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地质填图、槽探、硐探、钻探工程的实施及各类样品的采集化验等方法,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黄狼沟铜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矿体产于斜长角闪岩与围岩的接触带,含矿岩石以石英脉和蚀变岩为主,受接触带和断裂构造控制,并且与热液活动有关.通过对黄狼沟铜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可以获得充分的资料,以便为开采和综合利用铜矿资源提供有用的信息,很好的去指导找矿,达到预期的结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智利楚基卡马塔铜矿是世界上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总结了该矿床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并从围岩蚀变特征、矿化阶段的划分、成岩成矿年龄以及矿床的破坏和保存等方面对该矿床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分析了矿床成因,建立了该矿床的找矿模型与找矿标志。结果表明,楚基卡马塔铜矿床位于安第斯造山带中部,产于楚基卡马塔侵入杂岩体中,主要受西部断裂控制;蚀变分带呈不规则状展布,矿化与石英-绢云母化密切相关;矿床氧化带发育,含有氯铜矿和孔雀石等矿物,与我国土屋斑岩型铜矿具有相似之处;楚基卡马塔铜矿床形成于晚始新世-早渐新世,其成岩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幔,含矿斑岩体具有较高的氧逸度,与我国玉龙和驱龙斑岩型铜矿有相似之处;楚基卡马塔铜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多次矿化叠加,与南美板块和法拉隆板块之间的快速斜向俯冲运动有关。对楚基卡马塔铜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总结,可以为我国斑岩铜矿的找矿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美国地质勘查局(USGS)波谱数据库,重建了斑岩铜矿典型蚀变带主要蚀变矿物在ASTER卫星数据对应的反射率曲线,综合分析了主要蚀变矿物的波谱曲线特征,建立了ASTER数据B1、B4、B6、B7和B1、B3、B4、B8主成分分析模型,分别提取典型蚀变带中泥化-绢英岩化类和青磐岩化蚀变矿物组合信息,并以秘鲁南部阿雷基帕省斑岩铜矿区为例,利用研发的技术方法,分别提取了研究区白(绢)云母、高岭石、蒙脱石、明矾石和伊利石等泥化-绢英岩化类蚀变矿物组合信息,绿泥石、绿帘石和方解石等青磐岩化蚀变矿物组合信息。同时结合区域化探资料开展了斑岩铜矿靶区遥感综合找矿预测,经高分辨卫星图像验证,与已知斑岩铜矿床对比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遥感传感器多样化及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的深入,遥感技术的原位、快速、有效等特点使其成为矿产勘查的重要技术手段。以山东蒙阴地区西峪金伯利岩带金刚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对红旗矿区的金伯利岩体(岩脉)及围岩样品进行短波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其光谱特征及蚀变矿物组成。红旗矿区样品在1 391、1 912、2 318、2 393 nm等波长处有吸收谷,这为ASTER遥感数据提取蚀变异常信息提供波谱依据,据此可分类型提取镁羟基异常、铝羟基异常、铁染异常信息。利用PALSAR雷达遥感数据、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研究区进行构造、岩性、水系解译,得出金伯利岩分布在NE向与NW向构造交汇部位,通过水系解译排除因冲刷沉积引起的假蚀变遥感异常,通过岩性增强界定岩性差异的边界,进而构建金伯利岩带金刚石矿床的遥感找矿模型,将找矿模型应用于矿区外围的找矿预测,叠加地质、化探、重砂等多元信息,在筛选后的遥感异常图上圈定了6个找矿靶区,为金刚石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矿围岩蚀变和构造分析是找矿研究的重要内容,遥感异常信息提取、遥感地质解译,结合野外调查能查明围岩蚀变分布情况和构造特征。本文以河南省卢氏县西部地区的成矿远景区为研究区域,选用ASTER多光谱数据和SPOT5高分辨率数据,利用遥感图像波段比值处理方法及特征主组分分析、光谱角填图分类等分析方法,对该地区重要成矿区段做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及遥感地质综合分析并提供了新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
哈勒蒙套海铁矿床柴达木盆地周缘,通过勘查工作,目前发现2条矿化蚀变带,圈定2条铁矿体和1条铁铜锌矿体。矿体主要集中在岩体与碳酸盐地层接触带部位,矿化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硅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矿石类型主要为磁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成因类型以矽卡岩型铁矿为主。根据矿区地质背景和地球物理,研究区圈定了2处找矿远景区,显示该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需在今后的矿产勘查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岩浆—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是一种典型的成矿模式,本文以青海省五龙沟地区Au矿为例,在全面分析研究区各类矿(床)点控矿因素、矿化特征、成因类型、成矿时代和物化探条件基础上,结合邻区典型矿床控矿因素的分析,对研究区内Au矿控矿因素进行研究,并建立研究区找矿模型,为成矿预测和找矿靶区的圈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激电中梯是寻找金属硫化物富集体的有效地球物理勘探电法,该文主要解析了激电中梯测量在瑙木浑沟口地区寻找金矿勘查中的应用。通过在区内选择合适位置开展激电中梯测量并进行数据解译,圈定5处激电异常靶区结合探矿工程查证,获得了较好的异常解释效果。研究区采用激电中梯测量与探矿工程相结合,共划分2个矿化蚀变带9条金矿体,金矿石类型为黄铁矿化、方铅矿化碎裂岩型,主矿体Ⅱ-5号金品位(3.93~5.31)×10~(-6),平均品位4.92×10~(-6),主要有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金矿体主要赋存于NW向构造蚀变破碎带中,金与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因此,认为该区金矿勘查利用激电中梯测量圈定激电异常,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东风金矿床位于玲珑金矿田内,受招(远)-平(度)断裂下盘次级构造控制。中浅部多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已渐变为蚀变岩型金矿。该文在系统收集、分析以往矿区勘查开发资料基础上,运用井中激电、测井和构造叠加晕研究,首次建立了东风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图,圈定物化探异常区。并利用钻孔对少量异常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物化探异常区与实际见矿位置较吻合,预示该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板厂铜钼多金属矿区处于秦岭造山带东段的北秦岭褶皱带内,位于区域深大断裂朱阳关—夏馆断裂带中段,为河南省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铜矿床。为增储开展了预查、普查工作,先后投入2.36万m的钻探工作量,将板厂铜矿带的找矿深度延伸了近千米,主矿体最大厚度达285.95 m。通过系统采集板厂铜钼多金属矿床220~76勘探线共23个钻孔的岩矿样品,初步分析了矿床原生晕的分布特征,重点对施工钻孔最多的172勘探线开展了典型构造流体运移通道的解剖研究,印证流体运移成矿具有前铜后钼的分带特征,并采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方法建立了矿区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为Sb-As-Pb-Bi-Zn-Ag-Sn-Cu-W-Au-Mo,总结了矿床异常元素的分带规律,结合172勘探线矿体空间展布情况,进一步建立4个分带指数作为评价隐伏矿体空间位置的指标,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在172典型勘探线研究的基础上,全区钻孔原生晕并结合CSAMT剖面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地质、物探和化探综合分析,预测成矿母岩(燕山期花岗斑岩)赋存位置,认为深部存在可能比目前主矿体规模更大的矿体,圈定了找矿预测靶区,为后期深部及外围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塔西地区萨热克大型砂砾岩型铜矿床和乌拉根铅锌矿床进入矿山开发期,今后找矿潜力大但成矿机制不明,制约了成矿与找矿预测。基于构造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岩相学,以西南天山造山带为核心,塔西地区前陆盆地、山间盆地和后陆盆地对于砂砾岩型铜矿床、铅锌矿床和铀矿床有不同控制作用:1在西南天山造山带北侧的托云中—新生代后陆盆地系统中,其次级盆地(萨热克巴依中生代山间拉分断陷盆地)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上段为萨热克式砂砾岩型铜矿赋存层位;2在西南天山造山带南侧的前陆盆地系统中,乌拉根砂砾岩型铅锌矿赋存在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顶部与古近系底部,巴什布拉克大型砂岩型铀矿床赋存在伽师前陆盆地克孜勒苏群中;3在前陆盆地系统中,古近系顶部和新近系渐新统—中新统为砂岩型铜矿床赋存层位。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识别构造岩相学标志为沥青化蚀变相、沥青化—褪色化蚀变带、碎裂岩化相和沥青化蚀变相多重耦合结构;地球化学岩相学标志包括富含有机碳,矿物包裹体中含有含烃盐水、气态烃-液态烃-气液态烃、轻质油和沥青等有机质类包裹体,低盐度和中盐度成矿流体,Cu-Ag-Mo同体共生矿体,氧化相铜、硫化相铜和钼硫化物等。砂砾岩型铜铅锌-铀矿床成矿机制主要包括:1同生断裂带由走滑拉分断陷发生构造反转后,转变为挤压收缩体制,即烃源岩大规模生烃-排烃机制;2反转构造带、区域性不整合面、滑脱构造带、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砾岩等构造岩相带为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大规模运移构造通道;3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砾岩类下部低渗透率泥质粉砂岩和上部含膏泥岩为岩相岩性圈闭构造岩相学标志;4大规模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与含铜紫红色铁质杂砾岩(氧化相铜)有多相流体多重耦合结构,可能是砂砾岩型铜矿床大规模富集成矿机制,低温卤水沉积叠加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成矿可能是形成砂砾岩型铅锌矿床机制,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多期次混合与氧化相铀被还原可能是砂岩型铀矿富集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家岭金矿地处鲁西泰莱断陷与鲁村凹陷之间的隆起地带,矿体发育于铜冶店-孙祖断裂上盘下接触面的构造蚀变带中,通过地质、物化探综合技术手段圈定了物化探异常,指导探矿工程的布设,进而发现高家岭金矿,矿体平均品位5.61×10-6,预测金矿金属量6788kg,达到中型矿床规模,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区内综合找矿方法的应用对类似地区金矿的勘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区域地质和成矿理论为基础,通过对ETM+遥感影像进行控矿构造要素、控矿环形要素、色调异常、找矿标志、蚀变矿化异常等遥感要素的解译和研究,总结遥感地质找矿规律,为山西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预测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16区块位于苏丹北部红海州,区内已发现金矿点11处,铜矿点6处,优选出了4个成矿远景区,评价了小型金矿床1处。该文介绍了16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及矿化类型,以已评价的小型金矿床为例讨论了该区金矿成矿作用及控矿因素,指出该区具备良好的金铜矿成矿远景。针对该区实际情况提出遥感解译配合化探测量、物探测量是选勘查靶区的有效方法,地表槽探揭露配合中深部钻探控制是必要的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黑刺沟金矿区位于托莱山成矿带之中西部,区内NWW,NW,近NE向断裂及次级构造发育;成矿地质背景良好。为查明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扩大找矿前景,采用激电中梯测量与探矿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圈定了8条矿化蚀变体13条金矿体,其中⑤号矿体是区内主要矿体,金品位(1.05~3.42)×10~(-6),平均品位1.59×10~(-6)。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产状与断裂构造蚀变带产状基本一致,含矿岩石为凝灰质碎裂岩、构造角砾岩,围岩为早奥陶世阴沟群片理化凝灰岩、安山质凝灰岩,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该文在阐述黑刺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找矿标志和控矿因素,认为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6.
浦北县新华铅锌银矿床属花岗岩岩体断裂充填型中低温热液蚀变脉状矿床,矿体产于岩体内NWW、NW向断裂中,几个主矿体深部均未圈闭,其外围存在多处类似构造,且已发现有铅锌矿化等,矿化与岩体有密切联系,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寻找斑岩铜矿床,化探方法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这种直接找矿方法具有效果好、速度快的特征。安徽三二七地质队成功地应用化探找到沙溪式斑岩铜矿便是例证。该队根据地质条件和化探异常布置的钻孔见矿率达80%以上,并根据找矿的效果提出了有意义的化探找矿标志。但是,化探能不能象发现磁异常那样准确地发现斑岩型矿床?含矿岩体特征如何?构造赋矿条件如何?矿体或岩体剥蚀深度如何?这些就是当前化探异常评价中必须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本文着重研究了沙溪斑岩铜矿床成矿作用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化学分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前河地区原生金矿,总体属构造蚀变岩型,细分尚可分若干亚类。其中,正长斑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是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容矿岩石为正长斑岩,矿体大小不等,控矿破碎带内的岩石曾经受了早期塑性变形和晚期脆性破碎两个阶段。容矿岩石及矿体围岩,曾受多次热液蚀变作用。可分三个成矿期:岩桨热液期、表生期、沉积期。岩浆热液期为最主要的成矿期,划分四个矿化阶段,每阶段都有特征的蚀变矿物和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19.
对柬埔寨柏威夏罗文德邦已发现的铜矿体进行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矿区含矿岩石为闪长玢岩类,含矿岩体与围岩同为二叠系的火山岩—次火山岩;含矿岩体受NWW向的构造控制;岩浆的侵入成岩和含矿热液作用,使近矿围岩受到广泛的交代蚀变,在岩浆沿构造上升交代蚀变过程中,岩浆中的黄铜矿、黄铁矿开始结晶熔离,岩浆上升达到赋存空间,使岩石绢英岩化,同时使有益元素黄铜矿、黄铁矿形成工业矿体,有局部的地段沿微型裂隙充填形成含矿石英脉和黄铜矿细脉;该矿床属热液交代-充填型;磁铁矿化、黄铁矿化、钾长石化、蚀变带等标志是该区的主要找矿标志。结合柏威夏罗文德邦铜矿床特征与区域上已发现的矿点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有着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黄岗山锡铜矿区北部及中部为第四纪冰川遗迹,在植被极其发育的地表之下为冰渍物、残坡积物等组成的碎石层,厚度多大于3m,因此开展地表地质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找矿效果,开展了1∶1万激电测量工作。通过对激电异常的查证分析,在DJH-1号激电异常南西侧边界,燕山早期似斑状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两侧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附近发现有多期次岩浆侵入,矿化蚀变强烈,目前共圈定锡矿体10个、铜矿体8个;圈定的矿体和发现的激电异常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为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