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实验主要研究麦瓶草谷胱甘肽(GSH)体外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提高谷胱甘肽溶出率。通过实验考察,得到麦瓶草谷胱甘肽的较优提取条件:提取温度室温、乙醇浓度40%、料液比1:4.5 g/mL、提取时间2 h、转速12 000 r/min、离心时间15 min、提取率32.374%,得到麦瓶草谷胱甘肽提取液后,通过真空干燥,最终得到干燥的麦瓶草谷胱甘肽提取物。将麦瓶草谷胱甘肽提取物进行不同程度的稀释,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麦瓶草谷胱甘肽稀释液进行谷胱甘肽含量测定。通过将麦瓶草内提取出来的谷胱甘肽提取物对金属离子Fe~(2+)螯合能力的测定、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测定来研究其在体外的抗氧化活性。当谷胱甘肽提取物稀释后质量浓度60μg/mL时,对金属离子Fe~(2+)螯合率达到了58.056%;当谷胱甘肽提取物稀释后质量浓度为20μ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49.383%,当质量浓度60μg/mL时,清除率达55.556%;当谷胱甘肽提取物稀释后质量浓度为20μ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达90.521%,当质量浓度60μg/mL时,清除率达99.065%,清除能力很强。实验结果表明,麦瓶草谷胱甘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麦瓶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钠联合益肝灵治疗抗痨药肝损害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7例在静滴肝泰乐、维生素B6、口服肌苷的基础上加用谷胱甘肽钠2.4g/d静滴;对照组26例采用除谷胱甘肽钠、益肝灵外的其他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配制还原型谷胱甘肽药液残留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遵循PDCA循环方法,以"降低配制还原型谷胱甘肽药液残留率"为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使配制还原型谷胱甘肽药液残留率由改善前的28.84%降低至改善后的7.59%(P=0.000)。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配制还原性谷胱甘肽过程中的药液残留率。  相似文献   

4.
在对具有保肝作用的天然产物的筛选中发现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具有显著的保肝活性,其活性成分为sauchinone(Sa)。三白草在韩国民间药中用于治疗水肿、黄疸及淋病。本次采用CCI_4引起原代培养的大鼠肝细胞毒性反应,以ALT、谷胱甘肽(GSH)、MDA、过氧化氢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为测试指标来考察Sa的保肝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药对Ⅱ相酶的诱导及预防肿瘤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Ⅱ相代谢酶的调控机理,中药可诱导的Ⅱ相酶主要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1麦冬、枸杞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黄芪)、谷胱甘肽还原酶(虎杖、陈皮)、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茵陈、大黄)和醌氧化还原酶。其机理可能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阿魏酸钠抗肝脂质过氧化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阿魏酸钠可明显对抗乙醇所致肝脏过氧化脂质的增高,减轻谷胱甘肽含量的耗竭及防止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降低。结果提示SF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与逆转谷胱甘肽及相关酶活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黄连配伍吴茱萸对大鼠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小剂量和大剂量黄连及黄连配伍吴茱萸对大鼠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剂量和大剂量黄连组和黄连配全吴茱萸组的水煎液通过灌胃途径,应用于SD大鼠。取抗凝血观察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改变。结果:给药后,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有降低的趋势。黄连大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连小剂量组和黄连配伍吴茱萸组对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黄连配伍吴茱萸组比较,黄连大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为指标,大剂量黄连对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有影响,而黄连小剂量和黄连配伍吴茱萸对正常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丹栀逍遥散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给予加味丹栀逍遥散口服,对照组46例给予肝太乐、肌苷片口服,2组在口服药的同时均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静滴。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ALT、AST、A/G、TBIL复常率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丹栀逍遥散联合谷胱甘肽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异甘草酸镁与还原型谷胱甘肽配伍后PH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室温条件下配伍p H的变化。方法根据临床药物配置浓度,测定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分别与5%葡萄糖、10%葡萄糖配伍后p H变化。结果室温下,配伍液在0h、0.5h、1h、1.5h、2h、4h,p H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实验条件下,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在5%葡萄糖、10%葡萄糖溶液中配伍,4小时内外观澄清,颜色透明,无明显浑浊、沉淀产生,p H值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118例,将患者以盲分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对照组进行甘草酸二胺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结果:观察组59例患者,显效48例(81.36%)、有效6例(10.17%)、无效5例(8.47%)、总有效率为91.53%,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讨论:多烯磷脂酰胆碱结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增强谷胱甘肽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有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光疗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A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光疗,对照组B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光疗,观察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还原型谷胱甘肽、光疗,疗程7d.检测临床疗效、光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TRF、TBA、TB...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降脂化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30),单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溶于5%葡萄糖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B组(N=30),在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基础上加用降脂化浊汤口服,两组均30d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药物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3.3%、86.7%。血脂下降B组较A组明显(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降脂化浊汤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症状和体征、降低甘油三脂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还原型谷胱甘肽加甘利欣治疗肝功能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加甘利欣在治疗肝功能损害的效果。方法:治疗组24例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甘利欣,对照组24例用α-干扰素,疗程均为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5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恢复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加甘利欣治疗肝功能损害效果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明 《中医研究》2007,20(12):28-29
目的:研究丹参、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及恢复肝功能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戒酒、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及血清HA、LN、PC III、C-IV水平。结果:两组肝功能均明显恢复,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A、LN、PC III、C-IV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降低。结论:丹参、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是治疗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恢复肝功能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5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5例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甘利欣、对照组55例用门冬氨酸钾镁和甘利欣,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毒副反应未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铵、复合维生素B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14d,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各项肝功能指标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肝功能各项指标,并且改善学液流变学变化。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硬化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给予维生素C,复方甘草酸苷、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五灵片、还原型谷胱甘肽,疗程4周。结果:治疗结束,两组肝功能、血脂及B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六味五灵片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及肝脏光点密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茵陈栀子汤+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戒酒后服用茵陈栀子汤+静脉点滴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44例单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1周、2周、3周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改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周后2组患者肝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在肝功能指标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3周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茵陈栀子汤+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型醒酒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饲料中添加醒酒糖对灌胃乙醇大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醇脱氢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以及肝指数和血醇浓度的变化作了观察。结果醒酒糖可明显减少酒后肝脏上述4种酶含量及肝指数的降低,并使血醇浓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中药热敷联合钙镁合剂及谷胱甘肽防止含草酸铂方案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用中药热敷联合钙镁合剂及谷胱甘肽治疗30例,对照组单用钙镁合剂联合谷胱甘肽治疗30例。结果试验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持续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敷联合钙镁合剂及谷胱甘肽防治含草酸铂方案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利于扩张血管、促进血流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