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国内外学者对油价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缺乏系统的实证分析。利用1992~2011年来自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国际原油价格(以WTI代表)和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季度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VEC模型对国际油价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国际油价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国际油价是预测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或先行指标;由于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缺乏发言权和定价权,导致被动接受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因此我国经济增长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反应存在时滞。建立了国际油价变动与经济增长的VEC模型,反映出短时间内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即国际油价每增加1%,引起我国经济增长率下降0.056%。为规避油价风险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建议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逐步摆脱"能源消耗式"经济增长模式,同时应加强和完善石油战略储备,缓解和预防剧烈的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际石油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供求关系决定远期的价格走势,而政治事件等突发因素则直接干预影响近期价格。本文从供给、需求、政治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对2007年国际油价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上半年石油价格变化分析及下半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满平 《中国能源》2009,31(8):30-33,13
受全球经济波动影响,2009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先跌后涨,与前几年高价相比整体步入下跌阶段。虽然近期有所恢复性上涨,但主要是由于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元贬值和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炒作与跟风之情再现,目前国际石油市场处于供求基本平衡甚至供略大于求的局面。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好转,石油需求增加,预计下半年国际石油价格会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4.
陈秀芝 《中国能源》2011,33(8):43-46
<正>1国际油价由持续攀升转向回落中趋稳2011年上半年,国际石油市场已经从2010年的供需大致平衡向供应偏紧的方向转变,油价的上涨除受供求因素和地缘政治影响之外,美元贬值、市场投机、通胀预  相似文献   

5.
陈秀芝 《中国能源》2009,31(4):43-44
<正>进入2009年,国际石油市场需求下降,价格在一二月份基本在每桶40美元附近低位震荡,3月份以来受到积极经济数据以及纽约股市强劲上涨的刺激,国际油价出现上升的行情。3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6.
陈秀芝 《中国能源》2007,29(7):45-46
<正>入夏以来,世界经济总体仍表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尤其是欧洲经济再度发力,使全球的石油需求增势未减,再加上季节性需求提高,使国际油价在震荡中有所攀升。据业内人士分析,国际石油市场尽管价格涨跌无常,但是在短期内对市场促涨的因素多于促跌的因素,因而预计近期内国际油价仍然保持坚挺。  相似文献   

7.
陈秀芝 《中国能源》2005,27(12):43-44
2005年四季度,全球经济增长趋于平稳,石油需求增势有所减弱,国际油价呈现高位回落走势。受其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出现高位趋稳有所回落态势,加之控制出口、调整进口等政策措施的出台,使我国石油产品资源增速提高,供需紧缺矛盾趋于平缓。预计,今冬明春伴随着国际市场供应增加、需求增势减弱,以及价格在高位波动中趋于回落的走势,国内石油产品市场需求增长也将呈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8.
陈秀芝 《中国能源》2010,32(7):44-45,36
<正>进入2010年二季度,国际石油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原油价格最高时突破每桶86美元,最低时降到9个月以来的新低,跌破70美元。从5月中下旬至6月份,国际油价呈现小幅波动及振荡上行的行情,到6月中旬原油价格回稳在7 5美元/桶上下。国内成品油市场,一方面受国际行情变化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重点由页岩气逐渐转向页岩油,页岩油气革命进入新阶段。页岩油成为美国石油储产量增长的主体,同时页岩油勘探开发效益也持续改进,这是新一轮页岩油气革命最显著的特点。大石油公司正在加大对页岩油气的投资,未来美国页岩油产量新增长极有可能来自国际大石油公司。页岩油产量增长支撑美国石油产量稳中有升,进一步增强了美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新一轮页岩油气革命背景下,石油供需基本面因素对油价的影响进一步增大,中长期国际油价走势更多地取决于原油产量增量部分成本,而中长期内页岩油将引领世界石油产量增长,页岩油事实上已成为直接影响国际油价的重要因素。基于供需基本面因素,本着维持油气勘探开发产业正常运营的基本思路来判断,近中期油价应总体维持在40~50美元/bbl,虽然可能会出现不可预见的黑天鹅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油价短期剧烈波动,但不会改变中长期趋势,全球石油产业或将步入中低油价时代。  相似文献   

10.
魏彩云 《中国能源》2006,28(1):35-37
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带动了石油需求的增加,而原油产量增长有限,加上炼制能力和飓风及政治突发事件等影响,石油价格暴涨。2006年的国际石油供求形势和油价走势,既有促降因素,也有促升因素,还有飓风恢复和政治等不确定因素。总的来说,世界石油需求继续增加,市场更显紧张;油价取决于需求增幅的大小和产能建设的速度,总体水平应该是每桶50~60美元。  相似文献   

11.
陈秀芝 《中国能源》2003,25(7):39-40,38
5月份受SARS疫情影响,国内石油消费需求下降;另一方面,5月以来石油资源增势有所回落,原油及成品油的增幅较之1季度均有不同程度减缓,又加之受国际行情下挫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国内持续走高的油价大幅下跌。在多方面力量推动下,进入6月以来上述情况有所缓解。通过对近期国内外经济走势的综合分析,认为随着SARS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各油品市场油品销售将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市场后期形势趋于回升。  相似文献   

12.
陈秀芝 《中国能源》2003,25(5):32-34,45
随着2003年第1季度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石油消费需求强劲增长。在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政策的引导下,国内石油资源大幅增长。此季度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高位,使得我国石化行业经济效益显著增长,但同时也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及石油下游行业生产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对2003年石油市场供需进行了预测,认为随着伊拉克问题的解决,本年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总体上说,战后国际原油市场供给基本可以保证世界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在国内的经济带动下,我国市场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国际原油市场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国际原油市场在上升动力和阻力的双重作用下,仍将处于高位盘整时期。一方面,由于原油品种地区和结构性矛盾突出、OPEC的剩余产能不足、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等多方面原因,以及基金投机力量的强劲推动,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动力不减;另一方面,在美元汇率上升、原油需求增速减缓以及原油供给仍有能力持续增加的多重作用下,油价上升遇到一定的阻力。2005年油价的持续高涨直接冲击了中国原油的供销链条,对相关行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2006年,我国必须及早动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石油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14.
We evaluate how alternative future oil prices will influence the penetration of biofuels, energy production,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land use and other outcomes. Our analysis employs a global economy wide model and simulates alternative oil prices out to 2050 with and without a price on GHG emissions. In one case considered, based on estimates of available resource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nergy demand, the reference oil price rises to $124 by 2050. Other cases separately consider constant reference oil prices of $50, $75 and $100, which are targeted by adjusting the quantity of oil resources. In our simulations, higher oil prices lead to more biofuel production, more land being used for bioenergy crops, and fewer GHG emissions. Reducing oil resources to simulate higher oil prices has a strong income effect, so decreased food demand under higher oil prices results in an increase in land allocated to natural forests. We also find that introducing a carbon price reduces the differences in oil use and GHG emissions across oil price cases.  相似文献   

15.
杨玉峰 《中国能源》2011,33(4):10-12
供应、需求、库存是决定石油市场供需平衡的基本面因素.2010年全球石油市场需求旺盛、供应充足、库存处于高位,石油市场整体处于相对宽松平衡状态,油价相对平稳;2011年,因受市场流动性、利比亚局势、日本地震等因素影响,石油市场供需平衡将受到需求和供应变化的影响,油价上涨和波动的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石化行业周期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石化行业周期的主要因素: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原油价格、石化产品的市场供需。指出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原油价格震荡加剧以及中东新增产能投产,全球乙烯行业利润将减少,竞争将日趋激烈,石化装置开工率将降低。2008年石化行业景气周期开始下行,预计2009~2012年全球石化工业将处于景气低迷周期.石化行业谷底将出现在2010~2011年。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s of high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on the bioethanol and corn markets in the US. Between 2007 and 2008, the prices of major grain crops had increased sharply, reflecting the rise in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These dual price shocks had caused substantial harm to the global economy. Employing a 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SVAR), we analyze how increases in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could impact the prices of and demand for corn, which is used as a major bioethanol feedstock in the U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oil price would increase bioethanol demand for corn and corn prices in the short run and that corn prices would stabilize in the long run as corn exports and feedstock demand for corn decline. Consequently, policies supporting biofuels should encourage the use of bioethanol co-products for fe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ginal land to mitigate increases in the feedstock price.  相似文献   

18.
邓郁松 《中国能源》2005,27(3):23-26,10
2004年能源生产快速增长,需求十分旺盛,主要能源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出口明显减少,能源价格大幅攀升。2005年能源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能源供求形势将比2004年有较大缓减。预计全年发电量同比增长12%左右,煤炭产量同比增长8.5%左右,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0%左右。煤炭和电力价格仍呈上升趋势,国际油价波动幅度将有所放缓。建议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和逐步完善能源产品储备制度,重视高耗能产品的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