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周府 《重庆医学》2007,36(17):1767-1768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替米沙坦组)33例,替米沙坦40~80mg/d;对照组(卡托普利组)32例,卡托普利12.5~37.5mg/d.治疗期8周.结果 替米沙坦(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78.7%(48/61例),降压幅度25.6/14.6mm Hg(1mm Hg=0.133kPa),谷/峰(T/P)比值:收缩压(SBP)0.88,舒张压(DBP)0.89,卡托普处(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75%(45/60例),降压幅度22.1/12.1mm Hg.T/P比值:SBP 0.86,DBP 0.87,动态血压(ABPM)中的24h SBP和24h DBP治疗后降压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不良反应比卡托普利组轻(3.0%比21.9%,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安全、平稳地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09年8月收治的142例原发性高血压轻、中度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2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降至(138.2±4.8) mm Hg,舒张压降至(86.7±3.2) mm Hg;对照组收缩压降至(148.4±6.1) mm Hg,舒张压降至(91.6±4.0) mm Hg.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54,P>0.05).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9,P>0.05).结论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较好,药物副作用较低,适合原发性高血压轻、中度患者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缬沙坦和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186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给予缬沙坦80mg,1次/d;氢氯噻嗪12.5mg,1次/d,对照组93例只给缬沙坦80mg,1次/d.在治疗4周和8周时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4周和8周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和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比单用缬沙坦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53例,随机分为2组,伊贝沙坦治疗组27例,服用伊贝沙坦150~300 mg/d;依那普利治疗组26例,服用依那普利5~10 mg/d.治疗期8周.结果伊贝沙坦和依那普利降压有效率分别为 85.2 % 和 76.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 7.4 % 和 11.5 %,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伊贝沙坦治疗组无咳嗽发生,而依那普利治疗组有3例.结论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郁秀芹 《右江医学》2008,36(2):154-155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96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氢氯噻嗪12.5 mg,1次/d,对照组98例只给缬沙坦80 mg,1次/d。在治疗4周和8周时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和8周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和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比单用缬沙坦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试验,将轻、中度高血压病(EH)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36例)和依那普利组(34例),分别服用缬沙坦80 mg/d和依那普利10 mg/d,共8周。治疗4周后,对舒张压(DBP)≥90 mm Hg的患者,剂量加倍。于服安慰剂期末和治疗4、8周末观察DBP和收缩压(SBP)及心率(HR)、干咳发生率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缬沙坦组4周、8周末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61%、83%,依那普利组分别为58%、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DBP和SBP均有显著下降,两组间血压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咳发生率缬沙坦组(3%)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18%,P〈0.01)。结论:缬沙坦80~160 mg/d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安全有效,干咳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张丹 《吉林医学》2013,34(5):863-864
目的:研究缬沙坦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缬沙坦80 mg,1次/d,口服倍他乐克25 mg,2次/d。对照组口服缬沙坦80 mg,1次/d,疗程均为8周。结果:服用8周后治疗组平均收缩压由(165.9±8.5)mm Hg降至(125.5±6.5)mm Hg,舒张压由(109.5±3.2)mm Hg降至(90.2±4.1)mm Hg。对照组平均收缩压由(167.5±8.4)mm Hg降至(141.20±7.3)mm Hg,舒张压由(109.2±2.3)mm Hg降至(95.2±6.3)mm Hg。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较其单用降压作用强、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其对代谢的影响。②方法将4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24例,缬沙坦治疗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其对代谢的影响。③结果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4周末的总有效率为69.6%。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为72.2%,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④结论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短期疗效肯定,使用安全,对糖代谢、脂代谢和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给予贝那普利(洛汀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10 mg+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辉瑞制药)2.5 mg,1次/d;对照组(48例)给予贝那普利10mg,1次/d.治疗4周后降压疗效判定为无效者,将剂量加倍,在8周观察期内不联用其它降压药.比较两组血压、生化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收缩压(132.3±12.2) 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137.1±10.8) mm Hg,研究组舒张压(86.12±9.3) 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91.4±10.7) mm Hg,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0% vs 54.1%,P <0.01);治疗8周后,研究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显著则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因不良反应停药者.结论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贝那普利,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7例,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A组)44例,贝那普利治疗组(B组)43例。A组给予缬沙坦80mg/d,B组给予贝那普利5~10mg/d,服药前和服药4周后分别检测24h动态血压(ABPM)、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标(HOMA-IS)。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INS下降,HOMA-IR下降,HOMA-IS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间FINS、HOMA-IR、HOMA-I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均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两者均可改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