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国产挤出滚圆机制备法莫替丁微丸及其性质的考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法莫替丁微丸。方法 用国产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莫替丁微丸,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考察了不同药物含量的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及体外溶出度。结果 制得的法莫替丁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体外溶出度在30min内达到95%以上。结论 应用国产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微丸,其载药量范围广,工艺简便,制得的微丸质量好。  相似文献   

2.
王巧玲  李爱婷  张亚军 《陕西中医》2007,28(8):1077-1078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溃结康微丸。方法: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溃结康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优化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溶出度。结果:制得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匀匀,收率在80%以上。结论: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溃结康微丸,工艺简便,制得的微丸质量好。  相似文献   

3.
挤出滚圆法制备葛根黄酮微丸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葛根黄酮微丸。方法:用新型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葛根黄酮微丸,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考察了不同处方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溶出度。结果:制得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匀匀,收率在90%以上。结论:用国产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葛根黄酮微丸,其工艺简便,制得的微丸质量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挤出滚圆法制备山楂叶总黄酮微丸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山楂叶总黄酮微丸,以微丸的物理性质及总黄酮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对处方因素进行筛选,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以MCC、乳糖为填充剂,药粉含量为50%,挤出速度为100r/min,滚圆转速为1 000r/min,滚圆时间为10min,制得微丸圆整度、收率、溶出均理想.结论:挤出滚圆法可用于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可行,所得微丸质量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黄连效应组分微丸,研究中药微丸制备的新工艺。方法:在考察黄连效应组分物理性质的基础上,用新型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黄连效应组分微丸,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剂处方及工艺条件,评价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度。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黄连效应组分微丸在15 min内体外溶出均达85%以上,且圆整度好,收率高。结论:用挤出滚圆法可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圆整度好,收率高,体外释药迅速。  相似文献   

6.
挤出滚圆法制备当归补血微丸的处方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霞  贾晓斌  陈彦  施亚芳  孙晶 《中成药》2006,28(11):1565-1568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当归补血微丸,研究微丸制备的最佳工艺和处方。方法:用新型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当归补血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和工艺条件;考察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收率。结果: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的当归补血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在85%以上。结论:挤出滚圆法可以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收率高。  相似文献   

7.
朱莉  沈岚  冯怡  林晓  胡蓉婉 《中成药》2011,33(2):249-252
目的:采用挤出滚圆-流化床包衣法制备麦冬皂苷肠溶微丸,借鉴粉体学评价指标与体外释药性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微丸质量.方法:采用国产球形微九造粒机制备麦冬皂苷微丸丸芯,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用Mini Glatt 3型流化床包衣设备,将微丸包肠溶衣,考察微丸的各项粉体学评价指标及体外释药性能.结果:挤出滚圆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挤出速度30 Hz,滚圆转速45 Hz,滚圆时间6 min,制得的丸芯粉体学评价指标(圆整度、粒径分布、堆密度、脆碎度、收率)优良;12%包衣增重的微丸体外释药理想,符合现行版药典肠溶制剂要求.结论:采用挤出滚圆-流化床包农法制备麦冬皂苷肠溶微丸,工艺简便,粉体学评价指标测定结果及体外释药性能评价表明成品符合质量要求,为中药缓控释制剂提供一种便捷可行的制备方法及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8.
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杞芪微丸的处方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杞芪微丸,研究微丸制备的最佳处方和工艺。 方法:用新型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复方杞芪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和工艺条件;考察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收率。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杞芪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成品收率高。结论:用国产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可以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离心包衣造粒法制备结肠靶向空白微丸。方法采用离心包衣造粒机制备空白丸芯,以蒸馏水为粘合剂,以产率、粒径分布、表面形态和圆整度为微丸丸芯质量评价指标,优化工艺条件。以Eudragit S100为包衣材料对空白微丸进行包衣,并初步考察其在模拟胃肠道的体外溶解性能。结果微晶纤维素(MCC)为制备微丸丸芯的优选辅料。制备空白微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主机转速22.00 Hz,风机转速22.00 Hz,喷气压力0.15 MPa,供粉速度15~20 r/min,喷浆流量8~40 mL/min,滚圆时间4 min。结论以Eudragit S100为包衣材料制备的空白微丸可以达到在结肠定位释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芪归微丸,并建立微丸中绿原酸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用其评价微丸的溶出度。方法实验固定微丸工艺参数为:挤出转速为30Hz,滚圆转速为35Hz,滚圆时间为5min,以微丸粉体学及有效成分溶出情况作为评价指标,优化载药量、致孔剂品种、润湿剂种类等微丸的处方,采用液相色谱测定芪归微丸中绿原酸和阿魏酸的含量,考察不同介质中微丸的溶出情况。结果单因素考察,确定最佳处方:芪归浸膏粉:微晶纤维素:乳糖:润湿剂(水)质量比为10∶12.5∶2.5∶10;方中主要成分绿原酸及阿魏酸的含量测定,选择检测波长为324nm,采用乙腈—0.3%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芪归微丸中绿原酸及阿魏酸在蒸馏水、0.1mol/L的盐酸溶液和pH6.8磷酸盐缓冲液三种不同溶出介质中,均可迅速溶出,30min累计溶出量达到90%以上。结论所得芪归微丸得率高,圆整度好,硬度适宜,脆碎度低,微丸中主要成分绿原酸及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适用,用其评价微丸的溶出度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离心造粒法制备复方丹参微丸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制备复方丹参微丸。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以微丸粒径分布、休止角、堆密度、脆碎度等为指标考察影响微丸成型过程的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结果:复方丹参微丸成型的优化处方为: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与稀释剂MCC重量比为4∶3(g∶g),以40%糖浆(含丹参三七混合物)作为黏合剂。采用离心造粒法,工艺参数如下:主机转速200r·min-1、鼓风流量8L·min-1、喷气流量18L·min-1、喷气压力0.06Mpa、喷浆泵转速12~17r·min-1、供粉机转速15~20r·min-1。复方丹参微丸在15min内的体外溶出度达到85%以上。结论:采用离心造粒法在优化条件下可制得表面较光滑、圆整度高的复方丹参微丸,20~24目微丸的得率达85%以上,3种指标成分体外溶出迅速且同步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挤出滚圆法制备大川芎方速释微丸的处方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燕龙  冯怡  徐德生  姜玲海  杨胤 《中药材》2007,30(12):1596-1600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大川芎方微丸,研究中药微丸制备的新工艺。方法:在考察效应组分物理性质的基础上,用新型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分别制备川芎、天麻速释微丸,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制剂处方及工艺条件,评价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度。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川芎、天麻微丸在30 min内体外溶出均达90%以上,且圆整度好,粒度分布窄,收率高。结论:用国产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可以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速释微丸质量好,收率高,体外释药迅速。  相似文献   

13.
陈丽华  冯怡  徐德生  汪益涵  李俊松 《中草药》2008,39(11):1648-1652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甘草方微丸。方法在考察提取物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分别制备芍药、甘草微丸;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剂处方及工艺条件;评价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度。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芍药、甘草微丸在30min内体外溶出均达90%以上,且圆整度好,收率高。结论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甘草方微丸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收率高,体外释药迅速。  相似文献   

14.
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杞芪微丸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杞芪微丸,研究中药微丸制备的新工艺。方法用新型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杞芪微丸;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制剂工艺条件;考察了不同处方微丸的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度。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杞芪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在85%以上。结论用国产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可以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收率高;体外溶出实验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制备工艺参数与葛根黄酮微丸性状、溶出度的关系。方法:分别制备不同挤出速度、滚圆速度和滚圆时间的微丸,测定所得微丸的圆整度、堆密度和得率,考察所得微丸的溶出度。结果:微丸的性状受三个工艺参数影响较大,其中以滚圆速度影响最为明显,滚圆时间次之,挤出速率影响最弱。体外溶出速率受工艺参数影响不明显。结论:不同的设备工艺参数主要影响微丸的性状,而微丸的溶出性质主要与微丸的制备材料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斌  萧伟  贾晓斌  黄洋 《中药材》2012,(7):1140-1143
目的:制备丹参酚酸速释微丸,并对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考察了处方中润湿剂、载药量、辅料、乳糖用量、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用量以及润湿剂用量等因素对丹参酚酸微丸收率、圆整度、溶出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丹参酚酸速释微丸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丹参酚酸速释微丸处方以总量50 g计算,主药22.5g,乳糖5 g,羧甲基淀粉钠2 g,微晶纤维素20.5 g,润湿剂为30%的乙醇27 mL。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挤出频率25 Hz,滚圆频率50 Hz,滚圆时间4 min。结论:丹参酚酸速释微丸制备工艺科学合理,制剂稳定,为通脉复方微丸多元释药系统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三叶青总黄酮微丸,对其进行质量评定。方法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筛选最优处方,评价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含量测定,收率和体外溶出度。结果所得微丸的制备工艺简单,以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为辅料,药粉含量为35%,包衣。所得微丸的质量评定较好。结论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方法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挤出滚圆法制备葛根芩连微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青坡  游剑  杨蕾  赵颖  王永圣  崔福德 《中草药》2005,36(10):1473-1476
目的制备能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具有较高载药量的葛根芩连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葛根芩连微丸,对影响成球的4个关键参数水分比例、挤出速度、滚圆转速和滚圆时间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制得的葛根芩连微丸载药量达70%、圆整度好、粒径分布窄,收率在90%以上。结论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高载药量的葛根芩连微丸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对中药微丸工业化大生产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4,(1)
目的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山楂叶总黄酮微丸。方法以微丸的成型性及溶出度作为评价指标对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优处方为25%山楂叶提取物,59%微晶纤维素,15%乳糖,1%SDS。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挤出频率30 Hz、滚圆频率40 Hz、滚圆时间6 min。采用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得的微丸表面光滑,圆整度好,收率高,释药快。结论制备山楂叶总黄酮微丸的处方合理,工艺可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鲜鱼腥草胶囊中间体微丸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鲜鱼腥草胶囊中间体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微晶纤维素为赋形剂,水为黏合剂,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鲜鱼腥草胶囊微丸.结果:以2倍量于鲜鱼腥草胶囊中间体的微晶纤维素为辅料,混匀,加0.5~0.6倍量的水,挤出速度为15r/min,滚圆速度为840r/min,滚圆时间为5分钟,成型率达92%(RSD=2.13%).结论:以挤出滚圆法制备本品微丸,技术参数稳定可控;设备操作、维护及保养简单,能满足药品生产的GMP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