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目的:研究余甘子、诃子、毛诃子对脏腑cAMP、cGMP含量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用药组和对照组各脏器环核苷酸cAMP、cGMP的含量差异以及cAMP/cGMP值.结果:余甘子、诃子、毛诃子分别可以显著降低或显著升高一些脏器组织中的cAMP、cGMP的水平;同时部分脏器组织中的cAMP/cGMP值有显著差异.结论:余甘子、诃子和毛诃子对脾、胃、心、肺、膀胱的作用趋势趋于一致性,尤其是对脾和胃cAMP、cGMP含量的影响有显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阿如拉对脏腑cAMP、cGMP含量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用药组和对照组各脏器环核苷酸cAMP、cGMP的含量差异以及cAMP/cGMP值为指标来。结果:实验组动物部分脏腑的cAMP、cGMP含量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肝、心、脾、肺、肾、大肠、胃、膀胱组织中的cAMP/cGMP值有显著差异。结论:阿如拉显著降低心、肺、大肠、胃组织中的cGMP的水平,显著升高肝、膀胱组织中cGMP的水平;显著升高脾、肾组织中cAMP的水平,明显降低的膀胱组织中cAMP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信号转导系统与受体学说角度,研究鹿茸对大鼠各脏腑cAMP/cGMP、TGF-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与归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4组(鹿茸低、中、高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常规喂养1周后,除正常组外采用经典Hulth方法制备骨关节炎(OA)疾病模型,造模6周后模型大鼠按分组不同给予鹿茸低、中、高剂量灌喂2周,空白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喂,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鹿茸灌喂后组内脏组织cAMP/cGMP及TGF-β受体的表达水平,通过比较各内脏组织cAMP/cGMP及TGF-β受体相对表达量变化程度,分析鹿茸对各内脏组织的作用趋势。结果:鹿茸低剂量组脾脏cAMP/cGM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鹿茸中剂量组肾脏、心脏cAMP/cGM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鹿茸高剂量组肝脏、卵巢cAMP/cGM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MP/cGMP相对表达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肾、肝、卵巢、脾、心、脑、胃、肺、肠。鹿茸低、中剂量组肝、肾TGF-β受体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鹿茸低剂量组脾、胃,鹿茸中剂量组脾,鹿茸高剂量组肠、胃TGF-β受体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受体相对表达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肾、肝、卵巢、肺、心、脑、肠、胃、脾。结论:鹿茸对大鼠信号转导系统水平变化及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作用以肾脏、肝脏为主,与传统鹿茸归经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信号转导系统与受体学说角度,研究鹿茸对大鼠各脏腑cAMP/cGMP、TGF-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与归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4组(鹿茸低、中、高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常规喂养1周后,除正常组外采用经典Hulth方法制备骨关节炎疾病模型,造模6周后模型大鼠按分组不同给予鹿茸低、中、高剂量灌喂2周,空白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喂,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鹿茸灌喂后组内脏组织cAMP/cGMP及TGF-β受体的表达水平,通过比较各内脏组织cAMP/cGMP及TGF-β受体相对表达量变化程度,分析鹿茸对各内脏组织的作用趋势。结果鹿茸低剂量组脾脏cAMP/cGM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鹿茸中剂量组肾脏、心脏cAMP/cGM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鹿茸高剂量组肝脏、卵巢cAMP/cGM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MP/cGMP相对表达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肾、肝、卵巢、脾、心、脑、胃、肺、肠。鹿茸低、中剂量组肝、肾TGF-β受体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鹿茸低剂量组脾、胃,鹿茸中剂量组脾,鹿茸高剂量组肠、胃TGF-β受体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受体相对表达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肾、肝、卵巢、肺、心、脑、肠、胃、脾。结论鹿茸对大鼠信号转导系统水平变化及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作用以肾脏、肝脏为主,与传统鹿茸归经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草豆蔻、益智仁5味山姜属中药不同部位对胃溃疡寒证大鼠AC、PDE、cAMP、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分空白组,模型组,附子理中丸组,西咪替丁组,5味受试药物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的高低剂量组,使用ELISA法测定胃组织AC、PDE、cAMP、cGMP含量,计算cAMP/cGMP比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5味山姜属中药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的胃组织AC、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升高(P0.01或P0.05);PDE含量均降低(P0.01或P0.05),各受试组cGMP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各受试组低剂量组的AC、PDE、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5味山姜属中药的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能显著升高胃组织AC、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降低胃组织PDE含量,说明同属药的药性相类似,可能与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物质基础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良姜、大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益智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醋酸灌胃型胃溃疡寒证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探讨同属中药温热药性的相关性及其本质。方法:采用灌服4℃冰知母水提液和浓度为15%的冰醋酸建立大鼠胃溃疡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咪替丁组、附子理中丸组、各受试药物乙醇部位高、低剂量组,共14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中药的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的影响。结果: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均能显著升高胃溃疡寒证大鼠胃组织中AC含量(P0.05或P0.01),降低PDE含量(P0.05或P0.01),升高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P0.05或P0.01)。结论:通过"性效关联"规律,利用"病证结合"模型验证了山姜属5味中药具有相似的药性。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都是通过升高胃组织细胞内AC与cAMP含量、降低PDE含量、调节cAMP/cGMP稳定而呈现温热性能,说明同属中药具有相似的药性,可能是由于具有亲缘关系的同属中药有相同的药效部位或相似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等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探讨温中散寒类中药温热药性的本质。 方法: 灌服4 ℃冰知母水提液复制大鼠胃实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干姜组、高良姜组、丁香组、小茴香组、吴茱萸组、肉桂组、花椒组、胡椒组、荜茇组、荜澄茄组等10个治疗药组以及石膏、黄连2个反性药组,分别灌服相应的中药水煎液,观察各组中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 结果: 10味温中散寒药能显著升高胃实寒证大鼠胃组织中AC含量(P<0.05或P<0.01),降低PDE含量(P<0.05或P<0.01),升高cAMP含量及cAMP/cGMP(P<0.05或P<0.01)。 结论: 温中散寒类中药是通过升高胃组织细胞内AC与cAMP含量、降低PDE含量、调节cAMP/cGMP稳定而呈现温热性能,从而发挥温中散寒功效,恢复胃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哮喘大鼠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大鼠脾虚哮喘病证结合模型.观察补脾益气法对模型动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细胞数(Eos)及BALF上清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二者的比值的影响,以及补脾益气中药和β2-受体激动剂(β2-AA)对BALF细胞孵育液中cAMP、cGMP含量及二者比值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哮喘动物和哮喘动物均表现为Tot、Eos升高,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cGMP比值降低.脾虚哮喘动物的变化更为明显.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哮喘和哮喘动物均可降低其Tot、Eos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BALF细胞孵育液中,补脾益气中药与β2一从联合应用能更为显著的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结论补脾益气中药可升高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纠正cAMP/cGMP比值.补脾益气中药与β2-从合用药可加强抗哮喘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实验性脑梗死大鼠脑心组织及血液cAMP、cGM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AMP、cGMP在脑梗死所致心脏损伤中的变化及针刺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大鼠造模前后不同时相脑、心组织及血液中cAMP和cGMP含量.结果模型组在造模后心、脑组织及血液中cAMP显著上升,cGMP无显著变化;针刺组cAMP较模型组显著下降,接近正常组.结论cAMP、cAMP/cGMP的升高可能是脑梗死并发心脏损伤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刺对cAMP、cAMP/cGMP具有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酸枣仁"安神"药性物质及指标性成分体内分布与归经的相关性。方法:灌胃甲状腺片混悬液160 mg·kg-1连续13天制备大鼠阴虚模型,结合高架十字迷宫装置和明暗箱装置评价酸枣仁对阴虚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将阴虚焦虑大鼠于灌胃酸枣仁水煎液后10、20、30、40、60、90、120、240 min时摘眼球取血,并立即处死,采集心、肝、脾、肺、肾、胃、脑、大肠、小肠等组织,联合应用HPLC-PDA-ELSD检测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在大鼠各组织中的浓度,检测数据用DAS 2.0软件处理得到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与阴虚模型组比较,酸枣仁显著降低阴虚大鼠24 h内异常增高的进食量(P<0.01)和饮水量(P<0.01),显著增加实验前后体质量差值(P<0.01),显著降低肾脏系数(P<0.01)和肾上腺系数(P<0.01),显著降低T3(P<0.01)、T4(P<0.05)测定值,显著升高TSH测定值(P<0.01),表明酸枣仁可以明显改善阴虚症状;显著增加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P<0.01)、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P<0.01)和明暗箱穿箱次数(P<0.01),表现出明显的抗焦虑作用。指标成分体内分布结果显示,斯皮诺素和酸枣仁皂苷A经血液循环广泛地分布于心、肝、脾、肺、肾、胃、脑、大肠、小肠等组织中,酸枣仁皂苷B经血液循环分布于血、胃、大肠和小肠中,其中,斯皮诺素在组织中的平均分布浓度依次为小肠>胃>肝>脑>大肠>脾>肺>心>肾,在组织中的AUC0-t依次为小肠>胃>肝>大肠>脾>脑>心>肾>肺;酸枣仁皂苷A在组织中的平均分布浓度依次为肺>大肠>心>脾>肝>肾>小肠>胃>脑,在组织中的AUC0-t依次为肺>脾>肝>心>大肠>脑>胃>肾>小肠;酸枣仁皂苷B在组织中的平均分布浓度依次为大肠>小肠>胃,在组织中的AUC0-t依次为大肠>小肠>胃。结论:酸枣仁能有效改善阴虚症状,能很好地对抗阴虚大鼠的焦虑行为,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酸枣仁中斯皮诺素和酸枣仁皂苷A为"安神"功效物质,也是酸枣仁甘、酸味的物质基础。斯皮诺素和酸枣仁皂苷A成分在阴虚焦虑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与酸枣仁的归经情况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cinale Kimura et Migo)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通过测量经络电压探索铁皮石斛的归经作用。方法测定铁皮石斛汤剂的氧化还原电位值、pH值、总抗氧化能力。召集20名健康志愿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服用铁皮石斛汤剂,8 g铁皮石斛粉冲泡于80 mL水中),对照组(饮用等量水),每组10名。服用药物前后进行人体经络电压的测量,选取12条经络上(肺经、肝经、脾经、肾经、胃经、心经、大肠经、胆经、心包经、三焦经、小肠经、膀胱经)的合穴和原穴作为经络电压的测量点,均以合穴为正极,原穴为负极,记录经络电压的变化。结果通过pH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铁皮石斛呈现弱酸性。与蒸馏水比较,铁皮石斛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抗氧化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升高(P<0.01)。在经络电压测定中,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大肠经、胆经、心包经、三焦经、小肠经和膀胱经的电压升高,肺经、肝经、脾经、肾经、胃经和心经的电压则无显著变化。结论铁皮石斛对可以显著增加大肠经、胆经、心包经、三焦经、小肠经和膀胱经所属的六腑经络的电压,对肺经、肝经、脾经、肾经、胃经和心经所属的五脏经络的电压则无显著作用。经络电压的变化规律与铁皮石斛的抗氧化性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与桑寄生功效相对应的骨质疏松模型,观察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功效物质及其在大鼠体内分布与归经的关系。方法:采用维甲酸制造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模型,观察桑寄生水煎液药效。同时以萹蓄苷、槲皮苷、芦丁为指标成分,对含药组织进行分析检测,观察其体内分布及代谢时间,研究功效相关物质的组织分布与归经的关系。结果:桑寄生水煎液能明显提高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左股骨骨重、骨重/骨长、骨重/骨直径等指标,且能降低大鼠血清中骨钙素(O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大鼠体内桑寄生指标成分的分析结果显示,芦丁仅在胃中有少量分布,萹蓄苷在组织中AUC0?t大小顺序为胃>肾>脑>小肠>大肠>肝>肺,体内维持时间长短顺序为肾=胃>脑>大肠>小肠=脾>肝>心>肺>血清。槲皮苷在组织中AUC0?t大小顺序为肾>胃>肝>心>肺>脾>小肠>大肠>脑,体内维持时间长短顺序为肾=胃=脑=肺=肝=脾=心>大肠>血清>小肠。结论:桑寄生水煎液可对抗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萹蓄苷、槲皮苷为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代表成分;萹蓄苷、槲皮苷在大鼠体内分布与桑寄生归肾经的传统认识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生、盐知母水煎液中芒果苷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探讨盐知母引药入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知母(10 g·kg-1)组、盐知母(10 g·kg-1)组、芒果苷(200 mg·kg-1)组,灌胃给药2 h后处死,立即解剖采集心、肝、脾、肺、肾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组织样品中的芒果苷含量。结果:方法专属性、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稳定性及提取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各组织样本在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生、盐知母及芒果苷组大鼠给药2 h内芒果苷主要集中在肺、肾组织中,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肺>肾>脾>肝>心。结论:生、盐知母和芒果苷组大鼠体内芒果苷均集中分布在肺、肾组织中,与知母的归经特点相符。生、盐知母组大鼠体内芒果苷在肺、肾组织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芒果苷组,但生、盐知母组大鼠各组织中芒果苷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张仲景脾系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将《伤寒杂病论》中的条文,按照脾系统所涉及到的疾病依次归类,统计脾系用药的功效、四气、五味、归经、前十五味药物。结果功效用药依次为补虚药、解表药、温里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化湿药等;四气用药依次为温、寒、平、热、凉;五味用药依次为甘、辛、苦、成、酸;归经用药依次为脾经、肺经、心经、肝经、肾经;前15味药物依次为甘草、生姜、半夏、大枣、干姜、芍药、人参、桂枝、附子、大黄、白术、茯苓、黄芩、枳实、厚朴、黄连。结论张仲景用药灵活严谨,其脾系用药规律概括为“回复纳运,调理升降,多用甘药,注重整体,寒温并用,以温为主,虚则太阴,实则阳明,兼顾虚实,苦辛通降”40字。  相似文献   

15.
小肠作为六腑之一,具有受盛、化物、泌别清浊等功能。小肠与心、脾、胃、肺、肝、肾和膀胱以及大肠等脏腑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其病变亦相互转化。从小肠与心、小肠与脾胃,小肠与肺,小肠与肝,小肠与肾及膀胱,小肠与大肠等方面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变来探讨小肠与其他脏腑之间病证的传变规律,以期进一步完善小肠病机理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收集高血压患者的经络良导络值,探索人体经络数值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运用经络检测仪,以太渊、大陵、神门、腕骨、阳池、阳溪、太白、太冲、太溪、束骨、丘墟、冲阳,左右各12条经络的原穴或腧穴为主,采集左右24条经脉的经络良导络值,录入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及相关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275例高血压患者的肝经、膀胱经、心经、脾经、小肠经明显处于高能量的太过、实证状态,胆经、三焦经、大肠经、肾经处于低能量不足的虚证状态,心包经、肺经、胃经则出现右高左低的状态。结论:高血压病变时经络的异常变化有一定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青年组和老年组SD大鼠灌胃柚皮苷后在体内组织分布的差异。方法 SD大鼠按100 mg/kg灌胃柚皮苷后分别于0、0.25、0.5、1.0、2.0、4.0、8.0、12.0、24.0 h收集大鼠心、肝、脾、肺、肾、脑、胃、子宫、卵巢和小肠组织,预处理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法测定各组织中柚皮苷的含量。结果青年组和老年组大鼠口服柚皮苷后,在所有组织中都有分布。在0.25 h时,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柚皮苷在心、肝、脾、肺、肾、胃、卵巢、小肠组织中浓度显著低于其在青年组组织中浓度(P<0.05),其它时间点也存在差异。结论柚皮苷在不同年龄大鼠的组织分布不同,老年组组织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柚皮苷的深度研究与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张仲景肺系疾病的用药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方法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条文.按照肺系统所涉及的疾病依次归类,统计肺系用药的功效、四气、五味、归经和前15味药物。结果功效用药依次为补虚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里药、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收涩药等;四气用药依次为温、寒、平、热、凉;五味用药依次为甘、辛、苦、酸、咸;归经用药依次为:肺经、脾经、心经、肝经、胃经、肾经等;前15味药物依次为甘草、大枣、干姜、生姜、桂枝、半夏、人参、五味子、芍药、茯苓、麻黄、细辛、桔梗、石膏、杏仁、附子、蜂蜜。结论张仲景用药灵活严谨,就肺系用药规律概括为“表里同治,上下兼医,调节宣肃,匡正治节,注重肺胃,权衡攻补。辛温化饮,苦寒泄肺,治从五脏,兼顾肠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西瑞香素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健康SD大鼠,单剂量腹腔注射西瑞香素12 mg·kg-1,并于给药后5,45,120 min后采集大鼠全血和心、肝、脾、肺、肾、胃、小肠、脑组织,利用HPLC测定血浆和各组织中西瑞香素的浓度。结果大鼠腹腔注射西瑞香素12 mg·kg-1后,在胃、脾脏中浓度较高,其他组织和血浆中较低。结论研究西瑞香素的组织分布特征可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脾虚状态下大鼠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atp2bl基因和蛋白表达,探讨oatp2bl在湿浊转运中的作用。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劳倦组,每组8只。造模成功后,每只大鼠取肺、脾、肝、肾、胃、小肠、大肠组织各1块。劳倦组单号日期采用特制束缚筒,每次3h,双号日期令大鼠在冷水(10±1)℃中游泳7min,连续12周。模型组、正常组常规标准大鼠颗粒饲料喂养12周,高脂组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12周,均自由饮食饮水。采用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肺、脾、肝、肾、胃、小肠、大肠组织oatp2b1mRNA、蛋白表达。结果高脂组肾、肝oatp2blmRNA含量高于正常组及劳倦组(P〈0.01,P〈0.05);正常组oatp2blmRNA表达量由高至低为肝〉肺〉脾〉大肠〉小肠〉肾〉胃;劳倦组oatp2blmR-NA表达量由高至低为肝〉肺〉大肠〉脾〉肾〉胃〉小肠;高脂组oatp2blmRNA表达量由高至低为肝〉肺〉脾〉小肠〉肾〉大肠〉胃。肺组织oatp2bl蛋白表达量由高至低为劳倦组〉正常组〉高脂组(P〉0.05)。脾组织oatp2bl蛋白表达由高至低为高脂组〉正常组〉劳倦组(P〉0.05);肾组织oatp2bl蛋白表达量由高至低为正常组〉劳倦组〉高脂组(P〉0.05);肝组织oatp2bl蛋白表达量由高至低为正常组〉高脂组〉劳倦组(P〉0.05);其中胃、大肠、小肠中oatp2bl蛋白表达量极低。正常组oatp2bl蛋白表达由高至低为肺〉脾〉肝,肾〉胃、大肠、小肠;劳倦组oatp2bl蛋白表达由高至低为:肺〉脾〉肾〉肝〉胃、大肠、小肠;高脂组oatp2b1蛋白表达由高至低为:脾〉肺〉肾〉肝〉胃,大肠,小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肾等脏器在脾失健运状态下的湿浊转运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oatp2bl是机体参与湿浊运化的物质基础之一。脾主运化湿浊的功能,可能不仅包括胃肠道的功能在内,而且也可能包括一部分肝脏及肾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