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水溶液中周期换向脉冲电流电镀Fe-Cr-Ni合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周期换向脉冲电流在含CrCl3·6H2O、FeCl2·4H2O、NiCl2·6H2O、H3BO3,抗坏血酸的混合羧酸的水溶液中,镀出了Fe0.60-0.77Cr0.07-0.18Ni0.15-0.27合金.镀层光亮,结合力好,镀层厚度可达9μm.组成为Fe0.62Cr0.18Ni0.20的镀层,其相结构为显著的γ相区域中有非晶态.镀层表面有微裂纹,且深入至基体.讨论了RC、PC、DC电流参数、电流密度和溶液pH值对镀层组成及相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粒径为0.048-0.050mmFeO4与Cr2O3在过氧化氢-柠檬酸水溶液中溶解特性。单一组分的H2O2的柠檬酸分别对Cr2O3和Fe3O4有较主的溶解量,而混合体系则大大降低了CrO3和Fe3O4的学解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M-Cr-Al-Y合金(M=Ni,Co,Fe)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微区成分及抗氧化性。氧化增重试验结果表明,M-Cr-Al-Y涂层具有比1Cr_(18)Ni_9Ti不锈铜低得多的氧化增重和氧化速率,其中以Co-Cr-Al-Y涂层为最好,其次依次为Ni-Cr-Al-Y,Ni-Co-Cr-Al-Y_2O_3,Fe-Cr-Al-Y.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含HCl与不含HCl的介质中,三种不同配方的Ni-P化学镀层的抗冲蚀行为,并与不锈钢1Cr18Ni9Ti和2Cr13作了对比。试验在自制试验机上进行。结果表明,Ni-P镀层的冲蚀机理主要表现为片状剥落和微切削。而在含HCl介质的冲蚀浆体中其抗冲蚀腐蚀性能要优于无HCl介质的浆体中的情况。在Cl^-与H^+构成的腐蚀介质中,Ni-P化学镀层冲蚀抗力要优于1Cr18Ni9Ti与2Cr13。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0.5mol/LH2SO4中测定了Fe-Cr,Fe-Al,Fe-Cr-Al和Fe-Mn-Al-Cr合金的极化曲线,用透射电镜和光电子能谱仪对它们的钝化膜的组成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合金的钝化膜中,均出现了Cr,Al的富集,但要Fe-Cr-Al合金的钝化膜中,Cr的富集受到抑制,而在Fe-Mn-Al-Cr合金的钝化膜中Cr富集未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取了MO+Al2O3-TiO2、MOS2+Al2O3、TiO2+Cr3C2NiCr和MoS2+Cr3C2-NiCr复合涂层.利用SEM、XRD、和XPS等技术.观察和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结构和喷涂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添加成分对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在MM-200型磨损试验机上测定了涂层的滑动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结果表明;Mo、MoS2与Al2O3-TiO2的结合性能较好,TiO2、MoS2在Cr3C2-NiCr涂层的气孔和裂纹处偏聚;添加MoS2对Al2O3-TiO2涂层的物相组成有明显的影响;适量的MO、MOS2加入Al2O3-TiO2中,可以降低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而TiO2、MoS2加入Cr3C2-NiCr中,对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Si-Fe2O3)-(Al-Fe2O3-SiO2)复合体系的单位质量热效应ΔH^0和绝热燃烧温度Tad。指出ΔH^0与Al-Fe2O3-SiO2在复合体系中所占质量分数R呈线性关系。其斜率由SiO2在Al-Fe2O3-SiO2中的质量分数γ控制,其截距恒定且数值等于Si-Fe2O3系单位质量热效应。当γ=γ2=17wt%时,Al-Fe2O3-SiO2加入对复合体系Tad无影响,当γ〈γ2时  相似文献   

8.
平果铝厂赤泥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等离子光谱、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平果铝厂赤泥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平果铝土矿拜耳法处理后的赤泥中含赤铁矿(α-Fe2O3)、针铁矿(α-FeOOH)、水化石榴石(Ca3AlFe(SiO4)(OH)8)、一水硬铝石(Al2O3·H2O)、含水铝硅酸钠(Na2O·Al2O3·1.68SiO2·1.73H2O)、钙钛矿(CaTiO3)、羟钙石(Ca(OH)2)、方解石(CaC  相似文献   

9.
应用XRD、TPR和催化活性评价手段,考察了CH_4与CO_2重整制合成气的负载型Ni催化剂的阈值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50℃和空速为2 500 h~(-1),NiO载量为14.0%NiO/γ-Al_2_O3(相当于0.163 g NiO/gγy-Al_2O_3或0.077 g NiO/100m~2γ-Al_2O_3)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NiO在γ-Al_2O_3表面上分散阈值为0.238 g NiO/gγ-Al_2O_3(相当于0.112 g NiO/100m~2γ-Al_2O_3),能明显体现负载型Ni催化剂在重整反应中的阈值效应.  相似文献   

10.
NiO—Al2O3催化剂重整反应中的阈值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XRD,TPR和催化活性评价手段,考察了CH4与CO2重整制合成气的负载Ni论剂的阈值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50℃和空速为2500h^-1下,NiO载量为14.0%NiO/γ-Al2O3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NiO在γ-Al2O3表面上分散阈值为0.238gNiO/gγ-Al2O3,能明显体现负载型Ni催化剂在重整反应中的阈值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0.5mol/LH2SO4中测定了Fe-Cr、Fe-Al、Fe-Cr-Al和Fe-Mn-Al-Cr合金的极化曲线,用透射电镜和光电子能谱仪对它们的钝化膜的组成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合金的钝化膜中,均出现Cr、Al的富集,但在Fe-Cr-Al合金的钝化膜中,Cr的富集受到抑制,而在Fe-Mn-Al-Cr合金的钝化膜中Cr富集未受到抑制.Fe-Mn-Al-Cr的Cr、Al复合钝化膜的钝性优于同等含Cr量的Fe-Cr合金,更优于同等Cr、Al含量的Fe-Cr-Al合金.本文认为,锰使得膜中的硫含量降低,致使钝化膜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双中间体库仑法测定制革鞣液及废水中铬(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Fe(Ⅱ)-Ce(Ⅳ)双中间体库仑法测定制革鞣液及废水中铬(Ⅳ)的方法及条件。在3.5mol·l-1H2SO4-0.015mol·l-1Fe2(SO4)3-4mg/mlCe2(SO4)3电解液中共有少量AgNO3存在下.以Fe(Ⅱ)-Ce(Ⅳ)为双中间体库仑滴定,平衡电位法指示终点。文中对共存物的干扰及消除进行了详细研究,测定0.5μg和5.0~100.0μgCr(Ⅵ)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0%和±1%,标准偏差分别为0.02和0.07。该法测定结果与比色法对照,结果基本一致,但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不受颜色和混浊度影响,勿需配制任何标准液.并可在同一电解液中连续多次测定。因此,该法在制革工业生产及环境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电子探针仪研究了渗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及成分分布.结果表明,共渗剂成份为93%Cr和7%Al时,经1100℃×16h共渗后,渗层表面铬铝含量分别为18%和8.2%,表层组织为(Cr,Fe)23C6+AlFe3C0.69,里层为α-Fe(Cr,Al),渗层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氧化性和抗蚀性.  相似文献   

14.
已知在加氢汽油介质中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体系为胶体催化剂。本工作应用FT-IR谱结合Tyndal效应、电导率、UV-Vis、ESR谱对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Ni(naph)2被Al(i-Bu)3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0;被Al(i-Bu)2OiBu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naph。Ni0聚结成胶粒(Ni0)n,胶粒表面的Ni0或吸附的Ni+是活性中心组分,与(i-Bu)2AlBF4形成配合物,给出了活性中心模型。丁二烯具有稳定胶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Mn对Fe3Al金属间化合物对耐蚀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四种成分的合金在三种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特性,并对其微观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Mn的加入对Fe3Al基合金在三种基介质中的腐蚀类型无显著影响;试验合金3.5%NaCl溶液中以点蚀为主要特征,伴有缝隙腐蚀;在1N的NaOH和0.5N的H2SO4溶液中以均匀腐蚀为主,在0.5N的H2SO4中还伴有点蚀;当Mn的加入量适当(不致引入新相)时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Mn对Fe3Al金属间化合物耐蚀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四种成分的合金在三种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特性,并对其微观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Mn的加入对Fe3Al基合金在三种介质中的腐蚀类型无显著影响;试验合金在3.5%NaCl溶液中以点蚀为主要特征,伴有缝隙腐蚀;在1N的NaOH和0.5N的H2SO4溶液中以均匀腐蚀为主,在0.5N的H2SO4中还伴有点蚀;当Mn的加入量适当(不致引入新相)时,可使试验合金在3.5%NaCl和0.5N的H2SO4溶液中的腐蚀速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不同取代基的N-取代苯氨基乙酸金属配合物M(R-PhG)n(其中M=Cr^3+,Mn^2+,Co^2+,Ni^2+,Cu^2+;R=-CH3,m-CH3O,p-CH3O,p-Cl,m-Cl,PhG=C6H4NHCH2COO^-)并对它们进了元素分析,差热分析,红外振动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分析,以及磁化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简称Ni—Al—B十ROH)和Ni(naph)2-Al(i—Bu)3-BF3·OE12十CH3COOC4H9(简称Ni-Al—B+BA)两体系在加氢汽油中引发丁二烯聚合的分子量控制方法,并与Ni-Al—B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相同时,Ni—Al—B+ROH和Ni-Al—B+BA两体系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均比Ni—Al—B体系的高;Ni/Bd、Al/Ni比的变化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不显著,Al/B比才是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关键因素;聚合温度升高,分子量降低,而分子量分布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三元体系La(ClO4)3.3H2O—18C6—CH3COCH3(25℃)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针稀土高氯酸盐与冠醚18C6在不同溶剂中相平衡行为规律性,采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三元体系La(ClO4)3.3H2O-18C6-CH3COCH3在25℃时的相平衡行为,测定了饱和液相的折光率,并绘制了相应的相图和饱和液相的折光率曲线,结果表明,饱和溶液的折光率曲线与相图中的溶解度曲线相吻合,体系形成了两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La(ClO4)3.18C6.3H2O.2CH3COCH3和La(  相似文献   

20.
UV/Fe(C2O4)^3—3/H2O2法处理水中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UV/Fe(C2O4)^-33/H2O2法处理水中苯胺的最佳条件。当水中苯胺浓度为30-40mg/L,pH3.0-4.0jf /LK2C2O水样中投加0.3mL1.0mol/LFeSO4,2.0mL1.0mol/LK2C2O4和1.4mL3%H2O2溶液,UV灯下反应10min,均收到满意效果,对苯胺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且本法对水中苯胺的处理效果好于芬顿试剂法和UV/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