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红芪不同提取分离部位抗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提取分离红芪各有效部位,采用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注入博来霉素法复制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检测大鼠一般状况、体质量、肺系数、脾脏及胸腺指数,肺组织中HA、LN、HYP水平,T细胞亚群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红芪有效部位均可一定程度改善模型大鼠的精神状态、食量、活动量、皮毛光泽等;与模型组比较,红芪黄酮低、中剂量组和红芪皂苷高剂量组大鼠肺系数均降低(P<0.01),红芪多糖高剂量组大鼠在7 d和14 d的体质量均增加(P<0.01),红芪黄酮低剂量组可同时降低肺组织中HA、LN的水平(P<0.01),红芪黄酮各剂量组可降低HYP水平(P<0.01),红芪黄酮低剂量组大鼠CD3+CD4+CD8-细胞占比升高(P<0.01),红芪黄酮各剂量组大鼠CD4+/CD8+细胞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HE染色发现各治疗组中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减轻,其中红芪黄酮低剂量效果最好;Masson染色发现各治疗组肺纤维化程度均减轻,肺间隔略增宽,间质内可见小灶状胶原纤维沉积,病变范围较小,其中红芪黄酮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减少。结论红芪提取物多糖、黄酮及皂苷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大鼠肺间质纤维化,其中红芪黄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芪不同提取分离部位抗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提取分离红芪各有效部位,采用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注入博来霉素法复制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检测大鼠一般状况、体质量、肺系数、脾脏及胸腺指数,肺组织中HA、LN、HYP水平,T细胞亚群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红芪有效部位均可一定程度改善模型大鼠的精神状态、食量、活动量、皮毛光泽等;与模型组比较,红芪黄酮低、中剂量组和红芪皂苷高剂量组大鼠肺系数均降低(P<0.01),红芪多糖高剂量组大鼠在7 d和14 d的体质量均增加(P<0.01),红芪黄酮低剂量组可同时降低肺组织中HA、LN的水平(P<0.01),红芪黄酮各剂量组可降低HYP水平(P<0.01),红芪黄酮低剂量组大鼠CD3+CD4+CD8-细胞占比升高(P<0.01),红芪黄酮各剂量组大鼠CD4+/CD8+细胞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HE染色发现各治疗组中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减轻,其中红芪黄酮低剂量效果最好;Masson染色发现各治疗组肺纤维化程度均减轻,肺间隔略增宽,间质内可见小灶状胶原纤维沉积,病变范围较小,其中红芪黄酮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减少。结论红芪提取物多糖、黄酮及皂苷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大鼠肺间质纤维化,其中红芪黄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红芪黄酮对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及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及红芪黄酮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方法建立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2日起,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灌胃治疗,于第7、14、28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TGF-β1的含量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第28日各组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空白组少数细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胞浆内可见少量TGF-β1蛋白表达;第7、14、28日模型组大鼠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TGF-β1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增强(P0.05),第7、14、28日红芪黄酮高、中剂量组及强的松组与模型组比较,TGF-β1表达均显著减弱(P0.05,P0.01)。第28日电镜观察模型组大鼠肺泡纵隔内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肺泡Ⅱ型细胞胞质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断裂或消失,板层体明显减少;各给药组胶原纤维明显减少,均可改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结论红芪黄酮可明显改善肺纤维化大鼠的病理损伤、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可能与抑制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芪黄酮对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为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和红芪黄酮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博莱霉素气管滴入方法建立肺纤维化模型,自造模后第2日,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按时间点连续灌胃治疗14 d和28 d,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MVD。结果模型组大鼠14 d肺组织内可见新生微血管显著增多,28 d有所减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14、28 d MVD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红芪黄酮高剂量组14、28 d MVD明显降低(P0.05)。红芪黄酮中剂量组表达介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之间,红芪黄酮低剂量组表达与模型组相近。结论红芪黄酮具有抑制肺纤维化大鼠微血管新生的作用,其作用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红芪黄酮灌胃给药及红芪黄酮气溶胶给药2种给药方法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红芪黄酮灌胃给药组及红芪黄酮气溶胶给药组,每组10只。空白组正常饮食喂养,不施加任何处理措施。其余3组大鼠使用博莱霉素气溶胶量化造模。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红芪黄酮灌胃给药组大鼠灌胃给药(37.41 mg/kg),红芪黄酮气溶胶给药组动物气溶胶给药(气溶胶浓度3.5~4.0 mg/m3,给药时间40 min),其余2组给予蒸馏水,每日1次,共计28天。实验结束,分别检测清醒及麻醉状态下动物肺功能;处死各组大鼠,取部分肺组织,制备匀浆,检测肺脏组织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层黏连蛋白含量(laminin,LN);另取部分肺组织,分别使用HE染色及Masson染色方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清醒状态及麻醉状态下造模组动物肺功能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肺功能相关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气溶胶给药组改善更为明显。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与造模组比较,各给药组病理形态有显著的改善,且气溶胶给药组作用更为明显。HA、LN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A、LN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溶胶给药组与灌胃组比较,气溶胶给药组HA、LN含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溶胶给药与灌胃给药相比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治疗作用更为显著,气溶胶给药技术对于肺纤维化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通塞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稳定期模型组、加重期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氨茶碱组、葶贝组,每组10只,以肺炎克雷伯杆菌经鼻腔滴入法建立COPD急性加重期大鼠模型,空白组、COPD稳定期、加重期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余组以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每日2次.放免法监测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监测肺组织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结果 血清和BALF中PCⅢ、LN、HA表达显示加重期模型组均明显高于稳定期模型组和空白组(P<0.01),稳定期模型组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加重期模型组(P<0.05或P<0.01).图像分析表明,各组肺组织中Ⅰ型、Ⅲ型、Ⅳ型胶原、LN、TGF-β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加重期模型组、氨茶碱组和高剂量组肺组织肺组织中Ⅰ型、Ⅲ型、Ⅳ型胶原、LN、TGF-β1的表达,低剂量组Ⅰ型、Ⅲ型、Ⅳ型胶原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加重期模型组(P<0.01).结论 通塞颗粒能抑制COPD急性加重期肺组织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降解、气道结构的重塑,以通塞颗粒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铁甲草醇提取物抑制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高、中、低剂量(12.6,4.2,1.4 g/kg)的铁甲草醇提液进行干预治疗,并与秋水仙碱进行对照,检测大鼠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CⅢ)、 肝组织羟脯胺酸(Hyp)含量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 结果 铁甲草高、中、低剂量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铁甲草高剂量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铁甲草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铁甲草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A 、LN、 PCⅢ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甲草高、中、低剂量组肝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铁甲草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胶原纤维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红芪黄酮在不同时间点对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微血管新生指标的影响。 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144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强的松组、红芪黄酮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博莱霉素气管滴入方法建立肺纤维化模型,从造模后第2天起,各药物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按时间点连续灌胃治疗14,28 d,免疫组化法观察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表达。 结果: 14,28 d模型组大鼠肺组织VEGF,VEGFR2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增强(P < 0.05, P < 0.01),14 d红芪黄酮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VEGF,VEGFR2表达较14 d模型组减弱(P < 0.05)。28 d红芪黄酮高剂量组VEGF,VEGFR2表达水平较28 d模型组减弱(P < 0.05)。14,28 d红芪黄酮低剂量组VEGF、VEGFR2表达较28 d模型组相近。14,28 d红芪黄酮中剂量组VEGF,VEGFR2表达介于14,28 d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之间,但与14,28 d模型组相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红芪黄酮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微血管新生相关促进因子(VEGF及VEGFR2),进而抑制了病理性微血管的生成,而达到了延缓肺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测红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中核转录因子-κB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60只大鼠喂养1周,称重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羟苯磺酸钙组、红芪多糖高剂量组、红芪多糖中剂量组、红芪多糖低剂量组,10只/组。适应喂养1周后,造模大鼠均喂以高糖高脂饲料,第2周所有动物禁食不禁水12h以上,以剂量(30mg/Kg)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于0.1mol/L柠檬酸缓冲液,p H4.4,制成浓度为1%溶液,左侧下腹部注射,连续注射3d,72h后尾静脉取血测血糖(BG),BG≥16.7mmol/L为糖尿病模型诱导成功;高糖高脂饮食继续喂养。模型组:生理盐水,1次/d;羟苯磺酸钙组:多贝斯,90mg/kg,1次/d;红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红芪多糖150mg/kg、100mg/kg及50mg/kg,均1次/d。观测视网膜切片NF-κB免疫组化染色灰密度定量、体重、血糖。[结果]初始血糖、干预后血糖、灰度值模型组、羟苯磺酸钙组、红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均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初始血糖灰度值模型组、羟苯磺酸钙组、红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血糖羟苯磺酸钙组、红芪多糖低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红芪多糖低组与羟苯磺酸钙组无明显差异(P0.05);灰度值红芪多糖高组与羟苯磺酸钙组无明显差异(P0.0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NF-κB在正常组主要表达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表达较弱。在给药5周后,模型组大鼠视网膜上NF-κB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细胞核着染成深棕黄色,在内核层和外核层呈微弱阳性表达。红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与西药组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NF-κB蛋白的表达。[结论]红芪多糖可降低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NF-κB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博来霉素诱导建立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模型,以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为对照,观察补肾通络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血清羟脯氨酸(HYP)、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肺组织CTGF和CTG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病理纤维化显著,炎性反应明显,同时伴有血清HYP,HA,LN升高(P 0. 05或P 0. 01),肺组织CTGF和CTGFmRNA表达升高(P 0. 05或P 0. 01)。同模型组比较,补肾通络高剂量组大鼠血清HYP,HA,LN含量明显下降(P 0. 05);补肾通络低剂量组LN含量明显下降(P 0. 01),氢化可的松琥铂酸钠对照组HYP、HA、LN含量明显下降(P 0. 05或P 0. 01),补肾通络方高剂量组和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对照组大鼠肺组织CTGF和CTGFmRNA表达明显下降(P 0. 05或P 0. 01),肺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善。结论:补肾通络方可能通过从蛋白和基因水平调节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CTGF表达,抑制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芪蛭益肺颗粒(QZYF)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红霉素组、芪蛭益肺颗粒高剂量(2.912 g?kg-1)组、中剂量(1.456 g?kg-1)组、低剂量(0.728 g?kg-1)组,每组18只,雌雄各半。使用香烟烟雾暴露复合气道滴入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第61天测定各组大鼠肺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白介素-8(IL-8)、白介素-13(IL-13)水平,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羟脯氨酸(HYP)水平,并对肺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结果: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QZYF高、中、低剂量组FEV0.3、FEV0.3/FVC%、MVV均显著升高,RL显著降低(P<0.01或0.05)。QZYF高、中剂量组血清中IL-8含量显著降低(P<0.01,0.05),QZYF中、低剂量组血清中IL-13含量显著降低(P<0.01,0.05);QZYF中剂量组肺组织匀浆中IL-8、IL-13含量显著降低(P<0.05)。QZYF高、低剂量组血清中HYP含量显著降低(P<0.01,0.05)。HE染色结果显示,QZYF高、中、低剂量组肺组织病变均出现明显改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QZYF高、中、低剂量组肺组织胶原纤维百分比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芪蛭益肺颗粒可能是通过调控IL-8、IL-13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来减轻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缓解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气道重构,进而改善了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实验性脾虚大鼠胃黏膜组织中p53基因蛋白的表达是否有影响.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和红芪多糖高、中剂量组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其余5组采用苦寒泻下法制备脾虚证模型.造模成功后,药物组分别用黄芪多糖、红芪多糖灌胃30d.处死大鼠,取胃标本,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计算大鼠胃黏膜组织中p53基因蛋白表达率.结果:模型对照组p53阳性表达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蓖多糖高、中剂量组及黄芪多糖高剂量组p53阳性表达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芪多糖对p53基因蛋白表达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静  王绪霖 《天津中医药》2017,34(2):128-131
[目的]探讨软肝煎对高脂饮食肝纤维化大鼠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及病理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确定肝纤维化模型成立后,分别对中药低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以每日生药12.8 g/kg体质量和每日生药25.6 g/kg体质量行中药灌胃,模型组、正常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2周后处死,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取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放射免疫法测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结果]两治疗组大鼠血清TC、ALT、AST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TG明显高于高剂量组。模型组大鼠血清HA、LN、PCⅢ、CⅣ明显高于正常组及两治疗组。肝脏脂肪变性、炎症活动度、肝组织纤维化计分(SSS)结果均显示模型组与中药低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中药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结论]软肝煎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TC、TG、HA、LN、PCⅢ、CⅣ含量,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抑制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红芪多糖对脾虚型糖尿病大鼠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究其对脾虚型糖尿病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GK大鼠雄性65只,随机选出10只作为空白组,正常饮食喂养。剩余采用苦寒泻下法合并饮食不节法制备脾虚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5组:即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红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红芪多糖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以0.2,0.1,0.05g·kg~(-1)·d~(-1),二甲双胍组以0.675g·kg~(-1)·d~(-1)进行灌胃,连续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取胃窦部组织采用TUNEI(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法检测胃窦部组织胃黏膜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胃粘膜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胃窦组织中Bcl-2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Bax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红芪多糖高、中剂量组胃窦组织胃粘膜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胃窦组织中Bcl-2 mRNA表达(P0.05)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Bax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红芪多糖可能通过提高Bcl-2/Bax的表达,抑制脾虚型糖尿病大鼠胃窦组织胃黏膜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万生芳 《中医研究》2012,(11):73-75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实验性脾虚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出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其余50只采用苦寒泻下法制备脾虚证模型。50只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红芪多糖高、中剂量组5组,每组10只。造模后第2天,处死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采血孵育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CD3+T、CD4+T、CD8+T细胞的含量,并计算CD4+T与CD8+T的比值。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分别用10 g/L、5 g/L黄芪多糖液灌胃30 d,红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分别用10g/L、5 g/L红芪多糖液灌胃30 d,并处死各组大鼠,采血孵育,同法检测以上指标。结果:模型对照组中CD3+T、CD4+T细胞较空白对照组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多糖、红芪多糖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对比,CD3+T细胞计数值均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之间对比,红芪多糖高、中剂量组之间对比,CD3+T细胞含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CD4+T/CD8+T比值较空白对照组下降,黄芪多糖高、中剂量及红芪多糖高、中剂量组CD4+T/CD8+T比值较模型对照组上升,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芪多糖能够提高脾虚大鼠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脾虚证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6,(2)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5只健康SD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85只大鼠采用灌胃乙醇混合液的方法复制酒精肝纤维化模型,将50只造模成功的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水飞蓟宾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灌胃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羟脯氨酸(Hyp)、肝组织中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有量;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WNT蛋白的表达量;用HE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肝纤维化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HA、LN、Hyp、PCⅢ、CⅣ明显降低(P0.01);水飞蓟宾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WN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P0.05),低剂量组降低不明显(P0.05);水飞蓟宾组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减少,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结论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大鼠酒精性肝组织损伤,减轻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铁甲草醇提取物抑制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铁甲草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12.6,4.2,1.4 g/kg)和秋水仙碱组(0.2 mg/kg),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制备模型的同时,铁甲草高、中、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治疗组均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4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CⅢ)、肝组织羟脯胺酸(Hyp)含量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铁甲草醇提取物各剂量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铁甲草高剂量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铁甲草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铁甲草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A、LN、PC Ⅲ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铁甲草醇提取物各剂量组肝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铁甲草醇提取物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胶原纤维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孙妍  王静  侯喆  綦菲  王伟明 《吉林中医药》2021,41(4):510-515
目的 确定麦冬润肺、生津有效部位提取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麦冬有效部位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的脏器指数、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探讨麦冬有效部位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小鼠肺组织炎症及免疫修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75%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麦冬皂苷,热水浸提法提取水溶性麦冬多糖.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奇霉素组,养阴清肺组,麦冬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麦冬皂苷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肺炎支原体肺炎滴鼻法造模,连续造模3 d后,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阿奇霉素连续给药5 d,其他组连续给药6 d后,进行取材,采集小鼠肺组织;采集胸腺和脾脏并立即称重,并对肺组织炎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按照最佳提取工艺提取麦冬总皂苷的含量为59.21%,麦冬多糖含量为64.38%;小鼠脏器指数显示,脾脏指数与模型组对比,麦冬皂苷中、低剂量组及麦冬多糖低剂量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阿奇霉素组、养阴清肺组及麦冬多糖中剂量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胸腺指数与模型组对比,养阴清肺组,麦冬皂苷中、低剂量组,麦冬多糖中、低剂量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阿奇霉素组及麦冬皂苷高剂量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肺组织病理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可见明显炎症(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奇霉素组、养阴清肺组、麦冬多糖高、中剂量组及麦冬皂苷低剂量组的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麦冬有效部位中总皂苷及总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可使有效部位总皂苷及多糖的含量均可达到50%以上,且麦冬皂苷及麦冬多糖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小鼠有免疫调节作用,对肺组织炎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活血除痹汤治疗硬皮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内注射盐酸博来霉素400μg连续3周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第4~7周,空白组、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活血除痹汤44.8、22.4、11.2g/(kg·d)灌胃,每日1次。观察各组小鼠皮肤、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比较皮肤厚度、胶原指数及皮损组织活性氧(ROS)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真皮明显增厚,胶原纤维明显增粗,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出现肺泡间隔增厚伴大量单核细胞浸润,间隙有成纤维细胞增生。与模型组小鼠相比,中药各剂量组真皮胶原纤维增粗膨大程度及肺泡间隔增厚程度均有所减轻。模型组皮肤厚度、胶原指数、皮损ROS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皮肤厚度、胶原指数均明显降低,中药高、中剂量组皮损ROS含量亦降低(P0.05或P0.01)。结论活血除痹汤可明显降低硬皮病模型小鼠皮肤厚度、胶原指数,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皮损中R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秋水仙碱组(C组)、黄芪总皂苷提取物低剂量组(D组)、黄芪总皂苷提取物中剂量组(E组)、黄芪总皂苷提取物高剂量组(F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多点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免疫性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进行造模.造模后,C~F组分别按0.1 mg·kg-1·d-1,15,30,60 mg·kg-1 ·d-1剂量ig给药.55 d后,分别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可使BSA免疫性诱导的肝组织纤维增生、变性和坏死明显减轻.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各组大鼠血清ALT,AST,HA,LN,PC-Ⅲ,Ⅳ-C及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P<0.01).病理组织学观测结果显示,黄芪总皂苷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黄芪总皂苷对BSA所致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