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信世界》2003,(41):28-31
伴随着中国通信业的飞速发展.中国通信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在不断增强。走过了2002年的低谷,2003年国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等各大运营企业以及中国普天、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华为、中兴、里取得了不菲的业绩。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常去国外出差,在谈及中国通信企业的时候,无论是对方还是我们自己介绍中国通信业的时候,提及率最高的无非有三家企业:华为、中兴和中国移动。的确,他们已经成为全球通信业的耀眼明星,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称赞他们。  相似文献   

3.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2,(46):17-18
"如果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在世界其它市场上发展起来,不管愿不愿意,美国都无能为力。"10月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认为来自中国的两家通信公司华为和中兴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事件一出,业界各方立即指出此次调查结果无法成立,美国对中国企业不公,美国思科公司或为幕后推手。然而近两个月来,华为、中兴在美国市场面临的境况仍未改变,此事还在发酵:印度近期也以安全为由,计划跟随美国对华为、中兴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通信》2009,(12):67-68
如果以商用时间来算,在WCDMA时代,华为、中兴与国外企业的差距至少在2年以上,而现在LTE领域差距只有一个季度,甚至可以说同步  相似文献   

5.
中兴和华为是我国通信设备领域两大旗舰性的企业,近年来,两家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不分伯仲,虽然华为在规模上占优,但中兴的灵活市场策略和技术创新性使其左右逢源。2008年,设备制造业即将在国内市场迎来一个新规模投资期,中兴和华为的发展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6.
中兴和华为是我国通信设备领域两大旗舰性的企业,近年来,两家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不分伯仲,虽然华为在规模上占优,但中兴的灵活市场策略和技术创新性使其左右逢源。2008年,设备制造业即将在国内市场迎来一个新规模投资期,中兴和华为的发展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电子测试》2006,(1):87-88
目前中国电信设备市场竞争激烈,与本地企业如华为、中兴的竞争尤为突出。华为的目标是2008年前其全球销售额的70%来自于国际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电信市场吸引了国外众多的跨国设备商。这些跨国公司不仅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和制造厂,还积极寻求中国本土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8.
乔楠 《通信世界》2002,(17):29-29
WTO的大门向中国敞开了,对中国市场觊觎已久的国外电信巨头们正蠢蠢欲动,同时,一些国内电信企业也看好这一契机,纷纷跻身海外市场。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曾在文件中指出,目前国内有六家电信制造企业的海外市场开发工作卓有成效,这六家企业分别是华为、中兴、大唐、上海贝尔  相似文献   

9.
杜舟  马鸣 《广东电子》2011,(11):57-59
华为和中兴,近在咫尺,却老死不相往来。最近,双方上演了一场"中华之战"。此次华为与中兴的专利纠纷,缘起欧盟去年的"三反"调查,华为认为中兴在欧洲低价销售数据卡,导致数据卡价格大跌,让自己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在外界看来,这仅仅是引发这场大战的导火索——双方积怨已深,无论是在产品还是公司战略上,它们都同质化严重,矛盾也不断激化。最近几年,电信设备市场风云激荡,中国双雄却坐看潮起潮落,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样板。这场专利大战无论结果如何,都会给中国企业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企业必须重视和尊重知识产权,共同维护商业生态,才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兴华为专利大战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舟  马鸣 《IT时代周刊》2011,(11):57-59
华为和中兴,近在咫尺,却老死不相往来。最近,双方上演了一场"中华之战"。此次华为与中兴的专利纠纷,缘起欧盟去年的"三反"调查,华为认为中兴在欧洲低价销售数据卡,导致数据卡价格大跌,让自己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在外界看来,这仅仅是引发这场大战的导火索——双方积怨已深,无论是在产品还是公司战略上,它们都同质化严重,矛盾也不断激化。最近几年,电信设备市场风云激荡,中国双雄却坐看潮起潮落,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样板。这场专利大战无论结果如何,都会给中国企业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企业必须重视和尊重知识产权,共同维护商业生态,才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日,美国国会以华为中兴威胁国家通信安全为由,阻止这两家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商业活动。尽管两家企业,甚至是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均出面发表声明对于美国国会的指控予以辩驳,但从短期看,华为、中兴期待入美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道路将很难通畅起来。笔者很是理解华为、中兴参与美国市场竞争的心情。全球经济低迷以及电信运营商网络升级的空档期,使得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增长势头不容乐观。而受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等影响,未来几年全球  相似文献   

12.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手机行业研究发布会暨2008年全国手机生产企业产销座谈会”上,原信产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经济运行司副司长王秉科批评说,2007年价格仍然是国产手机的主要竞争手段,再加上黑手机极其猖獗,除了华为、中兴、TCL等以国外市场为主的厂商外,国内品牌手机大企业几乎全部都出现亏损,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事实上,欧美针对中兴和华为的"非贸易壁垒"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化条件下,欧美遏制中国全球影响力行动的缩影;因此,中国企业要真正实现全球化,成为国际性企业,就必须突破这些"非贸易壁垒",学会应用和利用西方社会贸易游戏规则,实现企业的海外拓展。首先,在面对共同对手、争取企业合法市场权益方面,华为和中兴应打破"瑜亮情节",共同应对。长期以来,同处一城的华为和中兴,在拓展市场方面,多是竞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爆发的美国政府对华为、中兴的安全调查,提醒我们,构建我国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极为重要,同时这背后暴露出的有关安全意识、政策法规等与安全相关的问题更值得业内反思。一个有效的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需要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在于所有体系内成员的共同努力。盲目崇拜与追求效益信息安全认识存误区与近期美国政府以安全为由阻止中国企业华为、中兴进入美国市场不同,中国市场目前几乎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外企业畅开着大门。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机  相似文献   

15.
《通信世界》2009,(43):M0001-M0001
最近在很多财经或产经类媒体的报道中看到,他们对中国通信业的两大制造企业华为和中兴赞赏有加,归其为中国的骄傲,在全球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扬的代表;而认为爱主信、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等企业业绩的下滑就是因为“彼长此消”造成的。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李默文 《世界电信》2012,(10):25-30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日前发布调查报告,认定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华为、中兴的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并建议美国政府不要购买上述两家企业的设备。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的产品又一次在美国市场遭遇封杀。最近一段时间,不只是通信设备企业,从光伏电池到三一集团风电项目,美国不断举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而华为、中兴此次的境遇不过是经济问题的政治化而已。从这一点看,今后,类似华为、中兴在美国遭受的歧视性调查和故意打击事件还将出现。愤慨之余需要深入思考的是,未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怎样才能走得更为顺畅。  相似文献   

17.
近日曝出的思科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绝非个例,面对目前我国众多行业被国外设备垄断的现状,中国相关企业惟有依靠创新方能改变局面。近日,中国联通完成对"China169"骨干网江苏无锡节点核心集群路由器的搬迁工程,由于此次被搬迁的是思科路由器CRS,又恰逢美国政府以安全之名阻止中国企业华为、中兴进入美国市场,由此引发了业内对于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热议。其实除了中国骨干网多采用国外的核心路由器、交换机外,在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大型企业和行业中,使用国外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施的情况极为常见。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度的CES展被媒体誉为是席卷全球的"科技流感",各大科技企业都会被这场"流感"侵袭,争相亮出"大动作". 早先,中国通信企业在CES展就是"刷存在感",少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和技术;而国外知名企业则把最前沿的技术和产品带给全球消费者,赚足了"眼球".现如今,随着中国企业逐渐走出同门攻占北美市场,以华为、中兴、TCL、小米、联想等企业为代表的手机终端厂商开始在美国"跑马圈地".目前,在美国市场有所突破的国内企业,值得一提的当属TCL、联想、中兴,但这3家走的是不同的路子,方式各异,联想预借摩托罗拉原有的美国基础上位,中兴则是走运营商渠道优势,华为才刚刚宣布带领荣耀杀进来,小米扔在试水阶段,目前来看,TCL通讯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在美国树立品牌的第一梯队.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华为与思科曾就知识产权诉讼交手,近10年后的今天,双方再次因美国政府对于华为、中兴的安全调查而走到台前。近日,美国政府以安全为由,将中国电信设备商华为和中兴拒之门外,其中华为与老对手思科竞争中的江湖恩怨也浮出水面,并引发业内种种猜想。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NGN大会又在北京召开,值得注意的是,在会上基本形成了两派,国产企业和国外企业。国产企业大谈固网智能化,大谈自己在NGN市场上的领先地位。而国外企业则大力宣扬IMS与固网移动融合。缘何如此呢?华为、中兴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抓住国内运营商纷纷进行转型的良机,推出的固网智能化适时地满足了运营商的需求,从2004年起其软交换在国内运营商开始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在这方面,担当重任的都是国内企业。例如中国移动的汇接局软交换改造被华为获得,中国网通也由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和华为担当,中国电信也是如此。而国外企业则将精力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