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红细胞膜生物物理特性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几种完整红细胞膜生物物理特性的系列测定方法,包括膜对阴离子的通透性、膜对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渗透脆性、低渗溶血速率等,以期对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特性的研究在完善理论意义的同时更具临床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通过采用红血细胞溶血的方法,来说明溶质分子量大小与细胞膜通透性的关系.红血细胞对水是自由渗透的,但对大多数其他物质具选择性渗透.将红血细胞置于能透入细胞的溶液中,由于水和溶质的透入使红血细胞开始膨胀,直到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从细胞中扩散出来,这种现象即为溶血.当红血细胞呈完整状态时,其悬浮液呈现浑浊状态且透光性较差,但当细胞溶血后,其悬浮液就变得透明且光线也容易透过.本实验用稀释的红血细胞悬浮液在含有不同分子量溶质的溶液中达到一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低渗溶血过程、荧光淬灭效应及阴离子跨膜通透性的研究,探讨了苯肼对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苯肼浓度0.01mM时,低渗溶血的K_1快过程开始变慢,表明膜脂质流动性的降低。苯肼浓度增至0.1mM后,膜和变性血红蛋白的结合大为增强,这种膜结构的变化提高了阴离子的跨膜通透性。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的红血球膜在分离的状态下,一般称为“血影”或“基质”。由于:(1)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血球中没有通常真核细胞内所含有的任何细胞器,容易得到纯粹的细胞质膜;(2)可以借助低渗溶血等简便操作除尽细胞内容物获得膜样品;(3)来源方便;因此多年来广泛应用它作为研究细胞膜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被激活的补体3(C_3),能与红细胞膜结合;C_(3b)与红细胞膜形成的复合物,又激活一系列补体(C_5-C_9),使细胞溶解。有些溶血性疾病与此种补体溶血有关。我们实验曾证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红细胞对补体溶血敏感。为了探讨PNH补体溶血反应的机理,我们曾用对唾液酸专一结合的鲎血凝集素处理PNH红细胞,表明它能降低补体溶血,并证明它与红细胞膜血型糖蛋白结合。看来鲎血凝集素可能影响红细胞膜与C_(3b)的结  相似文献   

6.
细胞膜是一种半透性膜,能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研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对细胞病变,某些疾病的致病机理以及药物疗效上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鲜鸡血和羊血为研究材料,采用观察血细胞在不同等渗溶液中是否发生溶血并记录溶血时间方法来进行比较。将等渗溶液分为脂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水、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几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鸡血红细胞膜的通透性低于羊血红细胞膜。造成两种红细胞膜之间通透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红细胞膜自身的机械强度,红细胞的生理特性,溶质的性质及血细胞来源等多方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状态血红蛋白对红细胞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荧光猝灭法测定了不同状态游离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血影膜间的相互作用,观察到和氧合血红蛋白相比,脱氧血红蛋白和膜上高亲和位点的作用加强,而高铁血红蛋白和低亲和位点的作用加强。本文用低渗溶血速率、阴离子通透性、变形性等三个参量测定了这种相互作用的变化对红细胞膜功能的影响,并讨论了脱氧状态下这种改变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个分离大鼠肝细胞膜的简便方法。主要是经过两次低速离心,一次蔗糖梯度超速离心,即可得到一定纯度的细胞膜。对所得细胞膜进行了电镜下的形态学鉴定,标志酶的生化学鉴定及胰岛素结合实验,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仓鼠细胞株诱导产生小分离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收集到的中国仓鼠细胞株A_2H的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悬浮在Eagle基础培养基中,采用加或不加2mM的二硫苏糖醇(DTT)两种方法,用低温(4℃)处理4—10小时,然后移至37℃中培育1—3小时,即有大量小分离细胞形成。绝大多数小分离细胞的直径在5—6μ左右,约等于正常细胞的三分之一。同位素自显影表明,约有68%的小分离细胞含有DNA。台盼蓝的排斥试验证明,这些小分离细胞的存活率达87%。扫描电镜清楚地显示出小分离细胞是由一层绒毛状突起的细胞膜所包裹。本文还报道了小分离细胞的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红细胞膜ConA受体的糖组分随细胞年龄而产生的变化,其中以唾液酸含量的改变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作者用荧光方法测定了MYD患者红细胞和正常人红细胞在不同细胞外液K~+浓度下的膜电位,结果MYD患者红细胞膜电位比正常人高;荧光偏振法研究结果表明,MYD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比正常人高;细胞电泳方法发现MYD患者红细胞电泳迁移率亦较正常人高.这些生物物理特性的改变是相互联系的、反映了MYD患者红细胞膜结构的变化并将直接影响膜的代谢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Li XM  Li JG  Yang JM  Hu P  Li XW  Wang Y  Qin LN  Gao TM 《生理学报》2004,56(1):112-117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急性分离成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方法。此法可将实验大鼠的年龄提高到500d以上,体重300g以上;不损伤神经细胞膜的电学特性:形态上有差异的细胞易于分辨。用膜片钳技术的单通道和全细胞模式证实,在本实验条件下,约95%左右的健康细胞均能形成高阻抗封接,并成功地记录了电压依赖性钾、钠、钙通道,外向整流氯通道和大电导的钙激活钾通道电流。  相似文献   

13.
特异性抗乙肝转移因子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观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细胞移植研究室大连116023于志红,吕鹏,王廷瑞传染科王一强,刘波本室将乙肝疫苗采用混合免疫方法接种绵羊三至四次,抽血测乙肝病毒各项指标,抗HBS阳性后。采血及脾脏,经低温超速离心和超净...  相似文献   

14.
适用于膜片钳研究的成年大鼠脑神经元急性分离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研究一种结合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的方法,用于快速、可靠地急性分离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元。此法可将实验大鼠的年龄提高到500-600d,不损伤神经元的突触结构和细胞膜的电学特性。形态上有差异的细胞易于分辨。用膜片钳技术证实,链霉蛋白酶未破坏神经元上的N-甲基-D-门冬氨酸和乙酰胆碱受体通道,约有95%的神经元可观测到内向电流活动,单通道电流的电导值分别为20pS和30pS。  相似文献   

15.
用胶原酶法分离胰岛细胞、超速离心法提取中国地鼠胰岛和肝脏细胞膜蛋白,SDS电泳、WesternBlotting分离GLUT后,应用GLUT2抗体免疫结合法测定GLUT的含量与分子量,同时测定了动物血糖、尿糖和血浆胰岛素的含量、显微镜下直接计数了胰岛细胞总数。结果表明:NIDDM发病后,自发NIDDM中国地鼠胰岛细胞GLUT含量减少,与GLUT2抗体反应明显减弱,但肝脏GLUT无明显变化。胰岛细胞总数发病前后大体一致。而血糖、尿精及血浆胰岛素浓度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用等渗咪唑缓冲液溶血,并用低温高速或常速离心机制备出一种带钙调节蛋白(简称CaM)的红细胞膜。它具有与膜稳定结合的CaM,在钙离子存在下可以激活膜上的靶酶——Ca~(2+)+Mg~(2+)-ATP酶活性,为研究CaM功能及有关药物机制提供一种简便而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用区带转头超速离心分离人血清两种低密度脂蛋白的新方法,该法先用硫酸右旋糖酐粗提,浓缩,得到人血清中VLDL和LDL混合液,然后再用溴化钠密度梯度区带超速离心法将VLDL、LDL及其中少量的杂蛋白分开,最后获得较大量纯净的VLDL及LDL制品。本法分离效果好,重复性佳,固定离心条件后,特别是离心速度和时间,可在相同的位置获得VLDL和LDL样品。又由于分离时样品已浓缩,区带超速离心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浓度,因而可直接观察VLDL和LDL所在的管数,简化了步骤、缩短了时间,不需浓缩即可使用,避免了在样品浓缩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化。本文为大量制备纯净的VLDL及LDL提供了一较大量分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将水稻叶片在PH7.8的STN介质中研磨、离心去细胞腑片,然后通过差速离心分别得到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再通过加入等体积蒸馏水,在低温、低渗条件下,轻度研磨使之用,并在各自的保存液中液中浮,即可得到含在Ca^2+-ATPase的粗中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之用。  相似文献   

19.
为进行细胞膜的生物化学分析,必先分离出纯净的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一般多在一步溶血法的基础上,用高速离心分离制备.由于高速离心机设备目前国内尚不普及,我们尝试在低速离心(4℃,1,200×g,离心45分钟)条件下,进行人红细胞影泡制备.所谓“影泡”,即哺乳动物红细胞溶血去除血红蛋白后,分离到的细胞质膜.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中没有通常真核细胞所含的任何细胞器.经制备,容易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并且材料来源方便,故红细胞影泡是目前研究细胞膜结构功能时常用的一种膜制剂.  相似文献   

20.
姜老师信箱     
<正>蛋白质研讨班学员问:姜老师,您好!我是您"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专题研讨班"的学员,想向您咨询一些蛋白质纯化问题。1.细胞破碎。我按照您的讲义内容进行低渗冲击(先等渗氯化钠、高渗葡萄糖,最后低渗溶液冰浴离心),破碎后蛋白浓度还可以,但有可能是我的细胞样品低温冻存的缘故,加入等渗氯化钠后就出现细胞破碎,上清就有蛋白了。这样损失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