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堇青石基Cu-ZSM-5的原位制备及NO的脱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将ZSM-5分子筛直接合成到蜂窝状堇青石上。XRD、扫描电镜观察和超声波处理结果表明,ZSM-5和堇青石能够牢固结合,ZSM-5分子筛涂层质量和牢固度主要取决于晶化时间。采用离子交换或浸渍法制得Cu-ZSM-5/堇青石,利用模拟柴油机车尾气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NO。结果表明,在240-480℃的温度范围内,NO的转化率在90%以上,由离子交换或浸渍法制得的Cu-ZSM-5/堇青石都能在很宽的温度窗口(240-540℃)保持很高的脱硝转化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CexZr1-xO2(x=0~1)复合氧化物,并以该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负载贵金属的PdO/CexZr1-xO2(x=0~1)催化剂,选择NO-CO反应和CO以及CH4氧化反应为模型反应对催化剂的三效催化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XRD、H2-TPR等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初步表征。结果表明:Ce/Zr比对CexZr1-xO2载体及负载PdO催化剂三效催化性能均存在重要影响,不同Ce/Zr比的CexZr1-xO2复合氧化物载体具有不同的晶相结构及还原性能,由其负载的PdO催化剂的三效催化性能也各不相同。同时,催化剂的NO还原活性与CO氧化活性与α还原峰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制备条件对Au/AC催化分解臭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负载的金催化剂(Au/AC)对低浓度臭氧的催化分解性能,考察了前驱体溶液pH值、干燥方式、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空速对臭氧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前驱体溶液pH值为10、经微波辐射干燥、200℃氢气还原制备的催化剂,金颗粒在活性炭表面的分布更加均匀,尺寸更小,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在室温、相对湿度45%和空速72000h-1时,对浓度为50mg/m3臭氧的分解率保持在90%以上(在2400min内)。N2吸附-脱附和XPS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炭载金催化剂在催化分解臭氧后,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略有下降;Au4f的XPS峰虽稍向高能方向移动,但仍保持催化活性;活性炭表面碳含量显著下降而氧含量大幅增加,说明活性炭上负载的Au在自身催化分解臭氧的同时,还起到了促进臭氧与单质碳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微生物还原法制备银纳米颗粒的技术引入到催化剂的制备当中,以毕赤酵母菌体干粉作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粉,采用溶胶负载法将银负载获得Ag/ZrO2催化剂,利用TEM、XRD、UV-Vis DR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所制备的催化剂用于1,2-丙二醇选择氧化制备丙酮醛的反应中。研究表明,在1,2-丙二醇的空速为5.2 h-1,反应温度340℃时,450℃下焙烧的银负载量为8%的Ag/ZrO2催化剂获得了最佳的催化反应性能,1,2-丙二醇的转化率达到96.8%,丙酮醛的选择性达到78.3%。  相似文献   

5.
以滑石菱镁岩、煤矸石和滑石为原料,在较低温度(1350℃,1 h)下合成了单一相堇青石,利用DSC-TG、XRD和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合成堇青石的机理.结果表明,该系统组分在1250℃之前生成莫来石、顽火辉石、镁铝尖晶石、方石英和方镁石等,在1250~1300℃生成堇青石.其中镁铝尖晶石和方石英反应合成堇青石的活化能较高、速度较慢,是影响整个合成反应温度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滑石菱镁岩中所含菱镁矿在701℃分解并转化为化学反应活性较高的方镁石,是该系统合成堇青石温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延长高温保温时间,能提高堇青石的结晶度,但由于熔剂性杂质氧化物的作用使结构中玻璃相增加,热膨胀系数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相比单独采用三乙胺为模板剂,添加少量四乙烯五胺能明显加速SAPO-34分子筛的晶化过程,实现分子筛的快速合成。将快速合成的分子筛和商品分子筛经离子交换得到类似铜负载量的分子筛催化剂Cu/SAPO-34并进行NH_3-SCR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Cu/SAPO-34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NH_3-SCR活性,该类催化剂经750℃,10%H_2O,48h水热老化后展现出较新鲜态催化剂更优异的低温反应活性。相比商品化分子筛,快速合成所得催化剂有更优的高温活性和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反应复合纳米催化剂Ce-V/TiO_2,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制备出一系列的TiO_2凝胶用作催化剂载体.然后通过浸渍法依次负载CeO_2和V_2O_5于多孔TiO_2载体.用氨气作为还原性气体,对选择性催化还原NOx进行实验研究.在不同的TiO_2载体煅烧温度、CeO_2和V_2O_5负载量以及催化还原反应温度等条件下,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催化性能采用BET、XRD、SEM等手段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纳米Ce-V/TiO_2固溶体复合催化剂以及对其制备工艺技术参数的优化可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很大的提高.此外,相当数量的多孔纳米TiO_2大大增加了光催化活性的有效面积,有利于增大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和提高光催化活性.当载体TiO_2 的煅烧温度和催化还原反应温度为500 ℃时,5%Ce-10%V/TiO_2催化剂反应的NO_x转化率可达96.2%.  相似文献   

8.
稀土Ce对CuCo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声辐射条件下的反相共沉淀法制备CO加氢合成低碳醇用CuCo催化剂,研究稀土助剂Ce对CuCo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借助X射线衍射、N2吸附等温线和程序升温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的加入使催化剂材料晶粒细化,显著改善样品的还原性能,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合成醇活性位的形成,因而明显改善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高能球磨对堇青石基陶瓷的相组成和相变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由氧化物粉末制备堇青石陶瓷时,高能球磨及其后续热处理对堇青石陶瓷相组成和相变过程的影响,分析了高能球磨的作用机理;探明了经高能球磨的样品在低温烧成(900℃)时,首先出现了新的中间相镁铝尖晶石(MgAl2O4),1100℃中间相消失。与未球磨的样品比较表明:高能球磨不仅能够降低堇青石的相转变温度,而且可以大幅加快中间相和原料相向α-堇青石转变的速度,同时发现提高烧成温度有利于中间相向堇青石的转变。研究了粉末状态对堇青石陶瓷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成型易于使Si^4 、Mg^2 和Al^3 离子扩散,促进早期的固相烧结和后期的液相烧结,并影响各相的相对含量,有利于主晶相α-堇青石的合成,但对相的组成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浸渍法和同晶置换法引入Zn对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己烯-1芳构化反应性能的促进作用。采用无模板剂的晶种引导法合成具有纳米尺度的ZSM-5分子筛。分别以传统浸渍法和同晶置换法制备Zn改性的纳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x Zn/HNZ5和y Zn/Al-HNZ5。采用XRD、XRF、N2物理吸附、SEM、NH3-TPD和Py-IR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化学组成以及酸性进行表征,并在480°C和质量空速为2.0 h-1的条件下对其催化己烯-1芳构化性能进行考察。与x Zn/HNZ5相比,y Zn/Al-HNZ5表现出更小的粒径尺寸和更高的Zn物种分散度,使其具有更大的晶间介孔和更均匀的酸中心分布。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Zn同晶置换改性的纳米ZSM-5分子筛具有更好的Brnsted和Lewis酸中心协同作用,能够显著地提高纳米ZSM-5分子筛的催化己烯-1芳构化反应收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choose a promoter which can reduce the poisoning of V2O5/TiO2 catalysts by SO2.Several atoms were chosen as candidates and new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The NOx conversion rate was measured at temperatures between 100 and 400 ℃ and poisoning effect was investigated.The most promising candidate promoter, Se, was excluded because of its high vapor pressure.On the other hand, Sb shows best promoting properties.Sb promoted catalyst reaches the maximum NOx conversion rate at 250 ℃.It also shows considerably enhanced resistance to poisoning of V2O5/TiO2 catalysts by SO2.  相似文献   

12.
Study on catalytic combustive reaction of dimethyl ether as a new fuel was presented. Hexaaluminate catalysts were used to reduce ignition temperature so that dimethyl ether completely combusted at low temperature. Hexaaluminate catalysts MnLaAl11O19-δ were prepared by reverse microemulsion method. Crystalline phase and structure of the catalyst were analysed by means of TG-DTA, XRD and BE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xaalunminate is of magnetoplumbite structure when La is taken as mirror plane cation. Hexaalunminate phase is formed slowly via 1050 ℃ calcined for 4 h and it can keep hexaaluminate phase and high surface area of 48 m2·g-1 even calcined at 1200 ℃ for 2h. Catalytic activity of MnLaAl11O19-δ was tested in combustion reaction of dimethyl ether. It shows that hexaaluminate is of high activity with T 10% at 170 ℃ and almost 100% conversion at 370 ℃.  相似文献   

13.
应用SEM、XRD、EDS等技术研究了高纯镍(0号镍)和杂质含量较高的工业镍N6在1 kPa,300~500℃的硫蒸气中的高温硫化行为。结果表明,在300℃两者都抗硫化,400℃两者都显著硫化,动力学近似遵从抛物线法则,高纯镍在500℃变为直线法则。动力学曲线拟合结果表明,400℃以上N6镍的腐蚀速度常数K要比高纯镍小约1个数量级,杂质对降低N6镍的腐蚀速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Zr-4合金中添加2 wt% Cu的合金显微组织及其在500℃和10.3 MPa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经过热轧、冷轧以及经2h、580℃真空退火处理后,得到以α-Zr为基体的显微组织,合金中主要存在四方结构的Zr2Cu和密排六方结构的Zr(Fe,Cr,Cu)2第二相,Zr2Cu相有长度1~4 μm、厚度约1μm的片状和直径300~500 nm的球形两种形态,并且都会富集一定量的Fe元素.在10.3 MPa、500℃过热水蒸汽中,添加2 wt%Cu的Zr-4合金不发生疖状腐蚀,表明Cu是改善锆合金耐疖状腐蚀性能的有益元素.  相似文献   

15.
以钛酸四丁酯和乙酸锂为原料,水热法制备前驱体,再经过短时间的高温煅烧制备Li4Ti5O12负极材料。利用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方法分别测定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出的产物Li4Ti5O12颗粒具有尖晶石型结构,其中800°C、6h烧结出的样品具有约800nm的粒径,并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0.1C和5C首次放电容量分别达到158.7(mA.h)/g和109.3(mA.h)/g,不同倍率下循环20次容量保持率较好。  相似文献   

16.
稀燃车用催化剂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今后发展的方向,在稀燃条件下如何处理NOx是稀燃车用催化剂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详细地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选择催化还原催化剂、存储还原催化剂和组合多功能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从废旧镍催化剂中回收镍以制备氢氧化镍。采用酸浸法,在90℃下用1mol/L硫酸浸没废镍催化剂,从中提取镍。向净化后的含镍溶液中加入NaOH,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即尿素水解、传统方法和水热方法制得3种不同的氢氧化镍,分别命名为Ni(OH)2-U,Ni(OH)2-C和Ni(OH)2-H。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水热方法制得的氢氧化镍具有更好的结晶度。Ni(OH)2-C和Ni(OH)2·H都含有β-Ni(OH)2与a-Ni(OH)2·0.75H20的混合相,而Ni(OH)2.U只含有a-Ni(OH)2.0.75H20相。TEM观察显示Ni(OH)2-U样品具有棒状结构。在这3种样品中,Ni(OH)2-U表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8.
锐钛矿TiO2的溶胶—凝胶晶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4H9O)4Ti为源物质,采用溶胶-凝胶法技术在中温区烧结获得了单相锐钛矿型纳米TiO2。通过DTA、TG、DSC等热分析技术,分析了其相变进程,结果表明,在120-300℃的空气中发生放热效应,而在N2中为吸热效应;在300℃-450℃为非晶态到锐钛矿的相变阶段,相变温度范围很宽,晶体长大以及锐钛矿与金红石间的同质异象转变的热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AISI 304不锈钢和Si(100)表面沉积了TiN薄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化学技术研究了基体温度对TiN薄膜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N薄膜为柱状结构,表面平整、致密,但基体温度高于300℃时膜表面存在微裂纹。薄膜为面心立方结构δ-TiN并存在择优取向,室温和150℃时的薄膜择优取向为(111)晶面,300℃和450℃时为(200)晶面;基体为室温时薄膜厚度为0.63μm,温度提高到150℃后膜厚增加到1μm左右,但继续升温对膜厚影响并不明显。薄膜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为点蚀,基体温度为150℃时的TiN薄膜具有最高的开路电位和点蚀电位以及最低的腐蚀速率,因此具有最佳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