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并联合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粒,3次/d,连用10 d,对照组给予与治疗组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查心脏彩超、血气分析、肺功能及B型尿钠肽(BNP),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值(FEV1%)。结果 :两组患者LVEF、PaO_2、PaCO_2、FEV1%、BNP指标均有好转,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引起的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COPD患者124例,分为急性加重期伴肺心病组52例(通过治疗缓解),COPD不伴肺心病组72例,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浆BN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进行比较。将急性加重期伴肺心病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Ⅱ~Ⅳ,比较各级血浆BNP水平变化。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用 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伴肺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COPD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浆BNP水平与PaCO2呈正相关(P <0.05),与PaO2呈负相关(P<0.05)。Ⅱ~Ⅳ级肺心病患者血浆BNP浓度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NYHA心功能分级成正相关(P<0.01)。结论 BNP参与了COPD伴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评估COPD患者加重程度及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包括改善通气、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强心、利尿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排血指数(CI)]、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出量(FEVl)、用力肺活量(FVC)、FEVl/FVC比值1改善及动脉血气分析(pH、PaO:、SaO:、PaCO:)、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LVEF、SV、CO、CI、pH、Pa02、Sa02、PaC0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O.05),治疗组治疗后LVEF、SV、CO、CI、FEVl、FVC、FEVl/FVC比值、pH、Pa02、Sa02、PaC0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SV、CO、CI、FEVl、FVC、FEVl/FVC比值、pH、Pa02、Sa02、PaC0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辅助应用中药麝香保心丸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及改善肺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153例肺心病合并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7例,麝香保心丸每次2丸(每丸22.5 mg),3次/d;对照组76例,安慰剂每次2粒,3次/d.观察两组抗心绞痛疗效、心功能改变、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老年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FEV1、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SPO_2、Pa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H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II型呼吸衰竭的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6.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抗炎、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加参麦注射液随机对照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肺原性心脏病80例,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的疗效、PaO2、PaCO2及pH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2.5%和82.5%(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PaO2明显改善(P〈0.01),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缓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PaO2及降低PaCO2。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超短波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7例急性发作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超短波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超短波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1(ET-1)含量,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水平以及肺通气功能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超短波治疗组治疗后FEV1.0%pred和PaO2水平显著升高(P〈0.01),VEGF、ET-1含量和mPAP水平明显降低(P〈0.01);VEGF、ET-1与PaO2呈负相关(P〈0.01),与mPAP呈正相关(P〈0.01)。结论 超短波治疗可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ET-1的合成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ASPE)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动脉血气指标、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该院78例ASPE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肺功能相关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用值的百分比(FVC%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占预用值的百分比(FEV1%pred)]、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张力(PaO2)、氧饱和度(SaO2)、pH值],以及血清实验室指标[cTnI、B型利钠肽(BNP)]。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FEV1、FVC%pred、FEV1%pre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研究组变化幅度更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CO2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aO2、SaO2、pH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TnI、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ASPE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分为治疗组(49例)和时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镇静及阿司匹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对照组所采用的治疗措施外。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和麝香保心丸,观察两组治疗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相似文献   

10.
史西营 《临床医学》2013,33(2):44-45
目的探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0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常规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和基础治疗配合硝酸异山梨酯、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观察组),均治疗10 d,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45%)明显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异山梨酯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肺动脉高压和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运动并呼吸肌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是否具有显著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按一定标准筛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Rev-Manv5.3软件包处理,以肺功能[FEV1、FEV1%、FEV1/FVC(%)]、动脉血气分析(PaCO2、PaO2)、6min步行距离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FEV1方面,运动并呼吸肌锻炼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FEV1%、FEV1/FVC(%)、动脉血气分析(PaCO2、PaO2)、6min步行距离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并呼吸肌锻炼有益于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及体能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应用麝香保心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疗程7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为临床观察病情、评估预后、探讨新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方法: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均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浆ET-1、NO;另抽取动脉血检测血气。三组间对比,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增高,血气指标异常.且由慢支发展到肺气肿、肺心病时血浆内皮素逐渐增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渐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渐增高,NO逐渐降低。结论:慢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时,血浆ET1、PaCO2逐渐增高;N0、pH、PaO2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2次/d,皮下注射,疗程7d。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呼吸内科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EV1/FVC优于对照组(P<0.05),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肺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水平,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面罩无创水平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68例患者,分为常规组31例,采用常规治疗;呼吸机组37例,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8 h、24 h及第3天动脉血气分析,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肺功能(FVC、FEV1)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8 h、24 h及第3天治疗组PaO2、FEV1均升高,PaO2明显降低,pH明显好转(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结论: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在提高PaO2,降低PaCO2等方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联用阿魏酸钠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入选2007-07-2009-12在河北省宣化县人民医院住院10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改善通气、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和阿魏酸钠静脉滴注。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气(PaO2、PaCO2)、血液粘稠度、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等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2%(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用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吸入对伴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7)。对照组予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等常规治疗,疗程7~10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疗程7~10 d。比较2组患者呼吸道症状与体征,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IL-4、IL-6和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FEVl、FEV1/FVC及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 1),但PaCO2、IL-6低于对照组(P<0.000 1或P<0.000 4),2组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91%比65.85%,P=0.007)。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无创呼吸机通气联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吸入可有效改善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及血PaO2,并减少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52例冠心病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HR、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PASP以及治疗前后PaO2、PaCO2、FEV1及FEV1%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O:PaC02、FEV1、FEV1%、HR、LVED、NT—porBNP、PASP,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FEV1、FEV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Pa02EF及PASP明显上升,PaCO,HR、LVED、NT-porBNP及PAS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且在减少比索洛尔用量后消除。结论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适量的比索洛尔,能极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副作用少,安全。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2次/d,皮下注射,疗程10d。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