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尚勇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南部,地理位置21°13'30'–21°24'48'N,101°22'48'–101°37'30'E,为1980年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调整后新增保护区域。总面积31,184 ha,其中核心区面积18,199 ha,缓冲区面积6,736 ha,实验区面积6,249 ha(杨宇明和唐芳林,2008)。过去几十年的人为干扰使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破碎化程度加剧,哺乳动物多样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PuZhang,2001;Li et al,2009)。近年来在  相似文献   

2.
<正>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南部泰顺县境内,地理位置27°20'52'–27°48'39'N,119°37'08'–119°50'00'E,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保护区,包括北、南两个片区,北片区域为主区域,位于泰顺县的西北部。保护区总面积18,861.5 ha,其中核心区面积4,469 ha、缓冲区面积2,053 ha、实验区面积12,339.5 ha(郑方东,2014)。多年来由于保护区自身能力不足,鸟类和兽类  相似文献   

3.
封面说明     
正封面照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李威同学拍摄于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境内的木王山国家森林公园双头马景区。木王山国家森林公园(33°21'22″—33°28'22″N,108°34'50″—108°42'25″E)位于秦岭南坡中段,汉江支流旬河上游,海拔2601.6 m,总面积3616hm2。该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2℃,年均降雨量840 mm,无霜期190~235d,年日照时数1947.7 h。森林覆盖率达98.3%,分布有种子植物138科686属1300余种,其中红豆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境内,东与蒙古国接壤,西至青格里河与布尔根河交汇处,地理坐标为90o27'–91o00'E,46o05'–46o15'N。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为河谷平原,河谷两侧为山地,山地之间是狭窄较平坦且闭塞的凹地,整个山麓平原区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年降水80–130 mm,年平均气温3℃左右,7月平均气温20.7℃,1月平均气温–15.8℃。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主要由河谷草地植物群  相似文献   

5.
<正>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10′–31°20′N,115°20′–115°50′E)位于皖西大别山腹地皖、鄂、豫三省交界处,由原天堂寨、马鬃岭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鲍家窝、窝川、九峰尖和康王寨4个国有林区组建而成,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属华东湿润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5℃,平均降水量为1,832.8 mm(方元平等,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川南短腿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7月24~31日,在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爬行资源调查时,在江口县黑湾河龙泉寺(27°51'06″N,108°41'06″E,海拔559 m)采集到1只两栖动物标本。经鉴定,该标本为雌性川南短腿蟾(Brachytarsophrys chuannanensis),系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标本保存于贵阳学院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与应用生态学特色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封面说明     
正封面照片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张国博士拍摄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阿荣旗(122°2'—124°5'E,47°56'—49°19'N)位于大兴安岭东麓,总面积13641 km~2.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458.4 mm,年平均蒸发量1455.3 mm.境内矿产资  相似文献   

8.
封面说明     
正封面图片由兰州大学巩杰教授于2018年7月拍摄于子午岭区南部(甘肃合水县)。7月正值林木生长旺盛,俯瞰子午岭往往呈广阔的绿色林海景象,傍晚微风吹拂,林木随风摇曳,轻柔作响,树木枝头鸟儿轻啼,生机盎然。子午岭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地理范围为34°40′—37°25′ N、107°30′—110°20′ E,海拔534~1856 m。该区整体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同时具有大陆性和季风特征,北部属半干旱区,南部属半湿润区。  相似文献   

9.
斯幸峰  丁平 《生物多样性》2014,22(6):819-79
<正>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古田山保护区)地处浙江省西部,位于118°03'49.7"–118°11'12.2"E,29°10'19.4"–29°17'41.4"N,总面积为8,107ha。古田山保护区分布着典型的以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为主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天然地带性植被,保存有年龄较大的典型常绿阔叶林及大量的珍稀特有生物种类(于明坚等,2001)。古田山保护区亦是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在全国两个  相似文献   

10.
封面说明     
正封面照片由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张宇婧于2017年8月拍摄."中国最冷小镇"呼中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地区(51°14'40″—52°25'00″N,122°39'30″—124°21'00″E),被称为"森林腹地,兴安之巅",海拔500~1000 m,四面环山,年平均气温-4.3℃,年均降水量497.7 mm,四季分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素有中国偃松之乡、红毛柳之乡、黑木耳之乡的美誉.黑龙江呼中  相似文献   

11.
凉水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凉水红松阔叶次生林与帽儿山红松阔叶次生林的区系成分对比分析,阐明了凉水自然保护区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区系成分的差异及其影响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纬度差异是两个自然保护区区系成分差异的重要因素,凉水自然保护区纬度偏高,温带成分占有很大比例,而帽儿山自然保护区纬度偏低,增加了许多华北植物区系成分及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凉水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80科243属441种,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87科328属750种。在特有成分上,两个保护区也有差异,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含有更多的中国特有种。  相似文献   

12.
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江建平  王斌  刘炯宇  谢锋 《四川动物》2006,25(2):281-284,F0004
于2003年7月~8月和2004年5月对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次实地考察,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的报道结果,该地区有两栖动物8种,归隶2目、5科、8属,其中1种为未定种Scutiger sp.,与宁陕齿突蟾Scutiger ningshanensis相似,其代表的属和科在邻近的5个自然保护区目前均无发现与报道;与邻近的5个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分布相似性比较表明,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在两栖动物分布上与周至自然保护区更相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和标本数据,借助GIS技术构建桂西黔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39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空间地理分布格局,结合30m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的植被与地表覆盖数据,研究该优先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生境与植被类型的关系及保护现状,并就优先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分析优先区以外的保护空缺。此外,对优先区近二十年来的植被与地表覆盖特征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优先区的人居用地、湿地(包括水库)面积分别增加67.75km2和371.11km2,森林面积相对稳定,灌丛和草丛面积分别减少230.69km2和174.70km2。该地区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正面临着生境退化和丧失的威胁。在此基础上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今后的保护及监测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空缺分析、植被时空变化研究以及动态监测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8月调查了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资源,共采得陆生贝类67种和亚种(含9个未定种),隶属4目19科31属,其中有1新种,即龙潭弯螺(Sinoennea sp.nov.)(另文报道);14种为江西省陆生贝类新纪录种;优势种为长柱倍唇螺(Diplommatina paxillus longipalatalis)、细锥倍唇螺(D.apicina)、灰尖巴蜗牛(Bradybaena ravida ravida)、双线巨蓬蛞蝓(Meghimatium bilineatum)。区系组成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占种类总数的74.14%。阔叶林、灌木丛和农田生境陆生贝类种类较丰富,竹林和苔藓生境种类较少。根据调查数据,分别计算井冈山自然保护区5种不同生境类型中陆生贝类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结果表明,灌木丛生境陆生贝类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苔藓生境的均匀度指数最高。与邻近自然保护区比较,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物种较丰富,且与江西齐云山陆生贝类物种相似系数较高,与广东南岭物种相似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15.
“地震来时,我正带着一台照相机和一台摄像机站在跌水崖环路边的一个向外突出的陡崖上面,这个山是东西走向的,我面朝北.背后就是青川的唐家河保护区,我站的这个地方是大熊猫觅食时常走的路的上方,因为在竹林里想拍到大熊猫实在太难了.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发现这里是拍摄大熊猫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6.
”地震时我正在屋里,摇得很厉害.过去也经常有地震,但这次不一样,那个山就像牛羊全身抖动那样地抖!时间太长了,好像非要把房子摇垮不可。我就感到头晕.好像要压到胸口了.再看山上有的地方有石头滚下来。”这是九寨沟管理局的桑吉开车到机场接我们时.一见面就告诉我们的。  相似文献   

17.
三门峡黄河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5-1997年对河南省三门峡黄河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8种,隶属15目28科,其中古北界鸟类38种(48.72%),东洋界鸟类9种(11.54%),广布型鸟类31种(39.74%),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地震时被甩进湖里 “地震时我们这里有两个人正在湖边走着.一下子就被晃到水里去了!你说这地震有多厉害?“龙溪—虹口保护区工作人员尚涛的话让我心里一沉。  相似文献   

19.
“一座碧绿的青山从山头开始崩塌.非常迅速,树木.岩石.泥土仿佛一下子失去了支撑.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伴随着轰隆隆的咆哮声震耳欲聋.几秒后掀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每一个关心卧龙保护区的国人,在看了2008年5月17日四川电视台播出的这段录像后.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5·12地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全过程.这之前我们看到更多的都是结果!  相似文献   

20.
“当时我们家刚吃完饭.我正给我9个月的儿子在衣柜里找衣服呢.脚下剧烈摇晃起来,就听爸妈在外屋喊‘地震了!快跑!’”抱着孩子的这个妇女名叫杜玲,她一边回忆着当时情况一边带我们到她以前的家去。之所以说是以前的家是因为那个地方根本没有任何房屋的痕迹.一座不小的土丘垮塌下来.将她的家完全埋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