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张灿灿  崔斌  俞松 《海南医学》2022,(16):2083-2086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术松解治疗小儿Quinnell分级Ⅲ~Ⅳ级先天性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及对手指捏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72例先天性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将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接受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130例患儿纳入传统组,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接受小切口手术松解治疗的142例患儿纳入小切口组,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指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患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腱鞘厚度、手指捏力、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小切口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患指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32.28±4.41) min、(4.15±1.07) d、(21.06±3.44) d,明显短(快)于传统组的(45.18±6.37) min、(7.28±2.10) d、(30.17±4.62) d,而术中失血量为(1.47±0.34) m L,明显少于传统组的(2.62±0.31) m 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儿的腱鞘厚度均变薄,且小切口组为(0.45±0.10) mm,...  相似文献   

2.
黄仕任  邓柏杨 《吉林医学》2010,31(9):1176-1177
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方法:145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分成两组,93例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52例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规手术组,优良率100%,5例(占9.6%)出现了并发症;而小切口手术组,优良率99.1%,9例(占7.8%)出现了并发症。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可以取得与常规手术治疗一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4.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又称弹响拇,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为外科常见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类固醇药物局部封闭注射和手术腱鞘切开松解。类固醇药物局封不能解除病理因素,容易复发;传统手术方法松解满意;但切口大,损伤重,不易被患者接受。笔者采用小切口治疗本病56例效果肯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治疗重度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重度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小针刀松解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06例患者治愈86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2%。结论:小针刀松解治疗重度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局麻下针刀微创治疗70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共70个患指。术中对A1滑车部进行切割松解,术后自针刀向腱鞘部注入复方倍他米松。术前术后参照Cebesoy方法行拇指5种特定功能活动时VAS评分,评定疗效,同时观察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5±1.31)min。拇指狭窄性腱鞘炎一次针刀治疗后完全缓解63例,松解欠彻底7例,2周后行第2次针刀术,2次术后症状缓解。术后1个月VAS优良率94.3%,术后6个月VAS优良率100.0%。术前拇指5种特定功能活动下的VAS总评分为29.37±5.29,术后1个月降低为3.12±1.96,术后6个月为2.44±1.52。术后1个月与6个月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未见重大不良反应。结论经皮微创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能够有效缓解患指疼痛症状,快速恢复患指活动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1例均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47例均采用常规手术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手术疗效和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有效率为95.7%,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9%,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肯定,并发症较常规手术切口少,是临床上安全、有效并值得进一步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临床资料男3例,女9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42~69岁,病程20天~3年。2治疗方法患处皮肤常现消毒后,2%利多卡因2~4ml,在拇指掌指横纹处摸到痛性硬结后沿硬结中央皮肤垂直进针,逐层推药直至腱鞘。拔出针后将拇指伸直,术者左手固定患指绷紧两侧皮肤,右手持尖头手术刀沿麻醉针眼垂直刺入直达腱鞘,刀刃朝指头方向,当刀尖碰上硬结时,有触及硬而有弹性物体的感觉,此时,嘱患者屈伸患拇指,若刀尖随手指的屈伸而上下活动,说明刀尖刺入腱鞘,此时,使刀尖由近端向远端切开腱鞘,并可听到沙沙的响声。切开后阻力消失,将刀退至皮下,令屈伸…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拇指扳机指的病因、临床特点和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局麻或静脉全麻下,对31例患儿行狭窄腱鞘部分切除术,12例加用肌腱成形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6个月至5年随访,均未复发,无术后粘连。结论:①儿童先天性拇指扳机指绝大多数不能自愈,非手术治疗效果差。②直视下的狭窄腱鞘部分切除术或加用肌腱成形术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诊治.方法对13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患儿,进行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气管内造影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10例先心根治术中,3例未处理气管狭窄,3例行气管切开,4例行气管成形术.结果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和纤维支气管镜,能较为安全地明确气管狭窄的位置、范围.3例气管切开患儿需要长期带管生存;4例气管成形术患儿有2例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结论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和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相结合,对于气管狭窄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根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以一期手术治疗为好.  相似文献   

13.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诊治。方法对13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患儿,进行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气管内造影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10例先心根治术中,3例未处理气管狭窄,3例行气管切开,4例行气管成形术。结景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和纤维支气管镜,能较为安全地明确气管狭窄的位置、范围。3例气管切开患儿需要长期带管生存;4例气管成形术患儿有2例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结论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和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相结合,对于气管狭窄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根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以一期手术治疗为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经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手术或尸检证实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6例。其中3例为主动脉瓣膜狭窄,3例为主动脉瓣下狭窄。瓣膜狭窄多为二瓣叶畸形且常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6例中2例死于心衰,1例死于误诊术后,存活的3例中2例施行手术,1例以异搏定治疗。鉴于主动脉瓣狭窄常因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而易误诊或漏诊,本文结合文献就此进行了诊断与治疗方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的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国内外广泛采用骨性手术方法,但疗效欠佳。通过3例临床实践,作者认为软组织手术法优于骨性手术法。本文洋细介绍了软组织手术方法,并讨论了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的分类及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先天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确诊的18例先天性支气管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儿中仅3例为单纯气管狭窄,其余均合并有其他畸形,其中11例患儿合并有呼吸系统以外的畸形,以心血管畸形居首位。先天性支气管狭窄患儿主要表现为喘息,但严重的气管狭窄可出现呼吸困难、气管插管困难和气管插管拔管失败。结论先天性气管狭窄可伴多发畸形,以心血管畸形多见,需及时完善心血管方面的相关检查;对怀疑气管狭窄的可疑患儿,需及时行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庆荣  吴江  曹闯  罗光明 《河北医学》2009,15(3):267-269
目的:总结分析56例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的患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要点。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56例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7例,治愈率86%,家属放弃4例,死亡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7例:吻合口瘘5例,硬肿症11例,切口裂开5例,粘连性肠梗阻6例。结论:早期诊断和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提高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治愈率的关键,禁食、胃肠减压和胃肠外营养也渐成为降低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小儿输尿管(UPJO)连接梗阻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20例UPJO患儿分别行B超、IVU、CT等检查明确诊断,详细了解积水情况,皮质厚度,判断肾功能。采用Anderson-Hynes成形术,并应用双J管内支架引流连肾、肾盂造瘘治疗小儿UPJO。结果术前诊断符合率90%,14例采用由支架连肾造瘘术后有出血、感染、阻管8例,6例采用双J管连肾盂造瘘管无感染、出血、阻管现象。结论小儿UPJO以B超、IVU及CT相结合既能确诊又能判断肾皮质厚度、肾功能,Anderson-Hynes成形术为首选,术中采用双J管连肾盂造瘘管并发症少,使用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输尿管(UPJO)连接梗阻诊断厦治疗经验。方法20例UPJO患儿分别行B超、IVU、CT等检查明确诊断,详细了解积水情况,皮质厚度:判断肾功能。采用Anderson-Hynes成形术,并应用双J管内支架引流连肾、肾盂造瘘治疗小儿UPJO。结果术前诊断符合率90%,14例采用由支架连肾造瘘术后有出血、感染、阻管8例,6例采用双J管连肾盂造瘘管无感染、出血、阻管现象。结论小儿UPJO以B超、IVU及CT相结合既能确诊又能判断肾皮质厚度、肾功能,Anderson-Hynes成形术为首选,术中采用双J管连肾盂造瘘管并发症少,使用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