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就劳动争议的概念和内容、处理机构及其程序以及处理原则,谈谈粗浅认识。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内容 劳动争议,是指已发生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即企业行政和职工之间因执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法规所发生的一切争议。构成劳动争议必须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已发生劳动关系的企业行政和职工。也就是说,争议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几个问题高珂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从广义上讲,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劳动问题引起的纠纷。从狭义上讲,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在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过程中引起的纠纷。目前,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与过去相...  相似文献   

3.
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受诉范围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它是企业行政或雇主与工人之间为实现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的争议。包括:劳动合同争议;不服企业作出的辞退、开除、除名等处分决定而发生的争议;有关调动、工时、生活福利、劳动保险、劳动保护以及工伤  相似文献   

4.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由于对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要求不一致而发生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于航 《中国律师》2006,(10):68-69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即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其中,协商、调解的适用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愿或依赖客观情况,具有可选择性和不确定性,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而诉讼则是在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情况下才启动,所以,劳动仲裁才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必经程序,在所有解决劳动争议途径中最为直接,适用最普遍。  相似文献   

6.
劳动争议案件具有法律关系复杂、适用法律法规不统一、当事人对抗性强、调处难度大等特点,而且入世对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审判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均要求我们改革现有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并在现代司法理念指引下,重构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一、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重构方案选择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采取的是“裁审衔接”的单轨机制。对于此种机制,其存在仲裁、诉讼审理周期过长,不利于及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仲裁前置”程序限制当事人的诉权等诸多弊端,已迫切需要进行改革。笔者认为,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实行“…  相似文献   

7.
劳动行政复议与劳动争议仲裁,两者都是解决劳动领城中的争议的重要法律程序制度,共有某些相似的特征,但是实质上它们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制度。两者之间存在着以下八点根本性区别: 一、处理对象不同。劳动行政复议处理的对象是劳动行政争议,必须是劳动行政机关与劳动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劳动行政管理行为而引起的争议。劳动争议仲裁(以下简称劳动仲裁)处理的对象是劳动争议,必须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履行劳动合同或因开除、除名、辞退职工等劳动权利义务事项而引起的争议。前者是劳动行政争议,须以劳动行政机关的具体劳动行政行为为前提;而后者是劳动争议,并不以劳动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为前提。二、主体地位不同。劳动行政复议解决的是非平等主体即劳动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争议;而  相似文献   

8.
陈雁 《法制与社会》2010,(20):130-131
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对于确保劳动争议案件得到公正及时处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加快建立一套独立的劳动争议处理体系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在劳动法的规定之外,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劳动情况,发生争议后如何认定和处理是审判实践中面临的一大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劳动双方能否认定为劳动关系。如是劳动关系,相应争议应属于劳动争议,在解决机制上以劳动仲裁为前置程序,在处理上要按劳动法的宗旨侧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不是劳动关系,相应争议则通常为劳务争议,当事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处理上则按合同案件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处理。  相似文献   

10.
宋喜来  姚小霞 《山东审判》2003,19(6):100-102
引言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定期间,是仅适用于劳动争议这一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特殊时效。对此,我国《劳动法》作了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  相似文献   

11.
劳动争议诉讼作为最终妥善解决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所发生争议的有效司法途径,对于保障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发展良好的劳动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掘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然而,要求争议的及时、公正的解决,加快诉讼程序的进行,诉讼中的当事人双方的举证责任的合理分担,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了。当前,我国劳动争议诉讼仍然适用民事诉讼程序。但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12.
健全完善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与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劳动争议调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劳动争议调解是指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对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所进行的协调、调停,促进劳动争议当事人进行和解的活动。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的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委的调解和法院所进行的调解。狭义的劳动争议调解仅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解。这里指广义的劳动争议调解。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案件主要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而发生争议的案件。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我国目前依据民事诉讼法,而没有专门的劳动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也没有专门的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程序的司法解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两年多的情况看,劳动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劳动争议案件有别于刑事和民事案件,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在审判实践中完全适用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已不适应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的需要,这已成为劳动诉讼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程序中的几个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4.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是保持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的稳定和顺利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而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个重要方法。鉴于目前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尚处于不成熟阶段 ,且存在一些缺陷 ,并未真正达到及时、公正、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关系稳定和发展之需要的目的 ,故变革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无疑是当前理论和实务界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者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呈上升趋势,我国法院目前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每年以约20%的速度递增,2005年已达18万件。今年我们中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仅是国营东红农场与职工劳动争议案就有三十余宗上诉到我院。由于劳动争议同时关系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所以,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既要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也要保护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的合法权益。不妥善处理好这些案件,势必会引起社会矛盾的多元化、尖锐化,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局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越来越多,申请仲裁和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也随之增加。因此,及时、正确、合法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涉及劳动争议案件的若干法律问题略述已见。一、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劳动争议案件是指具有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因劳动权利义务引起纠纷后,对仲裁裁决不服,在法定期间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1995年卫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7.
从纠纷解决方式的视角考察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及存在的问题——从纠纷解决方式的视角考察从立法上看,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以《劳动法》第10章的规定为核心,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及有关部门的其它规定为补充的一套体系,其不足之处如下。(一)劳动争议解决的“三方机制”有名无实,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体现的是“三方机制”,共同解决劳动纠纷。所谓“三方机制”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代表和中立方代表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过程,共同协调劳动争议当事人利益的机制。劳动者的代表是工会,用人单位的代表是雇主协会,中立方代表通常由政…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的性质以及在仲裁和诉讼上的效力问题是当前民事审判实务中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它即涉及到对《劳动法》的理解 ,也关系到在审判实践中如何正确适用《劳动法》以公正及时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全面保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维护社会劳动关系的和谐。当前在审判实务中 ,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意见认为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是《劳动法》规定的一种特殊时效 ,即劳动争议当事人在法定的时效内 ,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即从程序和实体上丧失了请求仲裁保护的权利 ,从性质上属于民法上的除斥期间。…  相似文献   

19.
立法漏洞与司法解释制定的背景  在审判实践中,如何把握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在程序上的相互衔接,是关系到劳动争议纠纷的解决和劳动者合法权益顺利实现的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条规定实际上明确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劳动争议仲裁作为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与商事仲裁不同,不实行“一裁终局”,当事人不服…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争议案件是指依照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在进行劳动过程中,就权利和义务关系发生争执,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不服而向法院起诉的案件.由于法院审理这类案件的时间不长,缺乏审判经验,加上有关法律规定不完善,因此,审判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