方:用于红肿破溃流脓血者。紫苏叶50g、川桂枝00g、全当归30g。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防治冻疮与中药外用剂型研究概述湖北中医学院(430061)何再安,许腊英,夏忠英崇阳县药检所(437500)魏国祥冻疮是冬季常见性、多发性的皮肤病。中医认为,其机理是素体虚弱、阳气不达;遇严寒侵袭,导致局部肌肤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隔、瘀血凝结而...  相似文献   

18.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寒冷刺激引起的局限性皮肤损害。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处。表现轻者为局部红肿、疼痛、遇热瘙痒;重者还可出现水疱、糜烂或溃疡,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笔者于2004~2008年采用冬病夏治法治疗冻疮56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56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其中男19例,女3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冻疮发于双手背、手指3l例,手足均有冻疮者25例。所有病例皮损形态均为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水肿、红斑及紫暗斑块,无水泡和溃疡形成。  相似文献   

19.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多表现为每到冬季反复发作的特点,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笔者自2002年11月以来,采用辣椒树根熏洗治疗冻疮患者11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半夏散浸泡剂治疗冻疮4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冻疮是冬春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均有发病。笔者自 1993年以来 ,自拟半夏散浸泡剂治疗冻疮患者 4 6 8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 ,其中女性 32 1例 ,男性 14 7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73岁 ,平均 2 1.5岁 ;病程最短 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