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住宅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受室内居住人员行为方式的影响,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确定了两种反映室内居住人员行为方式的计算模式。在两种不同计算模式下,利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DeST对上海地区同一住宅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调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模式对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影响,从而获得能正确反映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模拟计算方法。此方法可用于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的能耗分析与评价,并正确指导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中国寒冷地区住宅建筑的实际,用能耗比K_n分析了住宅建筑各种节能因素在不同情况下的能耗特性、变化规律及最佳状态.又结合实际,用能耗比分析了住宅建筑的长宽比、层数、体形、体量、门窗洞口和平面形状对建筑能耗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建筑逐时能耗数据,研究了检测异常建筑逐时能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根据数据属性将相同条件下产生的逐时能耗数据进行分类,然后对同一类能耗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异常能耗点.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以优化建筑管理方式,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筑能耗的动态模拟,对两种住宅建筑内部围护结构保温方式(内墙保温和楼板保温)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哪种方式更经济有效.方法采用清华大学建筑能耗动态模拟软件DeST进行住宅户间传热及建筑能耗的分析.结果在建筑中不同位置的住户受到的户间传热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中间住户受到的影响最大;楼板传热造成的户间传热,一般高于内墙传热造成的户间传热.结论采用楼板保温的方式比采用内墙保温的方式,更有利于减少户间传热;综合经济方面的因素,在考虑采用内围护结构保温方式时,宜优先考虑楼板保温.  相似文献   

5.
大力提倡绿色节能建筑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如何选择适合建筑自身特点的节能技术、产品和措施,提高建筑节能水平,成为了建筑设计阶段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引入了模拟能耗分析,本文对拟建建筑的墙体保温、遮阳、照明、空调通风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基准建筑的能耗比对,确定节能措施,达到了突出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西安市的既有住宅建筑为例,选取不同年代、不同面积和不同构造的住宅建筑作为样本,对既有数据、图纸进行整理编订,实地调研住宅建筑的热工参数、住户的收入情况和家庭人口数量等等.通过对不同质量等级典型建筑的热工性能和能耗指标现场测试、计算和模拟分析,建立了不同质量等级住宅建筑单位面积耗热量指标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医院能耗评价指标对医院的能耗分析、节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但因医院功能的复杂性、统计标准的不一致等导致目前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北京、天津、山东等寒冷地区32家三甲医院为样本,对能耗指标及相关参数使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分析现有指标与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发现新的能耗敏感因素.最后将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的适用性分为三种:分区域能耗分析法、医疗量能耗分析法、经济指标分析法.运用不同的分析法能更精确的分析医院各区域的能耗,更明确能耗影响因素,对医院节能改造、节能设计及能耗预测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医院参数与能耗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医院的能耗与建筑面积、开放床位数、门急诊人次相关性较大.其中,以面积为单位的能耗指标与面积的相关性是较为单一的指标;床位数的相关性并没有预期大,说明此指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以门急诊量、住院人次等以人流量的参数对单位门急诊量能耗具有较大影响.(2)医院建筑能耗评价指标体系验证结果显示经济指标分析法能较好的预测和评价医院能耗,该方法比较合理.本文能够为医院新建及改建设计时的能耗预测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村镇住宅的节能现状,并对我国东北地区村镇住宅在建筑体型、单体空间和围护结构三方面进行了适宜节能技术的探讨,以降低建筑能耗,提高住宅室内热环境舒适度,实现节能、适宜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村镇住宅建筑能耗的全年调研,得到了重庆城市发展新区村镇居民的用能习惯及村镇建筑的能耗水平。采用分类归纳法,对家用电器测试归纳,并对非用电设施调研估算归纳。基于实测数据和调研估算数据建立了重庆城市发展新区村镇住宅建筑用能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重庆城市发展新区村镇住宅能源消费形式以电为主,为电+燃气+薪柴+煤+太阳能的混合型结构;村镇居民用能习惯在使用何种能源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对同一种能源的使用差异性不大。实测数据表明,所建立的村镇住宅建筑用能模型能准确反映重庆城市发展新区新村镇住宅建筑用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张家口市现状通用型住宅采暖能耗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我市现状采暖住宅能耗与国家现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柝准(采居住建筑部分)》(以下简称标准)的差距。在借鉴我国目前较成熟的节能居住建筑热工设计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建材业生产状况和施工技术水平。作出了多种居住建筑热工设计方案,并详细地进行了采暖能耗分析。并明确指出了在我市建造节能住宅,其节能投资在不超过原土建工程投资12%的情况下,即可满足《标准》的要求,且有着广阔的节能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居住区形态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并为居住区节能规划提供建议,以哈尔滨市为例,通过标准回归系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居住区形态对住宅供热和制冷能耗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寒地城市居住区节能规划建议. 研究选取4种住宅能耗相关的居住区形态参数(住宅层数、住宅面宽、住宅间距和住宅朝向)并对哈尔滨市的住宅进行分类得到“一”字型、“L”型、“凹”字型和点式4类典型住宅.利用Openstudio和EnergyPlus软件对4类住宅组成的居住区理想模型进行建模和能耗模拟,并通过敏感性分析中的标准回归系数(SRC)方法对居住区形态参数与住宅能耗的关系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住宅的制冷能耗、供热能耗和总能耗均与居住区的形态有较大关系,其中对住宅能耗影响最为明显的居住区形态参数是住宅面宽;基于能耗模拟数据和敏感性分析结果,从住宅类型、住宅体形系数、住宅间距以及住宅朝向4个角度提出寒地城市居住区节能规划策略,并得到寒地城市多层和点式高层住宅的最低能耗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2.
基于能源成本分析的居住建筑节能推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居住建筑节能推广工作受制于初期投资的增加,但是从能源成本和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住宅节能效益不仅能消化初期投资的增加,还为全社会节约了大量能源.作者运用DeST-h软件分析某居住建筑实例,结果表明采取墙体、屋面增加保温层、窗体优化、改变窗墙比、增加水平遮阳等节能措施后,建造成本增加约为170元.m-2,投资回收期约为12年.在此基础上,作者建议建立一套住宅能耗标识体系以及相关监督机制,以增加住宅投资者与消费者之间对于节能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发展节能建筑,注重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结合宁夏地区实际情况,对建筑节能的影响系数加以说明,以住宅为实例进行了建筑热工设计和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耗热量计算,提出了降低建筑能耗的主要技术途径,即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热环境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热舒适水平,并降低采暖能耗,通过实地测试、软件模拟对其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建立了采暖能耗预测模型.采用BES-01型温度采集记录器、De ST-h软件研究了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朝向、吸收系数、热惰性、附加阳光间、冰雪覆盖层等10项因素对农村住宅热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与采暖能耗正相关,正南及南偏东为最佳朝向,吸收系数与采暖能耗负相关,附加阳光间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冰雪覆盖层能够起到屋面保温作用,采暖能耗预测模型能够为农村居民建造节能住宅提供设计依据,研究能够引导并提升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的节能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现有建筑用户行为节能潜力评估方法未能充分考虑不同用户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显著降低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针对此种不足,提出一种行为节能潜力评估的新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用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处理,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中的聚类分析技术对样本用户进行合理分类,并针对不同类用户特征分别进行节能潜力评估。由于该方法既全面考虑了同一用户不同因素的影响,又充分体现了不同用户之间的差异性,可显著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将其应用于湖南省3所高校100名研究生用户电脑待机行为的节能潜力评估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筑布局的能耗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城市建筑布局对能耗的影响规律及关键性布局参数,采用仿真试验结合敏感性分析的方法,从遮挡太阳辐射减少建筑得热的角度,对武汉地区200种布局进行仿真研究.首先,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LHS)确定布局参数组合;然后,利用R语言和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建立200种能耗模型并计算;最后,应用标准回归系数(SRC)和树状高斯过程模型(TGP)两种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量化分析水平和垂直方向9个布局参数对目标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布局对能耗有显著影响,9个布局参数的总变化,分别引起制冷、供暖和总能耗15.8%、26.8%、4.4%的波动;两种敏感性分析结果类似,对制冷和总能耗影响最大的参数是西侧建筑高度,其主效应都在0.3左右,影响最小的参数是南侧建筑面宽,其主效应都在0.1以下;影响供暖能耗最大的参数是南侧建筑的高度,其主效应在0.3以上,影响最小的参数是东侧建筑面宽.当参数取值远大于目标建筑尺寸时,各参数对能耗的影响力降低,采用TGP敏感性分析更合理.从节能减排的角度,为城市规划及建筑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于节能建筑而言,建筑投资、能源消耗等经济性指标不仅反映了初始建设阶段中的一次性投资,更反映于建筑运营期内的能源消耗费用。基于节能建筑中一些效果难以或不能货币化,文章综合应用了财务评价法和费用效果法具体分析了厦门某节能住宅。结果表明:节能建筑优于非节能建筑,在经济上是可行的,而且提高了居住舒适度,为社会节约了大量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在《重庆市巴渝新农村民居通用图集》中选取典型设计方案,用清华大学开发的全年动态能耗模拟软件DeST-H进行供热供冷能耗模拟分析.模拟方案为变参数法,模拟出采用节能措施后的全年建筑能耗,并结合不同围护结构方案可能造成的成本增量,分析其技术经济性能.通过对各项节能优化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总结出适用于重庆新农村典型民居建设的最佳设计参数为:外墙外保温采用30 mm膨胀聚苯板,主要功能房间外窗采用镀Low-e膜中空玻璃,其他房间采用普通6 mm单玻;过渡季节加强通风;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为28℃,冬季采暖温度设置为16℃;建筑朝向为南北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常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及夏热冬冷气候特点,以案例形式分别对围护结构性能改善、能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量化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常用的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中,集中空调系统排风全热回收技术节能效益最大,达到35%节能率,过渡季节充分利用新风,会带来10%的节能率;合理设置可调节外遮阳和改变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可产生7%左右的节能率;采用光控措施控制照明系统,可形成12.3%的节能率;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选择及其应用效果受技术相互关联性影响较大,节能方案需要整体综合考量;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使建筑在现行节能标准基础上再实现46.9%的节能率,达到建筑节能75%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